- 年份
- 2024(7898)
- 2023(11574)
- 2022(10309)
- 2021(9859)
- 2020(8227)
- 2019(19491)
- 2018(19524)
- 2017(37817)
- 2016(20575)
- 2015(23281)
- 2014(23347)
- 2013(22828)
- 2012(20507)
- 2011(18298)
- 2010(18403)
- 2009(16584)
- 2008(16002)
- 2007(13792)
- 2006(11965)
- 2005(10266)
- 学科
- 济(80910)
- 经济(80753)
- 管理(58018)
- 业(54703)
- 企(46715)
- 企业(46715)
- 方法(41365)
- 数学(36229)
- 数学方法(35532)
- 农(20729)
- 中国(19783)
- 业经(18204)
- 财(17758)
- 学(17527)
- 地方(16058)
- 理论(15800)
- 贸(13917)
- 贸易(13909)
- 农业(13591)
- 易(13519)
- 和(13403)
- 技术(12969)
- 制(12910)
- 环境(12126)
- 务(11635)
- 财务(11540)
- 财务管理(11517)
- 划(11223)
- 教育(11143)
- 企业财务(10861)
- 机构
- 大学(286628)
- 学院(286453)
- 管理(117991)
- 济(106625)
- 经济(104106)
- 理学(103497)
- 理学院(102368)
- 管理学(100101)
- 管理学院(99600)
- 研究(89829)
- 中国(64551)
- 京(60955)
- 科学(58842)
- 财(46891)
- 所(44478)
- 业大(44208)
- 农(44070)
- 中心(40951)
- 研究所(40939)
- 江(39981)
- 范(38566)
- 财经(38408)
- 北京(38382)
- 师范(38216)
- 经(34903)
- 农业(34579)
- 州(33383)
- 院(32937)
- 技术(31900)
- 师范大学(30710)
- 基金
- 项目(203246)
- 科学(159717)
- 研究(147698)
- 基金(146314)
- 家(127443)
- 国家(126397)
- 科学基金(109424)
- 社会(90434)
- 社会科(85538)
- 社会科学(85512)
- 省(80921)
- 基金项目(77984)
- 自然(73409)
- 自然科(71763)
- 自然科学(71750)
- 自然科学基金(70401)
- 教育(69302)
- 划(67809)
- 资助(61424)
- 编号(61308)
- 成果(48815)
- 重点(45160)
- 部(43868)
- 创(42459)
- 发(42387)
- 课题(42218)
- 创新(39418)
- 科研(38907)
- 大学(37978)
- 项目编号(37843)
- 期刊
- 济(111218)
- 经济(111218)
- 研究(78448)
- 中国(52221)
- 学报(45371)
- 管理(42665)
- 科学(41651)
- 农(39493)
- 教育(36063)
- 大学(34161)
- 财(33753)
- 学学(31984)
- 农业(28184)
- 技术(27413)
- 业经(19337)
- 融(19106)
- 金融(19106)
- 经济研究(17617)
- 图书(17489)
- 财经(17333)
- 科技(14778)
- 经(14607)
- 业(14515)
- 问题(14224)
- 技术经济(14161)
- 理论(14158)
- 统计(13671)
- 实践(13260)
- 践(13260)
- 版(12844)
共检索到398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建伟 蒋晨 孙恩慧
针对耦合网络上频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通过分析边级联故障蔓延的动力学演化机制,构建耦合网络上边相继故障模型。以提高耦合网络整体抵制相继故障能力为出发点,依据不同度量指标,多角度分析具有不同耦合模式的耦合网络鲁棒性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耦合网络间耦合模式和网络基本模型等因素对相继故障的影响,探讨耦合网络边相继故障模型的整体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同配连接模式能够增强耦合网络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相互依赖的两个耦合网络之间拓扑结构越相似,网络抵制相继故障的鲁棒性越强;耦合网络鲁棒性与网络平均度正相关;适当的增加耦合网络间对称边数量,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鲁棒性。最后,应用边相继故障模型在耦合电力网络...
关键词:
相继故障 耦合网络 连接模式 鲁棒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颖 王利
从供应链网络的结构方面因素出发,研究供应链相继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根据已有相继故障理论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相继故障问题是一种供应链结构的内生性故障,由于合作的层次逐步深入,资源的复用性增强,而导致供应链结构难以对外部环境变化因素做出有效缓冲所致。其应对方法可以通过增加冗余量、高度模块化设计、信息的高互通性、增强企业之间的信用维系程度等推动供应链网络向着更高适应度方向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 相继故障 对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顺利 王小红
提出基于BA无标度网络和ER随机网络拓扑的线图结构,继而进行线图点边扰动仿真实验。通过模拟故障的发生,对仿真结果中线图与原图间的阈值关系进行比较可知:不论攻击点还是攻击边,不论蓄意攻击还是随机攻击,在相同的扰动值下,原图引起的故障规模总是比线图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建伟 荣莉莉
针对复杂网络遭遇随机故障和蓄意攻击引发的相继故障问题,采用一种新的节点初始负荷的定义方法,并基于崩溃节点负荷的局域择优重新分配的原则,提出一个带有可调参数的相继故障模型。通过度量网络鲁棒性的一个新的指标,对比了两种袭击策略下复杂网络上的全局相继故障现象,并探讨不同袭击策略的有效性。数值模拟表明,在模型中可调参数的一定取值内,袭击网络中度最小的节点比袭击网络中度最大的节点更易于导致相继故障。此外,对数值模拟结果给出理论的分析解释。
关键词:
相继故障 复杂网络 可调参数 袭击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静 郭鹏 贾颖颖
随着项目活动进入"大尺度"时代,复杂性成为现代化项目组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在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交互耦合网络视角下的项目组合决策系统表征方法;借鉴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动力网络模型,结合模型的稳定解和稳定条件将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划分为竞争型、共生型、强依存型和弱依存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系统的稳定域、分岔和混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项目组合决策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依赖于系统内交互关系作用,改善协作关系,避免过分竞争,以系统整体为先优化配置有利于项目组合目标实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静 郭鹏 贾颖颖
随着项目活动进入"大尺度"时代,复杂性成为现代化项目组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在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交互耦合网络视角下的项目组合决策系统表征方法;借鉴非线性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复杂动力网络模型,结合模型的稳定解和稳定条件将项目组合决策系统划分为竞争型、共生型、强依存型和弱依存型,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系统的稳定域、分岔和混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项目组合决策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依赖于系统内交互关系作用,改善协作关系,避免过分竞争,以系统整体为先优化配置有利于项目组合目标实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萍 刘思峰
高新区创新网络是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其创新实现机制是多元主体间的耦合创新机制,即通过多元主体间基于接近性的耦合关系下的交互式创新行为而实现。文章对接近性从空间邻近、社会嵌入和产业关联三个角度深度剖析,从而建立高新区创新网络中多元主体耦合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对耦合密度和耦合效度的解析构建了这种耦合创新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高新区 创新网络 耦合创新 接近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秀艳 王琪
在民航飞机起飞离地过程中,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容易导致擦机尾等安全事故。飞机离地姿态与飞行操作紧密耦合。针对飞机离地姿态与飞行操作解耦问题,该文以“安全Ⅱ”模式为指导,关注飞机离地风险应对的全过程表现,对飞机离地姿态与飞行操作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研究。根据安全韧性理论,构建了飞机离地姿态与飞行操作“因果-时序”耦合模型;基于国内某航空公司A319机队1 359个航段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利用动态Bayes网络进行正常操作与超限操作的特征量化与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飞机离地姿态的动态形成机理进行有效分析;选择“重载”“轻载”“顺风”“逆风”等单一情景及其组合情景,通过调节关键飞行操作节点的概率分布得到最佳飞行操作模式。该研究得到了不同情景变量影响下飞机离地姿态与飞行操作之间的耦合机理,有助于提高飞行员的风险预测与应对能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端云 唐元春 林毅
智能电网已逐步发展为由电网和电力通信网深度耦合的电力-通信耦合网络,通信网节点故障会通过耦合关系影响电力系统,甚至在耦合网络中引发级联故障,因此如何识别并保护关键通信节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电力-通信网络的交互机理,构建电力-通信耦合网络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耦合影响的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然后构建电力-通信耦合网络攻防博弈模型,基于耦合网络关键节点攻击与保护博弈过程,提出种群竞争萤火虫算法,对博弈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生成的最优保护策略能够根据节点重要性合理分配保护资源,降低耦合网络在恶意攻击下的脆弱性,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通信耦合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胜 梁川
基于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研究水文科学的尺度问题,将混沌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径流的降尺度分析。首先通过对年径流量分解到月径流量的分解系数的分析,证明了分解系数具有混沌特性;其次利用相空间BP神经网络模型对分解系数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月径流量的降尺度计算。实例研究表明,用神经网络拟合分解系数相空间的相点演化非线性关系和用相空间神经网络模型对径流作降尺度分析是可行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效顺 刘希朝 和伟康 倪衡 李帆
针对城市人地系统紊乱、“三生”空间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难题,文章借助DNA双螺旋模型,构建人类活动和区域空间螺旋交互耦合框架,通过理论类比揭示城镇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的格局和过程耦合机理,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支撑城镇人地系统运行,与DNA碱基互补配对决定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具有较高相似性。(2)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扰动等人类活动要素分别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等空间要素耦合,要素之间通过具有氢键作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流连接。(3)城镇发展过程出现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要素与区域空间要素的不合理配置,类似“基因突变”。城镇化初期表现为要素缺失,城镇化中期表现为要素错配,城镇化中后期人地耦合从局地耦合向远程耦合转变,要素耦合逐渐协调。(4)新时代人地耦合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从内部要素耦合和系统交互耦合两方面开展定量测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明秀 赵庚星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为量化研究二者耦合关系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在国家、区域和项目三个尺度层次上,均包括内容耦合、模式耦合和管理耦合三个方面,而其耦合协调的实现以国家和区域尺度为导向、以项目尺度为基础。研究结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可为量化地研究和协调二者关系、推进二者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初京刚 张弛 周惠成
目前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是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在确定水文变化基准期的基础上,利用流域水文模型还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量,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的响应规律和机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是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首先分析将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耦合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的必要性,然后对实现这两种模型耦合中的单元转换等接口问题及框架结构作了重点研究。由于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模拟的最小计算单元分别为水文响应单元(HRU)和网格(CELL),使得要实现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的耦合必须首先完成HRU与CELL之间的转换,即实现SWAT与MODFLOW模型耦合的接口,因此提出了一种在Arc-SWAT2005环境下实现HRU与CELL转换的方法,给出了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框架结构,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浑河与太子河流域,为其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梦溪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云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呈现由华东到华北、华中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从强化区域合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