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7)
- 2023(14460)
- 2022(12798)
- 2021(12004)
- 2020(10018)
- 2019(23355)
- 2018(22875)
- 2017(44390)
- 2016(23822)
- 2015(26811)
- 2014(26539)
- 2013(25793)
- 2012(23432)
- 2011(20733)
- 2010(20526)
- 2009(18429)
- 2008(17770)
- 2007(15148)
- 2006(13187)
- 2005(11229)
- 学科
- 济(93294)
- 经济(93172)
- 管理(69459)
- 业(66701)
- 企(56138)
- 企业(56138)
- 方法(45970)
- 数学(40300)
- 数学方法(39666)
- 农(25596)
- 财(24998)
- 中国(24109)
- 业经(21152)
- 学(19195)
- 地方(18258)
- 农业(17013)
- 制(16498)
- 务(16359)
- 财务(16280)
- 贸(16261)
- 贸易(16254)
- 财务管理(16241)
- 理论(15942)
- 易(15785)
- 企业财务(15402)
- 技术(15128)
- 和(14775)
- 环境(14756)
- 银(13356)
- 银行(13318)
- 机构
- 大学(328981)
- 学院(327672)
- 管理(134885)
- 济(128917)
- 经济(126129)
- 理学(117784)
- 理学院(116536)
- 管理学(114345)
- 管理学院(113754)
- 研究(104248)
- 中国(77105)
- 京(69059)
- 科学(65318)
- 财(58803)
- 所(50626)
- 农(50260)
- 业大(49305)
- 中心(48491)
- 财经(47805)
- 研究所(46269)
- 江(45906)
- 经(43637)
- 范(43444)
- 北京(43245)
- 师范(43057)
- 农业(39130)
- 院(38484)
- 经济学(38244)
- 州(37720)
- 财经大学(35948)
- 基金
- 项目(232784)
- 科学(183779)
- 研究(170596)
- 基金(169522)
- 家(147657)
- 国家(146193)
- 科学基金(126729)
- 社会(107248)
- 社会科(101626)
- 社会科学(101595)
- 省(91074)
- 基金项目(90740)
- 自然(83247)
- 自然科(81339)
- 自然科学(81319)
- 自然科学基金(79821)
- 教育(78939)
- 划(76349)
- 编号(69868)
- 资助(69576)
- 成果(55310)
- 重点(51631)
- 部(51203)
- 发(48931)
- 创(48604)
- 课题(47222)
- 创新(45279)
- 科研(44759)
- 教育部(44306)
- 大学(43958)
- 期刊
- 济(135145)
- 经济(135145)
- 研究(93854)
- 中国(57207)
- 学报(50765)
- 管理(48622)
- 科学(46935)
- 农(45198)
- 财(45104)
- 大学(39252)
- 教育(36910)
- 学学(36819)
- 农业(31697)
- 技术(29913)
- 融(25066)
- 金融(25066)
- 业经(23018)
- 财经(22651)
- 经济研究(20969)
- 经(19285)
- 问题(18001)
- 图书(17820)
- 理论(16126)
- 科技(16093)
- 业(15917)
- 技术经济(15702)
- 版(15041)
- 实践(14826)
- 践(14826)
- 资源(14251)
共检索到464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文全 卢昌崇
本文以乔家企业为例,对晋商企业内部六项典型制度安排是如何依托本土资源紧密耦合为一束高度自洽的制度集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西方经典企业制度进行了整体比较,由此得到的结论和启示是: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应当是高度耦合的制度集合,耦合性是企业制度的重要效率源泉,仅靠某项制度安排的设计或引进难以提高企业制度的整体效率;解决两权分离后委托代理问题的制度集合是多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可资遵循;优秀的企业制度是嵌入性与创造性的共同产物,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嵌入性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制度匹配与替代对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依靠事前对代理人的严格选拔和身股制事后的高强度激励,乔家有效解决了代...
关键词:
乔家字号 委托代理 制度耦合 身股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方正 季建华
本文从Stackelberg博弈入手,对“委托-代理”问题进行建模分析,阐明Stackelberg博弈在“委托-代理”问题的应用,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永彪 张磊 张生太 刘丹
当参与者的信息并非完全时,将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在委托代理问题相关研究中,通常假定委托人较代理人占有更多其他方面的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委托人不得不把工作交由他人去做。但代理人不会无偿替委托人做事,委托人必须向其支付报酬,当然明智的委托人也必定会对自己提供的报酬提出相应的要求。此时,必须求得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为激励代理人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而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为了解委托人需要签订的契约,首先应知道委托人当前的处境,即其所面临的不对称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隐匿行动和隐匿信息两种)及其引发的问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还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发生的时序和其他限制...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信息不对称 时序 分析框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申亮
在市场中,由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厂商无法准确地提供适合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绿色产品,使得绿色度较高的产品难以在市场中以预期较高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影响了绿色产品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绿色产品的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厂商会通过一组契约区别对待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这使得偏好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获益,而偏好非绿色产品的消费者利益受损。这一结论为引导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委托代理 绿色产品 信息甄别 绿色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黎明 殷建立
线性假设普遍应用于非线性委托代理问题建模,具有一定局限性,放开线性假设更能反映问题实际。分析发现非线性委托代理问题适用二层规划理论进行研究。算例研究表明,非线性模型比线性假设模型能更全面反映非线性代理问题的内涵,有利于提高委托代理各方总体效用水平。
关键词:
非线性委托代理 二层规划 营销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阳忠明 李俊 丁亮
针对传统排污收费中没有对排污总量实施控制和对排污企业缺乏足够的治污激励,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设计了一套排污定价机制。该机制从控制行业排污总量出发,通过对高污染企业实施惩罚,对低污染企业实施奖励,从而激励企业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该机制的实施,有助于高污染企业向低污染企业转移,但行业总产量仍能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性规制 排污定价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志霞 臧秀清
文章以创业板市场诸多企业业绩"变脸"的现状为研究背景,并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出发,围绕企业成长性来探讨非效率资本配置问题。搜集整理了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财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的关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对此关系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呈倒U型关系,债权人介入与股权结构对此关系具有调节效应,而管理层道德风险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并受到债权人介入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对控股对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关系的调节效应大于非绝对控股,股权制衡对此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志霞 臧秀清
文章以创业板市场诸多企业业绩"变脸"的现状为研究背景,并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出发,围绕企业成长性来探讨非效率资本配置问题。搜集整理了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财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的关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对此关系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呈倒U型关系,债权人介入与股权结构对此关系具有调节效应,而管理层道德风险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并受到债权人介入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对控股对企业成长性与非效率资本配置关系的调节效应大于非绝对控股,股权制衡对此关系的调节效应小于非股权制衡。上述结论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融资方式选择、股权结构设计与资本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治
基于现代委托代理理论,西方学者研究指出,在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代理冲突的条件下,内部现金流(或者说企业净财富)、资本结构等融资因素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导致"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西方学者的观点对研究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胥胤 李秀琴 付春
在经理控制型企业中,尽管"疏忽和浪费"等委托代理问题必然存在,但是职业支薪经理的出现,适应了公司经营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促进经营职能和承担风险职能的分离。文章从董事会授权、决策文化、选举机制等方面揭示经理控制权膨胀的制度安排,最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股权结构的改善、经理市场的建设和股票市场治理功能构建三个方面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问题 经理控制权 控制权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静丽
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着经营绩效低下的问题,其成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市场经济及资本市场完善程度、国有企业的企业性质以及治理机制的完善等,但国有企业经理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及经理人性质的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委托代理关系角度对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经理人 激励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代军 刘亚毅
企业项目投资中蕴藏的各种经营灵活性使得投资决策具有了某种期权特征。文章研究发现,企业债务融资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会对项目蕴藏的实物期权执行价格产生影响,引发企业提前投资和投资规模过度,进而对企业的权益价值、最优财务杠杆比例以及外部融资成本等诸多方面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关键词:
实物期权 委托代理问题 投资决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张江华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导游最优激励合同后得出,当小费、回扣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引导游览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是其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变化率和可观测变量方差的递减函数;导游赢得小费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为"临界型激励合同",即只有当导游所创造的收益超过某临界值,对其的激励才是正向的,若小于该临界值,激励将是负向的;导游获取回扣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只与其完成回扣任务的业绩有关;当小费和回扣不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那么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在小费和回扣活动上的努力依赖于激励报酬,而且导游的最优激励合同与其在小费和回扣活动上的收益无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淑慧 李晓霞
由于风险投资者和风险资本家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加大了代理成本。在美国,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机构普遍的组织形式,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其合理的报酬机制。本文通过借鉴有限合伙制中收益分配权的合理配置,对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一些借鉴,以期在解决第一重委托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降低第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有限合伙制 收益分配权 配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张江华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导游最优激励合同后得出,当小费、回扣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引导游览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是其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变化率和可观测变量方差的递减函数;导游赢得小费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为"临界型激励合同",即只有当导游所创造的收益超过某临界值,对其的激励才是正向的,若小于该临界值,激励将是负向的;导游获取回扣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只与其完成回扣任务的业绩有关;当小费和回扣不为旅行社带来直接收益的情况时,那么在激励相容条件下,导游在小费和回扣活动上的努力依赖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