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3)
2023(10830)
2022(9305)
2021(8419)
2020(7374)
2019(16904)
2018(16799)
2017(32939)
2016(18158)
2015(20505)
2014(20795)
2013(20763)
2012(19351)
2011(17649)
2010(17847)
2009(16965)
2008(17373)
2007(15832)
2006(13607)
2005(12542)
作者
(54452)
(45953)
(45609)
(43687)
(29069)
(21994)
(21066)
(17740)
(17080)
(16387)
(15563)
(15346)
(14691)
(14603)
(14530)
(14176)
(14153)
(13484)
(13387)
(13080)
(11410)
(11381)
(11008)
(10287)
(10281)
(10271)
(10270)
(10257)
(9357)
(9068)
学科
(73886)
经济(73782)
管理(59740)
(54430)
(45854)
企业(45854)
方法(34848)
数学(30345)
数学方法(30048)
(23870)
(19709)
(19573)
中国(18339)
(16747)
业经(16024)
(15382)
财务(15343)
财务管理(15304)
企业财务(14569)
(13271)
贸易(13268)
(12965)
(12918)
(12897)
银行(12869)
地方(12768)
(12764)
农业(12719)
环境(12273)
(12176)
机构
大学(271623)
学院(269452)
(110402)
经济(107966)
管理(102347)
研究(90352)
理学(87935)
理学院(86953)
管理学(85526)
管理学院(85005)
中国(68781)
(57131)
科学(56030)
(54763)
(47335)
(47113)
财经(43035)
研究所(42596)
(41704)
中心(41681)
业大(40697)
(38887)
农业(37311)
北京(35788)
经济学(34621)
(34600)
师范(34250)
(32701)
(32059)
财经大学(31909)
基金
项目(177067)
科学(139029)
基金(129290)
研究(127896)
(113239)
国家(112335)
科学基金(95437)
社会(81519)
社会科(77226)
社会科学(77201)
(68765)
基金项目(68426)
自然(61928)
自然科(60341)
自然科学(60319)
自然科学基金(59301)
教育(59221)
(58138)
资助(52895)
编号(51665)
成果(43005)
(40396)
重点(40316)
(37371)
(36570)
(36304)
课题(35468)
教育部(34443)
创新(34270)
(34246)
期刊
(121266)
经济(121266)
研究(76862)
中国(54315)
(45859)
学报(45049)
(42160)
科学(40100)
管理(36561)
大学(33286)
学学(31300)
农业(27732)
教育(26552)
(24568)
金融(24568)
财经(22264)
技术(21991)
业经(19237)
经济研究(19042)
(19000)
问题(16362)
(15113)
(13709)
技术经济(13330)
资源(12977)
理论(12963)
图书(12770)
(12741)
财会(12563)
统计(11981)
共检索到39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玥  王彭结  
由于耗竭性资源的禀赋数量非常有限,相对于人类急剧增长的需求来说,大量资源面临耗竭,所以存在着如何将这些资源在各个时代进行合理分配与使资源的价值得到补偿的问题。根据地租理论分析了耗竭性资源的价值特性,认为耗竭性资源的价值补偿是有必要性的,它由生产的边际成本、稀缺性成本和环境成本三部分构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彦其  
煤炭等矿产资源具有耗竭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必然会带来严重的资源价值损耗。文章运用修正后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了山西1993~2010年间因煤炭资源开采而造成的资源价值损耗,发现山西煤炭资源价值损耗严重且耗竭性价值补偿不足。因此,建议改矿产资源补偿费为资源耗竭性补贴,并提高资源耗竭性价值补偿水平;建立区际之间矿产资源耗竭性补偿机制,平衡区域之间、代际之间利益关系;改革耗竭性补贴在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比例,提高地方耗竭性补偿水平;耗竭性补贴专款专用,构建有效的资源财富代际转移与转化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宗宪  姜昕  王青  
本文首先明确了可耗竭资源跨期分配的动态效率标准和代际公平标准,以动态效率标准为原则,通过最优化模型分析,解释了可耗竭资源价格构成的原理。即资源价格理应保含边际直接成本、边际环境成本和边际使用者成本三部分内容,其中边际使用者成本是资源自身价值的体现。然后讨论应当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对资源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补偿。最后展开量化分析,采用以代际公平原则为指导的使用者成本法估算2001年至2006年6年间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造成的使用者成本大小,分别与各年地方财政收入当中的资源税收入作比较,得出当前价格及税收水平下,陕北能源资源价值损耗远未能得到有效补偿的结论。如此将不利于该地区能源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颖  
文章运用水平差异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由于耗竭性资源的利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并揭示了代表性消费者心理贴现率、污染强度变化率等与经济增长之间所满足的动态关系,并给出中国能源的战略选择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卉淳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资源耗竭问题的两大主要原因,即自然资本与人为资本具有完全替代弹性的理论与正值贴现率政策。二者从“经济人行为假定”出发,虽然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由于忽略了“代际公平”,因而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行为规范。为了真正实现资源的持续性使用,必须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和代际公平原则,这样才能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亮亮  张晖明  
2006年国际粮食价格的短期大幅上涨,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本文认为,粮食价格上涨背后的实质,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需求推动的能源消耗与主导能源可耗竭特征之间的矛盾。在当下具化为替代技术(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产品价格的上升。基于可耗竭资源技术替代模型分析发现,在可耗竭资源与替代性资源品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且当替代迅速发生时,后者价格的上升速度往往会高于前者。而事实上,正是以美国、巴西、欧盟为代表的生物燃料倡导国,通过法案和经济补贴政策推动了石油替代品生物燃料供给的迅速增长,从而最终直接或间接引致了作为替代品主要原料的粮食价格迅速上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宗波  李巧灵  田艳辉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考察工作投入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投入与情绪耗竭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对工作-家庭冲突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工作投入程度过高亦具有负面效应,组织支持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冀锋昌  孟宪胜  
本文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探讨了污染不同程度的耗竭性与最优污染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污染的不可耗竭性与其污染的最优污染量成反向关系。并利用其结论解释了产生高程度不可耗竭性污染的行业有迁往中小城市的趋势的经济规律,为政府制定宏观产业调整和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立峰  李乃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世龙  唐丁祥  周德群  
目前,我国可耗竭资源开采回采率普遍较低,企业可以通过追加投资来提高资源的管理及技术水平,进而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减少资源浪费。文中基于Hotelling横向差异化模型,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开采企业追加投资的动态行为。首先在企业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给定的基础上,分析第三阶段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的转移情况,得到两企业的竞争策略;接着将第三阶段的最优价格策略和利润考虑到第二阶段中,讨论两企业的价格竞争均衡问题,分别得到两企业的需求;最后将第二阶段的利润贴现到第一阶段,可得到企业追加投资的策略,给出了该动态博弈模型存在唯一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的条件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晓亮  
本文尝试在资源税改革中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方式,构建资源环境CGE模型,以2005—2009年数据平均值作为基础数据编制社会核算矩阵,并采用对比分析法,将发达国家、世界平均水平以及我国的资源补偿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资源价值补偿标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系统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相对于国外相对较高资源价值补偿,中国资源价值补偿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体现在资源补偿标准上,应在资源税改革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价值补偿机制,但同时在合理的资源价值补偿标准下,引入资源价值补偿机制能有效改善中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协调中国经济、资源和环境系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青  李克荣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存芳  杨保华  王世进  
基于产业转移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行为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前沿课题。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和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基于由2000-2009年我国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实施跨区产业转移的112个项目中提炼出的9种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利用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析取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诸种影响因素,以"风险度感知"和"满意度感知"为中介变量,构建此类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决策偏好"、"法治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成本"、"经济区位"、"政策引力"、"民众素质"7个因素都是间接地对"高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低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存芳  周德群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区位选择行为既是一个新兴现实问题,又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文章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从工业区位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拓展与补缺层面,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研究的理论意义;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耗竭性资源城市具有特殊的经济发展规律,如果不能正视现实,将导致地区经济的衰退。本文在系统分析该类地区经济特点和出现衰退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是地区经济发展关键的观点,并提出了充分认识区位优势,转变思想观念;制订明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政策;以调整组织结构为突破口,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等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