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6)
2023(9389)
2022(8248)
2021(7574)
2020(6698)
2019(15237)
2018(15193)
2017(30026)
2016(16432)
2015(18230)
2014(18124)
2013(17787)
2012(16072)
2011(14462)
2010(14624)
2009(13973)
2008(13799)
2007(12627)
2006(10722)
2005(9697)
作者
(45913)
(38595)
(38307)
(36681)
(24181)
(18438)
(17799)
(15069)
(14387)
(13622)
(12916)
(12915)
(12187)
(12022)
(11939)
(11913)
(11913)
(11490)
(11200)
(10904)
(9533)
(9431)
(9359)
(8891)
(8703)
(8620)
(8522)
(8491)
(7702)
(7632)
学科
(65500)
经济(65428)
(44762)
管理(42955)
(34307)
企业(34307)
方法(32054)
数学(28728)
数学方法(28467)
中国(19919)
(19149)
(18651)
(14659)
地方(13323)
业经(13056)
(12994)
贸易(12990)
(12854)
银行(12828)
(12809)
(12618)
(12131)
农业(11964)
(11824)
财务(11799)
财务管理(11765)
(11532)
金融(11530)
(11355)
保险(11261)
机构
学院(228512)
大学(226579)
(94101)
经济(92083)
管理(87067)
理学(74456)
理学院(73644)
研究(73577)
管理学(72291)
管理学院(71861)
中国(59692)
(46753)
(45769)
科学(45323)
(39214)
(37506)
财经(36147)
中心(35202)
(34945)
研究所(33973)
业大(33840)
(32697)
农业(31042)
经济学(29849)
北京(29245)
(28695)
师范(28377)
(27618)
经济学院(27198)
财经大学(26762)
基金
项目(149541)
科学(116900)
研究(109181)
基金(107894)
(93291)
国家(92523)
科学基金(79088)
社会(69089)
社会科(65385)
社会科学(65366)
(59451)
基金项目(57081)
自然(50766)
教育(50518)
(49620)
自然科(49594)
自然科学(49577)
自然科学基金(48691)
编号(45612)
资助(44941)
成果(36574)
重点(33857)
(33234)
(32286)
课题(30928)
(30780)
科研(29379)
创新(28861)
教育部(28499)
大学(28159)
期刊
(103097)
经济(103097)
研究(67033)
中国(41790)
(36134)
(36002)
学报(34705)
科学(31838)
管理(28908)
大学(25836)
(25634)
金融(25634)
学学(24613)
农业(23709)
教育(20476)
技术(19105)
业经(17877)
财经(17625)
经济研究(17087)
(15024)
问题(13753)
(12328)
统计(11717)
技术经济(11649)
理论(11468)
商业(11359)
(11170)
(10815)
(10585)
实践(10368)
共检索到33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萍  隋保忠  陈曦  
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耗散结构特征出发,构建养老保险耗散结构熵变模型和熵变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发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总体处于合理有序状态,养老保险系统与外部经济系统的良性交互作用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但养老保险系统内部诸如统筹层次低、基金增值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面临不可持续的潜在威胁。文章以推动养老保险系统负熵流产生为基本方向,提出养老保险系统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确定合理财政补贴及缴费给付水平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  安立波  
在我国养老保险向部分积累制转型面临巨额转轨成本、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是否选择名义账户制便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已有的实证研究或者建立在"准名义账户制"基础上,或者没有全面考虑"老人"和"中人",不能真正揭示养老保险模式转向名义账户制后的实际情况。文章在严格按照名义账户制财务平衡机制的要求,既考虑"新人",又考虑"中人"和"老人"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并使用六普及其他新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名义账户制虽能在精算上保持平衡,但是"老人"、"中人"、"新人"以及不同缴费年限人群的养老金收入替代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可能使部分人群退休后陷入贫困的境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  安立波  
在我国养老保险向部分积累制转型面临巨额转轨成本、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是否选择名义账户制便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已有的实证研究或者建立在"准名义账户制"基础上,或者没有全面考虑"老人"和"中人",不能真正揭示养老保险模式转向名义账户制后的实际情况。文章在严格按照名义账户制财务平衡机制的要求,既考虑"新人",又考虑"中人"和"老人"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并使用六普及其他新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名义账户制虽能在精算上保持平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向伟  肖帆  
本文分析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平衡相关情况,得出现阶段制度下的财务基金收支整体和结构都是不平衡的,并且财政负担呈系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金收缴力度、进一步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等建议,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力  范春科  
劳动力流动频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与之不相适应的是社会保障权益难以跨区流动。文章从区域统筹级别、异地转移接续的障碍和权益得失等方面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流动性,发现流动性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市县,但仍有90%的省份未达到实质意义的省级层面上的统筹。流动性低还表现为异地转移接续障碍的存在,转出容易,转入难,从而导致大部分参保者个人基础养老金损失。文章认为,从可持续和公平的角度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流动性,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邓大松  杨晶  范秋砚  薛惠元  
本文以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结构和制度参数两个维度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日益明显的收支压力,省际差异成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平衡不充分的最为关键的表征。人口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城镇化水平越高、制度替代率越高、制度抚养比越高和工资水平越高,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显著更高。而养老金供款劳动力越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养老金支出负担越低。此外,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和阶段异质性。以上发现为全国统筹和"全面二孩"政策下不断优化养老保险制度参数,缓解养老金支付危机,具有重要的政策意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运舒  徐永清  
文章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键参数和收支缺口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制度自平衡度、财政可支持度和综合安全度指标,从三个层次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风险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新常态特征对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运行产生了实质性不利影响。具体而言:新常态背景下,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会在2023年出现收不抵支,开始不能实现制度的收支自平衡;测算期内,安徽省可用于养老金支出的财政支出占养老金总支出的比例介于14. 55%~6. 80%之间,财政难以承担弥补养老保险缺口之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安全度从2024年开始小于1,必须依赖除财政补贴之外的其他资源的支持,方能维持制度的持续运转。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薇薇,易丹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呙玉红  
采用代表性个人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合意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缴费基数边界设定方案对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全方位影响。研究表明,缴费基数的上下边界约束了低(高)收入者的最低(高)保障水平以及制度再分配的程度,即限定了低(高)收入者内含报酬率的上(下)限。中国现行缴费基数下边界设定过高,导致越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低收入者其制度进入门槛越高,从而越难被制度覆盖。建议取消对缴费基数上边界的调整;在做实缴费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下边界的约束,或者将缴费基数下边界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接,避免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过低收入者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世华  
近年来,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后,养老保险已从原国有集体企业扩大到建制镇以上各类企业,对保障各类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平等竞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宁波市鄞州区城镇职工基本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翠迎  王国洪  
文章以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职退比、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对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化率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在职职工年人均缴费额和职退比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我国调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缺乏科学的依据,具体表现在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不相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政府责任,将每年提供的财政补贴应逐步提高到占当年GDP1%的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芳   王宪妹   陈小红  
随着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该类人群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以保障其职工权益逐渐成为热点议题。本文基于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同的参保方式,构建精算模型,分别测算通过企业参保、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三种参保方式的养老金净转入额。结果显示: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不论选择何种参保方式,养老金净转入额都为正值,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效应在后两种参保方式中并不明显,尤其是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普遍选择的职保中断后转入城乡居保参保方式,主要表现为当总缴费年限一定时,其养老金收益水平会随着职保缴费期限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因此,为破解该类群体参保难题,建议探索适合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制度,完善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断保”转入城乡居保的制度衔接机制,并积极引导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长期参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宋君  
本文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构建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内部收益率精算模型,在对相关参数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内部收益率,将其与银行存款利率、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企业年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具有较高的内部收益率。建议科学核定对外公布的个人账户收益率;严格限制提前退休,优先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采取提高计发月数、加强基金投资运营、推行年金化改革等多种方式,实现个人账户的精算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