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5)
- 2023(14846)
- 2022(12701)
- 2021(12083)
- 2020(9979)
- 2019(22794)
- 2018(22965)
- 2017(43515)
- 2016(23784)
- 2015(26599)
- 2014(26627)
- 2013(25832)
- 2012(23677)
- 2011(21322)
- 2010(21258)
- 2009(19600)
- 2008(18939)
- 2007(16800)
- 2006(14660)
- 2005(12581)
- 学科
- 济(89971)
- 经济(89862)
- 管理(67906)
- 业(60929)
- 企(51398)
- 企业(51398)
- 方法(39528)
- 数学(33019)
- 数学方法(32601)
- 中国(25889)
- 农(25509)
- 财(23021)
- 学(22497)
- 业经(21207)
- 地方(19644)
- 理论(18440)
- 制(18345)
- 农业(16738)
- 和(15815)
- 贸(15071)
- 贸易(15062)
- 技术(15033)
- 银(14634)
- 银行(14581)
- 易(14572)
- 教育(14312)
- 融(14150)
- 金融(14141)
- 务(14066)
- 环境(14045)
- 机构
- 大学(329203)
- 学院(328797)
- 管理(127892)
- 济(123630)
- 经济(120659)
- 研究(110728)
- 理学(110422)
- 理学院(109156)
- 管理学(107071)
- 管理学院(106495)
- 中国(81349)
- 科学(71334)
- 京(71284)
- 财(57353)
- 所(55738)
- 农(54741)
- 研究所(50935)
- 业大(50531)
- 中心(49683)
- 江(48687)
- 财经(45537)
- 范(45284)
- 北京(44976)
- 师范(44785)
- 农业(42853)
- 经(41338)
- 院(41093)
- 州(39671)
- 技术(38006)
- 经济学(36271)
- 基金
- 项目(226735)
- 科学(176784)
- 研究(167838)
- 基金(160845)
- 家(140563)
- 国家(139357)
- 科学基金(118750)
- 社会(102260)
- 社会科(96576)
- 社会科学(96553)
- 省(90204)
- 基金项目(85331)
- 教育(77515)
- 自然(77240)
- 划(75802)
- 自然科(75381)
- 自然科学(75359)
- 自然科学基金(73982)
- 编号(70053)
- 资助(65921)
- 成果(57739)
- 重点(51059)
- 课题(49144)
- 部(48944)
- 发(48344)
- 创(47304)
- 创新(44047)
- 科研(43152)
- 项目编号(43095)
- 大学(42021)
- 期刊
- 济(139026)
- 经济(139026)
- 研究(96378)
- 中国(66641)
- 学报(54896)
- 农(49905)
- 科学(49332)
- 管理(47524)
- 教育(44740)
- 财(43382)
- 大学(40968)
- 学学(38124)
- 农业(34673)
- 技术(29900)
- 融(25478)
- 金融(25478)
- 业经(24131)
- 经济研究(21914)
- 财经(21740)
- 图书(20378)
- 经(18587)
- 科技(17826)
- 问题(17705)
- 业(17379)
- 版(15876)
- 理论(15667)
- 技术经济(15093)
- 坛(14806)
- 论坛(14806)
- 现代(14677)
共检索到482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磊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形势下,对科研成果进行有效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必须建立新的更完善的科技安全体系,保护科技秘密和知识产权不受到侵害,保障院所和科研人员的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帮助科研生产活动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本文依托耗散结构和管理熵理论,对科研院所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科技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构建科技安全体系的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殷瑾; 马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关键。在剖析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形成耗散结构的3个必要条件出发,提出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管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框架,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管理学科; 实验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宁
当前经济社会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极大重视以及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管理熵增问题使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处于巨大涨落与远离平衡状态中,以耗散结构理论视野来看,这是新的有序产生之源。现代高职教育应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避免体系内熵增加趋势;树立经营学校理念,保障体系低熵运行;发展特色、提高质量,促进系统正反馈。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现代高职教育 管理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民 陈曦 高玉兰 华晔子 陶佩君
借鉴耗散结构理论的四个基本条件,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农业推广体系在人员素质、方法理念、组织结构、职能定位、保障条件、成本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公益性职能,优化推广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政府农业推广体系 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卞华
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熵增问题是高职教育处于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状态的本质。文章借助耗散结构理论,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系统,揭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耗散结构特征,从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变化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崔彬
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半干旱区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并将其用于指导半干旱区生态建设。耗散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半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如何形成其稳定的层次结构,如何从无序到有序发展。该理论对于指导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发展,实现半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耗散结构 半干旱区 生态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润珍 武杰
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影响商品价值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劳动力素质、供求关系、生产效率等。经济全球化不仅使上述因素影响商品价值形成的条件、方式、程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因素,尤其是开放程度的加大使商品价值的形成更趋复杂化。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后,重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品价值的研究,重视系统要素间的耦合作用和结构调整,对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郅强 张晓君
当前,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着规则失灵、主体发育失衡与治理主体结构能力不匹配以及资源配置低效等结构失衡问题。这种失衡是"耗散结构"过渡阶段的一种无序或半无序状态,"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高层次有序社会的目标指向,而结构调适就成为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的主要路径。在共建共享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规则和制度去规范社会成员的共同行动,增强共同行动的理性和合法性;通过政治整合,多主体求同存异,共促社会发展;通过加强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革新扩散,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郅强 张晓君
当前,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着规则失灵、主体发育失衡与治理主体结构能力不匹配以及资源配置低效等结构失衡问题。这种失衡是"耗散结构"过渡阶段的一种无序或半无序状态,"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高层次有序社会的目标指向,而结构调适就成为社会治理体系构建的主要路径。在共建共享的理念指导下,通过规则和制度去规范社会成员的共同行动,增强共同行动的理性和合法性;通过政治整合,多主体求同存异,共促社会发展;通过加强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革新扩散,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巍
耗散结构理论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长期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能够解释和预测经济、社会、哲学现象的一种自组织理论。一、耗散结构理论的内容普利高津指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黎丝
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关系着旅游目的地能否在良好的状态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影响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利益,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自然状态下各个阶段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及延长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对策。
关键词:
耗散结构 熵 旅游目的地 生命周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超 干胜道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种交换逐渐从原始的非平衡态形成有序的结构。这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同时,企业作为自组织体系,应通过加强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提高管理负熵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耗散结构 企业社会责任 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达明 陈凡兵
文章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对产业创新系统耗散结构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从产业创新系统的关联熵和运行熵进行测算的产业创新系统熵变模型,并结合产业创新业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熵变计算公式。依据所建模型及公式进行实例验证,结果与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吻合。
关键词:
产业创新系统 耗散结构 关联熵 运行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耗散结构理论对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需分开,产业转型是由突破性创新导致的产品线拓展进而达到转型目的,产业升级是由渐进性创新导致的产业链提升进而达到升级目的;产业结构类似于耗散结构,满足开放、远离非平衡及涨落等条件,但是其作为社会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此外,采用Fe、Re、SY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对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发对产业转型具有显著的作用,无论研发经费还是专利授权均是如此,这一结果在产业升级回归估计中同样成立。同时,动态面板数据回归估计结果也表明,研发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验证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转型升级 耗散结构 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