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3)
2023(18945)
2022(16070)
2021(15403)
2020(12551)
2019(28637)
2018(28725)
2017(52874)
2016(29784)
2015(33811)
2014(33744)
2013(32377)
2012(29675)
2011(26858)
2010(27573)
2009(25112)
2008(23662)
2007(21131)
2006(18848)
2005(16585)
作者
(83518)
(69516)
(68862)
(65539)
(43675)
(33389)
(31387)
(27284)
(26620)
(24874)
(23582)
(23455)
(21904)
(21853)
(21478)
(21422)
(21065)
(20354)
(19993)
(19788)
(17557)
(17372)
(16828)
(16024)
(15800)
(15653)
(15408)
(15360)
(14180)
(13992)
学科
(106332)
经济(106206)
(77231)
管理(74189)
(55337)
企业(55337)
(50152)
方法(42354)
中国(38674)
数学(36539)
数学方法(36014)
农业(33573)
(27997)
金融(27988)
业经(27513)
地方(27120)
(27066)
(27061)
银行(27008)
(26032)
(25972)
教育(25905)
(25128)
理论(23062)
(17651)
贸易(17634)
技术(17334)
(17230)
(17112)
(16778)
机构
学院(400249)
大学(399245)
管理(148634)
(147911)
经济(144086)
研究(139733)
理学(127790)
理学院(126235)
管理学(123719)
管理学院(122984)
中国(105386)
科学(88356)
(86698)
(81905)
(71323)
(67751)
中心(65142)
研究所(65020)
业大(64921)
农业(63198)
(62567)
(62398)
师范(61818)
北京(55063)
财经(53286)
(50680)
(50314)
师范大学(49689)
技术(48564)
(48436)
基金
项目(271760)
科学(212211)
研究(205825)
基金(190214)
(165942)
国家(164338)
科学基金(139190)
社会(124667)
社会科(117427)
社会科学(117397)
(110537)
基金项目(100450)
教育(99527)
(93126)
编号(88796)
自然(88734)
自然科(86585)
自然科学(86561)
自然科学基金(84937)
资助(77178)
成果(74253)
课题(63574)
重点(62334)
(60107)
(59824)
(56553)
创新(52512)
项目编号(52458)
(51997)
科研(51363)
期刊
(168856)
经济(168856)
研究(122670)
中国(96038)
(80388)
教育(76945)
学报(66171)
科学(59170)
农业(54312)
管理(50752)
大学(50612)
(50320)
学学(46322)
(45494)
金融(45494)
技术(38738)
业经(31990)
(27007)
财经(24618)
经济研究(24215)
图书(22747)
问题(21880)
职业(21176)
(21028)
(20600)
科技(19039)
理论(18193)
业大(17971)
(17917)
论坛(17917)
共检索到613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祁婧   侯顺   王满囷   张献龙  
农科研究生教育事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涉农高校在农科研究生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应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优势,结合国家复兴战略对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知行合一。华中农业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不断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精神,凸显中华农耕文化自信,以精神塑造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科教融合、产业实践及农业国际化为路径,建构了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突出的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和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精神。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寅生  于书洁   史长丽  
分析了目前农科硕士研究生教学现状,针对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生教学方式,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对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霞  黄海红  熊久晴  龚良玉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有效延伸。文章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类专业“绿之益”社团为例,遵循“专创融合、项目引领、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原则,探讨构建“一心、二放、三化、六链”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模式,搭建兼具资源整合与动态管理特点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平台,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对拓宽专业领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润进  梁晨  赵洪海  
高等教育中科研与教学是紧密联系的互惠共生关系。通过构建科研与教学共生体运行机制,科研与教学就能共生结合、相互促进并共同发展,在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在组建以学科教师及其学生为主导的科研与教学共生体的基础上,将科研活动中的科研问题、科研思路、科研方法、科研成果、科研心得与科研素养等有机结合渗透到教学过程,实现以科研促教学。同时,将教学活动中的备课与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思路与灵感加工成科研创意,将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产生新观点或新假说修正成科研线索,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与受到的启发凝炼成研究课题,达到以教学促科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腊珍  张增明  叶邦角  宋克柱  许立新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创新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内容,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做法。该学院在创新研究生实验课程过程中,先后开设了本硕贯通的实验选修课程、研究生的实验必修课程和专题实验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增强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廖允成  韩娟  海江波  刘斌让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研究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研究型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满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多、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飞  宋秋云  
贯通项目是探索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北京实践,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探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通过实施"翱翔工程"和"卓越计划",在实践中最终形成了由1套培养方案、7项质量标准、6个实施体系和1套评估保障机制构成的"1761"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北京高职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略是:高规格研制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高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实施体系,高要求构建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义  金濯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针对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点,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深化产教融合,围绕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资源、培养环境四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建设,通过成立合作管理组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教学、建立制度保障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培养主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培养客体的激发引导机制、培养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和培养环境的创造优化机制建设保证人才培养体系顺利运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玉香  徐晓锋  张桂杰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探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采取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农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研究生管理和人文关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措施,实现农科专业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国锋  陆瑶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特征及现行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足,基于元素养教育的内容、要求,尝试构建高校研究生元素养教育体系,以基础、提高、创新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需求,采取不同教学内容、模式。旨在更新和完善我国高校现行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信息素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万龙  崔情情  何志巍  曹志军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具有新内涵与新的发力点,应实现三个层面的现代转译,深入推动耕读教育与多种教育的融合。涉农高校推进耕读教育应在五个着力点精准施策: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课程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在实践平台搭建上下功夫;在高水平师资培育上下功夫;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总结提出中国农业大学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的实践经验:诠释耕读时代内涵,实现全年劳动教育不间断;深挖耕读文化资源,打造优质课程教材体系;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践行勤耕重读知行合一;完善机制保障,开辟劳动教育多元实施空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赫冀成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有的学校教育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阶段,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营造良好的氛围,携手“造就”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陶慧  王华锋  
实践教学是传统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信仰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统一,具有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产教融合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同向同行,教学模式互助互补,教学资源协同创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机遇和载体,弥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应遵循“德技并修、专业一致、能力提升、多维评价”四大教育理念。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从“强化教学保障、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健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着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优势,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车刚  万霖  赵胜雪  李文涛  
针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凝练出研究生培养发展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实践、创新。通过对研究生的选拔机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培养理念、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教学条件、课外实习和学术交流等培养行为的分析,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交叉融合"立体式"的研究生培养发展模式。在培养方向、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提升,旨在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宗明  张宗益  郑小林  张云怀  王平  
介绍了重庆大学近年来以培养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思路、举措及实践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