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
- 2023(1649)
- 2022(1359)
- 2021(1303)
- 2020(1047)
- 2019(2367)
- 2018(2225)
- 2017(4049)
- 2016(2038)
- 2015(2286)
- 2014(2068)
- 2013(1839)
- 2012(1763)
- 2011(1546)
- 2010(1700)
- 2009(1457)
- 2008(1434)
- 2007(1326)
- 2006(1200)
- 2005(1071)
- 学科
- 济(6587)
- 经济(6568)
- 业(5572)
- 企(4102)
- 企业(4102)
- 管理(3621)
- 农(3062)
- 中国(2643)
- 土地(2237)
- 资源(2123)
- 农业(2029)
- 家(1939)
- 方法(1914)
- 耕(1710)
- 地(1673)
- 耕地(1641)
- 学(1602)
- 数学(1561)
- 数学方法(1542)
- 融(1539)
- 金融(1539)
- 关系(1525)
- 世界(1460)
- 业经(1454)
- 贸(1419)
- 贸易(1418)
- 易(1402)
- 财(1372)
- 国家(1359)
- 发(1262)
- 机构
- 大学(28158)
- 学院(26606)
- 济(11136)
- 经济(10932)
- 研究(10925)
- 管理(10332)
- 理学(8727)
- 理学院(8586)
- 管理学(8449)
- 管理学院(8390)
- 中国(7862)
- 科学(6478)
- 京(6459)
- 农(5557)
- 所(5441)
- 研究所(5020)
- 财(4987)
- 中心(4946)
- 范(4513)
- 师范(4490)
- 业大(4317)
- 农业(4294)
- 北京(4133)
- 江(4027)
- 财经(3980)
- 师范大学(3822)
- 院(3809)
- 经(3692)
- 经济学(3422)
- 研究中心(3227)
共检索到4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晓徵
为配合中共象山县委、县政府"千、百、十工程",由浙江象山县文广新局、象山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行发起组建的全国首家县级阅读学会——象山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存山
中华民族的先民在伏羲和神农之世,就已从渔猎生产逐渐进化到了农业文明。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崇尚人伦道德的价值取向;至迟在夏、商、周三代,中国就已经有了以"明人伦"为宗旨的学校教育。简言之,农业文明加上以"明人伦"为主的学校教育,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耕读传统。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克勤克俭、人与天调、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等,是中华民族在耕读传统中形成的文化"常道",这些在当今时代也仍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以农立国 耕读传统 文化常道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俊贵
文章在阐述我国古代耕读文化的产生及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就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提出振兴现代耕读文化,深化农村图书馆网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耕读文化 社会阅读 农村文化 公共图书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林万龙 崔情情 何志巍 曹志军
新时代开展耕读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新时代的耕读教育具有新内涵与新的发力点,应实现三个层面的现代转译,深入推动耕读教育与多种教育的融合。涉农高校推进耕读教育应在五个着力点精准施策: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课程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在实践平台搭建上下功夫;在高水平师资培育上下功夫;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总结提出中国农业大学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的实践经验:诠释耕读时代内涵,实现全年劳动教育不间断;深挖耕读文化资源,打造优质课程教材体系;开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践行勤耕重读知行合一;完善机制保障,开辟劳动教育多元实施空间。
关键词:
耕读教育 劳动教育 涉农高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刚 李英杰
乡村振兴为耕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耕读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创造支撑条件。当前,耕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呈现出传承与建设的主体缺位、开发与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重构与弘扬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可从顶层设计健全配套设施、交流互鉴激发农民活力、推动耕读文化的适应与自觉等方面探索耕读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促进耕读文化向纵深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
耕读文化 乡村振兴 文化适应 文化自觉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金敏 马帏锖 杨雅娟
(本刊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当天,两场与读书有关的重要活动——宁夏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暨首届塞上乡村读书节、"书香宁夏·为爱朗读"暨"助力脱贫攻坚·关爱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同时在银川举行。两大读书日主题活动点燃了人们读书的热情和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以"重塑耕读传家,传承乡风良俗"为主题的宁夏2017年全民阅读活动暨首届塞上乡村读书节在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启动。自治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银川市等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近千人参加。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不仅向金凤区良田镇和顺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童俊
本文立足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与改革实践,阐述"耕读文化园"设计理念,即将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读者对图书馆的新需求和图书馆空间设计与改造,以及学院发展规划目标与耕读特色等4个方面结合起来,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华丽转身",满足读者需求,引领文化发展,绽放阅读生命力。
关键词:
阅读 耕读文化 空间 设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祁婧 侯顺 王满囷 张献龙
农科研究生教育事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涉农高校在农科研究生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特色,应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优势,结合国家复兴战略对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价值引领,突出知行合一。华中农业大学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不断践行“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精神,凸显中华农耕文化自信,以精神塑造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科教融合、产业实践及农业国际化为路径,建构了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突出的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和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精神。
关键词:
耕读教育 乡村振兴 农科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峰 邹学校 王浪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集合体,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挥“四个服务”功能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用“耕读修业”的范式指导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激发强己强农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国三农意识”四大目标;凝练了彰显“耕读修业”温度、深度、宽度、高度、效度等五大主题及其相应的思政元素;实施圈层推进、三堂并驱、多维协同、综合评价,育人效应十分明显。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耕读修业 园艺专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峰 邹学校 王浪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集合体,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挥“四个服务”功能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用“耕读修业”的范式指导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激发强己强农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国三农意识”四大目标;凝练了彰显“耕读修业”温度、深度、宽度、高度、效度等五大主题及其相应的思政元素;实施圈层推进、三堂并驱、多维协同、综合评价,育人效应十分明显。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耕读修业 园艺专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霞 黄海红 熊久晴 龚良玉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有效延伸。文章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类专业“绿之益”社团为例,遵循“专创融合、项目引领、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原则,探讨构建“一心、二放、三化、六链”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模式,搭建兼具资源整合与动态管理特点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平台,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对拓宽专业领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
关键词:
耕读教育 专创融合 专业社团 实践育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碧蓉
当代知名作家张曼菱女士追忆其父亲张进德先生(字退耕)的散文集——《中国布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该书为16开本,以麻布般的黄色作为封面,正好和书名中的布衣交相辉映,简洁的装帧中透露出一种布衣独有的质朴素雅之感。翻过扉页和版权页,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退耕先生遒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庆会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是李保国精神的核心内涵。走在前列、当好表率,切实把李保国精神作为"传家宝"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弘扬践行李保国精神,坚持不移地推进"双一流"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宗茂
曾国藩是晚清一代名臣,他善于治军、治国,也善于治家育人,他这方面的经验概括起来是四个字:耕、读、勤、俭。他身为朝廷重臣,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孙,人才辈出,长盛不衰。他和他家族的成功以及他的对手的失败,再一次证明"节俭则昌,淫佚则亡"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关键词:
耕、读、勤、俭 能勤能俭 永不贫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莹莹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为了重建江南文教传统,除了曾国藩采取的恢复科举、重开书院等直接举措之外,江南文人自身也进行了努力。作为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是著名的毗陵赵氏家族中的成员,他重新整理、修补乾隆时期绘制的七世传家图画卷,题为《赵氏七世传家图》,邀请张裕钊、汪士铎、戴望等人撰写题咏,十数年后,缪荃孙为此图写赞序。题跋文字主要反映了晚清中下层士人的时代感受,图卷对盛世景况的追思凸显了晚清文人的创伤记忆,也反映出晚清士子面对江南儒教文化重建时的复杂心态。
关键词:
赵氏七世传家图 赵烈文 题跋 世家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