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3)
2023(10050)
2022(9017)
2021(8581)
2020(7224)
2019(16503)
2018(16514)
2017(31615)
2016(17345)
2015(19508)
2014(19597)
2013(19409)
2012(17746)
2011(15940)
2010(15582)
2009(14183)
2008(13643)
2007(11576)
2006(9964)
2005(8621)
作者
(51736)
(42989)
(42694)
(40599)
(27526)
(20921)
(19276)
(17049)
(16347)
(15393)
(14870)
(14432)
(13779)
(13502)
(13269)
(13237)
(12925)
(12736)
(12249)
(12088)
(10877)
(10412)
(10410)
(9636)
(9588)
(9562)
(9550)
(9502)
(8760)
(8557)
学科
(64932)
经济(64861)
管理(47878)
(45384)
(38091)
企业(38091)
方法(31706)
数学(27282)
数学方法(26935)
(17765)
(17421)
中国(16140)
(15424)
业经(14848)
地方(14324)
农业(11882)
理论(11599)
(11401)
贸易(11393)
(11313)
(11040)
(10835)
环境(10632)
技术(10563)
(10066)
财务(10006)
财务管理(9979)
企业财务(9410)
(9389)
教育(9273)
机构
大学(244084)
学院(242023)
管理(98016)
(88139)
经济(86026)
理学(85693)
理学院(84708)
管理学(83101)
管理学院(82692)
研究(81846)
中国(58335)
科学(55562)
(52548)
(45129)
(42369)
业大(41680)
研究所(39250)
(38512)
中心(36484)
农业(35777)
(34704)
北京(32917)
(32218)
师范(31847)
财经(31525)
(29876)
(28681)
(28638)
技术(27020)
师范大学(25958)
基金
项目(175507)
科学(135947)
基金(125882)
研究(124593)
(111481)
国家(110582)
科学基金(93873)
社会(75213)
社会科(71099)
社会科学(71079)
(69425)
基金项目(67964)
自然(63945)
自然科(62417)
自然科学(62399)
自然科学基金(61250)
(58803)
教育(56349)
资助(51772)
编号(50822)
成果(40551)
重点(39200)
(37555)
(36759)
(36396)
课题(34845)
科研(34037)
创新(33906)
计划(33512)
大学(31959)
期刊
(93652)
经济(93652)
研究(66960)
学报(45295)
中国(43639)
科学(40308)
(40254)
管理(34682)
大学(32843)
学学(31089)
农业(28698)
(27534)
教育(26346)
技术(20357)
(17106)
金融(17106)
业经(15821)
(15290)
财经(14212)
图书(14146)
经济研究(14140)
科技(13161)
业大(12733)
理论(12614)
(12313)
问题(12111)
(11931)
实践(11893)
(11893)
资源(11582)
共检索到34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林  倪汉文  张丽  
从1994年~1996年的三年时间内,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研究了耕翻对稗草、马唐、苋菜三处杂草在耕地中的防治机理。用标记种子确证了稗草、马唐、苋菜三种杂种子在耕层受耕翻作用后移动特点,测定了这三种杂草种子在耕地地表的平面移动距离和耕层30cm 处停留2年后的活力。结果表明耕翻使杂草种了上下双向移动,向下移动的远大于向上移动的量。在耕层底部的杂草易失活力。耕翻对稗草、马唐、苋菜三种杂草籽在耕地中的防治机理是:耕翻使这三种杂草种子在耕地土壤中移动,部分移动至地表,半年后移动3m 或离开地块;部分移动至耕层底部,不能出苗,逐渐丧失活力。后者作用大于前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娄群峰  张敦阳  黄建中  王庆亚  刘天龙  朱元良  
通过田间不同施氮量处理探明氮肥对油菜田 3种主要杂草 (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japonicusSteud .,牛繁缕Myosolonaquaticum(L .)Mocnch .,稻搓菜 LapsanaapogonoidesMaxim .)的出苗、生长过程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基肥施氮量 (N) 30~ 12 0kg/hm2 时 ,田间杂草的萌发不受影响 ;生长后期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总体杂草生物量下降 ,杂草竞争力减弱 ,油菜竞争力增强 ,油菜产量随氮肥量的增加而递增 ,当总氮量达 2 10kg/hm2 以上时 ,产量趋于平缓 ;无论在低氮或高氮水平下 ,单子叶杂草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1 胡洪涛2 朱文达3 李 林3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 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涂爱萍  胡洪涛  朱文达  李林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62%丁草胺·噁草酮微乳剂对移栽稻田3种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水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药剂后,能有效防除稻田3种主要杂草,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质量防效分别达到88.09%~98.91%和88.06%~98.31%;杂草防除后,田间透光率增加3~4倍,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减少85%以上,水稻增产33.46%~40.0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少泉  
杂草防治的发展趋向东北农业大学苏少泉美国杂草学会1996年年会于2月5—8日在弗吉尼亚州Norfolk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及其他国家的800余人与会,我作为荣誉会员参加了这次盛会。根据会议的331篇论文及会后访问一些大学所了解的情况整理成本文。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俊凯  
通过对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场示范圃场油菜田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发现涝渍地油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非涝渍地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涝渍地区域,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生长旺盛,为最优势种群;在非涝渍地田块中,禾本科杂草则几乎没有生长,田间杂草单位面积鲜重也大大降低。通过筛选几种化学除草剂,建立了以乙草胺乳油土壤处理或精禾草克与高特克桶混茎叶喷雾为较优方案的杂草防治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烈刚  韩烈保  刘荣堂  
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除草剂 ,分播后萌前和成坪时期 ,在室内和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几种除草剂对马唐和稗草的防效 .结果表明 ,播后萌前施药 ,果尔 0 .75kg/hm2 、恶草灵 3 .0 0kg/hm2 和丁草胺在 1.0 0kg/hm2 用量下可以抑制马唐和稗草的萌发或杀死其幼苗 .在已成坪的草坪上 ,恶唑禾草灵的用量为 0 .0 7,0 .15 ,0 .3 0kg/hm2 ,拿扑净 0 .3 0kg/hm2 ,敌稗 1.5 0kg/hm2 ,可以有效防除苗期的马唐、稗草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晶晶  强胜  
利用样线法对南京市区的 4 2个样点进行草坪夏季杂草分布调查 ,将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发生、分布、危害的主要因素是管理水平和土壤水分条件。依据草坪的管理水平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将样点划分为 4个聚类群 ,重点研究了各个聚类群的特点 ,列出了杂草优势种 ,并针对不同的聚类群提出了不同的杂草综合治理措施。 4个聚类群的划分如下 :第Ⅰ聚类群的样点均来自南京市郊区 ,管理粗放 ,以狗尾草、小飞蓬、铁苋菜、毛花雀稗为优势种 ;第Ⅱ聚类群样点来自南京市区公园、广场的休闲草坪 ,管理水平高 ,以马唐、香附子、地锦、水花生为优势种 ;第Ⅲ聚类群样点为马蹄金草坪地 ,双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达  宋志红  张宏军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56%二甲四氯钠粉剂茎叶处理对水稻田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防除效果,并测定杂草中水分和养分的含量,分析杂草防除对水稻田养分、水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有效控制稻田草鸭舌草、异型莎草和鳢肠3种杂草的危害,施药后40 d的密度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5.50%~94.48%和88.20%~94.87%;施用56%二甲四氯钠粉剂能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宝音陶格涛  刘美玲  
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浅耕翻后17年的群落生物量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耕翻处理后地上生物量增长与恢复年限呈单峰型曲线,且在演替的前期和中期,群落生产力与降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物量的高低主要受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群落地上生物量组成中禾本科占主导地位,藜科、菊科和蔷薇科在恢复前期和中后期比例增加,且与禾本科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从生活型组成来看,根茎禾草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0%以上,群落初级生产力及其年度动态与多年生根茎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2个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就群落生物量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组成来看,中旱生、旱生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群落地上生物量与中旱生植物、旱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冯俊涛  
【目的】研究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发生、演变规律及其控制技术。【方法】以传统耕作和免耕平播为对照,采用拔除法和五级目测调查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出苗动态、发生规律及危害,用田间试验探讨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控制效果。【结果】免耕沟播油菜田共发现杂草37种,分属18科,一年生杂草20种,多年生及越年生杂草17种,3级以上危害的杂草有苣荬菜、大刺儿菜、自生油菜、猪殃殃、密花香薷、苦苣菜、泽漆、扁蓄、节裂角茴香、田旋花、藜、野燕麦。杂草通常于4月中旬开始出苗,5月上旬和下旬有2个出苗高峰,6月下旬出苗基本结束。免耕沟播油菜田杂草萌发出苗的速率和数量较免耕平播小,但高于传统耕作,且越年生、多年杂草数量呈明显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新桥  刘俊祥  
对1年生长柄扁桃苗圃杂草进行了10种除草剂茎叶处理,结果表明:苗圃中的杂草以藜科和禾本科为主,所有除草剂处理对藜科杂草均有防除作用,14%草除灵、10.8%盖草能、12.5%拿扑净、48%排草丹、10.8%高盖+48%排草丹、12.5%拿扑净+48%灭草松、50%异丙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率较高,其中,50%异丙隆的杀草谱最广。48%灭草松和12.5%拿扑净+48%灭草松处理的杂草防效率高,但其对苗木的为害严重。高剂量10.8%盖草能和12.5%拿扑净处理下,杂草防效率达到了68%和56%,长柄扁桃苗未表现出药害症状,二者适用于长柄扁桃苗圃杂草的防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许松  田俊策  杨亚军  朱平阳  李宽  徐红星  吕仲贤  
【目的】通过提高植物的多样性来引诱害虫、保护天敌是一种可持续控制害虫的有效途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除水稻外,还可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论文旨在利用稻纵卷叶螟对稻田周围不同杂草的喜好性,开发新型的稻纵卷叶螟防控策略。【方法】选取稻田生态系统常见的7种禾本科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秕谷草Leersia sayanuk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千金子Leptochloa ch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贵  冒宇翔  沈俊明  薛林  王晓琳  张自常  
为了明确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及其与化学除草剂相互作用对水稻田杂草控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探讨化学除草剂减量使用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全量浅旋还田、全量深埋还田、秸秆不还田4种方式下不同剂量69%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0、207、414、621、828 G/hm2)对水稻田主要杂草控制效果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田千金子、稗草、鸭舌草、水苋菜、异型莎草等杂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全量覆盖还田和全量浅旋还田效果明显优于全量深埋还田效果。同时小麦秸秆还田显著促进了较低剂量苄嘧磺隆·苯噻酰草胺WG(207 G/hm2)对鸭舌草、千金子控制效果,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军雄  陈社员  官春云  刘忠松  王国槐  肖钢  
采用拔除法调查稻茬油菜田杂草种类及其出苗动态和发生规律,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考察3种除草剂13.5%草铵膦、油力1+1、10.8%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杂草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稻茬油菜田中共发现杂草16种,分属10个科,优势种群为早熟禾,亚优势种群为看麦娘、繁缕;杂草于油菜播种后开始出苗,有冬前出苗最高峰和春季出苗次高峰2个出苗高峰;施用草铵膦第8天后,对总杂草、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等的防效达90%以上,第16、32、64天后的防效仍可高达90%以上;与不除草相比,施用草铵膦,可使油菜增产约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