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7)
2023(13480)
2022(11515)
2021(10581)
2020(8897)
2019(20629)
2018(20472)
2017(38937)
2016(21405)
2015(24317)
2014(24443)
2013(24516)
2012(23759)
2011(21838)
2010(22152)
2009(20436)
2008(20190)
2007(18292)
2006(16354)
2005(15183)
作者
(64954)
(54391)
(54270)
(51618)
(34980)
(26331)
(24767)
(21306)
(20850)
(19685)
(18833)
(18401)
(17761)
(17395)
(17179)
(16984)
(16348)
(16058)
(15882)
(15787)
(13972)
(13587)
(13280)
(12717)
(12439)
(12329)
(12164)
(12028)
(11170)
(10935)
学科
(109659)
经济(109563)
管理(52965)
(50947)
方法(38149)
(37524)
企业(37524)
数学(33477)
数学方法(33192)
地方(31533)
中国(29675)
(28904)
(22779)
业经(21940)
(20748)
农业(19872)
(17686)
地方经济(17453)
(17224)
贸易(17208)
(16478)
环境(15691)
(15625)
金融(15622)
(15383)
银行(15339)
(14808)
(14673)
(14562)
理论(12866)
机构
学院(310695)
大学(309824)
(134398)
经济(131526)
研究(118727)
管理(110750)
理学(92947)
理学院(91623)
中国(90342)
管理学(90037)
管理学院(89417)
科学(74054)
(69192)
(63036)
(59915)
(59097)
研究所(57019)
中心(53760)
(53219)
业大(47392)
农业(46246)
财经(46042)
北京(44156)
(43967)
师范(43523)
(42416)
经济学(41597)
(41383)
(40191)
(38968)
基金
项目(198081)
科学(153596)
研究(143975)
基金(139906)
(123040)
国家(121962)
科学基金(101931)
社会(89757)
社会科(84837)
社会科学(84811)
(79169)
基金项目(74342)
(66649)
自然(64944)
教育(64670)
自然科(63273)
自然科学(63254)
自然科学基金(62099)
编号(58785)
资助(57251)
(49050)
成果(48391)
重点(45730)
(43067)
课题(42218)
(40061)
发展(39206)
(38604)
科研(37656)
创新(37641)
期刊
(164166)
经济(164166)
研究(98295)
中国(71335)
(54239)
学报(50680)
(46976)
科学(46565)
管理(40548)
大学(37021)
农业(36672)
学学(34665)
教育(33840)
(32266)
金融(32266)
技术(27797)
经济研究(26312)
业经(25948)
财经(23212)
问题(21658)
(20221)
(20151)
资源(17496)
技术经济(16794)
(16710)
图书(15584)
世界(15466)
统计(14787)
国际(14582)
(14548)
共检索到49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贯成  
通过对江苏十三个市 (1978~ 1996年 )耕地面积变化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 ,阐述了耕地面积变化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 ,并且根据耕地面积减少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关系分析 ,将江苏十三个市划分为三种具体类型 :(1)经济增长超前 ,耕地减少滞后 ;(2 )经济增长滞后 ,耕地减少超前 ;(3)经济增长与耕地减少同步变化。由上述分析发现 ,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与经济过热增长阶段基本同步 ,江苏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在江苏十三个市中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量与耕地面积变化量比值的差别较大 ,说明被挪作他用的那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益在各个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 ,提出了正确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群  郭贯成  
在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 :城市化与保护耕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保护耕地 ,协调两者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宁生  
本文选择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耕地面积减少率为主要分析指标,详细讨论了1978~1996年广东省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现象的发生时间与经济的“过热”增长阶段基本同步,具体则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牵动;认为经济增长是影响广东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蓉  王雷  夏建国  
该文根据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针对雅安市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引起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11年来雅安市耕地面积总体呈线性下降,经历了缓慢减少→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且人均耕地面积也呈线性下降趋势。以第一、二主成分为自变量、耕地面积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耕地面积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规模以及活跃度密切相关;指标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雅安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因子为粮食产量因子、交通因子、油料产量因子和人口与经济因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佩林  鲁奇  王国霞  
80年代年以来 ,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扩大、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等方面 ,分析研究了北京市 1981-2 0 0 1年 2 0年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探讨耕地减少的原因及趋势。研究表明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等将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 ,人多地少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保护耕地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秉珣  董廷旭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而耕地资源急剧下降的背景下,探讨世界主要国家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对于中国未来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耕地面积总量排名前10位国家以及根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2050年人口将过亿的17个国家中的21个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国在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5年,耕地面积总量呈递减趋势的国家越来越多,城市化水平提升、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是其主要的驱动因素;而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国家所占比例达85.71%,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秉珣  董廷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关欣  文倩  
针对中南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醴陵市近55年来的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南丘陵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系统压力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最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涛  马卫鹏  
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结合耕地面积变化展开的研究也颇为多见,从全国到各省的分析皆有,但一般集中在粮食主产区省份。陕西省虽不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其耕地面积不小,因此对其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性研究也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总结了陕西省耕地面积概况和粮食生产概况,以1980~2010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总量、年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关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近年来陕西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呈现缓慢增加态势;虽然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总产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宁生  
通过对1980 - 1993 年国际上(95 个国家) 耕地、经济和人口代表性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国际上耕地面积变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相关联系,重点论述了耕地面积减少的宏观驱动机制问题,指出耕地面积减少具有两种基本成因类型:1) 代价性减少,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有关,以亚洲7 个发展中国家为代表;2) 保护性减少,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欧美日8 个发达国家为代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华  李宁  史培军  
本文在介绍通径分析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该原理对1978~2002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1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力图剖析各影响因子对耕地面积的直接影响及其间接影响关系。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市场化和粮食安全的因素对耕地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耕地利用的比较利益和人口因素的间接作用也不能忽视。结果意味着和耕地面积相关系数大的影响因子不一定是直接作用最大的因子,而直接作用小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也可能比较大,可见耕地保护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综合的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毕于运  郑振源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分析 ,否定了根据耕地统计面积得出的“1 95 7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的说法。 1 95 3年全国查田定产得出的耕地面积 1 0 85 3× 1 0 4 hm2 最能代表建国初期我国实有耕地面积 ,此后直到 1 96 0年 ,耕地统计面积基本能反映我国当时的实有耕地面积。除“大跃进”时期外 ,1 980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上是不断增加的。 80年代初期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 32 5 0× 1 0 4 hm2 ~ 1 3970× 1 0 4 hm2 ,比 1 95 7年净增 1 / 5~ 1 / 4左右。近 1 5a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祥鑫  蒲春玲  闫志明  胡赛  黄晓东  苏丽丽  穆飞翔  
[目的]耕地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易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国内外对耕地保护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时间上的比较以及定量的分析,很少对指标因素和时间进行横纵向比较。[方法]文章基于乌鲁木齐市2004~2013年耕地面积,从全市人口、经济、政策投资及科技与城建等4个大类出发,选取18个指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和规律。采用主成分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采用相应的指标体系构建耕地面积变化驱动模型。[结果]研究表明:近10年乌鲁木齐市耕地面积呈减少-增多-减少趋势,而GDP、居民储蓄存款、市区总人口及财政支出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鉴于此,该研究为乌鲁木齐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土地利用规划以及耕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为实现当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祥鑫  蒲春玲  闫志明  胡赛  黄晓东  苏丽丽  穆飞翔  
[目的]耕地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易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国内外对耕地保护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时间上的比较以及定量的分析,很少对指标因素和时间进行横纵向比较。[方法]文章基于乌鲁木齐市20042013年耕地面积,从全市人口、经济、政策投资及科技与城建等4个大类出发,选取18个指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耕地面积的变化态势和规律。采用主成分和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机制;采用相应的指标体系构建耕地面积变化驱动模型。[结果]研究表明:近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