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37)
- 2023(21290)
- 2022(17965)
- 2021(16504)
- 2020(14073)
- 2019(32090)
- 2018(31802)
- 2017(61222)
- 2016(33520)
- 2015(37862)
- 2014(38103)
- 2013(37714)
- 2012(34776)
- 2011(31434)
- 2010(31666)
- 2009(29392)
- 2008(28741)
- 2007(25917)
- 2006(23080)
- 2005(20552)
- 学科
- 济(150831)
- 经济(150675)
- 业(92330)
- 管理(92267)
- 企(70050)
- 企业(70050)
- 方法(61785)
- 数学(53808)
- 数学方法(53131)
- 农(51870)
- 中国(37963)
- 农业(34405)
- 财(34365)
- 业经(34038)
- 地方(33250)
- 学(32906)
- 制(26285)
- 贸(24266)
- 贸易(24252)
- 易(23476)
- 理论(21851)
- 和(21424)
- 环境(21263)
- 银(20833)
- 银行(20768)
- 务(20681)
- 财务(20594)
- 财务管理(20542)
- 融(20200)
- 金融(20195)
- 机构
- 学院(481948)
- 大学(481374)
- 济(198516)
- 经济(194191)
- 管理(185312)
- 研究(166665)
- 理学(159748)
- 理学院(157928)
- 管理学(154923)
- 管理学院(154059)
- 中国(125372)
- 科学(105095)
- 京(102700)
- 农(93065)
- 财(88390)
- 所(85688)
- 研究所(77983)
- 中心(76756)
- 业大(76391)
- 江(73603)
- 农业(72004)
- 财经(70268)
- 北京(64617)
- 范(63827)
- 经(63756)
- 师范(63218)
- 经济学(59850)
- 院(59629)
- 州(58496)
- 经济学院(53660)
- 基金
- 项目(324405)
- 科学(253804)
- 研究(234649)
- 基金(234036)
- 家(205020)
- 国家(203319)
- 科学基金(173425)
- 社会(147374)
- 社会科(139355)
- 社会科学(139316)
- 省(128010)
- 基金项目(123751)
- 自然(113024)
- 自然科(110329)
- 自然科学(110300)
- 自然科学基金(108288)
- 教育(107017)
- 划(106971)
- 资助(96479)
- 编号(96286)
- 成果(78032)
- 重点(73026)
- 部(70846)
- 发(70417)
- 创(66236)
- 课题(66155)
- 科研(62271)
- 创新(61947)
- 国家社会(60615)
- 教育部(59947)
- 期刊
- 济(224705)
- 经济(224705)
- 研究(140716)
- 中国(94330)
- 农(88860)
- 学报(80931)
- 科学(72940)
- 财(68140)
- 管理(66064)
- 大学(61022)
- 农业(59982)
- 学学(57280)
- 教育(49641)
- 融(43693)
- 金融(43693)
- 技术(42612)
- 业经(38570)
- 经济研究(35008)
- 财经(34252)
- 业(30442)
- 问题(30000)
- 经(29389)
- 图书(26242)
- 技术经济(24537)
- 版(24492)
- 统计(23369)
- 理论(22481)
- 科技(22366)
- 资源(22238)
- 世界(21796)
共检索到721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郭忠兴
现阶段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地区差异,掌握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耕地非农化指标的高效调配,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利用1989~2001年我国东、中、西部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省数据,测算了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和GDP增量为对象的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指标,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因素分解得到差异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类地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增大、中部减小、西部有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鉴于此,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地区间公平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耕地非农化指标调控的重点在于三类地区各自内部省份...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经济增长 泰尔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永乐 吴群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赵伟 张复宏
文章利用2004-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统计数据,以不变价GDP作为产出指标,以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为投入变量,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作为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了山东省R&D投入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对山东省的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R&D人员投入的影响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高产出、高效率"和"低产出、低效率"两个经济区域,通过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两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勇 许海平
2014年以来的东北经济下滑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基于2001~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回归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财政资源和投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东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扩张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增加;投资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递减趋势,财政转移表现出一定的短期效应。由此可判断,东北经济缺乏内生动力,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因此,要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应大力加强培育形成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推进市场化进程,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从而形成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投资 财政资源 东北地区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浩 王晓玲
用1998-2013年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增长、非农产业均促进了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控制变量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科技水平也有利于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劳动投入虽对人口城镇化有正影响,但与空间城镇化呈负相关;经济制度对人口城镇化的负影响不显著,但阻碍了空间城镇化的发展。从空间差异来看,除东北地区影响不显著外,经济增长对其它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除西部地区外,非农产业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它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的发展;同时物质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喜仓 任洋
通过利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2002~2011年间江苏省R&D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力存在双向的正效应,但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持续性;专利产出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实力和R&D投入的提高,但都存在1~2年的滞后期;R&D投入和经济增长实力在短期内对专利产出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专利产出效率主要受自身和R&D投入的影响,说明江苏省专利产出效率严重依赖于R&D投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慧
文章以2009-2013年中部地区80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软件stata12.0对数据进行处理,实证分析了城市区域内部及城市之间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空间计量Morans’I指数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取80个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对模型进行普通回归以及空间回归结果均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对空间效应的直接溢出和间接溢出进行分解,发现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在区域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能够显著的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0912%,而消费、政府支出的空间溢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良悦 师博 刘东
本文利用中国地级以上264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需求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变量的基础上发现各地房地产开发、以经济发展和公共产品提供为内容的城市竞争形成了农地非农化的压力;高校园区扩张、开发区热和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是城市化土地需求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递增作用。这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具有明显的政府驱动。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中部地区土地出让收入显著,西部地区表现出房产开发和高校园区的扩张驱动。
关键词:
城市化 农地非农化 政府驱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俞梅珍 林志帆
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城市经济规模、投资水平、非农产业比重、是否为副省级城市、是否为珠三角城市、是否为沿海港口城市等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使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产业专业化的潜在异质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有一个最优的临界水平;在到达该临界水平前,产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在越过该临界水平后,过度的产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经济增长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辉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及耦合协调性方法,分析了广东21地市耕地占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云浮外,广东20个地市耕地占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广东四个经济区域耕地占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其大小依次是西翼地区、东翼地区、珠三角地区及北部山区五市。耦合协调性分析表明:广东四个经济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基本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度协调逐步演变到目前的全面严重失调状态。该研究对广东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耕地管理、加快"金科产"相融合步伐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星 马树才
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从"九五"到"十二五"期间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性,并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不同时期各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时期北京、上海和浙江的贡献率较高,西藏和黑龙江的贡献率较低;"十五"和"十二五"期间各地区的贡献率之间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以"高-高"和"低-低"集聚特征为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经济增长 贡献率 空间自相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李世平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生态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选用山东省17地市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BC2-DEA测算了纯技术条件下的区域生态效率,立足新型城镇化视角,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比重、环保财政投入、万元GDP能耗的STIRPAT模型,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半岛地区和鲁中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处于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鲁西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线性关系,区域生态效率随城镇化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环保财政投入和万元GDP...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晔 黄承键
本文利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1996-1999、2000-2006年2个时间段、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1、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其贡献率高于固定资产的贡献率;2、在1996-1999年与2000-2006年2个时间段内,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3、分区域来看,教育产出弹性呈现出由东到西递减的过程。本文对上述实证结果给予了解释,并在增加教育总支出、促进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支出 经济增长 区域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继东 杨其静 刘凯
本文以城投债增长为例,考察了土地融资功能及其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城投债发行通常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土地出让能够影响债券投资者对城投债务偿还能力的预期,进而通过抵押品机制影响债务发行,这种抵押品效应也会随城市特征的变化而不同。通过匹配2004—2013年地级市土地出让与城投债发行数据,我们发现:(1)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增长具有显著影响。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上一年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或者土地出让收入越高,本年度越有可能发行城投债,且发行规模越大。(2)土地出让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当地方政府官员
关键词:
土地出让 城投债 以地融资 抵押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耕地禀赋、地理区位与城市建设用地空间错置——基于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
财政分权、环境污染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1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计量
地方主官更替与城市空间增长——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基于河南省1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基于改进非期望SBM模型的工业能源效率测度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为例
不同金融效率下FDI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产业差异、外部性与经济增长——基于285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25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财政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区域创新产出差异性的解释——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