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5)
- 2023(6175)
- 2022(5385)
- 2021(5101)
- 2020(4221)
- 2019(10018)
- 2018(10004)
- 2017(18192)
- 2016(10296)
- 2015(11751)
- 2014(11737)
- 2013(11545)
- 2012(10994)
- 2011(9731)
- 2010(9752)
- 2009(8567)
- 2008(8373)
- 2007(7618)
- 2006(6619)
- 2005(5814)
- 学科
- 济(36979)
- 经济(36945)
- 管理(24069)
- 业(22011)
- 企(15660)
- 企业(15660)
- 农(14523)
- 地方(13404)
- 方法(13244)
- 贸(12953)
- 贸易(12948)
- 易(12666)
- 数学(11395)
- 数学方法(11257)
- 出(11120)
- 财(10425)
- 农业(9838)
- 中国(9821)
- 业经(8476)
- 学(7941)
- 口(7901)
- 出口(7894)
- 出口贸易(7894)
- 制(7265)
- 土地(7106)
- 理论(6381)
- 环境(6358)
- 地方经济(5696)
- 教育(5444)
- 资源(5370)
- 机构
- 学院(135008)
- 大学(131035)
- 济(50294)
- 经济(48832)
- 管理(47514)
- 研究(45234)
- 理学(39640)
- 理学院(39119)
- 管理学(38415)
- 管理学院(38176)
- 中国(35300)
- 科学(29113)
- 京(28474)
- 农(27107)
- 财(24423)
- 江(24338)
- 所(23043)
- 中心(22467)
- 业大(22260)
- 农业(21107)
- 研究所(20597)
- 范(20174)
- 师范(20025)
- 省(19556)
- 州(19278)
- 财经(18358)
- 北京(17381)
- 院(16725)
- 经(16438)
- 技术(16064)
- 基金
- 项目(88708)
- 研究(67954)
- 科学(67708)
- 基金(60074)
- 家(52268)
- 国家(51753)
- 科学基金(43326)
- 社会(40176)
- 省(38984)
- 社会科(37784)
- 社会科学(37774)
- 基金项目(32777)
- 教育(31276)
- 划(30552)
- 编号(29893)
- 自然(27663)
- 自然科(26858)
- 自然科学(26847)
- 自然科学基金(26321)
- 资助(24121)
- 成果(23894)
- 课题(21295)
- 发(20484)
- 重点(20163)
- 部(18915)
- 创(18117)
- 年(17629)
- 性(17303)
- 创新(16961)
- 大学(16639)
共检索到215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彤茵 文薪荐 宋兆璞 陈展鹏 朱恒 王红梅
[目的]耕地进出平衡是新时期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广东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与粮食主销区,定量评估其实施效果是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关键。[方法]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和景观格局4个维度构建实施效果评估体系,采用对比分析法量化耕地进出平衡评估指标值,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空间视角定量综合评估广东省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实施效果。[结果](1)研究区实现了耕地进出的数量质量双平衡,但存在一定数量的水田流失,且优质耕地转入较少;(2)研究区耕地进出平衡实施造成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减少;(3)研究区耕地景观格局得到一定优化,耕地聚集程度上升,但耕地形状趋于复杂,耕作难度增加;(4)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整体成效较好,其余地区整体取得成效相对较低,在水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破碎化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结论]研究区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取得一定实施成效,但仍存在水田流失、生态用地减少和耕地细碎化等问题,应从质量提升、集中连片和区域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耕地进出平衡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太洋 黄文娟
本文认为,耕地流向决定了耕地分布区域格局的变化,对规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目前,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需要立足耕地流出成因,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
关键词:
初步效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华玉 沈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和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耕地占补平衡。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评价衡量标准,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本文根据农用地分等理论及方法,结合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了连州市耕地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 耕地 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闫刚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三省(市)在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制度方面的经验做法,梳理了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耕地“进出平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云 高浩
为实现对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的管控,国家施行耕地“进出平衡”制度,作为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补充。本文对地方政府推进耕地“进出平衡”落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问题的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张香玲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演化进程及阶段特征,归纳了河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取得的三大成效,包括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相对稳定、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了用地效益,推动土地整治、助力了乡村振兴。分析了面临的五大问题:建设占用耕地需求短期不会显著下降,耕地后备资源渐趋匮乏,补充耕地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环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困难,省域统筹解决补充耕地指标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的6项建议: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创新补充耕地指标省域统筹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步雄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很多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相当匮乏,补充耕地指标难以为继。如何在落实耕保任务、保障地方合理用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本文认为,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工作,应研判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大势,立足我国耕地资源本底,统筹规划管控要求,科学编定“进出平衡”方案;应完善耕地“进出平衡”系统治理,注重部门联动协同,分类精准施策,健全配套政策。
关键词:
系统治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克宁 曹志宏 梁流涛 赵珂 韩春建
本文提出了利用耕地基尼系数定量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的方法和其理论依据。以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为例,结合其他指标对研究区域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耕地基尼系数值利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域的稻田耕地质量分为4级以显示各市水稻田质量差异程度,然后文章提出耕地洛伦茨曲线的优化,最后文章对广东省南方稻田耕地质量差异实证分析进行总结,并对耕地基尼系数的相对性和变化幅度的微小性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耕地基尼系数对区域耕地质量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简单快捷,为区域耕地质量差异程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全面区域耕地质量状况和消除耕地质量差异程度宏观政策全面提高耕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茂 余庆年 赵登辉
本文从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等六方面系统探讨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与外延 ,对其核心数量平衡与质量平衡进行了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实现思路 ,分析了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耕地 平衡 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恭让 严珍祥
灾后面临的问题■水毁农地严重■重建家园需占地■大量耕地要退耕水毁农地严重据统计,在今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湖北省石首市共有603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洪涝危害,水毁耕地面积114923亩,其中河滩、江滩耕地1077014亩。可复垦耕地819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张景奇
基于政策网络的研究视角,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鉴于网络结构、行动者及网络互动的关联性,深入剖析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构成,以及各种主体在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互动模式关系变化,从而揭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网络运行的阻隔及根源——行政权力运用不当导致政策执行偏差、对边缘主体权利不够重视,以及政策网络未形成合力等。因此,以政策网络视角透视政策过程,即各种主体利用公共政策作为"网络规则",相互交换资源、调整利益,各种行动者之间形成互为合作、竞争、协助或对抗等多种关系类型,从而推动政策网络运行,以及影响政策结果和走向。最后,在政策网络视阈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刘燕 杨人豪 王亚辉
耕地“进出平衡”需要政府与市场相协同,调剂耕地“进出平衡”供需关系,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模式。本文探讨了耕地“进出平衡”中政府与市场协同的难点,提出了加强耕地“进出平衡”中政府与市场协同的对策建议,以期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助推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有序落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参考。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 难点与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镝
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成都局(以下简称“成都督察局”)结合2023年例行督察,在重庆、四川、云南(以下简称“渝川滇”)三省(市)开展了耕地“进出平衡”制度落实情况调研。调研发现,耕地“进出平衡”与流出恢复工作交织难辨,要解决“进”“出”以及“平衡”方面存在的种种困难,应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制度供给,从分类落实经费、明确部门职责、严格后期管护、鼓励多种多得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适时修订举证规则、调整保护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