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3)
- 2023(15370)
- 2022(12691)
- 2021(11904)
- 2020(9950)
- 2019(22752)
- 2018(22920)
- 2017(42825)
- 2016(23910)
- 2015(27076)
- 2014(27495)
- 2013(26833)
- 2012(24268)
- 2011(21685)
- 2010(21685)
- 2009(19874)
- 2008(19761)
- 2007(17692)
- 2006(15706)
- 2005(13923)
- 学科
- 济(88695)
- 经济(88588)
- 管理(77746)
- 业(70681)
- 企(59810)
- 企业(59810)
- 方法(38801)
- 数学(32194)
- 数学方法(31817)
- 农(26261)
- 中国(25813)
- 财(24770)
- 学(22608)
- 业经(21979)
- 技术(19037)
- 制(18955)
- 地方(18012)
- 农业(17907)
- 理论(17627)
- 务(16521)
- 财务(16429)
- 财务管理(16396)
- 和(16353)
- 企业财务(15563)
- 银(14951)
- 银行(14899)
- 环境(14580)
- 划(14340)
- 贸(14148)
- 贸易(14141)
- 机构
- 大学(335910)
- 学院(334243)
- 管理(134124)
- 济(124226)
- 经济(121039)
- 理学(113807)
- 研究(112880)
- 理学院(112513)
- 管理学(110597)
- 管理学院(109963)
- 中国(85185)
- 京(73774)
- 科学(73298)
- 财(59105)
- 农(58701)
- 所(57999)
- 研究所(52921)
- 业大(52852)
- 江(51611)
- 中心(51452)
- 北京(46668)
- 财经(46150)
- 农业(46065)
- 范(45619)
- 师范(45135)
- 经(41852)
- 州(41803)
- 院(41404)
- 技术(39003)
- 师范大学(36243)
- 基金
- 项目(228592)
- 科学(178171)
- 研究(166917)
- 基金(163163)
- 家(143594)
- 国家(142391)
- 科学基金(121187)
- 社会(101847)
- 社会科(96313)
- 社会科学(96285)
- 省(90333)
- 基金项目(86918)
- 自然(79795)
- 自然科(77796)
- 自然科学(77776)
- 教育(76503)
- 自然科学基金(76377)
- 划(76011)
- 编号(69475)
- 资助(66125)
- 成果(56423)
- 重点(51215)
- 部(49333)
- 发(48377)
- 课题(48084)
- 创(47445)
- 创新(44294)
- 科研(43377)
- 项目编号(42407)
- 大学(41608)
- 期刊
- 济(141070)
- 经济(141070)
- 研究(96455)
- 中国(72487)
- 学报(57453)
- 农(53000)
- 科学(52166)
- 管理(51401)
- 财(46909)
- 教育(42690)
- 大学(42291)
- 学学(39328)
- 农业(36631)
- 技术(32032)
- 融(27446)
- 金融(27446)
- 业经(23386)
- 财经(21995)
- 图书(21717)
- 业(20821)
- 经济研究(20765)
- 经(18743)
- 问题(18204)
- 科技(17829)
- 技术经济(17021)
- 版(16734)
- 资源(16675)
- 理论(16014)
- 现代(15568)
- 书馆(14796)
共检索到502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国强
采用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精准化管理的目标与支撑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精准化管理的目标要达到"数量准确、产权明晰、位置精确、质量与产能清楚,动态变化明白",必须以精细化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现代管理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作指导,构建包括"耕地数量调查技术、权属调查技术、空间定位技术、质量调查与评定技术、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技术、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开发整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内的技术体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精准化 管理 技术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蕾娜 李超 程锋
为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满足自然资源管理新要求,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自然资源部研究改进了耕地质量分等方法体系,构建形成了耕地资源质量分类体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体系构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成立战略管理的专职部门,建立战略管理的专业队伍,专职牵头政策研究、改革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目标策划、重大目标推进实施和规划实施评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二十八所),为构筑起支撑未来持续快速的发展空间,构建了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引领,以精准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布局、精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红波
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提升我国耕地资源安全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入手,对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保障内容、保障目标、保障主体、保障模式和保障支撑体系5个部分。全面认识耕地资源安全的内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以及变革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是构建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健全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分类体系,能够为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促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现行两大农用地评价方法体系,重点阐述了当前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调查方法在结合两大评价方法体系基础上如何进行优化和完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思 王守智 林依标
近年来,我国耕地“非粮化”趋势有所显化,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统筹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增大。本文结合贵州省耕地“非粮化”调查情况,提出了健全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非粮化” 国务院 耕地数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正峰 陈百明 郭战胜
研究目的:构建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定量反映和衡量通过耕地整理挖掘耕地利用的潜力,为土地整理专项规划、耕地整理项目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界定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研究结论:耕地整理潜力可分为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耕地整理扩展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与调整产权关系5方面选取评价指标。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
关键词:
耕地整理 指标体系 自然潜力 现实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翟刚 赵玉领 王光峰
本文从升级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补充耕地项目全程监管制度设计及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程监管 制度设计 指标体系构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燕 姜广辉 朱德举
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状况要求我们对耕地利用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从耕地综合利用效应的产生机制入手,阐述了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深化了该概念内涵;最后,在梳理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初步构建了区域景观尺度上耕地综合利用效应评价的指标框架。
关键词:
综合利用效应 耕地 评价理论 指标框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洪义 马红菊 蒋贵国 何伟
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土地质量的众多因子进行验证性分析,以各评价指标对其影响的重要程度作为指标选择的依据,并结合结构模型对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探究,建立一套符合当地实际的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应用SEM建立出的评价体系评价出的土地综合质量更能反映当地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
SEM 耕地 综合质量 评价体系 南部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凯 牛刚
耕地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需条件。根据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以及指标体系设置的目标 ,本着独立性、可比性、客观性、连续性和简单实用的原则 ,从经济的可持续性、生态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出发 ,将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分为经济评价指标、生态评价指标和社会评价指标三大类。
关键词:
耕地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王军艳 张军连 刘黎明 陈焕伟
土壤质量指标是耕地分等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分等中土壤指标的选择应该遵循稳定性、空间变异性、主导性、生产性原则。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土壤特性响应时间、变异系数等方法是选取耕地分等指标的科学定量方法 ,但最有效的耕地分等指标体系选取方法应根据土壤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而指数和方法是综合评价耕地等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耕地分等 土壤质量指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萍 邵景安 张贞 魏朝富 邱道持
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退化成为目前为保护18亿亩(1.2×108hm2)耕地红线所必须关注的焦点领域,为此,如何在保证耕地质量不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区域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不仅是一项紧迫的政府工作,也是严肃的科学问题。论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借助定额指标预测、相关分析和双因子调控模型等方法,结合Arc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耕地现有质量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两方面体现占用耕地的保有格局,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分析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进而建立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体系。结果表明:到2020年重庆因建设占用将减少耕地58 856.56 hm2,土地开发整理现实新增耕地潜力达89 961...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按等折算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凤荣 郭力娜 关小克 史娟 徐艳 张杰磊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构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结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不断出现耕地退化问题,说明目前中国耕地已开发过度,若忽视生态安全问题继续开发,新增耕地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退化威胁。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不能只注重对耕作可行性的评价,还应考虑开发的生态可行性。因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应该增加生态安全准则,确保开垦后不发生土地退化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将生态用地作为限制性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克强 高琰 张玮 曹玲燕 刘红梅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国家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大背景下,本文对耕地资源资产负债核算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耕地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框架体系,认为耕地的资产账户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的负债账户包括生态维护费用和生态恢复费用;通过以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耕地资源资产负债核算框架体系及相应评估方法的运用,并对奉贤区耕地资源的资产负债进行了核算,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耕地资产负债核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揭示了核算结果所传达的信息对政策的决策者具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耕地 资源资产负债表 核算 价值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