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2)
2023(7039)
2022(6143)
2021(5746)
2020(4827)
2019(11103)
2018(11276)
2017(20950)
2016(11535)
2015(13274)
2014(13325)
2013(13186)
2012(12280)
2011(11072)
2010(11077)
2009(10145)
2008(10136)
2007(9305)
2006(8342)
2005(7148)
作者
(33368)
(27746)
(27236)
(26206)
(17587)
(13587)
(12789)
(10957)
(10657)
(10166)
(9752)
(9437)
(9068)
(8670)
(8503)
(8456)
(8298)
(8017)
(8005)
(7873)
(6857)
(6787)
(6598)
(6530)
(6412)
(6177)
(6174)
(6035)
(5666)
(5574)
学科
(44561)
经济(44411)
管理(31813)
(27987)
(22808)
企业(22808)
方法(17366)
(16258)
地方(14916)
数学(12429)
业经(12205)
数学方法(12138)
(11600)
中国(11510)
农业(11218)
(10988)
理论(10974)
(10831)
资源(8704)
(8456)
环境(8084)
土地(7318)
教育(7076)
(6811)
财务(6785)
财务管理(6760)
地方经济(6629)
企业财务(6257)
(6041)
技术(5881)
机构
学院(159826)
大学(156530)
管理(59510)
(54876)
经济(53144)
研究(52177)
理学(50254)
理学院(49583)
管理学(48490)
管理学院(48176)
中国(40533)
科学(35292)
(34727)
(28931)
(28162)
(26966)
(26866)
中心(25693)
(25148)
业大(25039)
师范(25006)
研究所(24080)
(22170)
农业(22162)
(21720)
北京(21587)
财经(20645)
师范大学(19918)
(19030)
技术(18342)
基金
项目(105078)
科学(81560)
研究(79976)
基金(72466)
(62663)
国家(62012)
科学基金(53155)
社会(49033)
(45114)
社会科(44944)
社会科学(44925)
基金项目(39067)
教育(36626)
(35750)
编号(35644)
自然(34424)
自然科(33401)
自然科学(33393)
自然科学基金(32765)
成果(29062)
资助(28910)
课题(24512)
重点(23606)
(23217)
(21967)
(20992)
(20353)
项目编号(20237)
科研(19743)
(19663)
期刊
(70901)
经济(70901)
研究(45406)
中国(40539)
(26594)
学报(25344)
教育(23856)
科学(23617)
(23081)
管理(20118)
大学(18608)
农业(17890)
学学(16781)
技术(15073)
业经(13175)
图书(13154)
资源(12861)
(11672)
金融(11672)
书馆(9646)
图书馆(9646)
(9630)
问题(9308)
财经(9267)
(8806)
经济研究(8790)
(8612)
财会(8023)
(8015)
统计(7514)
共检索到250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丽  曲福田  师学义  
本文以山西省柳林县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剖析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构成入手,按照耕地资源的社会功能,运用分解求和法、替代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分别从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对耕地资源进行了价值测算。结果表明:柳林县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总量为152.52×108元,是该县当年耕地征用价格的10倍多,说明耕地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并在耕地资源总价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社会价值的构成来看,基本生活保障价值(Eb)占55.16%;失业保障价值(Ee)占20.57%;社会稳定价值(Vw)占24.27%,可见基本生活保障价值是耕地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耕地资源承担着保障农民生存的巨大任务。从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彩霞  马国忠  容和平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对县域经济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在本文中,以柳林县为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柳林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因子进行分析,并且对柳林县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江瑞珍  
目的是通过对山西省长期护理保险现状的描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应对之策。方法是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西省柳林县的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其购买力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为调查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民众对其了解程度极低,这会阻碍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结论为我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各层次人们的需要,实施适合我国发展的长期护理保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龙霞  黄希垚  邢世和  
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通过方法改进、数据更新和因子体系完善等手段,重新评价区域耕地等别,并与旧分等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区域耕地分等改进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闽侯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以中低质量等别耕地占优势;评定方法改进后闽侯县高、中、低质量等别耕地地理空间分布更合理,质量等别与实际土种类型的肥力和产出水平也更加吻合;耕地分等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钟骁勇  李洪义  郭冬艳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路径,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试算。研究方法:Thornthwaite Mernoriae模型、指数和法、逐级修正法、收益还原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耕地产能是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形成的重要基础,基于产能理论开展耕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可以有效反映耕地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水平;(2)价值整体空间分布与耕地质量和产能大体相同,呈现出中部鄱阳湖流域向周边逐步递减的趋势,高值区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符合江西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实际;(3)本文核算结果与基于耕地流转租金收益的传统收益还原法核算结果无显著差距。研究结论:基于产能理论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路径不仅能有效反映出耕地质量和产能对价值形成的基础作用,还可以客观反映出研究区域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的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完善耕地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淑霞  张川  张耿杰  廖丽君  曾维军  余建新  
[目的]通过研究耕地自然质量及空间分异规律,以期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进行指导。[方法]文章以喀斯特岩溶区域典型县石林县为例,在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衔接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表征耕地自然质量的因子自然质量等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探讨。[结果](1)不同行政区域内自然质量等集中程度差异显著,分异规律明显;各行政区域内分布规律高度相似,以中心城镇为最优,呈同心圆向外围辐射发散趋劣。平均自然质量等由优趋劣依次为长湖、鹿阜、圭山、西街口、大可。(2)不同耕地利用类型自然质量等分布差异不大;各耕地利用类型等别集中差异显著:水田、水浇地等别较高,多集中连片分布在坝区、河谷沿岸,旱地等别较低,多为零星分散的缓坡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水浇地略优于水田,旱地最差。(3)受大尺度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影响,自然质量等在不同海拔梯度间耕地等别分布差异不大,且等别集中程度高度相似。从整体看,耕地等别随海拔梯度升高呈现降低趋势,部分区域小幅反弹。[结论]耕地自然质量作为耕地的本底质量,在县域尺度具有独特的分异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淑霞  张川  张耿杰  廖丽君  曾维军  余建新  
[目的]通过研究耕地自然质量及空间分异规律,以期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进行指导。[方法]文章以喀斯特岩溶区域典型县石林县为例,在分等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衔接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表征耕地自然质量的因子自然质量等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探讨。[结果](1)不同行政区域内自然质量等集中程度差异显著,分异规律明显;各行政区域内分布规律高度相似,以中心城镇为最优,呈同心圆向外围辐射发散趋劣。平均自然质量等由优趋劣依次为长湖、鹿阜、圭山、西街口、大可。(2)不同耕地利用类型自然质量等分布差异不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树义  姜春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保根  雷锦霞  李艾兰  
本文在初步探讨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及其评估理论的基础上 ,设计了农业资源利用方式评估的技术方法 ,并将其应用到山西省耕地利用方式评估中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山西省耕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重点区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恩财  陈英敏  李哲  赵晓玲  
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建昌县的耕地资源及农业发展现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对建昌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昌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子琳  
进入新时代,我国扶贫方式开始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社会工作与扶贫、济困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山西省团委对吕梁临县和中阳县地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如今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问题显著。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满足城乡流动儿童的学习习惯改善,亲情缺失,行为习惯重塑,安全意识缺乏等需求,我们在吕梁临县和中阳县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梁  
运用统计分析法,以山西省1949—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揭示了山西省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耕地数量"三起三落",基本态势持续走低;并通过与全国以及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中部五省的横向比较,指出了山西省与中部六省之间人均耕地方面的差距以及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在此基础上从九个方面提出了确保山西耕地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楠君  吴群  
文章通过对耕地安全内涵的研究,提出耕地资源数量安全底线测算方法。耕地资源数量安全底线具有时间性、区域性和条件限制性,与人口、粮食自给率和人均粮食需求量成正比,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成反比。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在确保省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对人均420 kg(2010年)和437 kg(2020年)粮食需求量下不同的耕地安全底线进行了测算,并与预测的耕地面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耕地安全底线呈快速上升趋势,预测耕地面积2010年比耕地安全底线低2.06万hm2,2020年比耕地安全底线低33.24万hm2。最后针对江苏省耕地资源数量安全保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姗  李世平  
该文以西安市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各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重建社会价值评估体系,运用机会成本法、替代法和影子价格法对其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446.8546万元/hm2,其中社会保障价值占68.48%,社会稳定价值占33.52%。其总值为土地征收价格的4倍多,证明耕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耕地转用时补偿标准偏低。因此,应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弱化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