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1)
- 2023(7062)
- 2022(6140)
- 2021(5645)
- 2020(4755)
- 2019(10857)
- 2018(10682)
- 2017(19720)
- 2016(11376)
- 2015(12893)
- 2014(12950)
- 2013(12744)
- 2012(12487)
- 2011(10983)
- 2010(11065)
- 2009(10055)
- 2008(10294)
- 2007(9323)
- 2006(8220)
- 2005(7312)
- 学科
- 济(42805)
- 经济(42755)
- 管理(28145)
- 业(25300)
- 企(18624)
- 企业(18624)
- 方法(17390)
- 地方(15122)
- 数学(14806)
- 数学方法(14409)
- 农(14284)
- 学(12215)
- 中国(10776)
- 制(10381)
- 财(10257)
- 农业(10013)
- 业经(9203)
- 融(8141)
- 金融(8139)
- 银(7848)
- 银行(7822)
- 行(7475)
- 体(7112)
- 贸(7033)
- 贸易(7020)
- 环境(7019)
- 理论(6933)
- 易(6708)
- 地方经济(6647)
- 和(6309)
- 机构
- 大学(158512)
- 学院(157445)
- 研究(58124)
- 管理(55508)
- 济(54260)
- 经济(52590)
- 理学(46597)
- 理学院(45916)
- 中国(45195)
- 管理学(44634)
- 管理学院(44361)
- 科学(40711)
- 京(36481)
- 农(35643)
- 所(31472)
- 业大(29364)
- 研究所(28723)
- 中心(28559)
- 农业(28387)
- 江(26667)
- 财(26206)
- 省(23878)
- 范(23480)
- 师范(23190)
- 北京(23099)
- 州(21752)
- 院(21481)
- 财经(20042)
- 农业大学(18933)
- 技术(18819)
- 基金
- 项目(108132)
- 科学(82064)
- 基金(74533)
- 研究(74474)
- 家(67536)
- 国家(66958)
- 科学基金(55494)
- 省(45253)
- 社会(43312)
- 社会科(40739)
- 社会科学(40721)
- 基金项目(39842)
- 自然(38672)
- 划(37742)
- 自然科(37721)
- 自然科学(37711)
- 自然科学基金(36966)
- 教育(33662)
- 资助(31435)
- 编号(30508)
- 成果(25061)
- 重点(24945)
- 发(23967)
- 课题(22385)
- 计划(22343)
- 部(22285)
- 创(21038)
- 科研(20877)
- 科技(20612)
- 创新(19871)
共检索到249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殷守强 王鑫 贺文龙 门明新 张利
耕地质量监测是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不仅能保证监测精度,还可以减少监测成本。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区域耕地质量的实际状况,运用6种抽样方法抽取耕地单元作为监测样点,并计算和比较不同抽样均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和相对抽样精度。结果表明,抽样精度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提升,速度由快变慢。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在抽样精度方面,系统分层抽样和系统等距抽样的优势极大,并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优势扩大;等别分层抽样的优势较大并且平稳;乡镇分层抽样的优势不大。网格分层抽样不但没有优势,反而可能造成精度的损失。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满足相同的监测精度时所需的样本量差异显著,合理的抽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江燕 殷守强 张利 门明新 陈影
耕地质量监测是当前国家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重要工作手段。合理布设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可以大幅提高耕地质量监测的效率。以河北省黄骅市县域耕地为研究对象,以耕地的质量属性和空间位置属性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的划定依据,采用空间聚类法生成20种备选监测区方案,通过综合比较方差、抽样误差、抽样效率和抽样弹性系数,选出初始监测区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局部优化,最终生成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方案,最后以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为分层依据,运用分层抽样法布设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研究表明:(1)在抽样误差为1%的要求下,分区数为65的备选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方案的综合样本容量为77,抽样效率相对较高,被选定为初始监测区方案;(2)随着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区数目从5增加到100,相同监测区内耕地单元之间在空间位置和耕地质量等别上的差异程度由快速减少到趋于平稳;(3)在布设相同数量的监测样点时,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聚类分层抽样的样点布设方法在表土质地、剖面构型、盐渍化、有机质含量、排水条件、灌溉条件和国家耕地质量自然等指数等因素方面的抽样误差分别为0.37、1.02、1.39、0.91、0.31、1.53和1.27,均明显低于传统的等别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网格分层抽样,具有较高的抽样效率。研究成果可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设相关工作和研究提供有效指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淇韬 孔祥斌 郧文聚 陈伟强 辛芸娜 张青璞
研究目的:构建服务新时期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管理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方法:基于耕地质量定级基础理论和已有相关成果进行定级方法研究,并通过实地应用对本定级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构建了逐级修正的定级方法,并建立了定级评价指标体系;(2)该定级方法所得平山县耕地质量级别呈现东部平原较高、西部山区较低的态势,符合县域实际情况;(3)该方法用于13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定级评价,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93个级别,较因素法级别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逐级修正法具有合理可行性,能够更加灵敏和准确地反映土地整治成效,推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信 王艺璇 张跃
为分析苜蓿种植补贴效果,从而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在对我国重要的苜蓿种植基地——河北省黄骅市农户苜蓿种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MP模型,计算不同苜蓿种植补贴政策对于农户增收及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种植户实施直接补贴不会改变农户的种植结构,而实施与播种面积挂钩的苜蓿种植补贴则既能有效增加苜蓿种植面积,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苜蓿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补贴效果:粮食价格上升对苜蓿种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苜蓿自身
关键词:
苜蓿 PMP模型 农户补贴 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书芳
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德州市于2006年建立了市、县(市、区)二级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为期5年的定期定点耕地质量监测活动,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连续的定性、定量的依据。概述了耕地质量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山东省德州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该市11个耕地土壤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规划等3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德州市 耕地质量 监测 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玉臻 孔祥斌 刘炎 张蚌蚌 张青璞 王峰 李立强 魏利利
耕地质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科学布设耕地质量监测样地是支撑实时掌握国家耕地质量的关键技术环节。当前对耕地质量监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级和县级尺度,缺乏省级尺度。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在省级标准样地基础上进行耕地监测样地数量和质量代表性两方面的优化,进而形成省级耕地质量监测布点的技术方法。本文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和面积代表性指数对标准样地的空间分布和数量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原144个标准样地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但在数量上不能满足监测布样的要求;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确定理论监测样地数量为194个;以"耕作制度二级区-土壤类型-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结合《中国土地资源图集》中的中国土地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万涛 吉静怡 许明祥 李彬彬
耕地质量监测样本量的优化配置对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2018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耕地质量监测中土壤监测指标的合理样本量及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样本变异性大小与样本量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样本代表性评价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较Cochran方法能有效降低样本的不确定性;样本代表性评价法适用性更广,但研究结果缺乏稳定性;地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局限性,可降低中等变异性指标的不确定性,但对低、高变异性指标适用性较低。中等变异性指标宜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低、高变异性指标宜采用代表性评价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青锋 于化龙 张杰 田超 陈亚恒
为科学地划定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计算。基于卢龙县2012年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分析通过相应土地整治可以改善或消除耕地质量限制因子的程度,构建基于耕地整治可改善限制因子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指数组合模型与可提升潜力测算模型,进行县域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以及可提升潜力计算。通过研究,县域内耕地共划分为三个提升重点区域:以灌溉保证率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1,整治面积为37 658.8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67%,区域内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64个利用等;以有机质含量为主导的提升重点区域2,整治面积为403.6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子健 吴克宁 马建辉 孙亚彬 胡晓涛
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中的县域土地利用系数更新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本底数据,兼用调查与统计数据,重新评定最大标准粮单产,以逐级修正法更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结果表明:综合土地利用系数更新结果整体趋势升高,数据变化平稳,平均值与统计数据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运用逐级修正法对县域土地利用系数进行更新,过程快速便捷,结果科学合理,适用于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
文章提出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和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划定的方法,并在阐述确定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耕地限制类型与中低产田改造类型进行对应,制定了"最大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第二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最小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的耕地等别限制因素组合命名规则,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按此规则命名表达,在划定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的同时,方便把握耕地质量改造方向和时序安排。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是,提取监测成果中高等别耕地、等别提升耕地与规划基本农田重合的部分提取出来,删去其与规划为非农用地重叠部分,将其集中连片的部分,其与土地整治规划区一起划为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毅 高尚 刘希霖 安萍莉
耕地质量和数量的保护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监测县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实时掌握各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是实现耕地质量保护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对耕地质量监测县的选取进行了探讨。从影响西部耕地质量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出发,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各区县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分析各二级区的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并辅以空间地统计学技术,探讨了有关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最终确立了以102个基准县、89个突变县为监测代表的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节点网络,经检验,该网络能够较好地反应西部地区的整体耕地质量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臻 刘树明 孔祥斌 李月 张蚌蚌 张青璞
从耕地质量监测角度出发,探索监测效率最优的耕地质量监测单元划分方法,并尝试构建耕地质量监测效率评价体系,为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以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为例,采用因素组合法、主导因素法、图斑法以及网格法4种方法划分耕地质量监测单元,并从耕地质量监测效果、精度以及成本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4种方法的监测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因素组合法划分的耕地质量监测单元的总分值最高,为89.23分,网格法因考虑的耕地质量属性因素较少且划分的单元数目较多,监测效率评价综合得分较低。采用的监测单元划分方法中,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华宾 张俊梅 门明新 许皞 李新旺 王树涛 范文洋
耕地保护的合理空间安排已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构建了耕地保护级别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卢龙县耕地资源保护级别进行了评价。将卢龙县耕地资源划分为三个保护级别:一级地主要分布于卢龙镇、燕河镇、石门镇等粮食主产区,该区土质较好,粮食产量高,投入水平较高,面积为19906.27 hm2;二级地主要分布在潘庄镇、印庄乡、双望镇、刘田各庄乡,该区域各项指标中等,面积为15475.61 hm2;三级地在各乡镇均有分布,面积为5500.33 hm2。评价结果表明,该种方法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状况。耕地资源保护级别评定研究拓宽了基本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利华 刘红耀 张广录 高海丽
【目的】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邯郸市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耕地调查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转移矩阵进一步探讨邯郸市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讨2000-2010年来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城市中心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耕地非农化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后出现耕地缓慢非农化区、耕地增长区;转移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通
近年来,按照国土资源部和上级国土部门的要求,黄骅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为主线,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观念强、措施硬、制度全、成效显,实现了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