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425)
2022(12484)
2021(11689)
2020(9648)
2019(22335)
2018(21782)
2017(42301)
2016(22668)
2015(25374)
2014(25162)
2013(24436)
2012(22180)
2011(19566)
2010(19067)
2009(17125)
2008(16088)
2007(13424)
2006(11193)
2005(9165)
作者
(62101)
(51939)
(51076)
(48905)
(32824)
(24805)
(23423)
(20599)
(19726)
(18063)
(17832)
(17283)
(16104)
(15974)
(15970)
(15494)
(15488)
(15336)
(14797)
(14644)
(12691)
(12352)
(12325)
(11783)
(11512)
(11375)
(11242)
(11202)
(10327)
(10203)
学科
(87775)
经济(87683)
管理(66465)
(61335)
(51197)
企业(51197)
方法(43790)
数学(38537)
数学方法(38009)
(23508)
(22500)
中国(21570)
(20063)
业经(19429)
地方(16866)
农业(15890)
(15206)
贸易(15197)
(15061)
财务(14988)
财务管理(14959)
(14765)
理论(14659)
环境(14650)
技术(14387)
企业财务(14177)
(13893)
(13490)
(12628)
(11114)
机构
大学(310032)
学院(308942)
管理(128823)
(119578)
经济(117038)
理学(113412)
理学院(112216)
管理学(110156)
管理学院(109610)
研究(96330)
中国(70359)
(64593)
科学(61168)
(52650)
业大(48219)
(47951)
(45727)
中心(45277)
财经(43984)
研究所(42274)
(41972)
(40522)
(40315)
师范(40169)
北京(39733)
农业(37595)
(36364)
经济学(35728)
(34279)
财经大学(33222)
基金
项目(227191)
科学(179550)
基金(165940)
研究(165615)
(144428)
国家(143268)
科学基金(124650)
社会(104494)
社会科(99075)
社会科学(99050)
基金项目(88992)
(88265)
自然(82374)
自然科(80425)
自然科学(80404)
自然科学基金(78914)
教育(76439)
(74348)
编号(67902)
资助(67464)
成果(52611)
重点(50421)
(50167)
(47559)
(47254)
课题(45291)
创新(44072)
科研(43822)
教育部(43282)
国家社会(43000)
期刊
(119679)
经济(119679)
研究(83656)
中国(53887)
学报(48391)
科学(45287)
管理(44142)
(42591)
(39268)
大学(37315)
学学(35199)
教育(33477)
农业(30221)
技术(27316)
业经(21477)
(20182)
金融(20182)
财经(20160)
经济研究(19071)
(17143)
图书(15974)
问题(15862)
科技(15342)
资源(15155)
(14865)
理论(14716)
(14321)
技术经济(14211)
实践(13740)
(13740)
共检索到420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骥  裴久渤  汪景宽  
耕地质量是土地健康状况的衡量标准,也是土壤利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土壤退化日益严重、基础地力明显不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中国耕地质量下降和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耕地质量可行的法律保障措施,很有必要。耕地质量保护的法律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及耕地质量保护的法律法规,也经历了一个演化过程:1978年~1985年,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国务院下达的条例规定了"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林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耕地基础地力、耕地健康和耕地外部环境的空间分异和组合特征,识别优先保护、地力提升、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耕地类型,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分析表明:苏南地区现状耕地中,优质耕地占比不足65%,近30%的耕地基础地力较差,超过5%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威胁。其中,优质耕地集中于茅山以东的太湖平原和沿江平原地区,茅山以西地区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宁镇沿江、太湖东北岸部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亚丽  白云丽  辛良杰  
土地流转程度低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本文利用2017年对黑龙江、吉林两省12个行政村调研收集的312份农户问卷与1527个地块信息,采用OLS和Probit模型探讨了地块尺度上耕地质量与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耕地质量与地块转入及转出均有显著的相关作用。面积大、坡度平缓、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转入的概率更高,而面积小和通勤距离远的地块转出概率较低。②非农收入越高,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越大。③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概率越高;户主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较大;家庭农业固定资产数量越大,农户越不愿意转出土地;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越小。因此,建议吸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土地,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与质量改善;同时,提高土地流转程度较高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系统梳理农户对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机制,并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租期和流转方式对不同类型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差异。研究表明:当前农户的恋土情结从无条件的对耕地质量进行掠夺到有意识的对耕地质量进行保护与投入;在农户耕地保护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土地转入行为的农户更有意识进行耕地保护;流转租期对耕地保护具有促进作用,而流转方式对劳动偏向型耕地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对资本偏向型耕地保护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霈珈  吴克宁  赵华甫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是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重要技术依托。本文以河南温县吨粮田为例,选用因素整合分析法有效整合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两项成果,探讨了整合成果在划分耕地质量监测区与监测类型中的应用思路。依据耕地自然禀赋、利用状况、经营水平、环境健康因素和名特优农产品喜嗜典型元素含量及空间分布情况,运用聚类分析法划分出自然质量分区、利用水平分区、收益水平分区和健康质量分区。基于此,运用比较判断和综合制图法,将耕地划分为5个相对同质的监测类型。研究结果表明,5个监测类型的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特征大体呈现自然质量逐渐优越,利用水平逐渐增强,收益水平逐渐提高,环境健康质量逐渐变差,评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灿  黄萌萌  
在中小尺度区域内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耕地质量分布规律开展研究,可以为地形地貌条件较为复杂的丘陵山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退耕还林计划、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的质量等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的组合对全域耕地进行保护分区。实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耕地质量指数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大小关系为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自然等指数;(2)高值集聚区(HH型)主要分布于西北部,低值集聚区(LL型)主要分布东南部,实验结果与南川的地形、水系、交通设施布局等自然经济条件相吻合;(3)划分的4个耕地保护分区与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佑海  柴涛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决定》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作为2020年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产能与产量的关系产能与产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粮食生产而言,产能是耕地资源满足粮食生产的能力,是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属于资源管理的范畴。换一个比较严谨的提法,耕地产能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各生产要素特别是长期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产量是实际生产出来的粮食数量,是农业部门统筹各要素,最终得以实现的粮食产出,属于产业管理的范畴,是指实际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应对作物生长期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变化下,在耕地面积上实现的实际粮食产出数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传浩  
耕地保护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耕地的质量水平主要由耕地的土壤肥力的大小来表示。土壤肥力指的是土地不断供给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耕地的质量水平决定着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熊冬洋  
耕地质量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当前在影响耕地质量的诸多因素中,农业生产造成的对耕地的污染和城镇化过程中对优质耕地的占用是导致耕地整体质量进一步下降的两大主要因素,而现行的财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污染的控制起到逆向调节作用,同时也更易引发城镇化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占优补劣"情况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政策,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抑制城镇化耕地占用中的"占优补劣"现象,对于保护耕地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瑷玲  胡继连  赵庚星  刘文鹏  李英  纪广韦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理耕地质量级别变化,为科学评价土地整理绩效和产权调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GIS和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在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级别空间分布、面积和总体质量水平都发生很大变化,整理后的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是整理前的1.3026倍。研究结论:该方法对土地整理耕地质量级别变化评价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莱芜市里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杨剩富  
研究目的:为实现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识别土地整治成效,探索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方法体系。研究方法:以田块为单元,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便捷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区耕地质量重估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原有耕地和新增耕地综合质量进行重估,同时提出基于重估结果的耕地质量等别快速更新方法。研究结果:(1)重估结果与研究区实际调查结果相符,能够较好反映整治区耕地综合质量及其变化;(2)经土地整治后研究区19.6%的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有所提升,25.66%的原有耕地受整治活动对地表的扰动及工程措施局限性等因素影响,出现等别下降的情况,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整体偏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璟  王征兵  娄季春  
以陕西省637户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家庭内部分工视角下,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不同特征和认知状况对其耕地质量保护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土地流转类型与地块数量对不完全分工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出务工和非农收入比重对完全分工农户有显著负向影响;耕地肥力对纯农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和劳动力人数对不完全分工与完全分工农户有相对显著的正向影响。(2)认知状况方面,经济认知对不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大于对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生态认知对三类农户有程度相近的正向影响,情感认知对不完全分工与纯农户的影响要大于对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3)与不完全分工农户相比,完全分工农户倾向于采取费用型措施,纯农户倾向于采取资产型措施。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类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认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实现耕地规模经营;针对不同类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制定分类补贴政策,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引导不完全分工农户向完全分工农户和专业纯农户转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珊珊  胡月明  刘振华  林陈捷  王璐  
【目的】耕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针对目前耕地退化严重、耕地质量整体下降,有必要开展耕地质量快速有效评价来保护耕地。遥感作为耕地质量评价的有效资源,研究耕地质量遥感评价对实现耕地质量实时有效管护,推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从化区为研究区,利用多种变换技术从GF-1影像数据获取光谱参量,通过相关系数和方差膨胀因子筛选对耕地质量敏感的光谱响应指标,分别基于线性(PLSR)与非线性(BPNN、GA-BPNN)模型构建从化区耕地质量遥感光谱响应模型,并利用最佳模型开展耕地质量快速反演与空间制图。【结果】耕地质量的作物光谱响应指标分别为FD-3、SD-4、EVI和LR-4,与耕地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1、0.663、0.714和-0.674,说明GF-1影像中红、近红外是耕地质量的作物光谱响应波段。利用PLSR、BPNN和GA-BPNN模型分别反演耕地质量,对比反演精度,发现基于GA-BPNN模型能够快速实现耕地质量反演(R~(2) = 0.64,NRMSE = 10.75%)。利用最佳模型进行耕地质量空间制图并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A-BPNN模型利用GF-1卫星影像数据提取的作物光谱指标能够快速有效的反演区域尺度上的耕地质量。【结论】利用遥感技术有助于快速摸清区域尺度下耕地质量状况,完善现有耕地质量评价学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为后续耕地质量的光谱反演提供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