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4)
- 2023(14028)
- 2022(11386)
- 2021(10577)
- 2020(8615)
- 2019(19613)
- 2018(19741)
- 2017(38105)
- 2016(20784)
- 2015(23157)
- 2014(22800)
- 2013(22201)
- 2012(19915)
- 2011(17842)
- 2010(18051)
- 2009(16577)
- 2008(16207)
- 2007(14383)
- 2006(12917)
- 2005(11481)
- 学科
- 济(87770)
- 经济(87681)
- 业(61141)
- 管理(54115)
- 农(48357)
- 企(39232)
- 企业(39232)
- 方法(36476)
- 数学(33028)
- 数学方法(32463)
- 农业(32139)
- 业经(23595)
- 中国(22459)
- 地方(19484)
- 财(17894)
- 学(17212)
- 制(16617)
- 环境(15849)
- 贸(15171)
- 贸易(15164)
- 易(14703)
- 发(14660)
- 技术(12830)
- 银(12792)
- 银行(12750)
- 行(12121)
- 策(12078)
- 划(11984)
- 体(11807)
- 理论(11651)
- 机构
- 学院(291977)
- 大学(285750)
- 济(116856)
- 经济(114471)
- 管理(112609)
- 理学(98093)
- 研究(97509)
- 理学院(97014)
- 管理学(94938)
- 管理学院(94457)
- 中国(75962)
- 农(73254)
- 科学(64493)
- 京(61006)
- 农业(56655)
- 业大(54784)
- 所(49946)
- 财(48457)
- 中心(46579)
- 研究所(45946)
- 江(44448)
- 财经(39053)
- 范(37645)
- 北京(37512)
- 师范(37203)
- 农业大学(36254)
- 经(35618)
- 州(35604)
- 院(34732)
- 经济学(34354)
- 基金
- 项目(204975)
- 科学(160509)
- 基金(148194)
- 研究(144629)
- 家(131723)
- 国家(130604)
- 科学基金(111452)
- 社会(92776)
- 社会科(87618)
- 社会科学(87588)
- 省(82544)
- 基金项目(79610)
- 自然(73722)
- 自然科(71920)
- 自然科学(71902)
- 自然科学基金(70597)
- 划(68628)
- 教育(64368)
- 资助(59235)
- 编号(59044)
- 重点(46063)
- 发(45282)
- 成果(44616)
- 部(43662)
- 创(42512)
- 创新(39775)
- 课题(39728)
- 科研(39282)
- 农(38999)
- 计划(38787)
- 期刊
- 济(132670)
- 经济(132670)
- 研究(76497)
- 农(73933)
- 中国(58727)
- 学报(51880)
- 农业(49817)
- 科学(47478)
- 大学(38946)
- 学学(37284)
- 管理(36087)
- 财(35008)
- 业经(29308)
- 融(28104)
- 金融(28104)
- 业(25172)
- 教育(25003)
- 技术(24366)
- 问题(19175)
- 经济研究(19035)
- 财经(17876)
- 资源(17243)
- 版(16876)
- 经(15309)
- 业大(15255)
- 农村(15075)
- 村(15075)
- 科技(14698)
- 农业经济(14484)
- 技术经济(14219)
共检索到42467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佟 曲艺 舒帮荣 黄鹏锦
探究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的关系,为黄淮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黄淮海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耕地生态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淮海地区耕地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缓慢下降—逐渐提升”的发展特征,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扩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现象;2)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38 hm~2/人,当耕地利用规模低于门槛值时,耕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会降低耕地生态效率,反之则会提升耕地生态效率;3)化肥、农药和机械投入强度在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据此,需加强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户耕地利用规模跨过门槛值,构建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促进耕地生态效率的提升,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慧 赵凯
本文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动态优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山东省549户农户1417块地块的样本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及其差异,以期为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因地块属性不同而呈现差异,自家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倒"U"型关系;而转入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U"型关系。最后,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地流转,促使农户耕地连片规模经营中应注意其适度性,以及加强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管理等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向东 ,谭文平
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第一步改革,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经济投资,由过去的以集体为主转为以农户为主。农户成为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身份的基本经济单元。投资形式的变革是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经营规模(包括生产投资规模及耕地经营规模等)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农户经营效益及收入水平,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和收入层次的农户。本文拟就不同耕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分析其投资特点及效益,并就目前我国能否实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兆林 吕秋杭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户种植活动的分散化,减少了农户的有效劳动时间,并阻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不利于种植业的增产增收。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以种植主导型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发现:农户的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对其种植业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家庭种植结构“非粮化”和村庄耕地流转率提高可以显著弱化耕地细碎化对农户种植业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而言,耕地细碎化对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农户、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户、丘陵山区农户的种植业收入具有更强的负向影响。因此,应促进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提高粮食生产比较收益,推动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拓展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降低农户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同时,有效缓解耕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吕晓 孙晓雯 彭文龙
基于曲阜、莒县526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碳足迹、能值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估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SICLU),在对耕地转入影响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耕地经营规模、细碎化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耕地转入户SICLU水平较高,耕地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生态效率有待提高。转入户、未转入户、全样本农户户均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分别为0.115、0.067、0.081,0.623、0.630、0.628,0.045、0.043、0.044,0.261、0.247、0.251。(2)基准回归表明耕地转入对SICLU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抚养比是影响SICLU的重要因素。(3)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耕地转入对经营规模、平均地块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19;平均地块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021%;以上中介效应均通过稳健性检验。(4)农户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耕地转入对“高家庭抚养比”“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低家庭抚养比”“未参加农业保险”组农户SICLU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耕地转入对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推动耕地利用转型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权属调整是农地整治项目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农地整治治理细碎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试图改变农户承包地零散的现状,可使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于一处,便于经营管理。利用湖北省江夏区等区县农地整治项目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细碎化对农地整治中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承包地面积、农户对权属调整后果的担心程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态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农地整治中,应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农户置换土地,进而归并平整,减少地块数量,同时达到增加地块面积和减小地块间的距离的效果,最终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高度重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政策的宣传以及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打消农户对权属调整的顾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吕秋杭 吴月 王营营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影响及机制,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保障农民收入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9—2020年的12期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变量,实证检验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兼业化。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耕地细碎化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种植业收入影响农户家庭兼业化程度。(3)异质性分析发现,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兼业化的促进作用在二兼农户、“离农”氛围浓郁以及位于丘陵山区的村庄中更为突出。研究结论:应从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种植业生产节本增效以及因地制宜保障农户差异化生计需求等方面破解耕地细碎零散、农户分化延缓的问题,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超正 杨钢桥
农地细碎化和耕地质量是影响农业产出及其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且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基于湖北省武汉都市圈775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选取块均面积、地块数量和地块间的平均距离作为衡量农地细碎化程度的指标,根据地貌差异将调查样本分为岗地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2组,通过构建4种不同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效率损失函数,聚焦于农地细碎化和耕地质量的不同组合对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地细碎化对岗地平原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对低山丘陵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但也不显著;耕地质量对岗地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水稻产量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农业收入比例、人均年纯收入和商品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利用农地细碎化单项指标即块均面积、地块数量和地块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替代农地细碎化综合指数开展稳健性检验,证实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婧鸣 侯现慧 王占岐 夏楚瑜 孟琦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研究——以扬州市里下河区域为例
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种植规模与细碎化对小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蔬菜种植中农药、化肥施用为例
要素投入、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四川省418户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基于跨时期和地区的实证研究
基于农户视角的耕地细碎化程度评价——以湖北省“江夏区—咸安区—通山县”为例
耕地细碎化及其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与农户微观数据
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否存在非线性影响?——基于农户兼业的中介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