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7)
- 2023(4520)
- 2022(3810)
- 2021(3424)
- 2020(2860)
- 2019(6330)
- 2018(6316)
- 2017(12033)
- 2016(6636)
- 2015(7405)
- 2014(7413)
- 2013(7157)
- 2012(6607)
- 2011(6045)
- 2010(6184)
- 2009(6064)
- 2008(6059)
- 2007(5491)
- 2006(4971)
- 2005(4781)
- 学科
- 管理(25773)
- 济(23789)
- 经济(23725)
- 业(21557)
- 企(18782)
- 企业(18782)
- 制(11089)
- 财(10346)
- 方法(8064)
- 体(7665)
- 农(7156)
- 体制(6725)
- 业经(6705)
- 数学(6528)
- 中国(6498)
- 数学方法(6465)
- 土地(6393)
- 务(6154)
- 财务(6138)
- 财务管理(6121)
- 企业财务(5817)
- 银(5424)
- 银行(5418)
- 学(5267)
- 行(5162)
- 环境(5123)
- 融(5099)
- 金融(5097)
- 划(4817)
- 税(4804)
- 机构
- 大学(97663)
- 学院(96824)
- 济(40309)
- 经济(39430)
- 管理(36667)
- 研究(33049)
- 理学(30939)
- 理学院(30611)
- 管理学(30252)
- 管理学院(30064)
- 中国(26078)
- 财(22979)
- 京(20524)
- 科学(18491)
- 财经(17164)
- 所(16347)
- 江(15765)
- 农(15762)
- 经(15414)
- 中心(14973)
- 研究所(14387)
- 业大(13785)
- 经济学(12792)
- 北京(12711)
- 财经大学(12673)
- 农业(12123)
- 院(12117)
- 州(11732)
- 范(11640)
- 师范(11547)
- 基金
- 项目(62944)
- 科学(50481)
- 研究(47220)
- 基金(47054)
- 家(40819)
- 国家(40503)
- 科学基金(35017)
- 社会(31458)
- 社会科(29799)
- 社会科学(29795)
- 基金项目(24874)
- 省(23818)
- 自然(21865)
- 教育(21511)
- 自然科(21299)
- 自然科学(21295)
- 自然科学基金(20937)
- 划(20260)
- 制(18907)
- 编号(18563)
- 资助(18287)
- 成果(15822)
- 部(14866)
- 重点(14432)
- 国家社会(13461)
- 创(13323)
- 课题(13203)
- 教育部(12979)
- 发(12956)
- 性(12867)
共检索到152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守愚 陈利根
耕地管制立法设想沈守愚陈利根一、总则⒈耕地管制应坚持下列原则:保证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严格控制城市扩大用地,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节约用地,优化配置,保护耕地,实现动态平衡;加强国土忧患意识,优先保证农业需要,城镇发展规划与耕地管制相一致。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先贵
研究目的:探求我国耕地开发权管制的本质,为我国耕地保护立法提供妥适的制度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改革我国现行耕地开发权管制法律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立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法理上,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管制,其实质是对耕地开发权的管制。从财产权“准征收”角度审视,着眼于“对象识别基准”“结果识别基准”和“综合识别基准”,考量平等、比例等原则,积极回应当下城乡关系发展态势,应承认我国现行的耕地开发权管制构成对耕地开发权的“准征收”。研究结论:我国耕地开发权管制法律制度的建设,应在构建耕地开发权“准征收”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系统性展开,这是提升其规范性、体系性,实现我国土地法学从传统政策性研究范式向现代规范性研究范式转型的内在要求。我国耕地保护立法应以此为导向展开相应的制度设计和规范表达,如此方可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平衡,进而助推粮食安全目标的有效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叶刘刚 王利敏
根据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管制力度相互作用的强弱,耕地管制可分成"市场灵敏区"、"政府失灵区"、"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四种情形。社会福利变化影响不同耕地管制情形下耕地管制量的变化。在市场灵敏区,政府不应参与市场的微观交易活动,否则造成耕地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福利损失,成为政府失灵区;纠正"政府失灵"最有效的方法是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管制的有效区域是"市场失灵区"和"政府灵敏区";管制量的下限为市场均衡量,上限为最大管制量,最优管制量为社会均衡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智慧 路欣怡 孔祥斌 黄海潮 温良友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中的新问题,构建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政策框架,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耕地保护管控面临着耕地利用与质量建设分割、耕地保护手段单一、国土空间管控对立等新问题;(2)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的目标为提高耕地质量抵抗力、保障非粮耕地恢复力和构造国土空间缓冲力;(3)依据数量、空间、利用方式的管理特征,形成耕地"四级分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通过全方位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通过稳定生产和弹性调控,实现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情景下的耕地流量有序释放;(4)实现路径包括实施分区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监测与治理,建立基于发展权和生态价值的补偿机制、"非粮化"复垦专项储备资金,设立保护性开发储备及应急复垦制度等。研究结论:构建中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框架,实现对现状耕地及潜力耕地分区差异化管控,可以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益,契合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利根
本文针对我国耕地资源人均数量少、质量低的特点,提出在我国实现耕地管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当前我国耕地管制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耕地 人均耕地 耕地总量 耕地管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昭军 孟鹏 王玉
研究目的:探究耕地保护中公权力对土地权利进行限制的法权基础与耕地保护立法中完善公权管制的路径。研究方法:演绎推理。研究结果:公共役权构成耕地管制的权力依据,亦为土地权利人因受此种限制而获得相应补偿提供支撑。耕地上负担由土地物权和公共役权组成的公私二元权利(力)结构。当前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管制目的的片面性、管制方式的单一性和管制链条的残缺性等问题,急需在耕地保护相关立法中予以完善。研究结论:耕地保护立法应遵循公共役权的法权逻辑,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将管制对象由耕地用途扩及质量,明确管制的边界,由单一管制转向激励性管制,建立公平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原则和灵活多元的补偿方式,完善管制链条。
关键词:
土地法学 耕地保护 用途管制 公共役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艳松 翟刚 赵玉领 王光峰
本文从升级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的背景出发,全面分析总结了补充耕地项目全程监管制度设计及指标体系构建过程,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程监管 制度设计 指标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蕾娜
自1987年耕地占用税征收以来,运用税收调控有效遏制了耕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将对现行耕地占用税开展立法改革,由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提高其法律权威性。综合考虑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耕地保护严峻形势,依据现有权威数据成果作为支撑,制定科学合理的税额标准,对于耕地占用税的有效征管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易路平 宋敏 张安录
顺应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需揭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下耕地发展权受限的成因,构建耕地发展权受限价值实现机制并明确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我国耕地发展权内涵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不同的权利性质与产权主体;耕地产权制度不完善与土地要素市场机制滞后是耕地发展权受限的逻辑成因;耕地发展权受限价值的实现需同时遵循“责利对等”的公平原则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市场配置的效率原则;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设计耕地发展权受限价值的实现路径。据此,应立足我国土地产权体系,明晰耕地发展权及其实现的基础理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发展权受限价值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伟 肖丽群 吴群
研究目的: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对耕地非农流转进行管制区划分,总结各管制区土地利用特点和管制方向。研究方法:首先以标准粮产量指标为基础,考虑生态因素、城市区位因素影响,进行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评价,然后从耕地保护、土地承载、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管制压力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耕地非农流转管制分区。研究结果:长三角地区中北部多数城市耕地不适宜非农流转,特别是耕地质量较好的长江冲积平原及环太湖地区。长三角地区可划分为4个级别管制区,不同管制区应实行差别的耕地非农流转管制措施,以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研究结论: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区域和管制分区能为各地实行差别的耕地非农流转管制措施和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袁源 王亚华 徐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大背景下,对耕地数量的单一管控已转向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大食物观”也赋予粮食安全新的内涵,“非粮化”治理亟需探索新时期耕地用途管制的应对逻辑并构建理论框架体系。通过对“非粮化”治理的政策回溯和困境揭示,提出应对逻辑要着眼于底线管控、动态发展和价值实现三个不同维度的治理视角,深入辨析安全与效率、供给与需求、资源与资产的关系。理论框架需参照多层级规划目标、精细化分区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和差别化规则体系的原则,围绕管制基础、管制模式、管制环节和管制手段四个核心内容构建用途管制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红 王有强
耕地土壤污染是当前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是解决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我国现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存在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借鉴国际社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建议制定单行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办法》,修改现行法律的相关内容;强化环境管理机构的强制性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健全相关的配套性措施和救济机制;改革执法体制;严格法律责任,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耕地土壤污染 耕地土壤污染防治 防治法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张军连
要保证耕地占补平衡中新垦耕地的质量,评估被占耕地的生产潜力是前提,选好准备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是基础,做好补充耕地的开垦规划设计是龙头,资金投入与技术措施是保障,质量验收是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李景刚 刘志坚
持续了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耕地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圈地运动的屡禁不止和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变味走形以及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欠发达地区指标用不完的严峻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存在。耕地面积的过速减少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将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 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殷卫平
切实保护耕地国家土地管理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殷卫平实现总量控制,切实保护耕地是"全国土地利用九五计划"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耕地保护的目标,保证"九五"期末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500─5000亿公斤,土地利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