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6)
- 2023(15215)
- 2022(13217)
- 2021(12641)
- 2020(10355)
- 2019(23846)
- 2018(23743)
- 2017(45820)
- 2016(25340)
- 2015(28491)
- 2014(28527)
- 2013(27891)
- 2012(25760)
- 2011(23223)
- 2010(23722)
- 2009(21926)
- 2008(21651)
- 2007(19052)
- 2006(17203)
- 2005(15698)
- 学科
- 济(93614)
- 经济(93464)
- 管理(78533)
- 业(70660)
- 企(59294)
- 企业(59294)
- 方法(39115)
- 数学(33104)
- 数学方法(32578)
- 财(28647)
- 农(28393)
- 中国(26122)
- 制(23613)
- 业经(22532)
- 学(21927)
- 地方(19515)
- 环境(18561)
- 农业(18388)
- 理论(17524)
- 务(17414)
- 财务(17336)
- 财务管理(17298)
- 贸(17158)
- 贸易(17149)
- 银(16787)
- 银行(16749)
- 易(16682)
- 企业财务(16377)
- 和(16290)
- 行(15925)
- 机构
- 大学(355107)
- 学院(354820)
- 管理(139605)
- 济(138643)
- 经济(135231)
- 研究(120341)
- 理学(119157)
- 理学院(117818)
- 管理学(115845)
- 管理学院(115191)
- 中国(92243)
- 京(76740)
- 科学(73418)
- 财(69516)
- 所(60515)
- 农(55891)
- 中心(54991)
- 江(54899)
- 研究所(54291)
- 财经(53389)
- 业大(51380)
- 北京(49311)
- 经(48247)
- 范(48204)
- 师范(47833)
- 州(44249)
- 院(44021)
- 农业(43115)
- 经济学(40310)
- 财经大学(39343)
- 基金
- 项目(235512)
- 科学(184742)
- 研究(177190)
- 基金(168825)
- 家(145802)
- 国家(144533)
- 科学基金(124013)
- 社会(109315)
- 社会科(103398)
- 社会科学(103373)
- 省(91883)
- 基金项目(89295)
- 教育(81946)
- 自然(79870)
- 自然科(77849)
- 自然科学(77834)
- 划(77313)
- 自然科学基金(76402)
- 编号(74002)
- 资助(69298)
- 成果(61970)
- 重点(52720)
- 部(52234)
- 课题(51567)
- 发(49782)
- 创(48714)
- 制(46322)
- 创新(45372)
- 项目编号(45131)
- 教育部(44901)
- 期刊
- 济(161263)
- 经济(161263)
- 研究(110296)
- 中国(74013)
- 财(53833)
- 学报(52901)
- 管理(52834)
- 农(51661)
- 科学(49605)
- 教育(45590)
- 大学(40595)
- 学学(37792)
- 融(35358)
- 金融(35358)
- 农业(35259)
- 技术(31306)
- 业经(26444)
- 财经(26003)
- 经济研究(23689)
- 经(22100)
- 问题(20849)
- 图书(19319)
- 理论(18279)
- 业(17624)
- 科技(16784)
- 实践(16660)
- 践(16660)
- 现代(16395)
- 技术经济(16090)
- 版(16080)
共检索到54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向南 张若嫣
耕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耕地生态补偿作为调节耕地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安排,在保护耕地生态系统、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补偿机制构建、补偿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现有研究存在耕地完全价值体现不充分、补偿标准与补偿年限判定不明确、补偿资金来源不丰富、补偿主体利益分配不清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法制化、多元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向南 张若嫣
耕地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耕地生态补偿作为调节耕地保护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安排,在保护耕地生态系统、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从耕地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内涵、补偿机制构建、补偿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现有研究存在耕地完全价值体现不充分、补偿标准与补偿年限判定不明确、补偿资金来源不丰富、补偿主体利益分配不清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法制化、多元化、市场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名豪 王坤鹏 郭杰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跃胜 王杰
虽然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治理耕地问题,但耕地规模与质量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污染水平依然严重。生态补偿作为助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补偿标准核算是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其研究状况有所进展但仍需突破。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围绕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测度方法和补偿额度等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识别不同理论背景下耕地价值的内涵,评估异质性条件下价值核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不同研究尺度下补偿额度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实践中制定生态补偿核算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跃胜 王杰
虽然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治理耕地问题,但耕地规模与质量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污染水平依然严重。生态补偿作为助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补偿标准核算是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内容,其研究状况有所进展但仍需突破。论文采用历史计量与层级划分方法围绕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测度方法和补偿额度等研究成果进行详细论述,识别不同理论背景下耕地价值的内涵,评估异质性条件下价值核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不同研究尺度下补偿额度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耕地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为实践中制定生态补偿核算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凯 张瑞 曹慧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琼 杨敏丽
我国的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完善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在阐述构建耕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耕地管理及补偿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耕地补偿的先进经验,研究了我国构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方式、补偿模式等,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补偿 机制 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牛海鹏
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保险+社会保障+实物技术货币一体化的区内经济补偿机制"和"基于上级政府调控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协商机制",并对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方式、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概念、类型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农户问卷调查,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2)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体系由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共同组成,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方式、补偿标准是影响其补偿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经济补偿 内部化机制 补偿效应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实施耕地休耕制度是保护土壤和解决粮食生产阶段性过剩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能否对休耕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又是保证休耕制度持续推进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耕地休耕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和梳理总结美国土地休耕及我国退耕还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耕地休耕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思路。
关键词:
土壤保护 休耕 生态补偿 经验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宁波 张正岩 刘望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水平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耕地数量与质量持续下行,耕地生态环境遭受着严峻挑战,建立稳固且有效的耕地保护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耕地生态补偿是耕地保护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美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家耕地方面较为成熟的生态补偿实践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明确补偿主体、转变生产方式、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启示,以期为完善中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外 耕地 生态补偿 经验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宁波 张正岩 刘望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水平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耕地数量与质量持续下行,耕地生态环境遭受着严峻挑战,建立稳固且有效的耕地保护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耕地生态补偿是耕地保护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美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家耕地方面较为成熟的生态补偿实践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明确补偿主体、转变生产方式、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启示,以期为完善中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外 耕地 生态补偿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利花 蔡英谦 刘向华
[目的]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构建以补偿标准为核心的长效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使耕地生态补偿真正进入可操作阶段。[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耕地生态补偿及其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原则、补偿主体和对象的确定、补偿标准的核算方法、补偿方式、补偿资金管理及来源、补偿机制的运作及保障措施。[结果]创新性地构建了省际和省内两个层次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探讨了省内农民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弹性区间的确定方法:补偿理论值、补偿现实值,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身的财政支付能力,在该区间范围内调整补偿标准,使得补偿更为灵活,既能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又能反映农民的意愿。[结论]省际和省内相结合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能够实现全方位的耕地生态补偿,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助推农业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张安录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且其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惯性下降。耕地的减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也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三农"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消费升级、基本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偏差有关。提出要充分利用补偿机制,真正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并对耕地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功能、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格 盛业旭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一种激励机制,是对长期以来耕地保护制度侧重约束机制的弥补。健全的制度环境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应从界定明晰的农地产权边界、建立科学的耕地价值体系以及耕地保护补偿立法等营造其运行的内部制度环境;从树立正确的耕地保护责任观、改革财税体系、完善政绩考核以及改革征地制度等营造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地产权 制度安排 经济补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伟 石吉金 苏子龙 马朋林
目前,我国耕地生态补偿在机制、理论、技术、实践等方面都尚未成熟,进一步探讨耕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及存在问题很有必要。
关键词:
耕地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