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1)
2023(11452)
2022(9404)
2021(8884)
2020(7034)
2019(16334)
2018(16200)
2017(31355)
2016(17024)
2015(19391)
2014(19493)
2013(19375)
2012(18017)
2011(16716)
2010(17325)
2009(16125)
2008(15953)
2007(14652)
2006(13425)
2005(12451)
作者
(51355)
(43217)
(42712)
(40365)
(27269)
(20734)
(19148)
(16903)
(16547)
(15494)
(14739)
(14657)
(13979)
(13854)
(13371)
(13054)
(12518)
(12431)
(12375)
(12309)
(10895)
(10736)
(10700)
(10169)
(9718)
(9716)
(9570)
(9446)
(8953)
(8381)
学科
(84346)
经济(84278)
(53330)
(47756)
管理(41483)
农业(31884)
(30592)
企业(30592)
方法(30206)
数学(27032)
数学方法(26519)
中国(24857)
地方(22327)
业经(21650)
(16079)
(15439)
(14345)
(14218)
银行(14205)
(13907)
金融(13907)
(13853)
(13583)
贸易(13566)
(13074)
(12837)
环境(12081)
(11885)
技术(11677)
发展(11427)
机构
学院(253185)
大学(245715)
(108085)
经济(105840)
管理(97857)
研究(89902)
理学(82829)
理学院(81982)
管理学(80406)
管理学院(79966)
中国(72864)
(60672)
科学(54427)
(53781)
(46662)
(46344)
农业(46152)
业大(42699)
中心(42247)
研究所(41835)
(40725)
财经(35805)
北京(34438)
(33782)
师范(33506)
(32625)
(32340)
(31354)
经济学(31177)
(30869)
基金
项目(161485)
科学(127081)
研究(120442)
基金(114938)
(100096)
国家(99183)
科学基金(84757)
社会(76035)
社会科(71775)
社会科学(71753)
(65657)
基金项目(60106)
教育(53752)
自然(53672)
(53476)
自然科(52236)
自然科学(52226)
编号(51313)
自然科学基金(51256)
资助(47705)
(40938)
成果(40345)
重点(36170)
(35340)
课题(35059)
(33252)
(33242)
发展(33040)
(32504)
创新(31033)
期刊
(134276)
经济(134276)
研究(75093)
(63699)
中国(61133)
农业(42986)
科学(37743)
学报(37731)
管理(34860)
(32477)
(31219)
金融(31219)
大学(29219)
业经(28725)
教育(27834)
学学(27620)
技术(24135)
(21547)
经济研究(18809)
问题(18319)
财经(17549)
农村(15334)
(15334)
(15076)
资源(15011)
农业经济(14953)
世界(14037)
技术经济(13932)
经济问题(13242)
统计(13218)
共检索到403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阳  徐志刚  
在紧张的人地关系条件下,耕地流转是农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本文探讨耕地流转市场发育与农地规模经营的内在联系,在分析地块空间特征对流转市场资源配置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耕地丰裕度和细碎化程度引致的流转市场耕地空间连片的差异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资源禀赋差异明显的黑龙江、河南、浙江和四川4省的农户与村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使用农户层面的数据分析流转市场不同流向耕地的空间特征异质性,使用村庄层面的数据检验流转市场发育、资源禀赋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耕地丰裕度会强化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促进作用,而耕地细碎化会弱化流转市场发育对农地规模经营程度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农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扩大耕地流转市场规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单志芬  毕涛  刘德方  李德智  杨旭  
该文通过对农村的调研,明确提出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当前规模经营的现状、特点、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应提出了发展规模经营5项思路和10项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等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但是农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我国有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很好地克服了农地规模经营所遇到的困难,股份合作制度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但是在进一步发展股份合作制时,需坚持因地制宜、各方主体准确定位、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农地农业经营等原则。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献  崔凯  
通过概括分析日韩国家农地经营规模的现状和特点,认为日韩两国的农地规模均以小规模的适度规模经营为主;通过总结日本、韩国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发现日韩两国在推进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在于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支持、产业组织扶持以及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建飞  王建革  黄贤金  王曾金  谭立军  
分析研究了人口、生态和技术的变迁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人口压力下形成了与追求产量最大化相一致的小规模经营,且随着集约化技术的发展,小规模经营愈加强化。技术变迁的历史表明:完善的市场化措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全可以在目前小农经营基础上改造传统农业并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泉  张龙耀  吴比  
我国农地流转市场逐步呈现出适度规模化、有偿化和契约化的趋势,导致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市场的资本门槛提高。基于3省706户农户调查数据,在控制信贷获得与农地流转决策可能存在的内生性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农村正规和非正规信贷市场对农户农地流转决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对农户转入农地行为和转入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由于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不完善以及现行法律禁止农地抵押,非正规信贷对农户农地转入规模的影响更大。未来加快推进农地抵押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正规信贷市场有利于促进农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艾大宾  姜世中  方美燕  
当前,四川欠发达地区广泛进行了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的自发性尝试。本文以实地调查材料为基础,对其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于四川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深入探讨了该类地区发展农地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路。最后,从完善政策体系、健全管理机构、规范运行机制、培育经营主体、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祝宏辉  杜美玲  尹小君  张朝辉  
农地规模经营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简称农业绿色TFP)指标表征农业绿色发展,运用S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测算,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全国农业绿色TFP时序上呈波动平缓上升趋势、空间上存在省际差异性特征;在全国层面,直接效应模型下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产生“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门槛效应模型下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产生边际递减的正向效应;在区域层面,农地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TFP存在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与全国样本回归特征一致,中部和西部地区农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TFP的关系不显著。规模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研究建议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等采取符合自身的规模化经营方式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艳  陈小知  米运生  
本文结合广东省阳山县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实施对农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显著促进了农地地块规模扩张和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与此同时,实施农地整合确权政策对农户获取农业外包服务难易程度和外包服务使用程度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由影响不显著转变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本文以农户占有或使用耕地的可变动性为逻辑起点,在分析耕地可得性内涵、获取条件变迁的基础上,探讨耕地可得性变动对农户大田种植生产经营的决定作用和收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农村人地关系已有显著改善,提高大田种植农户耕地可得性的条件已初步具备;通过耕地使用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户优化生产抉择和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耕地可得性的提高通过增加总产出、提高要素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显著增加农户大田种植收入,还能促进种植业现代化进程和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合理的耕地流转租金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大田种植农户通过耕地可得性提高以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开放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于农户要素配置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将不断减弱,“资源无谓”的特征则逐渐凸显,由此导致耕地撂荒的加剧。本文从农户承包地规模的角度分析农地撂荒的发生机理,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和2017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意义上,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呈现负向关系,承包地面积越大,农地撂荒的概率相对越低。(2)加入承包地面积的平方项后发现,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承包地面积的增大,农地撂荒的概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3)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自己耕种的概率和承包地面积呈现“倒U”型关系。在不耕种的农户中,农地流转的概率和承包地面积之间同样呈现“倒U”型关系。(4)机制检验表明,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的“U”型关系,主要是由开放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刚性约束引起的。因此,小农更可能是进行小规模经营而不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主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炜杰  
开放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于农户要素配置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将不断减弱,“资源无谓”的特征则逐渐凸显,由此导致耕地撂荒的加剧。本文从农户承包地规模的角度分析农地撂荒的发生机理,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和2017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意义上,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呈现负向关系,承包地面积越大,农地撂荒的概率相对越低。(2)加入承包地面积的平方项后发现,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承包地面积的增大,农地撂荒的概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3)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自己耕种的概率和承包地面积呈现“倒U”型关系。在不耕种的农户中,农地流转的概率和承包地面积之间同样呈现“倒U”型关系。(4)机制检验表明,承包地面积和农地撂荒之间的“U”型关系,主要是由开放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刚性约束引起的。因此,小农更可能是进行小规模经营而不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核心主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