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4)
- 2023(6930)
- 2022(5739)
- 2021(5119)
- 2020(4070)
- 2019(9263)
- 2018(8994)
- 2017(17936)
- 2016(9388)
- 2015(10370)
- 2014(10509)
- 2013(10370)
- 2012(10080)
- 2011(9524)
- 2010(10000)
- 2009(9467)
- 2008(9066)
- 2007(8309)
- 2006(7949)
- 2005(7315)
- 学科
- 济(63114)
- 经济(63077)
- 管理(27262)
- 业(23302)
- 企(17702)
- 企业(17702)
- 地方(17594)
- 方法(16549)
- 数学(14673)
- 数学方法(14523)
- 中国(13465)
- 农(13352)
- 地方经济(12521)
- 学(11173)
- 业经(11137)
- 财(9975)
- 策(9279)
- 制(9189)
- 农业(8968)
- 环境(8313)
- 经济学(7917)
- 贸(7913)
- 贸易(7908)
- 融(7672)
- 金融(7672)
- 及其(7653)
- 银(7604)
- 银行(7603)
- 易(7595)
- 行(7422)
- 机构
- 学院(144414)
- 大学(141511)
- 济(74459)
- 经济(73063)
- 研究(55328)
- 管理(54247)
- 理学(45337)
- 理学院(44856)
- 管理学(44289)
- 管理学院(44011)
- 中国(43126)
- 财(33135)
- 科学(29957)
- 京(29164)
- 所(27821)
- 财经(25140)
- 研究所(24709)
- 中心(24473)
- 经济学(23844)
- 江(23554)
- 经(22613)
- 农(21451)
- 经济学院(20989)
- 院(19700)
- 北京(18940)
- 范(18627)
- 师范(18540)
- 财经大学(18102)
- 州(17920)
- 业大(17647)
- 基金
- 项目(86324)
- 科学(69007)
- 研究(66065)
- 基金(63165)
- 家(53923)
- 国家(53472)
- 科学基金(45911)
- 社会(44279)
- 社会科(42043)
- 社会科学(42035)
- 省(32888)
- 基金项目(32115)
- 教育(28911)
- 自然(27328)
- 划(27292)
- 自然科(26623)
- 自然科学(26617)
- 编号(26373)
- 资助(26248)
- 自然科学基金(26143)
- 成果(22063)
- 发(20897)
- 部(19461)
- 重点(19354)
- 课题(18906)
- 国家社会(18577)
- 发展(17843)
- 展(17593)
- 创(17237)
- 性(17173)
共检索到237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黎芝
本文在分析耕地流失状况及影响耕地流失的经济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对粮食实行支持价格保护、提高耕地征用费、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及改革土地税制四项抑制耕地流失的经济措施。
关键词:
耕地流失 经济机制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王兰霞,宋玉玲
受区位条件、土地级差收益和城市经济辐射的影响 ,多年以来城乡交错地带耕地被大量征占。特别是近 1 0多年来 ,在市场的导向下 ,城乡交错地带耕地流失速率越来越快 ,造成了耕地资源不可逆转的流失 ,加剧了我国本已紧张的人地矛盾。本文针对我国城乡交错地带耕地流失的状况 ,分析了此地域耕地流失的机理 ,从制度、机制、法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城乡交错地带耕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交错地带 耕地 机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瑞珍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保护和利用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替代的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别从农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揭示了耕地大量占用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问题 农地制度 管理体制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正确协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深圳、东莞、上海、无锡、武汉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搜集上述城市近20年来耕地资源流失量及人均GDP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流失量最初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越过某一个阈值后,就开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虽然这样的演化规律受政策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出现阶段性变化,但基本上仍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一般特征;耕地资源流失量下降的阈值受城市经济、消费水平的影响,有所差异,上述五城市的阈值在5 192元至17 ...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才 胡孝德 唐松根
对耕地流失的调查及反思杨德才,胡孝德,唐松根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耕地,耕地的增减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虽然我国仅靠占世界总耕地面积6.4...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从1993年10月开始出现因粮食价格上涨而带动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局面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景再度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国内关于加强农业的呼声不断高涨,国外关于“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就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问题及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文广 孔祥斌 廖宇波
我国南北地区耕地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在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利用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南北地区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作都面临各自的难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建议从统筹规划南北地区耕地利用与保护格局等方面入手,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建立全国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目的]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各地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有效抑制耕地“非粮化”,扭转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局面;同时,耕地“非粮化”整治也面临一些困难,出现急于求成,一刀切等问题,经济损失大,矛盾激化;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给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耕地种植管控行为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为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采取将“耕地非粮化整治”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实现“基本农田”名符其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稳妥有序整改,切忌简单粗暴一砍了之等六项应对措施。[结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进一步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勇 陈印军 易小燕 肖碧林
该文分析了当前耕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非粮化"问题和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的冲击。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种粮面积比例;稳定和完善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规模化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及规范性;细化农地利用类型,对耕地流转的农业用途做明确的划分;为规模化种粮者提供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张少剑 于晴 李瑞婷
本文从违法主体、违法用地类型、违法用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对自然资源部公布的违法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农村违法占用耕地的原因,查找了其共性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本文依据深圳1979-2002年耕地资源和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探究深圳市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流失量的演替轨迹,建立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流失的计量模型,分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流失的关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谷志云 潘元庆 付巧玲 裴贝贝
探索建立耕地破坏鉴定制度框架体系,服务于土地执法监察和司法诉讼的需要,实现耕地破坏鉴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遏制破坏耕地行为提供完善的高质量的制度保障。采用问题导向法、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实证法的研究方法。编制耕地破坏鉴定制度机制应然图景框架图,提出耕地破坏鉴定制度建设对策建议,积极开展耕地破坏鉴定理论研究,尽快修订出台法律释义,制定出台全国性耕地破坏鉴定政策文件,编制鉴定机构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全国性的耕地破坏鉴定行业标准。
关键词:
耕地 耕地破坏 鉴定制度建设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月明 梁山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耕地资源条件有优有劣 ,其优势突出在于类型齐全、结构分明、利于分区利用 ;平原面积大、土地生产率高等。其劣势则主要表现在受自然条件限制 ,干旱、洪涝、盐碱、水土流失、污染等现象均存在。为使耕地资源实现永续利用 ,本文提出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建立持续利用目标 ,并从耕地利用与保护、数量与质量、教育与法制等方面加强工作。
关键词:
河北省 耕地资源 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柯新利 杨柏寒 盛思雨
耕地位移相关研究已成为土地利用变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对改进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耕地位移的内涵与特征,并通过分析耕地位移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粮食产能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影响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