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4)
- 2023(11162)
- 2022(8980)
- 2021(8141)
- 2020(6437)
- 2019(14374)
- 2018(14362)
- 2017(26874)
- 2016(14934)
- 2015(16227)
- 2014(15720)
- 2013(15165)
- 2012(13494)
- 2011(11989)
- 2010(11673)
- 2009(10558)
- 2008(10157)
- 2007(8710)
- 2006(7778)
- 2005(6788)
- 学科
- 济(57694)
- 经济(57637)
- 管理(41390)
- 业(37012)
- 企(27185)
- 企业(27185)
- 农(20822)
- 方法(20766)
- 数学(17981)
- 数学方法(17835)
- 环境(17548)
- 地方(16834)
- 中国(16172)
- 业经(14536)
- 农业(14487)
- 学(14405)
- 财(13130)
- 划(10853)
- 贸(10765)
- 贸易(10760)
- 易(10395)
- 发(9804)
- 制(9243)
- 资源(9104)
- 和(8825)
- 技术(8765)
- 产业(8238)
- 地方经济(8100)
- 生态(8002)
- 务(7771)
- 机构
- 学院(202687)
- 大学(200591)
- 济(78435)
- 经济(76896)
- 管理(74941)
- 研究(72016)
- 理学(65485)
- 理学院(64638)
- 管理学(63434)
- 管理学院(63096)
- 中国(52722)
- 科学(49141)
- 农(45018)
- 京(42970)
- 业大(37440)
- 所(37097)
- 农业(35555)
- 研究所(34538)
- 中心(33108)
- 财(32905)
- 江(30187)
- 范(27861)
- 师范(27486)
- 财经(26892)
- 院(26574)
- 北京(26121)
- 经(24342)
- 州(24220)
- 农业大学(24076)
- 经济学(23675)
- 基金
- 项目(149606)
- 科学(116511)
- 基金(108098)
- 研究(103349)
- 家(98299)
- 国家(97481)
- 科学基金(81960)
- 社会(67111)
- 社会科(63457)
- 社会科学(63438)
- 基金项目(59206)
- 省(59142)
- 自然(54532)
- 自然科(53090)
- 自然科学(53071)
- 自然科学基金(52105)
- 划(50349)
- 教育(45040)
- 资助(40943)
- 编号(40263)
- 重点(34380)
- 发(34002)
- 部(31159)
- 创(31118)
- 成果(30142)
- 计划(29357)
- 创新(29180)
- 科研(29076)
- 国家社会(28598)
- 课题(27697)
共检索到28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祁晓凡 罗为群 蒋忠诚 吴华英 杨富军
文章从论述研究区耕地环境特点入手,介绍了研究区耕地整理的主要措施,详细地分析了耕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南方裸露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情况下,进行耕地整理是改善其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耕地整理能显著增加峰丛洼地地区有效耕地面积,使研究区有效耕地面积增加10.18hm2,增幅达46%;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58.17%,有效N、P、K含量平均增幅均超过80%,有效Cu、Zn含量平均为整理前的2.87倍;减少水土流失,整理后地表径流深度与土壤侵蚀模数均下降70.68%;降低以NO3-、总磷等为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污染,降幅约40%;改善小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玉鸣 冯仁勇
以往对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关系研究主要针对非岩溶区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截面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为更好地揭示岩溶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本文以广西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河池地区为例,选取1997年-2006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岩溶地区城镇化与耕地的数据变化特点,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岩溶区城镇化与耕地总量的相关性与长期均衡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地区的城镇化长期处于低水平缓慢上升状态;耕地承载力脆弱,耕地数量不断下降;城镇化与耕地总量之间不仅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岩溶区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阳资文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岩溶内涝灾害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岩溶地区特有的一种与岩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广西岩溶区的主要岩溶内涝有峰丛洼地内涝、峰丛(峰林)谷地内涝、岩溶平原内涝、岩溶区与非岩溶区接触过渡带内涝4种类型,其中,峰丛洼地内涝的发生率最高、面积最大。水文二维结构、降水、人为干扰是影响岩溶峰丛洼地内涝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子。峰丛洼地内涝灾害的分类、分布、地质地貌特征、居民点和耕地分布情况、治理工程的投资效益比和内涝形成原因决定了应首先采取预防、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普适性措施,在内涝最严重的低峰丛洼地和高峰丛洼地区域,还要实施针对性的水利工程和生态措施,保障该区域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涝 岩溶峰丛洼地 综合治理 广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覃星铭 蒋忠诚 邓艳 罗为群 吴华英 沈利娜
本文选择桂林会仙石灰岩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的扶芳藤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测定其光合生理指标,对比分析洼地和山腰两种不同地貌部位扶芳藤的光合日动态和光强响应特征,并对其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洼地和山腰扶芳藤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且Pn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地貌部位不同时间段的扶芳藤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蒸腾速率(transpiratio...
关键词:
洼地 山腰 扶芳藤 生理生态特征 适应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贾亚男 刁承泰 袁道先
岩溶水文系统的开放性和脆弱性,使其很容易受到人类不合理活动的深刻影响,造成水质的持续恶化。对比研究埋藏型岩溶垄脊槽谷区岩溶水质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可以看出,研究区水质20年来的变化以及水质的空间变异与土地利用有很大的相关性;其中集约化的农业耕作、炸石填土增加土地面积、利用落水洞排放污水和独特的微型稻田水位控制设施对岩溶地下水水质产生显著影响;这也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该区水文地球化学产生了区域性的重大影响。面对区域岩溶水质恶化的趋势,通过土地整理,保护岩溶水质是迫切需要关注的工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佟 曲艺 舒帮荣 黄鹏锦
探究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的关系,为黄淮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黄淮海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耕地生态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淮海地区耕地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缓慢下降—逐渐提升”的发展特征,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扩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现象;2)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38 hm~2/人,当耕地利用规模低于门槛值时,耕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会降低耕地生态效率,反之则会提升耕地生态效率;3)化肥、农药和机械投入强度在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据此,需加强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户耕地利用规模跨过门槛值,构建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促进耕地生态效率的提升,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中贵 彭补拙
我国目前对农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强大的人为压力介入土地生态系统后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农地整理除了改善农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地的利用率与产出率为目标外,生态环境安全也应纳入农地整理的目标之中。农地整理应关注并双重考虑区域内土地潜力与限制之间的关系。文章应用风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及其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探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体系,旨在对研究区内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依据此方法对广西融安县农地整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风险指数可分为五级:高...
关键词:
农地整理 生态环境风险 评估 融安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振环 张光宏
从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考察耕地生态环境,通过设立衡量耕地生态环境的相关指标,用实证方法分析建国以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农民生产活动中的行为选择以及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对耕地的影响不同,农地产权制度安排通过影响农民耕种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而影响耕地生态环境。耕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需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方面得到提升,更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以形成农民良好的环境生态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静 黄玉莉 杨彬彬 龚苑红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地区为例,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中农业空间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了其生态修复的重点方向,并探讨了其生态修复的定位、思路和模式,以期为我国岩溶地区农业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德荣 杨思维
和难点。本文系统分析了西南岩溶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该区生态环境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并认为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西南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的有效途径。总体建设上突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区域建设上突出自然保护区、自然恢复区、干扰区和综合治理区;产业发展上突出区域特色产业和生态经济产业;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并提出了西南岩溶地区生态保护、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西南岩溶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重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刚才 甘露 万国江
由于在水土开发过程中长期忽视了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贵州在社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也积累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使得贵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贵州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讨论了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些基本对策。
关键词:
贵州 岩溶地区 生态环境现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王海军
重庆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地区为例,选择12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5个岩溶区县中潜在脆弱区县7个,轻度脆弱区县2个,中度脆弱区县5个,重度脆弱区县5个,极度脆弱区县6个。
关键词:
岩溶县 生态脆弱性 模糊评价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焱 蔡学成 谢元贵 吴凯 田丹
研究目的:为典型岩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布局方案制定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土地利用转换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GIS技术。研究结果:清镇市在各生态用地类型面积配置下,土地生态服务价值2010年为58.96、2020年为64.16,较2004年的生态服务价值有较大的提高。研究结论:生态用地概念是管理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新理念,为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一般只能用作生态用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岩溶地区 生态用地 清镇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劲
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因素涉及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信用环境与法律环境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内部及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金融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同时也反映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性,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在评价某一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时,不能简单地仅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就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做出断定,而应立足于六大构成要素逐一分析,才能对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从而在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时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构成要素 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