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0)
- 2023(12855)
- 2022(10875)
- 2021(10002)
- 2020(8248)
- 2019(19006)
- 2018(18679)
- 2017(34298)
- 2016(19254)
- 2015(21635)
- 2014(22206)
- 2013(21568)
- 2012(20224)
- 2011(18415)
- 2010(18980)
- 2009(17539)
- 2008(17623)
- 2007(16337)
- 2006(14199)
- 2005(12888)
- 学科
- 济(75047)
- 经济(74960)
- 管理(53533)
- 业(45941)
- 企(36115)
- 企业(36115)
- 方法(30810)
- 数学(26260)
- 数学方法(25893)
- 农(24031)
- 中国(21622)
- 学(20135)
- 财(19550)
- 地方(17540)
- 业经(16699)
- 制(16207)
- 农业(15790)
- 环境(14842)
- 理论(14191)
- 贸(14001)
- 贸易(13987)
- 易(13529)
- 和(12769)
- 银(12497)
- 银行(12457)
- 行(11897)
- 融(11831)
- 金融(11823)
- 务(11672)
- 财务(11629)
- 机构
- 学院(276010)
- 大学(273662)
- 济(103887)
- 经济(101231)
- 管理(98111)
- 研究(97417)
- 理学(82664)
- 理学院(81606)
- 管理学(79855)
- 管理学院(79349)
- 中国(73936)
- 科学(63032)
- 京(60299)
- 农(54037)
- 所(51373)
- 财(50187)
- 研究所(46515)
- 江(45738)
- 中心(45143)
- 业大(44881)
- 农业(42419)
- 范(39137)
- 师范(38700)
- 财经(38676)
- 北京(38283)
- 州(36259)
- 院(35612)
- 经(34710)
- 技术(33349)
- 省(32740)
- 基金
- 项目(179156)
- 科学(137605)
- 研究(131814)
- 基金(124374)
- 家(109692)
- 国家(108749)
- 科学基金(90465)
- 社会(79154)
- 社会科(74666)
- 社会科学(74640)
- 省(72704)
- 基金项目(65227)
- 教育(61664)
- 划(60942)
- 自然(57762)
- 自然科(56186)
- 自然科学(56165)
- 编号(56085)
- 自然科学基金(55091)
- 资助(50673)
- 成果(46595)
- 重点(41753)
- 课题(40418)
- 发(39828)
- 部(38289)
- 创(36495)
- 创新(34118)
- 科研(34031)
- 性(33124)
- 计划(33104)
- 期刊
- 济(123027)
- 经济(123027)
- 研究(80333)
- 中国(63974)
- 农(49354)
- 学报(48854)
- 科学(42023)
- 财(40979)
- 教育(38880)
- 大学(35799)
- 管理(34331)
- 学学(33342)
- 农业(32858)
- 技术(25880)
- 融(24094)
- 金融(24094)
- 业经(21681)
- 经济研究(18789)
- 财经(18574)
- 业(18302)
- 问题(16241)
- 经(16044)
- 版(15494)
- 图书(15310)
- 资源(14135)
- 贸(13118)
- 技术经济(12955)
- 统计(12788)
- 科技(12749)
- 商业(12237)
共检索到42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祖健 郝晋珉 陈丽 张益宾 王娟 康丽婷 郭稷桁
为探讨新时期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内涵和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回顾并总结近10年耕地保护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过程和状态与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相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实质是全面维护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保障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系列活动。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监督、鼓励和引导耕地使用者集约化、绿色化利用耕地资源,使农田生态系统中耕地要素特性稳定且生态环境保持一个良好状态。2)三位一体保护路径设计:树立以农田生态系统为视角的保护理念,采取分区分级保护机制,健全耕地生态补偿制度,规范农户利用和保护耕地的行为,实时监测系统中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状态,最终实现我国全方位耕地保护格局。此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雯
[目的] 基于耕地发展权价值的测算,探析内蒙古耕地保护机制。[方法]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各盟市耕地发展权的测算,结合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等数,借助ArcGIS10.2软件、EXCEL软件分析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措施。[结果] 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31.84%耕地面积满足区域粮食自给,粮食总盈余量为2263.66万t,折算成盈余耕地面积为777.99万hm~(2),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为77.38万元/hm~(2),耕地发展权最高总价值为60202.74亿元。其中用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占55.23%,折算耕地面积为5113.72万hm~(2),耕地发展权价值为3957.11亿元。各盟市中呼和浩特市的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最高,为228.32万元/hm~(2),其次为鄂尔多斯市,172.87万元/hm~(2),最低是兴安盟,为21.83万元/hm~(2);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呼伦贝尔市耕地发展权价值最高,为412.52.亿元,其次是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向安盟和巴彦淖尔市,分别为317.57亿元、336.89亿元、250.10亿元、212.66和190.58亿元,最小正值为乌兰察布市,为23.92亿元;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阿拉善盟5盟市出现耕地赤字,耕地发展权价值测算为“负值”。[结论] 内蒙古各盟市耕地自给比例和粮食盈亏量差异较大,耕地机会成本和耕地发展权总价值变化大,这与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分布相对集中,自然资源禀赋和耕地生产力差异较大,以及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不同是分不开的。最后结合各盟市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价值和耕地发展权价值综合分析并提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毛晓红 李懿芸 傅琳琳
粮食安全是关乎民生的战略问题,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本文以耕地资源稀缺的浙江省为例,在明晰耕地基本现状情况和已有耕地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成果总结了开展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此为资源禀赋条件不足地区的耕地综合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张靖野 王秋兵
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耕地保护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升华,是耕地空间分区管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特征进行现状评价及空间保护分析,可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盘锦市耕地数量特征值相对较高,集中分布特征显著。耕地质量及生态指数的高值与低值区域均呈现分散和不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集中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域。耕地数量空间集聚性相对较高,耕地密度大的地区集聚特征显著,属于HH型高值分布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性相对较差,HH型与LL型区域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耕地生态的空间集聚性不显著。根据耕地资源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耕地划分为优势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整治改良区和农业结构调整区等4个一级保护分区和10个二级保护分区,建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分区。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空间相关性 保护分区 盘锦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懿芸 毛晓红 黄祖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为例分析发现:浙北平原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水平最优且最利于粮食生产,核心城市区耕地保护则难点较多、挑战较大。浙西南山区虽耕地自然条件不占优,但由于社会经济负向驱力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耕保压力较小,耕地综合安全性整体较高。浙东沿海区和浙中丘陵区耕地综合保护水平处于省内中等,但前者弱势指标偏多,后者各项指标排名较均衡,指标间差异最小。研究进一步为优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工作、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刘燕 杨人豪 杨凯悦
耕地休耕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域,提出耕地休耕应重点优化休耕区域布局、完善休耕补偿体系、强化休耕地利用及管理,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耕地治理、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相结合,全面健全耕地休耕制度等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制度思考 “三位一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娟 张峻峰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多次强调耕地保护管理要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系统化、生态化推进耕地保护是发达国家地区实践的重要趋势,本文梳理了发达国家主要做法,总结其经验,以期为中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旭初 李艳艳 金建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革,供销社日益偏离组建初衷,呈现出组织旨趣盈利化、业务非农化、产权"悬浮化"、治理非民主化等"内卷化"特征,虽经多次改革但收效甚微。浙江以习近平提出的综合合作思想为指南,将"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与供销社综合改革紧密结合,依托农合联的非盈利组织宗旨、开放组织边界、多元治理结构、创新生态系统属性等特征,通过"增量改革"推进供销社"存量改革",为供销社"去内卷化"开辟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浙江路径。
关键词:
供销社 农合联 去内卷化 三位一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耀林 辛格格 安睿 刘艳芳
[目的]全方位明晰耕地安全格局是协调人地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较少综合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讨论耕地安全变化趋势。[方法]基于湖北省2009、2019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从“三位一体”视角出发,计算图斑面积、所处高程和连片度定义数量和质量变化,建立“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评估生态变化,综合评价耕地安全格局变化趋势。[结果]数量方面,两年间耕地整体呈“中部增加,东西流失”的空间态势,其中西部耕地转移动态度也较高,主要与林地发生土地流转;质量方面,补充耕地的平均海拔及坡度均低于占用耕地,耕地整体向低海拔区域、小坡度地区转移,但存在占连片补零星现象;生态方面,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下降,各区县间差异也在扩大。[结论]研究结果明晰了湖北省耕地保护应关注的重点区域,并分区分类提供了管控措施。
关键词:
耕地 耕地变化 图斑 三位一体 湖北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志波
ERP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当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ERP系列课程主要包括ERP原理与应用、ERP软件实验和ERP沙盘实践。这三门课程形成了ERP课程群组,分别从原理掌握、软件使用、模拟实践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理论武装、技能培训和能力提升。做好这三门课程的合理安排和有效衔接,能够取得"1+1>2"的学习效果。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在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华艳
[目的]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三位一体"动态监测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提高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水平。[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在对比研究国内外耕地监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为一体的动态监测体系,并通过对广西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1)当前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动态监测体系主要不足是监测点筛选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渐变类型划分标准过粗;基础资料收集精准不够;缺乏对海水倒灌形成的盐渍化耕地渐变类型监测。(2)广西北部湾沿海区耕地质量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降低的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敏
乡村治理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乡村治理亟待完善,鼓励审计参与乡村治理是推动乡村良治的重要手段。审计包括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三个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单一的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乡村治理的要求。探寻乡村治理的"三维一体"审计模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三方优势,才是促进乡村治理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锐
西安事变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整个西安事变的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抗日新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三位一体"的抗日新形式依然为和平局面的稳定而努力。令人惋惜的是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新形式并没有长久存在、发展下去,国民党、共产党与西北军之间的复杂利益关系以及他们自身内部因素最终使"三位一体"瓦解。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三位一体 瓦解过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智红 陈岚 龚晓明 郭巧
近年来,人民银行国库系统多次发生经济案件,尤其是县市支行国库部门更是人民银行系统的案件高发区域。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监督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提出构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位一体国库业务监督模式,发挥事后监督部门最后防线作用,提高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国库业务 监督模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宏莲 安洋 刘尊梅
中国黑土地总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已然危及到国家粮食安全。本文旨在明确黑土地法律保护的应然逻辑,构建严密的黑土地法律保护格局和实现路径,通过“良法善治”,破解“三位一体”黑土地法律保护困境,这一点对于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整体系统观与“三位一体”黑土地法律保护相契合,因此,以整体系统观为引领是黑土地法律保护建设的应然逻辑;黑土地保护既要有法可依,又要有章可循,更要强化监管,布局“三位一体”黑土地保护的法治形态,应遵循“促立法、重实施、强监督”的逻辑,既要从立法层面规范黑土地保护,更要从法律实施与监督方面做好防控与规制。总之,粮食安全是黑土地法律保护的逻辑起点,黑土地法律保护要以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核心,坚持走法治化之路。“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以法促治、强化监管”的黑土地保护格局是促进黑土地良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在推进黑土地保护法治建设中,各级政府应积极主导,规范有序地推进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全方位监督其有效运行;同时,政府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形成黑土地保护合力,促进黑土地良性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