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2)
- 2023(16267)
- 2022(14128)
- 2021(13190)
- 2020(11029)
- 2019(25557)
- 2018(25250)
- 2017(49369)
- 2016(26371)
- 2015(29811)
- 2014(29487)
- 2013(28684)
- 2012(26038)
- 2011(23270)
- 2010(23220)
- 2009(21060)
- 2008(20366)
- 2007(17465)
- 2006(15037)
- 2005(12760)
- 学科
- 济(106704)
- 经济(106585)
- 管理(75610)
- 业(72536)
- 企(60976)
- 企业(60976)
- 方法(55652)
- 数学(48808)
- 数学方法(48027)
- 农(27572)
- 财(27479)
- 中国(25304)
- 学(23923)
- 业经(23252)
- 理论(19741)
- 地方(19306)
- 农业(18754)
- 贸(18374)
- 贸易(18367)
- 易(17780)
- 务(17638)
- 财务(17555)
- 财务管理(17518)
- 和(17010)
- 制(16898)
- 企业财务(16604)
- 技术(16461)
- 环境(15893)
- 划(14302)
- 银(14247)
- 机构
- 大学(372680)
- 学院(371158)
- 管理(150578)
- 济(145495)
- 经济(142441)
- 理学(132387)
- 理学院(131002)
- 管理学(128336)
- 管理学院(127695)
- 研究(116556)
- 中国(85813)
- 京(77489)
- 科学(73830)
- 财(67190)
- 所(56636)
- 农(56508)
- 业大(55895)
- 财经(55298)
- 中心(53639)
- 研究所(52158)
- 江(51540)
- 经(50490)
- 范(48644)
- 北京(48281)
- 师范(48187)
- 经济学(44728)
- 农业(44341)
- 院(43099)
- 州(42056)
- 财经大学(41604)
- 基金
- 项目(264113)
- 科学(209087)
- 基金(193655)
- 研究(191111)
- 家(168946)
- 国家(167629)
- 科学基金(145524)
- 社会(120373)
- 社会科(114161)
- 社会科学(114134)
- 基金项目(102520)
- 省(102016)
- 自然(96605)
- 自然科(94384)
- 自然科学(94365)
- 自然科学基金(92663)
- 教育(89017)
- 划(86644)
- 资助(80624)
- 编号(77882)
- 成果(61495)
- 重点(59274)
- 部(58432)
- 发(55051)
- 创(54777)
- 课题(52751)
- 科研(51163)
- 创新(51105)
- 教育部(50522)
- 大学(49710)
- 期刊
- 济(146813)
- 经济(146813)
- 研究(104085)
- 中国(61493)
- 学报(58074)
- 科学(54017)
- 管理(52525)
- 财(49904)
- 农(49306)
- 大学(44501)
- 学学(42063)
- 教育(40294)
- 农业(34424)
- 技术(33112)
- 融(26229)
- 金融(26229)
- 财经(26145)
- 业经(24809)
- 经济研究(24405)
- 经(22201)
- 问题(19050)
- 统计(18154)
- 业(17784)
- 图书(17744)
- 技术经济(17557)
- 科技(17400)
- 理论(17076)
- 资源(16995)
- 版(16872)
- 策(16656)
共检索到511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李辉 禹诚 张特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盲目征收耕地的现象,探讨耕地征收最优规模测算方法,为科学调控耕地征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生产函数模型与面板计量方法。研究结果:2005—2010年耕地征收实际规模从过度征收逐步趋近于最优规模;"十二五"期间需新增耕地规模为153.27万hm2。研究结论:(1)基于边际理论视角测算耕地征收最优规模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各地合理确定耕地征收规模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2)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的耕地效益最大化是确定当前最优征收规模的标准;(3)提升耕地的边际效益是解决当前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矛盾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张凤荣 张天柱 赵晓宇 徐艳
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方法和耕地变化重要性指数模型,分析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并结合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综合平衡法从农户耕种规模与收益水平视角探讨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的动因。结果表明:1)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面积不降反增,草地被开垦为耕地现象明显;2)2008—2013年科左后旗耕地边际化现象不明显,单位耕地面积平均纯收益为5 412.60元/hm~2,农民为了增加收入而扩大耕种规模。研究认为,虽然农牧交错区单位面积耕种收益水平不高,但由于可以实现规模经营,农民通过人为垦殖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而使劳均耕种收益达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是造成边际耕地呈现非边际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对农牧交错区边际耕地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并针对农牧交错区进一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降低耕地扩展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的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兴杰 谷树忠 张新华 武红 胡咏君
本文基于山东省13个调查村、520个调查农户2003~2009年耕地、园地和林地的农户经营数据,以C-D生产函数为依托,分析以耕地为核心的农用地收益转换边际。结果表明:由于耕地比较收益低以及耕地收益增长速度缓慢,耕地转换为林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同时,农业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耕地的比较收益,但现行补贴额度却不足以改变耕地向林地转变的总体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崔巍
以国家需要、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征收制度,存在目的的不确定性,导致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工作中往往依赖补偿机制完成征收过程。但由于现有的补偿不尽合理,缺乏公平,出现了较多的社会问题。本文按评估学理论:评估目的决定评估方法,重新审视征收中的确定性因素,推导出补偿方法的合理方案。通过对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农民与耕地的依存关系,基于农民生存权和耕地保护的思考,分析论证应该重新设计征收中的公平补偿方案。
关键词:
国家需要 公共利益 耕地征收 征收补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培新 卜婷婷 吴正廷
由于现行耕地征收补偿仅对耕地的农业经济价值以及部分就业保障价值进行补偿,忽视了耕地的其他价值,导致了耕地征收中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产生。因此,合理制定耕地征收补偿标准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护耕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耕地资源综合价值角度出发,将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构成分解为农业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三部分,并分别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替代法和支付意愿法对他们进行量化测算,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耕地资源综合价值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农民将比现行征地补偿多获得6.6倍的补偿金,而且由于新的征地补偿能有效将耕地的外部性价值如社会稳定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等内部化,...
关键词:
耕地 综合价值 土地征收 补偿标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华甫 屈雪冰 冯新伟 吴克宁 黄勤
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为背景,引入弹性力学理论,探究了耕地的系统特征及其弹性变化理论,并以中国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表明:(1)耕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决定了其弹性特征,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弹性变化具阶段性;(2)应用耕地弹性变形判别系数和判断规则对各省份分析后认为,浙江、福建、云南、贵州、陕西、北京、广东、广西等地维持长期耕地系统稳定性难度大,而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后备资源丰富省区则可保持较高的系统稳定性;(3)2010年、2056年为我国耕地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非稳定态变形阶段划分的时间节点。研究有助于警示我国应强化耕地资源量质保护和空间管制,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
关键词:
耕地占用税 耕地质量 征收 等别 标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子良 孔祥斌 张蕾娜 史婧然 程佳
耕地质量是决定耕地生产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在确定各地税额时仅考虑了耕地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忽略了耕地质量因素,且仅规定了每省的平均税额,过于笼统。基于此,本文将耕地质量纳入征税依据之中,并测算出一套全国县域尺度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从耕地质量、数量和经济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指标体系(即耕地质量等别、人均耕地面积等别和城镇土地等别),采取全国农用地分等数据、区域城镇土地等别数据和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相关技术方法验证和县级尺度耕地占用税征收等别和标准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测算的征收等别结果满足"质量越高越稀缺的资源越应该被保护,经济越发达征收税额应越高"的原则;对比分析测算税额与现行税额后,发现55%的区县的耕地占用税测算结果相对现行税额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将耕地质量等别纳入指标体系,且权重较大,使得全国不同区县的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并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执行时,以测算税额为基础,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调整。本研究对于国家确定基于质量的耕地占用税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关键词:
耕地占用税 耕地质量 征收 等别 标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应当引起重视。分地区而言,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且机械化耕作程度相对滞后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表现最突出。所以,在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户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应重点缓解这些地区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扩大农户地块层面的经营规模,完善当地的机械化社会服务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宁 刘小川
本文基于对495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耕地规模对农户粮食生产、销售和储备等经营行为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农户耕地规模对其种粮的积极性、种粮手段、农业生产投入、粮食储备与销售情况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总的看来,耕地规模较小的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更倾向于放弃耕地经营权,对于农业技术的关注程度也较低,粮食商品率偏低,不太注重粮食储备。因此,适度扩大农户耕地规模,有利于农户提高种粮积极性和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安芝 宋良荣
本文运用合成ARCH模型分析进口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耕地规模的价格间接传导效应,并通过建立多元长期短期模型进一步研究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进口农产品量及人口增长对我国耕地规模的长期多元波动影响,并分析变量相互作用下呈现的传导效应,以期随着"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口农产品贸易对我国耕地规模影响进行趋势研究及理论探讨。
关键词:
农产品 进口贸易 耕地规模 传导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群力
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出和政府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估计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最优规模。采用Bar-ro和Karras的分析方法,利用我国28个省市区1978~2004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Barro规则”。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消费是显著生产性的,但财政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均提供过度,最优政府规模为10%(±1%),比实际政府规模要小,且财政支出及政府消费的边际产出与相应的政府规模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