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04)
2023(4403)
2022(3844)
2021(3690)
2020(3151)
2019(7262)
2018(7410)
2017(13301)
2016(7749)
2015(8939)
2014(9084)
2013(9034)
2012(8601)
2011(7943)
2010(8437)
2009(7622)
2008(7967)
2007(7154)
2006(6508)
2005(5744)
作者
(26832)
(22305)
(22157)
(20951)
(14179)
(11104)
(10166)
(9006)
(8531)
(8145)
(7986)
(7943)
(7404)
(7302)
(7202)
(6956)
(6752)
(6500)
(6487)
(6466)
(5685)
(5671)
(5557)
(5197)
(5061)
(5047)
(5013)
(5001)
(4811)
(4588)
学科
(30358)
经济(30331)
管理(21574)
(17806)
方法(15253)
(14823)
企业(14823)
数学(12825)
数学方法(12430)
(11131)
资源(7792)
(7597)
(6792)
中国(6644)
理论(6391)
(6164)
土地(5947)
环境(5830)
地方(5708)
业经(5703)
农业(5403)
(4913)
(4483)
(4336)
(4310)
生态(4150)
(4140)
财务(4104)
财务管理(4090)
技术(4058)
机构
大学(121453)
学院(119519)
研究(44547)
管理(44061)
(39523)
经济(38391)
理学(37411)
理学院(36849)
管理学(35655)
管理学院(35442)
中国(33426)
科学(33077)
(28499)
(26484)
(25204)
研究所(23400)
业大(22172)
农业(21122)
中心(19873)
(19460)
(18119)
北京(18107)
(18035)
师范(17849)
(16243)
(15246)
(15218)
科学院(14591)
师范大学(14552)
财经(14504)
基金
项目(81892)
科学(62619)
基金(57735)
研究(54618)
(53081)
国家(52699)
科学基金(43366)
(32388)
社会(31350)
自然(30989)
基金项目(30126)
自然科(30117)
自然科学(30101)
社会科(29647)
社会科学(29631)
自然科学基金(29503)
(28329)
资助(25107)
教育(25082)
编号(21894)
重点(19138)
成果(18420)
计划(17605)
(17441)
(17136)
科技(16295)
科研(16054)
课题(15770)
(15455)
创新(14662)
期刊
(44093)
经济(44093)
研究(29475)
中国(27723)
学报(25579)
科学(22788)
(22520)
大学(17636)
学学(16381)
农业(15714)
管理(14867)
(13991)
教育(13547)
技术(11293)
资源(10828)
(9160)
图书(9147)
统计(8565)
(7294)
(7280)
业大(7201)
(7185)
金融(7185)
决策(6927)
书馆(6356)
图书馆(6356)
财经(6351)
技术经济(6338)
科技(6249)
业经(6109)
共检索到179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武锦官  张涛  
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属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土的适宜性评价,它的评价对象只有未利用土地中的宜耕适垦地类。所以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的过程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相同,但具体评价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为此,我们以山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为例,研究、探讨了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光龙  张文信  杨忠学  刘金花  
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区位指标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2 100.09km~2,仅占山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33%,其他以草地为主。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性,东营市和德州市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多,面积分别为266.59和210.91km~2;青岛市、聊城市、淄博市和威海市耕地后备资源较少,占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的比例均<3%。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可开垦其他草地和可开垦内陆滩涂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可开垦盐碱地和可开垦裸地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其他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数量较少,但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可复垦采矿用地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576.67km~2,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46%。相对稀缺、零散破碎化程度较高、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是山东省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特征。耕地保护不应只注重占补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还应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等提高对现有耕地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加强对各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马文博  
文章从县域空间的角度对湖北省各县(区、市)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分布、质量特征以及综合属性进行测度和评价,并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可整理耕地后备资源在数量分布、质量特征和综合属性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性。鄂西北岗地区和鄂中平原区潜力充足,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潜力较为充足,鄂西南高山地区潜力匮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林林  杨小唤  陈思旭  蔡红艳  
耕地后备资源储量调查及适宜性评价能够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3S技术支撑下的室内分析和野外科学考察相结合,从自然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性角度构建了江南四省(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自然-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以"一票否决"和"设置容许度"两种方式对纳入的生态安全性指标进行区分,实现江南四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提取和评价。结果发现:江南四省共有未利用土地8 992.30km2,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5 394.70km2,集中连片大面积的耕地后备资源基本上已开垦殆尽。储量少、质量低、分布零散是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基本特征。小面积耕地后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已经成为江南四省维持耕地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潘元庆  王争艳  刘晓丽  吴艳  王凯  
研究目的:通过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河南省黄河滩区宜耕与不宜耕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及质量,以期为河南省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经验指数和法,层次分析法及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结果为:最适宜68886.45 hm2,一般适宜33478.63 hm2,勉强适宜15251.76 hm2,不适宜618.34 hm2。研究结论:对河南省黄河滩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安全性评价后,得出滩区适宜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40870.05 hm2,占评价区滩涂的34.57%。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萍  盖兆雪  张景奇  
[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条件下,认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以及补充耕地的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限制因子法"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率和等级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测算方法,分析规划期内(20112020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类型上占补平衡需要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结果]嘉荫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5 838.36hm2,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以其他草地为主,西南部以沼泽地为主,其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星  吴克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充分利用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利用效率和生态价值,值得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彩凤  
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轮作地),理论上,荒地的开发,滩涂的围垦、土地整理、旧村和废弃矿山的复垦都可以补充耕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国柱  蔡玉梅  
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来,耕地在大量被占用的同时,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也在加强。本文分析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时间阶段,运用开发力度指标分析了空间演变特征并在评价开发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区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浩  雷国平  路昌  张康康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补充耕地被建设占用的重要途径,为摸清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储量及分布特征,该文基于多源数据,从生态、立地、气候和区位4方面构建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限制因子"法对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县(区)空间自相关格局特征。结果发现: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0.55×10~4 hm~2,且以可开垦的其他草地、沼泽地、内陆滩涂和盐碱地为主,主要集中于大庆市、黑河市、绥化市和佳木斯市;耕地后备资源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多分布于大庆市及周边县(区),低-低集聚县(区)基本为市区或者郊区,低-高集聚较为零散,不存在高-低集聚县(区)。不同后备资源来源用地的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磊  陈超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凤荣  郭力娜  关小克  史娟  徐艳  张杰磊  
研究目的:针对当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偏重于可耕性而忽视生态安全性的问题,探讨基于生态安全性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资料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生态安全观下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构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结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不断出现耕地退化问题,说明目前中国耕地已开发过度,若忽视生态安全问题继续开发,新增耕地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退化威胁。对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不能只注重对耕作可行性的评价,还应考虑开发的生态可行性。因此,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应该增加生态安全准则,确保开垦后不发生土地退化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将生态用地作为限制性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叶达  吴克宁  刘霈珈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关乎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针对传统土地评价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法无法同时兼顾评价指标模糊性与随机性以及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主观性过强的问题,研究以景泰县为例,将正态云模型与熵权法引入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建立综合考虑生态、自然、社会经济3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定量测度,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景泰县各乡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从2.200 3到3.988 0不等,潜力等别包括较低、中等和较高,对潜力等别为较高的上沙沃镇、寺滩乡、芦阳镇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优先区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玉双  庄玉成  曹永亮  
近年来,哈尔滨市各类用地需求量增加。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有效补偿各类建设占用的耕地,对于稳定耕地面积,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耕地后备资源现状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的利用以可开垦土地为主。可开垦土地包括可开垦其他草地、可开垦内陆滩涂、可开垦盐碱地、可开垦沼泽地、可开垦沙地和可开垦裸地等。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可开垦土地有32678个地块,面积为90.77万亩,以可开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海  
到2030年,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的湖北省预计减少耕地70万公顷,而全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约42万公顷,其类型结构及其分布不够均衡,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湖北如此,其实全国耕地后备资源形势也类似。不宽裕的家底,促使我们思考应对之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改变管地用地方式,以求真正做到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