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6)
- 2023(7076)
- 2022(6181)
- 2021(5937)
- 2020(4904)
- 2019(11218)
- 2018(11084)
- 2017(21715)
- 2016(12186)
- 2015(13672)
- 2014(13568)
- 2013(13490)
- 2012(12958)
- 2011(11653)
- 2010(11913)
- 2009(11006)
- 2008(10871)
- 2007(9757)
- 2006(9010)
- 2005(8156)
- 学科
- 济(44945)
- 经济(44892)
- 管理(32728)
- 业(30924)
- 企(22499)
- 企业(22499)
- 农(18983)
- 地方(15896)
- 方法(13809)
- 中国(13032)
- 财(12964)
- 农业(12670)
- 数学(11970)
- 数学方法(11681)
- 制(10576)
- 业经(10527)
- 学(9770)
- 策(9471)
- 贸(8829)
- 贸易(8823)
- 易(8503)
- 环境(8175)
- 土地(7539)
- 银(7534)
- 银行(7521)
- 及其(7285)
- 税(7239)
- 行(7162)
- 地方经济(6991)
- 融(6870)
- 机构
- 学院(165457)
- 大学(161317)
- 济(65311)
- 经济(63452)
- 管理(61403)
- 研究(60567)
- 理学(50739)
- 理学院(50104)
- 管理学(49231)
- 管理学院(48926)
- 中国(48054)
- 科学(37555)
- 京(35114)
- 财(33368)
- 农(32073)
- 所(31595)
- 江(28811)
- 中心(28783)
- 研究所(28125)
- 业大(25395)
- 农业(24775)
- 范(24560)
- 师范(24434)
- 财经(24064)
- 省(24052)
- 州(22901)
- 北京(22458)
- 院(22039)
- 经(21453)
- 师范大学(19353)
- 基金
- 项目(104944)
- 科学(81686)
- 研究(79982)
- 基金(72791)
- 家(63192)
- 国家(62585)
- 科学基金(52699)
- 社会(47790)
- 社会科(45031)
- 社会科学(45018)
- 省(44385)
- 基金项目(38714)
- 划(35996)
- 教育(35948)
- 编号(34395)
- 自然(34301)
- 自然科(33347)
- 自然科学(33335)
- 自然科学基金(32678)
- 资助(29835)
- 成果(28868)
- 课题(24831)
- 发(24365)
- 重点(24031)
- 部(22612)
- 创(20923)
- 性(20597)
- 年(20274)
- 发展(19628)
- 创新(19596)
共检索到271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兵 臧玲 张香玲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演化进程及阶段特征,归纳了河南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取得的三大成效,包括保障耕地数量质量相对稳定、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了用地效益,推动土地整治、助力了乡村振兴。分析了面临的五大问题:建设占用耕地需求短期不会显著下降,耕地后备资源渐趋匮乏,补充耕地重数量轻质量和生态环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困难,省域统筹解决补充耕地指标能力不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的6项建议: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创新补充耕地指标省域统筹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执
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坚守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等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近5年来,河南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22亿亩左右,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1.02亿亩左右,城市周边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118万亩。2016年,河南省夏粮总产695.3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之冠。但与此同时,从河南的实践看,当前耕地保护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飞
河南省自1998年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以来,对稳定耕地数量、保障粮食生产有明显的效果。但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值得思考。河南省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以来出现的问题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亟待加强。要在严格按照占和补平衡的基础上对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蕊 孙萍 吴金希 张景奇
1997年至今,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实施了十余年,其政策目标也经历了由"耕地占补过程"的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的发展变化。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情况、耕地总量和粮食产量3个指标分别评价不同时期的政策效果。自2001年全国各省(区、市)从总体上已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数量平衡"上的要求;但是我国耕地总量却持续下降,补充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且我国粮食产量与耕地数量、质量变化情况也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国内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事实上,我国"耕地占补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暴露出政策效果的局限性,如:"只占不补"、"多占少补"等违法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步雄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很多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相当匮乏,补充耕地指标难以为继。如何在落实耕保任务、保障地方合理用地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以福建省部分县市为例,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雪 刘黎明 张定祥 袁承程 夏哲一
研究目的:分析2014年水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以来湖南省水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评价水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为完善水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2014—2018年湖南省未实现水田占补数量平衡,但水田占补差距由政策实施前期的228.01 km~2大幅缩减至43.37 km~2,"旱改水"成为水田补充的主要来源,其对水田补充的贡献率提高了14倍;(2)2014—2018年湖南省实现了水田占补质量总体平衡,但相比政策实施前,水田占补整体质量的提升趋势减缓。2014—2018年湖南省补充水田与建设占用水田的质量指数差距为1.37,仅为2009—2013年的35.3%。研究结论:水田占补平衡政策有效缩减了湖南省水田占补的数量差距,提升了水田占补的整体质量,但是质量提升趋势有所减缓。建议建立水田分区管控方法,严格控制优质水田的占用,进一步加大"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力度,提升水田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应加强立法规范"旱改水"行为,推动建立水田占补生态平衡机制,以确保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红杰 党新朋
《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还存在着补充的耕地与占用的耕地之间缺乏针对性比较、耕地质量难以保证、耕地开垦费收支分配有失公正及抵作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权利的法律规定欠缺等问题。笔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尽量少占耕地、建立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耕地开垦费应由政府统收统支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德生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全市总人口243万,耕地面积223万亩,人均0.94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更是守住耕地红线的关键之举。对此,笔者结合商洛市的实际,就秦岭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展开论述。商洛市耕地占补平衡进展从粗放使用到指标统筹管理。商洛市位于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德生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属于典型的土石山区,全市总人口243万,耕地面积223万亩,人均0.94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倒逼,更是守住耕地红线的关键之举。对此,笔者结合商洛市的实际,就秦岭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展开论述。商洛市耕地占补平衡进展从粗放使用到指标统筹管理。商洛市位于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运用政策工具对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构建全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政策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供给侧及环境侧政策工具过溢以及需求侧政策工具缺位的现象,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由此,文中提出建立生态占补平衡制度、创建生态账户,确保实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继明 范业宽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兴起以及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生产的需要,耕地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防止耕地退化,维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文章系统地剖析了当前河南省耕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壤养分偏低,城镇和村庄超标侵占优质耕地,工业"三废"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不合理污染耕地,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加剧了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利用耕地和保护耕地,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土地质量 耕地质量 对策 河南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丽丽 李宝林 袁烨城 高锡章 刘海江 董贵华
本文基于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深入分析了2000-2010年间中国耕地变化及其空间差异,并对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由2000年的1.85亿hm2,减少到2010年的1.81亿hm2,耕地减少的主要方式为耕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耕地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增东减,北增南减,东部沿海自然条件良好地区以及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耕地减少,西部水资源缺乏地区耕地增加的基本格局。大部分省份没有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目标,有18个省份占补平衡指数小于-50%。建设占用的耕地多适宜农业耕作,而新增耕地只有不到一半适宜农业耕作。研究时段内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维刚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实施15年来,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随着形势变化,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一些地区推进艰难,不时传出争议和质疑之声。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要不要坚持?很多人提出,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已经明显难以为继,应予以废除。归结起来,其理由主要有3个:一是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很多省份都难以在本行政区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执行十几年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但为了确保耕地被建设占用后,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必须继续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最近,湖南省国土厅对湖南省124个市县区耕地占补平衡问题进行了问卷与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只要调整思路,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辉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的研究方法,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环境保护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涵,并对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的保护现状和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数量占有量较大,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平均保护率达到85%以上;同时存在河南省耕地总体质量较低,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复垦整理难度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供给压力突出;灾毁耕地不断发生,土地生态环境面临威胁等农田保护瓶颈问题。该文根据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态势及问题提出了通过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科学合理划分农田保护区域;建立基本农田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