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0)
2023(9914)
2022(8553)
2021(7916)
2020(6992)
2019(16016)
2018(16017)
2017(30988)
2016(17519)
2015(19844)
2014(20343)
2013(20045)
2012(19088)
2011(17329)
2010(17792)
2009(16438)
2008(16735)
2007(15404)
2006(13238)
2005(11964)
作者
(55035)
(46468)
(45971)
(43975)
(29472)
(22372)
(21098)
(18138)
(17340)
(16691)
(15957)
(15707)
(14978)
(14828)
(14719)
(14348)
(14252)
(13576)
(13510)
(13260)
(11693)
(11638)
(11335)
(10559)
(10470)
(10426)
(10361)
(10316)
(9604)
(9578)
学科
(69724)
经济(69629)
管理(47190)
(45356)
(36174)
企业(36174)
方法(33482)
数学(29205)
数学方法(28867)
(20032)
(19382)
(19138)
中国(17610)
(15433)
业经(13601)
地方(13229)
农业(12937)
(12459)
贸易(12459)
理论(12172)
(12136)
(12126)
财务(12086)
银行(12086)
(12053)
财务管理(12051)
(11740)
金融(11731)
(11509)
企业财务(11465)
机构
大学(261588)
学院(259416)
(100036)
经济(97639)
管理(93240)
研究(93066)
理学(79888)
理学院(78838)
管理学(77122)
管理学院(76643)
中国(69055)
科学(61547)
(57165)
(54930)
(50483)
(47886)
研究所(46261)
业大(44455)
农业(43882)
中心(42178)
(41086)
财经(37944)
北京(35603)
(35547)
师范(35091)
(34336)
(33080)
(32065)
经济学(30641)
(29859)
基金
项目(172336)
科学(133186)
基金(123545)
研究(120649)
(110829)
国家(109937)
科学基金(91007)
社会(73672)
社会科(69629)
社会科学(69603)
(67779)
基金项目(65312)
自然(60849)
自然科(59428)
自然科学(59401)
(58486)
自然科学基金(58363)
教育(56480)
资助(51336)
编号(48848)
成果(41266)
重点(39891)
(38415)
(36522)
课题(34961)
(34852)
计划(33974)
科研(33709)
创新(32750)
(31840)
期刊
(110078)
经济(110078)
研究(72730)
中国(52772)
学报(50750)
(49389)
科学(43531)
(38649)
大学(36354)
学学(34365)
农业(33157)
管理(31621)
教育(28926)
(22759)
金融(22759)
技术(21398)
财经(19069)
(18051)
业经(17810)
经济研究(17358)
(16324)
问题(15129)
(15049)
业大(13301)
图书(12648)
资源(12563)
统计(12481)
技术经济(12432)
(11957)
科技(11873)
共检索到384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研究目的: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和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探求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形态、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过程不同,其中耕地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耕地利用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则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研究结论:应尽快建立和实施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李明秋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雨濛  
耕地利用不合理,存在有小规模粗放经营、利用不充分、非农化及浪费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耕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而且正外部性又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补偿,负外部性又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遏制,据此,本文在分析了耕地外部性的形成及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略及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全峰   严建文   瞿诗进   郭文昊  
耕地利用效益是评估区域耕地利用协调程度的必要前提,也是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东北黑土区为研究区,依据耕地利用系统理论,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框架,运用综合评价法、探索性数据分析法与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2020年东北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整体上均呈现为由南部和中部平原地区向西部和北部低丘缓坡地形区减少趋势,社会效益则主要表现为由南部向北部递减的分布趋势。2)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上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高集聚主要在辽宁省南部以及北部黑龙江省县域范围分布,低集聚则集中分布在东部内蒙古和中部吉林省县域。3)从影响因素来看,黑土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中气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作物复种指数是关键影响因素,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更加显著。为更好的提升黑土区耕地利用效益,需要把握乡村振兴协作、保护经营机制、农业综合措施和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滨  
耕地资源是关系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件。为此,本文聚焦中国耕地资源,并以加拿大为参照,基于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测算中加两国耕地利用效益,系统分析中加两国耕地利用效益。研究表明,2005—2016年,中加两国耕地利用效益均呈现增长态势,加拿大耕地利用效益明显高于中国,且加拿大耕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层面具有全方位优势;相比之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益的增速则明显高于加拿大,这得益于中国各级政府对耕地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农民生态意识的觉醒。最后,借鉴加拿大耕地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提出完善农业补贴、提高农业机械普及率、减少农业化肥农药使用以及完善农业法律体系等方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乌云嘎  于婧  姜艳  周勇  
开展耕地利用效益评价,对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和耕地高效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结合能值分析、自相关等方法,评价和分析了2002~2011年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10a来武穴市耕地利用效益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处于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分别达58.17%和61.29%;能值投入中工业能值所占比重最大,超过总量的70%以上,2011年达到82.17%;耕地集约度增加6.60×1015sej的同时环境压力也在变大,耕地环境负载率由2002年的2.88上升至2011年的4.61;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武穴市各乡镇单位面积耕地能值投入和产出具有较明显的东高—南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海兵  
耕地为社会公众提供粮食安全、环境生态等外部效益,兼顾民意的外部效益内部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构建紧迫而重要。本文作者运用意愿调查法,实证分析了宜昌市居民对耕地外部效益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指出耕地外部效益问题日益凸显的根源在于城乡收入的差距,提出耕地有效保护应实行增加农业收益与经济激励补偿并举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梁海鸥  林佳  孙白妮  张慧  姜博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选取黑龙江省垦区为研究区,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本研究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黑龙江省垦区1999—2008年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和系统协调度,并采用SPSS软件对耕地利用效益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整体效益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10年间耕地利用生态效益在小范围内反复波动,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呈较大波动增长趋势,并与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研究区耕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发展相对均衡,协调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产力、人均农业GDP、农业投资效益、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生态质量等是影响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敏感因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郝晋珉  李涛  
土地利用社会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包括对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程度。鉴于农地与“三农”问题的特殊关系 ,农地利用社会效益的核心内容就以“三农”问题为切入点 ,全面反映农地利用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影响。社会效益监测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 ,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 ,初步构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农民发展 3个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庞英  张绍江  陈志刚  
文章尝试性地提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并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和特征,为制定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为国家制定耕地利用、保护和耕地整理、补偿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人力资本水平等8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主要结论或政策启示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政策、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耕地数量,更要考虑耕地利用效益状况,实行高效益高保护、高补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琼峰  李明德  段建南  吴海勇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了近2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和各县市的耕地利用效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增长趋势,而生态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全省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变异较大,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洞庭湖平原区和湘中东部丘陵区。湖南省在保护耕地资源数量的同时应注重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实现各地农业的均衡发展,在增加粮食单产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减小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能耗的空间差异,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在耕地利用过程中控制化肥施用量的增长、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流涛  曲福田  王春华  
引入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测度1997~2004年我国耕地利用效率,该方法可以使用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指标,弥补了当前对耕地利用效率测度只考虑单项投入和产出指标的不足;并将耕地利用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剖析耕地生产效率变化的源泉;最后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4年我国耕地利用效率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732,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从综合技术效率的构成来看,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和纯技术效率基本一致,这表明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引起的;同时各个行政区间的耕地利用效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影响耕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超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耕地所承载的利益呈现多元化,原有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心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本文在梳理我国耕地利用和保护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耕地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事权不平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收益分配不合理等的制度成因,提出对于耕地的利用和保护需要引入实质公平、合作治理等理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海兵  
从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外部效益供给的角度,运用意愿调查法探讨了宜昌市农户对耕地外部效益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保护当地耕地外部效益的年平均支付意愿为103元,耕地外部效益年经济价值达1876万元;影响农户是否意愿支付的显著因素有耕地保护必要性的认识、教育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等。该研究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耕地外部效益评估技术、推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等提供参考和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清禄  黄纪辛  朱照宇  
本文将土地详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中耕地资源的数据作了对照 ,并将耕地的变化与经济 (GDP)增长联系起来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的耕地数比原有的统计数要多 ;实际减少的耕地却远远大于统计数 ;耕地减少率与GDP增长率有同步消涨的关系。可以认为 ,广东省经济主要还是资源消耗型的 ,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