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
2023(934)
2022(726)
2021(785)
2020(581)
2019(1257)
2018(1274)
2017(2221)
2016(1183)
2015(1391)
2014(1349)
2013(1346)
2012(1218)
2011(1209)
2010(1260)
2009(1083)
2008(1115)
2007(947)
2006(853)
2005(814)
作者
(4288)
(3819)
(3414)
(3394)
(2199)
(1802)
(1662)
(1555)
(1360)
(1355)
(1346)
(1268)
(1247)
(1178)
(1099)
(1088)
(1054)
(1042)
(986)
(956)
(947)
(858)
(851)
(847)
(803)
(796)
(793)
(769)
(762)
(749)
学科
(4404)
经济(4397)
土地(4387)
管理(2430)
(2415)
(2378)
资源(2282)
(1896)
(1834)
问题(1813)
(1769)
耕地(1701)
农业(1367)
(1344)
方法(1294)
业经(1269)
(1269)
企业(1269)
经济学(1060)
数学(1008)
中国(999)
数学方法(988)
(975)
制度(929)
(929)
服务(853)
环境(819)
生态(813)
地方(733)
(718)
机构
大学(18034)
学院(18013)
研究(7820)
管理(6518)
中国(6152)
(6060)
(5942)
经济(5857)
科学(5626)
理学(5480)
理学院(5350)
管理学(5217)
管理学院(5186)
农业(4707)
(4504)
业大(4370)
(4275)
研究所(3954)
中心(3735)
农业大学(3304)
资源(3134)
(3042)
(3041)
(2918)
(2877)
师范(2861)
北京(2809)
科学院(2742)
(2708)
师范大学(2391)
基金
项目(13252)
科学(10407)
基金(9930)
(9628)
国家(9556)
研究(8585)
科学基金(7789)
自然(5765)
自然科(5591)
自然科学(5590)
自然科学基金(5501)
基金项目(5425)
社会(5249)
社会科(4924)
社会科学(4924)
(4734)
(4470)
资助(3812)
教育(3655)
编号(3332)
重点(3208)
(2994)
(2958)
计划(2941)
(2765)
科技(2620)
科研(2563)
成果(2413)
(2400)
(2396)
期刊
(7399)
经济(7399)
中国(6782)
(5056)
科学(4484)
研究(4147)
学报(4146)
农业(3475)
大学(2867)
学学(2797)
资源(2556)
(2170)
(2049)
国土(1775)
管理(1679)
土地(1655)
教育(1552)
业大(1323)
(1268)
金融(1268)
(1228)
林业(1186)
业经(1166)
(1063)
中国农业(1051)
农业大学(1041)
财经(1026)
(996)
卫生(996)
自然(971)
共检索到27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强  严金明  赵烨  
现阶段,社会各界在关注耕地土壤肥力与综合生产力的同时,也普遍开始重视土壤自净能力、生态功能、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健康的土壤-健康的食品-健康的人群"的理念已得到各界的普遍认可。因此,从资源(耕地自然质量与生产能力)与环境(土壤环境)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诊断耕地健康状况,探索建立改善耕地健康状况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苏浩  吴次芳  李雪银  
研究目的:探索建立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方法体系,为准确判别区域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调查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系统健康是指当构成耕地系统内部因子或系统外部的水平方向因子和垂直方向因子受到干扰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能力、维持能力和恢复能力。(2)耕地系统健康与突变理论的运行机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突变理论为构建耕地系统健康诊断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当构成耕地系统各因子受到干扰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时,耕地系统将有序运行,则耕地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反之,系统的各因子发生突变超出阈值范围,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则耕地系统处于非健康状态。(3)基于“要素特征—作用机理—阈值测算—系统诊断—调控策略”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是测算区域耕地系统健康水平和诊断健康状态的基本逻辑。研究结论:耕地系统健康问题是因耕地系统构成因子的突变引发,突变理论能够有效解释耕地系统变化机理和健康状态,本文构建的耕地系统健康诊断理论框架体系,完善和丰富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浩  吴次芳  
诊断耕地系统健康状态,揭示耕地系统健康演化过程的时空特征,可为维持和提高耕地系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地域克山县为研究区,利用突变模型和ArcGIS平台,测算耕地系统健康阈值系数,诊断其健康状态,阐明耕地系统健康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系统健康阈值范围为[0,0.26)、[0.26,0.48)、[0.48,0.71)和[0.71,1.00]4个区间,耕地系统健康状态相应表现为差、中、良和优。(2)1986—2018年研究区耕地系统健康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各乡镇的耕地系统健康在不同时间段存在着健康状态的转化情况。(3)1986—2018年研究区耕地系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耕地系统健康阈值系数下降幅度加快,各乡镇的耕地系统健康阈值系数逐渐趋于均质化,健康阈值系数的差异性持续减小。文章通过构建黑土区典型地域耕地系统健康诊断体系,验证了不同时序耕地系统健康状态差异,提出了建立全生命周期耕地系统健康监测支撑体系的设想,丰富和完善了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慧敏  郭熙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视角下的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对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状况进行诊断,为促进耕地健康提供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生态视角,选取土壤肥力指标、耕地土壤环境污染性指标及有益性指标构建了南方典型丘陵区耕地健康诊断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法进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采用最小因子法进行耕地有益系数评价,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耕地污染状况评价,针对未污染耕地,利用有益系数对土壤肥力分值进行修正,对受污染耕地根据污染状况进行分类诊断。研究结果:奉新县耕地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健康耕地占89.62%,5.40%的耕地因缺肥处于亚健康,4.38%的耕地因灌溉水水质受到污染不健康,0.60%的耕地因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不健康。研究结论:基于土壤肥力—环境污染—土壤有益元素的耕地健康综合诊断体系与方法,为南方典型丘陵区的耕地质量评价以及耕地保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其他区域耕地质量评价和耕地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美  李艳红  李海亭  庞小平  
以寿光沿海湿地为例,运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从湿地生态特征、整体功能特征及外部社会环境三方面选取23项评价指标,构建了寿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单项指标、亚类指标和综合指标三个层次;然后进一步把评价指标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疾病4个等级,运用定量、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性描述等多种手法界定了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等级隶属度,构造了隶属评判矩阵;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造了权重向量;最后,运用加权平均型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寿光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逐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湿地系统在最大隶属程度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锐  刘友兆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生态系统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在界定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1996~2010年我国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不断提高,综合指数从0.484 4增加到0.626 9,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2)压力指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系统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2010年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5.33%和0.52%的速度增加,而系统响应的障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玉琼  
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构建或加入健康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主要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复原能力、协同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和创新能力来衡量。论文通过分析影响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从功能、平衡、价值增值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诊断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2000—2010年四川省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呈逐步改善态势,但2010年"亚健康"等级关联度很弱;(2)人均耕地面积、土地垦殖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水土流失程度是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程度,促进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宾  唐升  
推进耕地集约利用,是新发展阶段解决中国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PSR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中国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协调度函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测算了2005—2021年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处于基本或者比较集约水平。PSR框架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不稳定,特别是2014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由此表明,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影响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立江  汪景宽  裴久渤  李双异  安婷婷  
研究目的:从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管理、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对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障碍因素诊断,为今后定量化分析耕地地力障碍因素提供方法。研究方法: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以中等地(四、五、六、七等地)为主,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64.47%;其次为高等地(一、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匡丽花  叶英聪  赵小敏  郭熙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改善耕地安全状况、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论文在界定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关系的基础上,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以江西省鹰潭市为研究区域,研究200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状况及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结果表明:1)2005—2015年间,鹰潭市耕地数量安全和耕地质量安全均整体呈上升趋势,耕地生态安全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安全状态耕地提升至90.44%,非常安全耕地占2%;2)不同县(市、区)因发展类型及特点不同,耕地系统安全变化特征不一,月湖区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最低并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余江县耕地系统安全整体较高并呈上升趋势,贵溪市耕地系统安全处中上水平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3)土壤有机质含量、化肥负荷、耕地保有力度、p H、固定资产投资、灌溉保证率、人均耕地面积、城市化水平、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农药负荷是制约耕地系统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乐容潮  雷国平  丁雪  殷嘉迪  曲晓涵  
【目的】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耕地集约度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如何科学预测耕地集约度则一直是研究难点。【方法】基于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现状,运用熵权、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BP神经网络、障碍因子诊断法等揭示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趋势及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为耕地集约利用发展方向及提高耕地集约利用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结果表明:(1)19852014年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值为0.346 2,处于相对集约状态;20152024年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耕地集约利用度均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立江  汪景宽  裴久渤  李双异  安婷婷  
研究目的:从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管理、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对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障碍因素诊断,为今后定量化分析耕地地力障碍因素提供方法。研究方法: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以中等地(四、五、六、七等地)为主,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64.47%;其次为高等地(一、二、三等地),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28.31%;低等地(八、九、十等地)最少,只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7.22%;(2)对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中耕层厚度、有机质、有效磷、pH、灌溉能力、排涝能力6个指标进行障碍度分析,发现除有效磷和pH对耕地地力障碍作用不明显外,其他因素均有明显障碍作用,且障碍程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论:(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对东北典型黑土区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有了全面掌握,为今后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2)障碍度模型的引入为分析影响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提供了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为耕地地力保护和提升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宝涛  王鑫淼  刘帅  郄瑞卿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为了弥补此缺陷,将人工智能的正态云模型引入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借助正态云模型、熵值赋权法、实证研究法,基于Matlab 7. 1软件平台,构建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诊断PSR-EES框架体系,对2000—2016年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吉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安全"的演化过程,整体呈趋好态势;(2)单一指标演化发展中,状态层和响应层多数指标优化趋势明显,压力层指标恶化较快。正态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向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的不确定性映射,兼顾了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存在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适用于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华伟  张锐  孟展  刘友兆  
研究目的:弥补已有耕地生态安全诊断中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集对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1999—2013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耕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演变历程,但2013年"较安全"水平不高;(2)长远来看,压力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压力和状态的障碍度呈现增加趋势,响应的障碍度不断下降;(3)单位耕地化肥负荷、人均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农药负荷、土地垦殖率、水土流失等是耕地生态安全等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耕地生态安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