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0)
2023(11831)
2022(9860)
2021(9189)
2020(7663)
2019(17543)
2018(17442)
2017(32662)
2016(18171)
2015(20581)
2014(20747)
2013(20180)
2012(18788)
2011(16625)
2010(16666)
2009(15662)
2008(15393)
2007(14015)
2006(12346)
2005(10926)
作者
(50343)
(42570)
(42150)
(40200)
(26979)
(20371)
(19087)
(16338)
(16224)
(15609)
(14624)
(14534)
(13996)
(13670)
(13606)
(13040)
(12361)
(12354)
(12308)
(12263)
(10813)
(10431)
(10289)
(9960)
(9542)
(9500)
(9481)
(9396)
(8680)
(8523)
学科
(66469)
经济(66370)
管理(57178)
(48661)
(38825)
企业(38825)
(31042)
方法(23449)
(22088)
中国(20928)
地方(20560)
数学(20094)
数学方法(19874)
(19848)
业经(15641)
(15382)
财务(15336)
(15293)
财务管理(15288)
农业(14794)
企业财务(14416)
财政(14317)
(14196)
(12396)
银行(12363)
环境(11905)
(11664)
(11577)
理论(11241)
(11238)
机构
学院(243262)
大学(241710)
(94380)
经济(92107)
管理(87793)
研究(84978)
理学(73929)
理学院(72988)
管理学(71729)
管理学院(71273)
中国(66338)
(55410)
(52768)
科学(51996)
(45003)
(43023)
(42302)
中心(40034)
财经(39015)
研究所(38220)
业大(36200)
(35023)
农业(32750)
(32716)
师范(32338)
北京(32103)
(32027)
(31770)
(31408)
经济学(28822)
基金
项目(160942)
科学(125267)
研究(120718)
基金(113614)
(99060)
国家(98177)
科学基金(83327)
社会(75507)
社会科(71221)
社会科学(71205)
(65641)
基金项目(60308)
教育(55531)
(53555)
自然(52459)
自然科(51056)
自然科学(51038)
编号(50216)
自然科学基金(50094)
资助(45353)
成果(42562)
重点(36884)
课题(36461)
(35245)
(34821)
(34086)
(32898)
(31189)
创新(30960)
国家社会(30831)
期刊
(114378)
经济(114378)
研究(76151)
中国(61488)
(49776)
学报(39294)
(38812)
科学(34613)
管理(32916)
教育(31021)
大学(29935)
学学(27872)
农业(25758)
(23750)
金融(23750)
技术(21416)
财经(20009)
业经(18622)
经济研究(17258)
(17187)
问题(15076)
(13306)
图书(13052)
会计(12972)
财会(12777)
(12739)
资源(12090)
(10907)
现代(10789)
科技(10530)
共检索到391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苑韶峰  
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手段。以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为例,遵循财事权相匹配原则重构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对于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总体上,浙江省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处于耕地亏损状态,不能参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省域范围内,全省64个研究单元中共有50个县级行政单位存在耕地保护地方事权外溢效应,可以分配到浙江省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财事权相匹配视角下的优化分配结果与实际分配结果。研究发现,相比实际分配模式,基于财事权相匹配视角构建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下资金分配对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地区倾斜度更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是解决耕地保护区域非均衡的重要工具,其通过管制弱化区域和管制强化区域之间的横向财政转移,使得不同区域均能享受到国土空间优化带来的福利提升,有助于耕地保护的实施。本文初步尝试将新增费缴纳、新增费分配过程有机结合,视为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即新增费由建设用地指标多的非农发展区流向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农地保护区,并考察这种以新增费为载体的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的耕地保护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5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和引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制度有助于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但是其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进一步探讨新增费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新增费缴纳和新增费分配的耕地保护效应大小可知,相比于新增费分配,新增费缴纳的耕地保护效果更好。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以新增费为载体的省际横向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耕地资源保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丁宁  金晓斌  唐健  张志宏  赵婕  宋佳楠  周寅康  
论文以农用地转用环节征收数额较大、改革相对较早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为研究对象,应用200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率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间动态变化的计量经济函数,采用混合OLS模型加以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的耕地保护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2003—2008年间,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率每提高1元/m2,每省每年约能减少耕地占用面积47.26 hm2;②2003—2008年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实施累计抑制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2 410.00 hm2,其耕地保护绝对效果较为显著;③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保护相对效果随年份呈上升趋势,地域差异较大但未呈现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 %.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 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 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 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 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剑  曹海欣  赵芳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自1999年开征以来,作为调节土地市场的重要经济杠杆,在促进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抑制新增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增加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推动农村土地整治、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从实践看,新增费管理政策仍过于粗放,存在多种"亚健康"症状。实现新增费差别化管理,将有助于提升新增费资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红梅  刘卫东  连纲  
尝试采用DEA方法测评浙江省11个地级市及69个县市1996—200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效率,进一步分析空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发现: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效率普遍较低,11个地级市中除宁波市、湖州市和嘉兴市为DEA有效外,其余8个地级市均为DEA无效;69个县市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也普遍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进一步将建设用地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结果发现: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规模效率普遍较低,且与新增建设用地效率的有效性情况一样,呈现出自北向南梯度下降的趋势。规模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政府间财政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纽带,是实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重要财政制度安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环节,是健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缪小林  
2008年,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体系下设立了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各省区再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相应的资金分配办法,其最终目标是引导生态功能区政府和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然而,由于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设计理念是建立在增强生态功能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上,加之各省区的资金分配方案又各不相同,自然,制度设计的初衷与最终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偏差。本文主张中央对地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定位在生态外溢价值补偿上,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首先,本文基于不同补偿路径提出了"生态外溢价值"补偿理念;其次,基于拓展的能值模型分别测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生态资源稀缺价值和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桂芝  
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落实和实施。其核心宗旨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作为促进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山  张启春  
政府设计实施转移支付制度有着多重目标 :实现纵、横平衡和矫正外溢及其他经济政治目标 ,这些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规范的转移支付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区域间财政能力或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 ,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对不同项目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我国现阶段政府转移支付的具体政策目标既受政府转移支付的最终目标制约 ,更服从于现阶段的国家宏观经济社会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耕地保护区地方政府很难获取土地财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积累.损害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打击了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因此.基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构建耕地保护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迫在眉睫。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土地财政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定量关系.从地方政府经济福利视角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财政不利于耕地保护.土地财政每增加1亿元.耕地面积相应减少约91.5 hm^2;进一步由转换关系可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约为109万元//hm^2。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粮食安全法下各省份的耕地赤字/盈余量.探讨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万坷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转移支付;生态足迹;生态服务价值;优先序
关键词: F301.21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海利  
转移支付是缩小教育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安排。对浙江省2006~2009年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受益分析表明,转移支付受益呈现出"人均收入越高、受益份额越小"的格局。即,转移支付资金本身完成了缩小地区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但是,从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受益归宿看,低收入群体并非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的最大受益者,而是利益受损者。这意味着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扩大对推动教育公平的力度在逐步减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