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4)
2023(12248)
2022(10808)
2021(10161)
2020(8583)
2019(20059)
2018(19825)
2017(38698)
2016(20860)
2015(22963)
2014(22894)
2013(22829)
2012(20900)
2011(18806)
2010(18804)
2009(16944)
2008(16324)
2007(14196)
2006(12264)
2005(10824)
作者
(60503)
(50400)
(49600)
(47749)
(32030)
(24255)
(22659)
(19697)
(19094)
(18054)
(17258)
(16967)
(16029)
(15916)
(15569)
(15515)
(14956)
(14878)
(14389)
(14312)
(12514)
(12346)
(12156)
(11453)
(11209)
(11157)
(11002)
(10948)
(10152)
(9879)
学科
(82603)
经济(82517)
管理(58820)
(55582)
(46705)
企业(46705)
方法(38755)
数学(33459)
数学方法(33042)
(21059)
(20902)
中国(20817)
(20467)
业经(17683)
地方(16764)
(15085)
理论(14196)
(14130)
贸易(14121)
农业(13961)
(13686)
(13537)
财务(13470)
财务管理(13446)
(13131)
技术(13000)
环境(12902)
企业财务(12859)
(12002)
银行(11956)
机构
大学(294733)
学院(290667)
管理(116411)
(113046)
经济(110579)
理学(101443)
理学院(100268)
研究(99055)
管理学(98414)
管理学院(97888)
中国(71540)
科学(63550)
(63289)
(51449)
(50177)
(49380)
业大(46135)
研究所(46052)
中心(44029)
财经(41792)
(41502)
北京(39930)
农业(38796)
(38775)
师范(38374)
(38127)
(36373)
(33688)
经济学(33446)
财经大学(31405)
基金
项目(205705)
科学(161400)
基金(150025)
研究(147762)
(131916)
国家(130868)
科学基金(111882)
社会(92146)
社会科(87364)
社会科学(87339)
基金项目(80272)
(79656)
自然(74590)
自然科(72807)
自然科学(72785)
自然科学基金(71479)
(67681)
教育(67341)
资助(61910)
编号(59247)
成果(47958)
重点(46053)
(45310)
(43207)
(42336)
课题(40703)
科研(39752)
创新(39503)
教育部(38566)
大学(38138)
期刊
(120110)
经济(120110)
研究(85099)
中国(54147)
学报(50574)
科学(45712)
(43915)
管理(42018)
(38118)
大学(37617)
学学(35292)
教育(32098)
农业(30594)
技术(24013)
(22678)
金融(22678)
财经(20145)
业经(19461)
经济研究(19387)
(17140)
图书(16183)
(15988)
问题(15876)
科技(14779)
理论(14336)
(13830)
技术经济(13823)
实践(13246)
(13246)
资源(12968)
共检索到416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靳相木  杜茎深  
研究目的:对已有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文献的技术路线及主要议题进行一个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耕地保护补偿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外学界对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现状,总体上可以用"三条路线,两个层面"予以概括。"三条路线"是指从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逻辑看,学界采取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条:基于外部性内部化原理的补偿研究、基于发展权转移原理的补偿研究和基于社会平均收益原理的补偿研究。"两个层面"是指已有研究涉及的议题主要包括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研究和面向农户的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两个层面。研究结论:今后耕地保护补偿研究应在以下三个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迪  聂锐  王胜洲  
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生态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耕地价值核算、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取向。研究发现:①国内对耕地价值核算的研究多沿袭国外的理论框架,且对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划分缺少一个明晰的分类体系;②耕地资源外部效益的估算方法应区别对待,且缺少不同方法与途径的比较研究;③耕地外部性的经济补偿标准在时空分配方面的研究有待强化;④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补偿模式与执行效率的研究。进而提出:应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名豪  王坤鹏  郭杰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忠  魏素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完善对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关于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的文献发现,存在关于耕地价值构成与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依据、补偿受偿主体、补偿标准、跨区范围等方面的争论。耕地用途转用包含向高级和低级用途转用两种状态,微观、中观与宏观主体目标错位是耕地无序转用的根源,需要以激励型、约束型相混合的政策矫正地方政府将耕地转为高级利用的收益函数,以农业支持政策矫正农户将耕地转为低级利用的收益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曲福田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实现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①粮食主销区的土地产出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因而具有对主产区进行经济补偿的现实条件和意愿;②通过GDP增长提成、机会成本税及市场调节的途径,可能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所接受,从而实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有效补偿;③在补偿机制运作上,要合理界定税费收交主体与额度,制定可行的征收办法。由于粮食主产区在补偿博奕中的弱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战刚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为我国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保证耕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厘清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合理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雍新琴  舒帮荣  陈龙高  渠立权  梅艳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行政与财政体制,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级市和25个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县级政府多重角色选择与责任规避的机理,揭示了县级政府规避耕地保护的责任,导致耕地过度损失的原因,以及实施耕地保护县域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构建补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经济人的特性,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巨大收益差距,且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是其热衷于推动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财政损失,缩小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边际收益差值;在省与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设立耕地保护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安涛  吴郁玲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再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根据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本拥有量较多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低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而拥有较多金融资本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高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货币化补偿相比于其他补偿方式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激励更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补偿的意愿越强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耕地标准面积盈余量为162.72×103公顷,需要接受的补偿额度为115.53亿元。以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为基础,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等方法,测算出湖南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为19.18万元/公顷和107.51万元/公顷,并引入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进行动态修正,以该值为依据,测算出湖南省农户和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8.87万元/公顷。以期为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小平  宋丽洁  柴铎  刘颖梅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区域间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必然不同。依据外部性理论,采用人均耕地阈值方法,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确定了省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国耕地赤字区12个省份,耕地平衡区8个省份,耕地盈余区11个省份,并将补偿分区与我国传统粮食分区进行比较,显示出了我国耕地资源的恶化趋势及补偿的迫切性。分区结果为耕地保护区域横向补偿额度及其流向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彬如  李全新  
[目的]耕地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农民和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两个利益主体。为提高耕地保护效果,需要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别确立不同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方法]以西北的甘肃省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依据,分别确立农民和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采用当量因子法、替代法、机会成本法等核算出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结果] 2015年,甘肃省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之和为117. 36万元/hm~2,结合地方政府支付能力指数、区域社会发展阶段系数,确定甘肃省农民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12. 82万元/hm~2。测算出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为5. 51万元/hm~2,以此确定甘肃省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2. 76万元/hm~2。[结论]耕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甘肃省耕地资源生态、社会价值是其GDP的6. 11倍,地方政府应加大耕地保护方面的支出。研究结果为甘肃省政府出台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西北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凯  张瑞  曹慧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永福  李全新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保护已有的耕地,平衡好耕地与其他行业发展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激发地方政府、农户与农村集体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测算出湖南省耕地盈余、耕地赤字的市域均为7个。耕地赤字的市域将耕地保护的任务转嫁给了耕地盈余市域,需要对耕地盈余市域支付补偿。采用机会成本法,测算出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为7.1万元/公顷。其中,耕地赤字最严重的为长沙市,耕地标准面积赤字量为108.56×103公顷,需要支付的补偿额度为77.08亿元。耕地盈余最大的为常德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和平  王玄德  沈燕  邓健  
研究目的: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设计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定量测算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方法:定量评估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2007年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94.45元/m~2,其中经济产出价值5.33元/m~2,社会保障价值7.35元/m~2,发展权价值34.01元/m~2,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35.63元/m~2,生态环境价值12.13元/m~2。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为3.92元/m~2·a。研究结论:耕地资源价值涉及个人与社会2个权利主体,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5个方面。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