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8)
- 2023(11164)
- 2022(9800)
- 2021(9066)
- 2020(7571)
- 2019(17471)
- 2018(17463)
- 2017(34049)
- 2016(18206)
- 2015(20595)
- 2014(20692)
- 2013(20710)
- 2012(19081)
- 2011(17470)
- 2010(17505)
- 2009(16141)
- 2008(15242)
- 2007(13285)
- 2006(11823)
- 2005(10416)
- 学科
- 济(94138)
- 经济(94056)
- 管理(53379)
- 业(46908)
- 企(39135)
- 企业(39135)
- 方法(37006)
- 数学(32193)
- 数学方法(31893)
- 地方(21816)
- 中国(19762)
- 学(19554)
- 农(19265)
- 业经(18166)
- 财(17042)
- 地方经济(13955)
- 环境(13945)
- 和(13383)
- 农业(13188)
- 制(12812)
- 理论(12741)
- 贸(12561)
- 贸易(12554)
- 易(12064)
- 技术(11174)
- 划(11143)
- 融(10823)
- 金融(10822)
- 务(10407)
- 银(10384)
- 机构
- 大学(269176)
- 学院(266864)
- 济(113799)
- 经济(111420)
- 管理(107968)
- 理学(93624)
- 理学院(92602)
- 管理学(91154)
- 研究(91125)
- 管理学院(90689)
- 中国(65877)
- 京(57023)
- 科学(55901)
- 财(48459)
- 所(45607)
- 研究所(41613)
- 中心(39994)
- 农(39635)
- 财经(39507)
- 业大(39010)
- 江(37566)
- 北京(36314)
- 经(35827)
- 范(34844)
- 师范(34593)
- 经济学(34382)
- 院(32928)
- 农业(30792)
- 经济学院(30646)
- 州(30614)
- 基金
- 项目(182546)
- 科学(143142)
- 研究(134031)
- 基金(132517)
- 家(114588)
- 国家(113667)
- 科学基金(97772)
- 社会(84900)
- 社会科(80450)
- 社会科学(80426)
- 基金项目(70973)
- 省(70485)
- 自然(63167)
- 自然科(61548)
- 自然科学(61535)
- 自然科学基金(60420)
- 教育(60139)
- 划(58887)
- 资助(54639)
- 编号(54472)
- 成果(43863)
- 重点(40126)
- 部(40110)
- 发(39253)
- 创(37177)
- 课题(36927)
- 创新(34676)
- 国家社会(34605)
- 教育部(34541)
- 科研(34422)
- 期刊
- 济(129800)
- 经济(129800)
- 研究(81539)
- 中国(46464)
- 学报(40336)
- 管理(39800)
- 科学(38202)
- 农(35700)
- 财(34848)
- 大学(30377)
- 学学(28698)
- 教育(25737)
- 农业(25212)
- 技术(23166)
- 经济研究(21029)
- 融(20377)
- 金融(20377)
- 财经(19640)
- 业经(19354)
- 经(16763)
- 问题(16625)
- 技术经济(14694)
- 图书(14091)
- 理论(13825)
- 科技(12611)
- 现代(12559)
- 实践(12519)
- 践(12519)
- 业(12202)
- 资源(12143)
共检索到38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战刚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为我国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保证耕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厘清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合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补偿 耕地保护 合理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王兴杰 张新华 武红 胡咏君
耕地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分析关注耕地保护和耕地向其他用地转换后的经济效益上的差别,从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耕地数量、质量、权属和生态环境等的保护。经济合理地保护耕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耕地保护中相关各方因土地收益流转而紧密相连,任何一方收益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各方的连锁反应。在耕地保护相关方与土地收益流转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理论依据,设定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收益标准和成本标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推导出农用地收益转换边际的理论模型,尝试寻求经济合理地保护耕地的可行之道,即确立农民耕地保护主体地位,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确的耕地保护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兴杰 谷树忠 董德坤 张新华 武红 周洪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能产生高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建设占用是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持耕地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构建了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模型研究表明,为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必须将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山东省典型案例区耕地保护实证表明,在耕地变化驱动因素保持不变、提高5%和降低5%的3种情景下,为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增值收益惠及农民、政府(地方政府、省级和中央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受损、土地使用者承担相应耕地保护责任,典型案例区单位面积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年变化率至少应保持在1.09%-8.75%之间;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迪 聂锐 王胜洲
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生态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耕地价值核算、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取向。研究发现:①国内对耕地价值核算的研究多沿袭国外的理论框架,且对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划分缺少一个明晰的分类体系;②耕地资源外部效益的估算方法应区别对待,且缺少不同方法与途径的比较研究;③耕地外部性的经济补偿标准在时空分配方面的研究有待强化;④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补偿模式与执行效率的研究。进而提出:应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晶
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耕地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耕地保护成本与耕地收益矛盾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立足于我国耕地保护实际情况,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对农户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进行了细致分析,进而研究了实行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可能性、理论依据及其补偿标准的确定原则与测算方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毋晓蕾 汪应宏 陈常优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逐渐减少,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盈余/赤字面积及其折算系数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标准测算方法。同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基础是耕地效益的外部性。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将置于公共领域耕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显化。(2)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计算区域赤字/盈余。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耕地质量以及复种指数的差异较大,区域间单位耕地的产出也不同,因此在测算...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经济补偿 河南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蔡银莺
耕地保护不仅要确保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而且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和生态功能不下降。本文综合考虑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属性.采用加权求合法计算耕地的综合水平.并据此采用Jenks自然断裂点法将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划分为耕地赤字区、耕地平衡区以及耕地盈余区.界定了县级层面耕地保护补偿关系。分区结果显示:全省共有56个耕地赤字区.28个耕地平衡区以及18个耕地盈余区.盈余区个数仅占总样本的18 %.说明湖北省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偏低;省内耕地资源综合水平差异较大.综合水平值最高为0.209 9(钟祥市).最低为0(江汉区、武昌区和黄石港区).平均水平为0.083 8。此外.通过构建耕地资源综合水平与土地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广辉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翠珍 郑红斌
研究目的:在对耕地利用及转用的经济过程与相关利益主体损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耕地流失经济机理,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功能外溢引发的耕地利用低收益和耕地非农化的低成本以及耕地保护的巨大机会成本是耕地转用的根本所在,可从耕地利用多功能外溢补贴以及发展机会成本补偿两个方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机制。研究结论:当前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平衡各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关系,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的微观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小平 柴铎 卢艳霞 宋丽洁
研究目的:分析耕地保护补偿中的价值分配调整,为补偿标准核算和补偿模式设计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建立补偿机制的原因,耕地保护补偿是通过重新调整耕地价值分配、使耕地价值的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公平优先、效率跟进"。研究结论:根据福利经济学的边际生产率分配论以及外部性内部化的基本原理得到耕地保护补偿的三大基本条件,确定补偿提供者和接受者的依据是外部性的提供或接受情况;耕地保护主体的机会成本损失是补偿额的下限,而耕地为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正外部性价值应是补偿额的上限;应根据各地的占地压力实际进行梯度化补偿,对占地压力过大...
关键词:
土地经济 耕地保护补偿 机会成本 外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文博 李世平 陈昱
我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总价值认识不足,我国又未能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从而导致耕地与非农用地之间的比较效益差别。因而,给予耕地保护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是促进耕地保护的一个必要选择。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核心所在,耕地资源价值是确定补偿标准的基础。通过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综合分析,认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通过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内涵与实质的揭示,指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范围只应包括具有正外部性的非市场价值,即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出的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才能作为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计算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李明秋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效益体系 耕地非农化 补偿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牛海鹏
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保险+社会保障+实物技术货币一体化的区内经济补偿机制"和"基于上级政府调控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协商机制",并对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方式、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概念、类型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农户问卷调查,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2)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体系由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共同组成,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方式、补偿标准是影响其补偿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经济补偿 内部化机制 补偿效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曹慧 牛影影
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省级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并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1)2007—2015年我国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协调性,需要进行区际间耕地保护利益协调;2)将全国划分为8个耕地盈余区、11个耕地平衡区及12个耕地赤字区;3)2015年全国平均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2.90万元/hm2,其中,耕地赤字区最高,耕地盈余区次之,耕地平衡区最低;4)基于情景模拟法得出,不同区域的耕地盈亏量及耕地保护补偿额度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实行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建立动态化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尽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亮亮 蔡银莺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能否持续实施下去的预期对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在对政策预期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加以检验。研究结果:(1)稳定的政策预期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农户满意度绩效的影响正向显著;从中长期来看,农户对补偿政策未来5—10年能够持续实施的信心增加一个标准差(0.811),农民则对补偿政策"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下降0.487%、3.812%和6.569%,对补偿政策"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概率分别上升9.570%和1.379%。(2)除了政策预期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