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4)
2023(7965)
2022(6624)
2021(6092)
2020(5056)
2019(11855)
2018(11680)
2017(22438)
2016(11699)
2015(13224)
2014(13455)
2013(13169)
2012(12250)
2011(11431)
2010(12032)
2009(11439)
2008(11087)
2007(9885)
2006(8986)
2005(8202)
作者
(34896)
(29386)
(29207)
(27928)
(18826)
(13827)
(13171)
(11455)
(11150)
(10573)
(10197)
(9933)
(9543)
(9534)
(9205)
(9006)
(8617)
(8429)
(8400)
(7831)
(7465)
(7268)
(7095)
(6789)
(6703)
(6618)
(6446)
(6122)
(5997)
(5604)
学科
(76028)
经济(75974)
管理(34543)
(29041)
方法(28785)
数学(25261)
数学方法(24731)
(24476)
企业(24476)
地方(17397)
中国(14778)
(13895)
业经(13547)
(13105)
地方经济(12474)
理论(11684)
(10717)
环境(9490)
农业(9198)
(9128)
(9089)
(8625)
金融(8625)
经济学(8565)
(8408)
贸易(8401)
资源(8080)
(8031)
(7877)
银行(7876)
机构
学院(182451)
大学(181438)
(84464)
经济(82824)
管理(69463)
研究(62239)
理学(59568)
理学院(58925)
管理学(57609)
管理学院(57286)
中国(46983)
(37703)
(36574)
科学(36101)
(31240)
财经(29073)
研究所(28081)
中心(27431)
经济学(27344)
(26952)
(26196)
(24911)
北京(24163)
经济学院(24139)
业大(24067)
(23232)
师范(23060)
(22042)
(21415)
财经大学(21392)
基金
项目(115539)
科学(91664)
研究(84249)
基金(84170)
(72790)
国家(72250)
科学基金(62581)
社会(55179)
社会科(52425)
社会科学(52409)
(45089)
基金项目(42924)
自然(39572)
教育(39454)
自然科(38612)
自然科学(38604)
自然科学基金(37891)
(37301)
资助(35832)
编号(33608)
成果(27209)
重点(26365)
(25463)
(25391)
课题(23893)
(23534)
国家社会(23124)
教育部(22200)
创新(22039)
大学(21655)
期刊
(99287)
经济(99287)
研究(56592)
中国(35002)
(28064)
管理(27765)
学报(24569)
科学(24243)
(22531)
大学(19214)
技术(18638)
教育(18557)
学学(18277)
经济研究(17178)
财经(15590)
农业(15306)
(15111)
金融(15111)
业经(13733)
(13598)
统计(12532)
问题(12448)
技术经济(11473)
(10990)
决策(10070)
(8767)
商业(8656)
世界(8611)
(8274)
现代(8190)
共检索到276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谷树忠  王兴杰  张新华  武红  胡咏君  
耕地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分析关注耕地保护和耕地向其他用地转换后的经济效益上的差别,从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耕地数量、质量、权属和生态环境等的保护。经济合理地保护耕地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耕地保护中相关各方因土地收益流转而紧密相连,任何一方收益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各方的连锁反应。在耕地保护相关方与土地收益流转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理论依据,设定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收益标准和成本标准,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推导出农用地收益转换边际的理论模型,尝试寻求经济合理地保护耕地的可行之道,即确立农民耕地保护主体地位,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确的耕地保护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兴杰  谷树忠  董德坤  张新华  武红  周洪  
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能产生高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因而建设占用是我国耕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是保持耕地稳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构建了耕地保护经济合理性一般均衡分析理论模型。模型研究表明,为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必须将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山东省典型案例区耕地保护实证表明,在耕地变化驱动因素保持不变、提高5%和降低5%的3种情景下,为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增值收益惠及农民、政府(地方政府、省级和中央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受损、土地使用者承担相应耕地保护责任,典型案例区单位面积土地出让收益与种植业收益比年变化率至少应保持在1.09%-8.75%之间;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战刚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为我国优化耕地资源配置、保证耕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厘清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耕地保护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理论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合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贾晶  
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耕地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耕地保护成本与耕地收益矛盾日益凸显,地方政府、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立足于我国耕地保护实际情况,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对农户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进行了细致分析,进而研究了实行农户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可能性、理论依据及其补偿标准的确定原则与测算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李裕瑞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生产决策理论,剖析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形成机理,并以非粮化经济补偿标准为例进行实证测算,为国家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目标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边际分析法,计量模型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宜性耕地用途之间的边际利润差异是诱使耕地非粮化与非农化的经济动因,需要对限制完整耕地使用权所导致的农户利益损失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研究结论:耕地投入粮食生产的边际利润明显低于其他农地利用方式的利润,为了提高农户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动力,需要设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并改革现有粮食直补方式与农地分散经营格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毋晓蕾  汪应宏  陈常优  
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耕地逐渐减少,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确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盈余/赤字面积及其折算系数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保护经济标准测算方法。同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保护补偿激励的基础是耕地效益的外部性。强化耕地资源的价值核算,将置于公共领域耕地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显化。(2)根据耕地的质量等级计算区域赤字/盈余。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耕地质量以及复种指数的差异较大,区域间单位耕地的产出也不同,因此在测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晁钢令  王丽娟  
消费率反映了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与贡献。关于我国目前消费率是否合理,存在着学术上的分歧,而分歧之一就是能否用钱纳里的模型对我国消费率的状况进行解释。本文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现实数据对钱纳里模型所得出的消费率的标准结构进行了修正,再用修正后的消费率标准值对我国消费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得出了消费率确实偏低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海亭  周春  
价格不应仅仅“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更不应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加成公式。传统价格的弊端是既忽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忽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平。价格是多维力量的合力,因而应能反映多维因素的作用和要求。本文从被传统价格观念忽视的诸多方面,论述了价格应具有经济效率、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多个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方式转换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亭  周春  
传统价格的弊端是既忽视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又忽视消费者福利和社会公平。价格应具有合理性,价格是多维力量的合力,因而应能反映多维因素的作用和要求。本文论述了价格应具有的经济效率。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多个标准,并将其运用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经济运行方式转换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不仅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收益,而且是追求综合收益最大化的行为。经济理性是影响保护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但农户内在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同样关键,特别是在种植业收益持续较低时,就更需要研究生态理性能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耕地保护行为。本文建立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逻辑框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包含"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的逻辑框架通过了整体适配性检验;生态理性因子,包括认知、态度和个性,是影响保护行为的主动因;其次为种植规模,对保护行为有正向影响;经济理性因子,包括绝对收益、比较收益和边际收益,对保护行为的影响最小。因而,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多地从农户生态理性形成的机理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小平  柴铎  王情  卢艳霞  
研究目的:推导全国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核算方法,估算补偿标准和资金总额。研究方法:文献法,模型分析法,计量经济与统计学方法。研究结果:依据外部性内部化原理和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计算得出全国、耕地赤字、平衡、盈余的补偿标准有效区间分别为{7971.57元/hm2·年,15697.09元/hm2·年}、{7820.89元/hm2·年,15797.53元/hm2·年}、{7323.16元/hm2·年,14217.32元/hm2·年}、{7209.90元/hm2·年,15534.38元/hm2·年};全国补偿资金总额每年约为9701.16×108元。研究结论:耕地保护制度及补偿具备经济合理性;虽然补偿财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洁  牛文军  
文章基于奥尔森集体行为理论,通过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在提供耕地这一集团物品时的行为原因及结果,得出在耕地保护补偿中存在围绕外部性的典型集体行动的困境,并且外部性的界定有利于提高耕地的保护数量。采用CVM方法测算了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并得出了测算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论文依据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和基于区域粮食安全所折算的耕地赢余或赤字量,测算出耕地保护区域间的经济补偿标准,以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损失。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测算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的补偿对象,黑龙江省所应补偿的金额最高,可获得543.24×108元/年,而东部地区大多为耕地保护外部效益补偿金的主要支付者,上海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最多,最低也应支付421.79×108元/年。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自给,一些地区维护粮食安全的成本会较高。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循环,遵循耕地保护机会成本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使耕地保护成为实现农业区域专门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单娜娜  刘卫东  赖波  梁红梅  
耕地保护是保证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保护的程度不够会危及到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保护过度又会影响到建设用地的供给。选择合理的耕地保护目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在系统研究耕地保护的影响因素,以及耕地与其他各类用地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情景-多目标规划模型(SMOP)。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模型的运算,得出了不同情景模式下耕地的保有量。结果表明,8个情景模式中,只有情景B和F求出了最优解(低人口增长水平、生存用粮自给、较高的粮食单产水平情景以及高人口增长水平、生存用粮自给、较高的粮食单产水平情景)。通过进一步分析,其他情景模式无法得出最优解的原因是耕地需求超过了耕地供给能力。也就是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耕地总量平衡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制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目标以来,围绕如何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保障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方面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律制度;一方面在全国和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了各地的耕地保有量指标;一方面将耕地总量不减少的任务纳入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