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0)
- 2023(13740)
- 2022(11929)
- 2021(10995)
- 2020(9264)
- 2019(21143)
- 2018(21049)
- 2017(40861)
- 2016(21966)
- 2015(24815)
- 2014(24931)
- 2013(24739)
- 2012(22785)
- 2011(20802)
- 2010(20979)
- 2009(19686)
- 2008(18891)
- 2007(16729)
- 2006(14969)
- 2005(13517)
- 学科
- 济(106030)
- 经济(105901)
- 管理(70011)
- 业(61279)
- 企(52338)
- 企业(52338)
- 方法(41173)
- 数学(35514)
- 数学方法(35166)
- 财(25012)
- 中国(23824)
- 地方(23303)
- 农(22965)
- 业经(22098)
- 学(21460)
- 制(20652)
- 环境(16232)
- 务(15366)
- 和(15344)
- 财务(15297)
- 农业(15283)
- 财务管理(15267)
- 体(15143)
- 贸(14978)
- 贸易(14969)
- 理论(14958)
- 企业财务(14522)
- 银(14521)
- 融(14503)
- 金融(14500)
- 机构
- 大学(324835)
- 学院(321905)
- 济(137294)
- 经济(134420)
- 管理(127758)
- 理学(110128)
- 研究(109814)
- 理学院(108913)
- 管理学(107244)
- 管理学院(106657)
- 中国(81099)
- 京(68858)
- 科学(65344)
- 财(63704)
- 所(54721)
- 财经(50510)
- 研究所(49428)
- 中心(48513)
- 农(47167)
- 江(46916)
- 经(45686)
- 业大(45511)
- 北京(43796)
- 经济学(42160)
- 范(41200)
- 师范(40883)
- 院(39598)
- 经济学院(37594)
- 州(37569)
- 财经大学(37420)
- 基金
- 项目(215702)
- 科学(169896)
- 研究(159587)
- 基金(157381)
- 家(135728)
- 国家(134634)
- 科学基金(116146)
- 社会(102123)
- 社会科(96799)
- 社会科学(96773)
- 基金项目(83604)
- 省(83009)
- 自然(74169)
- 自然科(72303)
- 自然科学(72288)
- 教育(72112)
- 自然科学基金(70988)
- 划(69271)
- 资助(64724)
- 编号(64585)
- 成果(53029)
- 部(48004)
- 重点(47689)
- 发(45889)
- 创(44343)
- 课题(44264)
- 制(42468)
- 国家社会(42072)
- 教育部(41659)
- 创新(41462)
- 期刊
- 济(158531)
- 经济(158531)
- 研究(100694)
- 中国(60605)
- 财(48801)
- 管理(48798)
- 学报(47931)
- 科学(45036)
- 农(43235)
- 大学(36844)
- 学学(34788)
- 教育(32069)
- 农业(29677)
- 融(28021)
- 金融(28021)
- 技术(27738)
- 财经(25783)
- 经济研究(25369)
- 业经(23483)
- 经(22035)
- 问题(20231)
- 技术经济(16862)
- 理论(16344)
- 图书(15374)
- 现代(15053)
- 科技(14840)
- 实践(14622)
- 践(14622)
- 业(14345)
- 贸(14071)
共检索到480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国庆
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机制研究陆国庆一、问题的提出近10年来,我国一方面因人口大量增加造成人均耕地的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各项建设和事业发展导致耕地净减少问题十分突出。针对我国人口增加而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尖锐,耕地问题已成为长期制约农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实际上只有政府管制,而没有社会及公众约束机制。最近,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几位专家共同完成的课题《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建设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课题研究成果认为: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耕地保护措施,是建设我国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的基础。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方针,建立一个在法律法规引导下、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并且规范、高效运转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耕地保护责任社会化、权力多元化、参与有序化、监督全程化、约束法治化和信息公开化。本刊现将课题报告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探索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首先必须明确该机制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才能准确把握机制建设的方向,指导建设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游
试论耕地保护的规划约束机制吴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指出:“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的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是十分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但微观必须以宏观为基础。宏观措施中,最有力的就是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社会约束力量对我国耕地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存在着社会力量缺失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耕地保护中社会约束主体的缺位所致,而造成主体缺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李明秋
基于耕地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构了耕地利用的效益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外部性下的耕地非农化机制。分析表明,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最后提出了耕地保护的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运行机制、补偿体系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
耕地利用 效益体系 耕地非农化 补偿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侠 葛向东 濮励杰 黄贤金 彭补拙
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的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的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途径和方法。在目前的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的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位 耕地 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广辉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翠珍 郑红斌
研究目的:在对耕地利用及转用的经济过程与相关利益主体损益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耕地流失经济机理,提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与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多功能外溢引发的耕地利用低收益和耕地非农化的低成本以及耕地保护的巨大机会成本是耕地转用的根本所在,可从耕地利用多功能外溢补贴以及发展机会成本补偿两个方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机制。研究结论:当前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中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对平衡各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关系,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约束激励机制,增强耕地保护的微观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行政手段 经济激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牛海鹏
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保险+社会保障+实物技术货币一体化的区内经济补偿机制"和"基于上级政府调控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耕地保护区际经济补偿协商机制",并对区内和区际经济补偿方式、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概念、类型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农户问卷调查,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效应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而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则是抑制耕地非农化的根本途径。(2)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体系由区内经济补偿和区际经济补偿共同组成,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方式、补偿标准是影响其补偿效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经济补偿 内部化机制 补偿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胜彬 周长江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科技 土壤 水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绪平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钟太洋 张兴榆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共同责任 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格 盛业旭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一种激励机制,是对长期以来耕地保护制度侧重约束机制的弥补。健全的制度环境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应从界定明晰的农地产权边界、建立科学的耕地价值体系以及耕地保护补偿立法等营造其运行的内部制度环境;从树立正确的耕地保护责任观、改革财税体系、完善政绩考核以及改革征地制度等营造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地产权 制度安排 经济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