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8128)
2022(6878)
2021(6379)
2020(5208)
2019(11694)
2018(11803)
2017(21698)
2016(12370)
2015(14019)
2014(14469)
2013(13815)
2012(13024)
2011(11757)
2010(12347)
2009(11722)
2008(11607)
2007(10816)
2006(9784)
2005(9362)
作者
(34532)
(28744)
(28621)
(27612)
(18391)
(13886)
(13230)
(11042)
(11037)
(10934)
(9943)
(9863)
(9596)
(9376)
(9283)
(8996)
(8491)
(8488)
(8448)
(8446)
(7563)
(7042)
(6910)
(6835)
(6744)
(6647)
(6502)
(6403)
(5883)
(5702)
学科
(44737)
经济(44643)
管理(41289)
(34107)
(28944)
企业(28944)
(16234)
(16126)
方法(15540)
中国(13946)
(13611)
数学(12737)
数学方法(12545)
业经(11514)
(10592)
地方(10153)
(10077)
银行(10068)
理论(9759)
(9651)
(9593)
(9429)
财务(9398)
财务管理(9358)
(8927)
金融(8924)
企业财务(8819)
体制(8744)
农业(8726)
环境(8315)
机构
学院(173288)
大学(172190)
(67678)
经济(65851)
管理(60934)
研究(56883)
理学(49682)
理学院(49108)
管理学(48303)
管理学院(47958)
中国(46808)
(38461)
(36969)
科学(32032)
(31364)
(28448)
财经(28245)
中心(27759)
(25630)
(25176)
研究所(24586)
(24494)
(23885)
师范(23657)
北京(23644)
业大(21968)
经济学(21284)
(21097)
(20537)
财经大学(20434)
基金
项目(102513)
研究(81138)
科学(79628)
基金(71575)
(60692)
国家(60083)
科学基金(51442)
社会(50263)
社会科(47383)
社会科学(47376)
(41016)
教育(39638)
基金项目(36553)
编号(35092)
(33459)
成果(31300)
自然(30578)
自然科(29721)
自然科学(29712)
资助(29281)
自然科学基金(29198)
课题(25662)
(25149)
重点(23478)
(23120)
(22218)
(21615)
(21571)
(21245)
项目编号(21155)
期刊
(86812)
经济(86812)
研究(58133)
中国(45439)
(33567)
教育(29178)
管理(25861)
(24679)
学报(24238)
科学(21725)
(20665)
金融(20665)
大学(19197)
技术(17258)
学学(17205)
农业(15736)
财经(14782)
业经(13809)
(12764)
经济研究(12552)
图书(12060)
问题(11292)
职业(9645)
书馆(9391)
图书馆(9391)
(9065)
财会(9038)
会计(8728)
(8717)
(8669)
共检索到290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齐世敬  
田长制是近年来地方在耕地保护实践中取得的重要创新性制度,其充分借鉴了河长制、林长制等经验,也结合了耕地保护实际的特殊性。本文梳理了各地田长制实践探索的进展及成效,分析了田长制的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探讨其当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思考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义华  李太后  
自2008年启动的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作为一项符合统筹城乡过程中耕地保护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要求的制度性安排,是从底层通过法律化表达的形式将农民权益固化,并与耕地保护责任相结合的一种做法。文章认为,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在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在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实施以来的做法与成效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农民利益、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完善耕保基金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霞  
为践行全国粮食主产区的使命担当,严守耕地红线,湖南省率先编制了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耕保专项规划”)。耕保专项规划注重统筹保护与保障、发展与安全、当下与长远的关系,协调解决耕地与建设用地、生态空间的矛盾冲突,确定耕地占用、补充、恢复以及质量提升空间布局,并明确了耕地开发利用的时序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白慧君  李高峰  
本文系统梳理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耕地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就建立耕地保护奖励、统筹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和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合理确定耕地进出平衡核算规则等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蒋美生  杜杰灵  
本刊2008年第4期曾刊发了《成都26亿元"保田钱"的背后》一文,对成都市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进行了报道。此事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亦对此做了充分的调研,在肯定成都市做法的同时,他们对该制度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的地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毕云龙  相洪波  
本文总结了江西省的耕地保护情况,分析了其存在的新老问题,并提出深化耕地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耕地“非粮化”复垦保证金、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备案制度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金懿   郝晋珉   帕茹克·吾斯曼江   陈文广  
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安全视角下当前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究了耕地宏观及微观布局困境、粮食与食物安全困境、多功能认知困境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保护路径,对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周序端  
划定不易,实现永久保护更难。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划定工作完成后,如何实现"特殊保护"的目标?这是对地方政府耕保责任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政府主要领导耕地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要求,更是对进一步建立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制度和机制的呼唤。对此,在全国率先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的杭州市,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制度创新,让耕地生命力永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2012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萌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 ,防止侵占农民利益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 ,面对巨大的超额利润 ,管住“圈地”治本的措施要靠机制和制度 ,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化、规范化。文章从建立企业占地规模与行业特点挂钩的制度、用地听证制度、“农转非”土地表土的再利用制度和形成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玲  卢静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耕地保护造成了较强烈的冲击 ,为了提出更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 ,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生态建设等新形势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 ,认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金短缺是制约耕地保护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完善耕地保护政策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柯新利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当前耕地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新要求,并结合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在权衡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耕地空间优化布局、面向“大食物观”需求的耕地用途管制、面向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耕地集中连片经营、面向绿色发展需求的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以及面向城乡发展需求的大城市郊区耕地多功能利用等五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乔亮亮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面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已基本完成划定的情况下,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时,遭遇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量不明确、与城镇开发难协调、永久基本农田落地难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内外部环境变化下的耕地保护新形势,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历史进程,剖析了当前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了耕地保护优先前提下"三条控制线"统筹划定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治胜  
研究目的:基于对河南省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思考和研究,期望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促进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研究结果:目前耕地保护补偿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激励性补偿机制,从目前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析,单纯以经济补偿方式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能成为落实耕地保护的主要措施。研究结论:考虑地区发展定位是促使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确定与发展水平适应的补偿标准能够调动保护耕地积极性,拓宽补偿方式来弥补资金和实物补偿成效不足的问题,建议在粮食主产区以国家补偿为主开展试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海啸  常丽霞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没能立足于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而正确的分析耕地保护的影响因子,片面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结果导致对区域发展需求权的剥夺,同时由于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分,区域间存在着严重的耕地保护收益外部性现象;〔1〕二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主客体责权关系没有严格的立足点,导致主客体权责关系不明晰,补偿范围无法确定,以及补偿方式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不是立足于平衡耕地农用与非农化经济利益,促使补偿脱离了市场化机制,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并严重束缚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效果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伟  黄敏  
当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建设和建设用地紧缺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对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耕地保护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耕地保护的效果如何,其政策设计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则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必须对地方政府的行为加以有效约束,对农民的行为给予有效激励,确保二者共同致力于耕地保护。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要从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完善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健全技术与制度支持体系、鼓励农民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等五方面进行耕地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