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6)
2023(13535)
2022(11522)
2021(10979)
2020(9439)
2019(21760)
2018(21559)
2017(41906)
2016(22797)
2015(25865)
2014(25938)
2013(25440)
2012(23406)
2011(20826)
2010(20887)
2009(19478)
2008(19407)
2007(17530)
2006(15040)
2005(13296)
作者
(63448)
(53212)
(53012)
(50552)
(33912)
(25234)
(24419)
(20858)
(20039)
(19188)
(18080)
(17803)
(16720)
(16673)
(16615)
(16453)
(16448)
(15793)
(15389)
(15289)
(13079)
(12949)
(12877)
(12127)
(12021)
(11892)
(11867)
(11781)
(10656)
(10543)
学科
(87374)
经济(87287)
管理(75608)
(67578)
(57204)
企业(57204)
方法(43484)
数学(38053)
数学方法(37532)
(28656)
(25160)
中国(21837)
业经(19059)
(18271)
财务(18202)
财务管理(18157)
(18022)
(17303)
贸易(17297)
企业财务(17176)
(16841)
(16763)
地方(16647)
农业(16258)
(15555)
理论(14864)
(14606)
银行(14582)
(14301)
(13838)
机构
学院(318659)
大学(316505)
管理(130246)
(128906)
经济(126005)
理学(110658)
理学院(109518)
管理学(107723)
管理学院(107075)
研究(98831)
中国(78185)
(65485)
(63429)
科学(59529)
(50127)
(49097)
财经(49020)
中心(48825)
(48632)
业大(46077)
(44398)
研究所(43816)
北京(40630)
(39968)
师范(39564)
农业(39479)
(38844)
经济学(38597)
财经大学(36257)
(35894)
基金
项目(210415)
科学(165682)
研究(155284)
基金(152501)
(131457)
国家(130351)
科学基金(113099)
社会(97264)
社会科(92279)
社会科学(92251)
(82631)
基金项目(80589)
自然(73676)
教育(72532)
自然科(71928)
自然科学(71905)
自然科学基金(70606)
(69243)
编号(64712)
资助(62944)
成果(52540)
(47185)
重点(46807)
(44464)
课题(43690)
(43659)
科研(40862)
创新(40766)
教育部(40696)
大学(40035)
期刊
(140640)
经济(140640)
研究(88558)
中国(59886)
(52544)
管理(49277)
学报(45067)
(44312)
科学(42484)
大学(34832)
学学(32766)
教育(31618)
技术(30428)
(30380)
金融(30380)
农业(29948)
财经(24020)
业经(23706)
经济研究(21793)
(20633)
问题(18486)
图书(17685)
(17414)
技术经济(16080)
理论(15291)
统计(15273)
财会(15161)
(14985)
现代(14822)
(14800)
共检索到46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向东  袁胜平  彭威  殷海燕  
耕地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特征,耕地保护类似于公共物品管理。在公共物品管理视角下,对耕地保护的基本目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目标、基本策略和政策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耕地保护在性质上属于公共物品管理的范畴;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以目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供给-需求分析为基础和依据;我国耕地保护应在目标和策略方面实现转变,系统地构建包括指标控制、利用管制、税费、公共投资、调查监测等政策在内的耕地(农地)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向东  袁胜平  彭威  殷海燕  
耕地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特征,耕地保护类似于公共物品管理。在公共物品管理视角下,对耕地保护的基本目的、成本-收益和供给-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耕地保护的主要目标、基本策略和政策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论:耕地保护在性质上属于公共物品管理的范畴;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以目的分析、成本-收益分析、供给-需求分析为基础和依据;我国耕地保护应在目标和策略方面实现转变,系统地构建包括指标控制、利用管制、税费、公共投资、调查监测等政策在内的耕地(农地)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霞  孙凤芹  王菲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过程中出现了"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不同模式政策执行效果有显著差异。耕地保护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策目标不能得到有效实现,耕地保护的主体——农户的基本利益也不能满足,耕地质量的隐形下降与保护效果的明显欠佳。这些现象都表明需要客观评价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河北是农业大省,唐山市是其经济发达、耕地保护任务艰巨的典型地区。根据唐山市典型农村356家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取的数据和资料,选取评价指标和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自上而下"、"激励主体"两种不同模式的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边疆  王万茂  
文章基于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模型,构建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同整体理性进行博弈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实践中存在的耕地保护政策失效和政府间耕地保护意愿差异的现象进行了解析。结论认为,地方政府在个体理性支配下的博弈行为是耕地保护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区地方政府比落后的西部内陆区地方政府有更强的耕地保护意愿,建立耕地异地代保市场可以将这种较高的意愿变为现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既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又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的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基于选择实验详述了非市场价值评估中指标选取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使用Mixed Logit模型和经验仿真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者剩余的变动。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后,甘州区城镇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445.79元/户,农村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263.19元/户,社会福利整体增加5.09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组内对价值评估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随机性,组间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既是福利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又是资源管理政策制定的依据。本文以张掖市甘州区的耕地保护规划为契机,基于选择实验详述了非市场价值评估中指标选取过程和实验设计方法,使用Mixed Logit模型和经验仿真方法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者剩余的变动。结果表明,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后,甘州区城镇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445.79元/户,农村居民的平均补偿剩余为3263.19元/户,社会福利整体增加5.09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组内对价值评估指标的偏好存在显著的随机性,组间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陈志刚  唐健  赵雲泰  
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评价是我国粮食安全及土地政策调控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德尔菲法量化了耕地保护政策强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生产的耕地、劳动力、化肥、农业机械等传统投入影响因素对粮食总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贡献作用;同时,粮食价格指数、国家财政支农力度、耕地保护政策强度等市场与政策因素也对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并且其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劳动力;其中,耕地保护政策强度每加强1%,则粮食总产量可提高0.023%;但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与粮食价格指数的影响均大于耕地保护政策强度,且粮食价格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邱敏  何灏  曹银贵  苏锐清  王文旭  
[目的]耕地保护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探讨中国耕地保护决策的演进历程及产权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渐进决策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识别耕地保护决策变迁模式并分析路径依赖特征。[结果]农地产权的排他性与激励性逐渐强化,有限性相对减弱,为保护耕地营造了安全稳定的产权环境;中国耕地保护经历了体系形成、逐步完善、趋向成熟的阶段,遵循渐进决策模式,在平稳过渡中不断优化;耕地保护渐进决策深受产权阶段性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市场管理与农户行为路径。在制度上表现为冲突、迁移、协同的效应演变,在市场上表现为滞后、服务与激励的特征变化,农户行为则反映了群体效应、外部效应、预期效应的变化。[结论]随着产权变迁,产权效应耦合变化推动耕地保护决策发展。未来应优化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健全农地市场的公共服务管理、合理实现耕地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耕地保护决策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阳洁  张静  
不平衡的梯度发展战略,使得东部地区优先获得扩大农地非农化的权利而率先发展。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西部地区却遭遇到了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管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加剧,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失灵。首先从东中西部区域不公平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耕地保护政策失灵的原因,然后通过构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主体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进行理论上的论证。研究表明,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导致耕地资源非农化指标的不公平配置,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扭曲;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对耕地资源非农化利用的竞争是耕地保护政策失灵的根源。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给出的对策选择是创新中西部地区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黄建伟  
本文按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劳动力投入、农田基础建设投入、耕地制度变化、化肥与农家肥选用、病虫害防治方法选用和先进农业技术应用等具体耕地保护行为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杰  张安录  
文章从耕地保护外部性出发,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界定分析。分析认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耕地保护外部性类型划分、供体与受体界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础;耕地保护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度能够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提供依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弹性区间及其动态性反映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的渐进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①应尽快构建区内和区际补偿一体化的动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补偿体系;②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③应将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桂珅  张蕾娜  程锋  郧文聚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构建数量质量并重的耕地保护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级不高、分布细碎、后备资源少;(2)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体系是严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等级、稳定耕地布局、严格耕地占补。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耕地质量保护的有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研究目的:从执行力角度出发,基于PSR模型定量评价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及其区域差异,为提高耕地保护绩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协调度函数。研究结果: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可用耕地保护PSR系统协调度来表征;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执行力最高为黑龙江,其水平为1.7799,最低为海南,其水平为1.5518,平均水平为1.6291。研究结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与区域经济规模扩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差异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差异性,把土地利用分区和土地利用收益分配结合起来,并通过建立区域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矫正耕地保护政策执行较好区域的外部经济损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卫  
本文把耕地保护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框架下,运用经济学、土地资源学原理,构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最优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并粗略估算了我国现状及未来半个世纪耕地保护最佳规模调控指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书羽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耕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多数国家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均存在矛盾,不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必然会破坏自然界并不多有的耕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因而,分析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所存在的矛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够在保护耕地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更高效地推动城镇化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