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5)
2023(8651)
2022(6383)
2021(5803)
2020(4439)
2019(9737)
2018(9590)
2017(18514)
2016(10208)
2015(11110)
2014(11211)
2013(10716)
2012(9442)
2011(8234)
2010(8153)
2009(7618)
2008(7561)
2007(6796)
2006(6050)
2005(5584)
作者
(29171)
(24465)
(24056)
(23272)
(15701)
(11726)
(10947)
(9353)
(9204)
(8664)
(8460)
(8221)
(7876)
(7739)
(7685)
(7392)
(7260)
(7111)
(7105)
(6930)
(6062)
(6047)
(6037)
(5565)
(5461)
(5457)
(5424)
(5404)
(4874)
(4859)
学科
(39128)
经济(39087)
(30378)
管理(29941)
(24311)
企业(24311)
方法(14078)
(13514)
中国(13092)
(11968)
数学(11801)
数学方法(11663)
业经(11200)
农业(9329)
(8976)
(8652)
(8640)
财务(8617)
财务管理(8604)
企业财务(8389)
地方(8268)
(7575)
银行(7564)
(7156)
(7037)
(6969)
金融(6968)
技术(6786)
(6705)
理论(6209)
机构
学院(142373)
大学(140751)
(55468)
经济(54278)
管理(50740)
研究(49501)
理学(43551)
理学院(43049)
管理学(42229)
管理学院(41972)
中国(37343)
科学(31118)
(29639)
(27813)
(26576)
(25242)
研究所(22973)
中心(22548)
业大(22253)
财经(22250)
(21784)
农业(20773)
(20279)
(18822)
师范(18601)
(18289)
北京(18103)
(17584)
经济学(17547)
财经大学(16672)
基金
项目(97501)
科学(77020)
基金(70800)
研究(70676)
(62790)
国家(62257)
科学基金(52953)
社会(45927)
社会科(43527)
社会科学(43515)
(38462)
基金项目(37005)
自然(33739)
自然科(32905)
自然科学(32894)
教育(32439)
自然科学基金(32315)
(32236)
编号(28158)
资助(27776)
成果(23210)
重点(22689)
(21588)
(21338)
(20264)
(20252)
课题(20228)
国家社会(19496)
创新(18928)
科研(18581)
期刊
(62442)
经济(62442)
研究(40942)
中国(29871)
(25823)
学报(25272)
科学(22607)
(22497)
大学(19049)
管理(18530)
学学(18148)
农业(17390)
教育(15769)
(14373)
金融(14373)
业经(11312)
财经(10997)
技术(10857)
经济研究(10430)
(9514)
(8926)
问题(8855)
(8007)
科技(6610)
(6580)
现代(6546)
业大(6487)
财会(6435)
资源(6134)
商业(6030)
共检索到210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彦敏  杨印生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笔者通过分析耕地保护外部性功能表现,结合耕地保护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提出我国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壬飞  吴方卫  
本文探讨了农业外部经济和农业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路径。以农业边际价值和农业外部边际效应为分析指标 ,分析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和收益的影响。在对农业外部不经济内部化采用征税、协商交易和处罚的手段以外 ,对农业外部经济也应该进行补偿 ,使其内部化。尤其是我国的大多数农业经营者还不处于农业经营边际价值递减的阶段 ,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对待农业的外部效应才能真正使农业外部效应内部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娟  吕萍  
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内容核心和主体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是耕地保护工作继续进行的主要途径。根据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和用地需求,从农村和城市用地现状出发,提出在强调耕地保护的同时,应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管理机制的构建,调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和时序,引导新的用地需求转向新开发的后备资源,减少对优质耕地的使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海舲  肖文海  魏伟  
能源消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消除能源气候外部性逐渐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运用能源气候外部性内部化的市场机制,将能源消费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反映到能源价格中,使其能够反映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以2030年前我国碳排放达峰为例,需要把能源气候外部性价格提高到总体能源价格水平的20%~29%,相当于每吨二氧化碳38.86元。据此提出了完善能源税制、改善能源补贴机制、推进用能权交易、试点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等能源气候外部性价格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玉仁  熊柴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因而政府对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严格控制。其实,如果仔细考察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则会发现城市化率提高与耕地面积减少并无必然联系;并且,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更为集约,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是节约耕地的,大城市发展道路更是如此。当前,在政府对城镇用地的严格控制和居住用地供给抑制下,房价高昂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构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充分供应居住用地以平抑房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迪  聂锐  王胜洲  
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生态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耕地价值核算、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取向。研究发现:①国内对耕地价值核算的研究多沿袭国外的理论框架,且对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划分缺少一个明晰的分类体系;②耕地资源外部效益的估算方法应区别对待,且缺少不同方法与途径的比较研究;③耕地外部性的经济补偿标准在时空分配方面的研究有待强化;④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补偿模式与执行效率的研究。进而提出:应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超   皮茂强   彭文君   陈时彬  
本文梳理了贵州省遵义市耕地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利用、组织化实施、责任化落实、多样化保障的耕地保护新思路。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金懿   郝晋珉   帕茹克·吾斯曼江   陈文广  
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本文系统梳理了安全视角下当前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困境,探究了耕地宏观及微观布局困境、粮食与食物安全困境、多功能认知困境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保护路径,对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本文基于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作用过程及其形态等特征的不同,重构了耕地利用效益体系,并从外部性供体、受体出发对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概念、类型、影响及其补偿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同时提出了耕地保护外部性测算的思路和方法。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以2006年为研究时段,运用综合方法和条件价值法对其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耕地利用效益体系中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强烈的外部性,该外部性促进耕地非农化速度进一步加快;②耕地保护总体外部性包括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耕地保护总体外部性补偿依赖于区内外部性和区际外部性实现程度;③基于综合方法测算出的焦作市2006年耕地保护外部性为1554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曲福田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实现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①粮食主销区的土地产出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因而具有对主产区进行经济补偿的现实条件和意愿;②通过GDP增长提成、机会成本税及市场调节的途径,可能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所接受,从而实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有效补偿;③在补偿机制运作上,要合理界定税费收交主体与额度,制定可行的征收办法。由于粮食主产区在补偿博奕中的弱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兵  
在理论和实践上,科斯定理均受到各种限制,妨碍其作为一种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手段应用于实际。虽然直接管制对厂商的污染控制有积极作用,但从全社会来看,严格的指令确保了环境标准和准确依从,也妨碍了市场的运作而引起效率的损失。社会准则因只是一种道德教育,故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由于充分运用了价格机制而日益受到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重视,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手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欧阳婷萍  朱照宇  匡耀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思   李伟  
本文认为,正确树立大食物观并将其融入耕地保护范畴,积极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对于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着重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因地制宜防治“非粮化”、健全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等三个方面做好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巩前文  杨文杰  
耕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耕地保护政策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和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展开分析,探索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方向和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数量阶段性增减交替,耕地质量下降明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可以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历次修订和《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的制定为关键节点,划分为概念性政策提出阶段、体系化政策探索阶段、体系化政策初建阶段、体系化政策完善阶段和"三位一体"政策强化阶段等5个阶段;在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中,耕地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政府意识到国家意志转变,从单一治标向体系治本转变,从政府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耕地保护政策在体系完善、政策创新和执行到位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本文提出:耕地保护主体应从政府向农民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企业参与的耕地保护模式;推进耕地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有机统一;建立监测指标口径一致的耕地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海鹏  张杰  张安录  
文章从耕地保护外部性出发,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界定分析。分析认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是耕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耕地保护外部性类型划分、供体与受体界定,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和补偿机制构建的基础;耕地保护外部效益的内部化是解决目前耕地保护外部性问题的根本途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测度能够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提供依据;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弹性区间及其动态性反映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施的渐进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①应尽快构建区内和区际补偿一体化的动态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补偿体系;②进一步巩固和落实农户耕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地位和耕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③应将耕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