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60)
2023(13706)
2022(11684)
2021(11085)
2020(9278)
2019(20913)
2018(20846)
2017(38674)
2016(21468)
2015(23596)
2014(22944)
2013(22468)
2012(20949)
2011(19243)
2010(19599)
2009(18614)
2008(18327)
2007(16479)
2006(14925)
2005(13477)
作者
(59779)
(50991)
(50016)
(47514)
(31904)
(24289)
(22567)
(19571)
(19271)
(17937)
(17319)
(17058)
(16480)
(16172)
(15865)
(15326)
(14817)
(14796)
(14563)
(14342)
(12794)
(12578)
(12249)
(11841)
(11411)
(11310)
(11298)
(11260)
(10285)
(10172)
学科
(81231)
经济(81105)
(70567)
管理(62843)
(50227)
企业(50227)
(47439)
农业(31473)
方法(28607)
中国(24496)
业经(24370)
数学(24182)
(23954)
数学方法(23900)
(23197)
技术(19513)
(17338)
(17329)
地方(15909)
(15687)
银行(15644)
(15178)
金融(15176)
(15096)
(14626)
贸易(14616)
(14249)
(13552)
体制(13508)
(13069)
机构
学院(292996)
大学(292528)
(123436)
经济(120947)
管理(110298)
研究(108525)
理学(94222)
理学院(93114)
管理学(91620)
管理学院(91061)
中国(84904)
(67815)
科学(64383)
(62476)
(59249)
(55946)
农业(52180)
研究所(50135)
中心(49648)
业大(48857)
(47000)
财经(44636)
(40650)
北京(39464)
(38896)
(38882)
师范(38476)
经济学(36507)
(36228)
(35466)
基金
项目(193333)
科学(153063)
研究(143483)
基金(140024)
(123558)
国家(122374)
科学基金(103901)
社会(92028)
社会科(86751)
社会科学(86731)
(76455)
基金项目(74093)
自然(66003)
教育(65354)
自然科(64345)
自然科学(64324)
(64172)
自然科学基金(63280)
编号(57445)
资助(55198)
成果(47578)
(45199)
重点(44260)
(43866)
(42541)
创新(41502)
(41228)
课题(40803)
国家社会(38288)
(37805)
期刊
(148443)
经济(148443)
研究(92989)
中国(74155)
(69471)
学报(48363)
农业(46731)
科学(45959)
(45879)
管理(42358)
大学(37972)
教育(37197)
学学(35578)
(33476)
金融(33476)
业经(27998)
技术(24637)
(24342)
财经(22427)
经济研究(21503)
问题(19400)
(19393)
世界(16975)
(16109)
科技(15849)
农村(15412)
(15412)
(14479)
农业经济(14370)
技术经济(14339)
共检索到47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立辉  
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较为接近的资源禀赋结构,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等。在极为稀缺的耕地资源要素约束下,日本农业实现了集约、高效发展。这个过程中,日本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灵活的土地管理手段、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的土地管理政策等一整套土地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基于类似的人地关系背景下的日本土地制度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长明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强  高桥五郎  
为了应对农业发展危机,日本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将在介绍日本农业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回顾与分析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的历程与新进展,并结合我国农地政策的相关思考,针对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与时俱进推动农地改革、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监管、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以及实施农地主体功能区划分,建立农地信息数据库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因为土地用途管制和土地位置不可移动,农地经过征收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产生巨大级差收益。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分配经过征地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本质上讲,城市建设用地级差收益来自经济发展,如何分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土地级差收益,是关系到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文章讨论了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和土地利益分配的原则。文章认为,当前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基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大体合理。完善而非改变当前征地制度,应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琳  
土地制度及与之相关联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利用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兵团国有农场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投资、军队屯垦而兴办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是国家投资、调配干部和科技人员,兵团国有农场发展速度快,形成了集约化、机械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一夫  薛莉  
20世纪中期以来,台湾地区开展了三次农地制度改革。其中,农地重划和"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在台湾地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尤其是促进规模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当前大陆推动的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在制度基础和实施办法上有所差异,但政策目标具有相似性,其改革做法具有参考价值。大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要坚持强调经营主体多元化,更要强调农地农用的原则;规范土地整理工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有效的中介服务平台;给予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分阶段、分区域试验和推广先进做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佳书  
近年来,大规模的工商业资本不断涌入农村社会,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然而,在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私自改变农地用途使之非农化、单方面毁约弃耕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而日本2009年农地制度改革中推出"企业参入"政策,该政策旨在促进农地高效流转、增加农地利用者的数量,通过放宽对农地租赁的管制条件,重新制定与借贷农地相关的农地制度,从而推动一般企业等农业生产法人以外的法人通过农地租赁的方式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企业参入"政策自实施以来运行良好,日本政府、农民和企业三者之间互惠合作,形成了协调的整体。参与农地租赁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为改善日本农业生产状况带来了活力。然而,在这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斌  
当前,在坚持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继续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也是增强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从自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优势出发,自2003年5月以来,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寻求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的第二次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华鹏  张俊峰  张安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出现多次变迁,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以改革开放后通过制度变迁而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田制、规模经营制、四荒地拍卖制、股份合作制等5种农地制度为研究对象,利用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探讨这5种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背景、条件,总结和梳理农地制度变迁所产生的绩效及启示,并针对中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进一步改革及创新的方向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楠  曾福生  
本文以日本为例,以农业支持水平为切入点,分析了2000—2016年日本农业政策的调适及改革动向。研究表明,日本对农业的支持以生产者支持为主,其中价格支持占主导地位;一般服务支持在日本农业支持中居于次要地位,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主,但支持重心不断向知识创新体系转移;日本的农业政策逐渐由价格支持转变为直接收入支持,由防御型转变为进攻型,逐渐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支持体系。最后,根据日本农业政策的改革经验提出新时期构建中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高艳梅  李景刚  
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不仅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和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也是引起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晓莹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针对人口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以及养老保障制度的财务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多层次立体化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养老保险基金的金融运作以及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机制等。中国是个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带来养老保障制度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随臣  谭丽萍  樊笑英  
本文根据"耕地保护监管政策和机制专题"调研情况及相关研究,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绮芳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城乡的协调发展。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农地制度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性变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