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4)
- 2023(4254)
- 2022(3434)
- 2021(2983)
- 2020(2441)
- 2019(5543)
- 2018(5286)
- 2017(9821)
- 2016(5480)
- 2015(6276)
- 2014(5886)
- 2013(5908)
- 2012(5617)
- 2011(5202)
- 2010(5187)
- 2009(4866)
- 2008(4826)
- 2007(4412)
- 2006(3944)
- 2005(3582)
- 学科
- 济(18948)
- 经济(18917)
- 管理(16372)
- 业(14241)
- 企(12172)
- 企业(12172)
- 学(7856)
- 方法(7762)
- 数学(6133)
- 财(6125)
- 数学方法(6032)
- 农(5359)
- 中国(5140)
- 业经(4836)
- 环境(4199)
- 务(4175)
- 财务(4171)
- 财务管理(4160)
- 制(4064)
- 企业财务(3996)
- 资源(3859)
- 农业(3751)
- 理论(3644)
- 贸(3576)
- 贸易(3574)
- 和(3544)
- 易(3487)
- 划(3375)
- 地方(3224)
- 技术(3150)
- 机构
- 大学(82701)
- 学院(81407)
- 研究(33005)
- 济(28102)
- 经济(27469)
- 管理(25961)
- 中国(24106)
- 科学(23836)
- 农(22207)
- 理学(22131)
- 理学院(21782)
- 管理学(21224)
- 管理学院(21112)
- 京(18959)
- 所(18712)
- 农业(18055)
- 研究所(17183)
- 业大(16844)
- 中心(14522)
- 财(13683)
- 江(13380)
- 院(12269)
- 北京(11911)
- 省(11821)
- 农业大学(11605)
- 室(11570)
- 范(10861)
- 师范(10586)
- 财经(10543)
- 科学院(10490)
- 基金
- 项目(56997)
- 科学(43805)
- 基金(41383)
- 家(39294)
- 国家(38990)
- 研究(36362)
- 科学基金(31570)
- 自然(23086)
- 省(22421)
- 自然科(22401)
- 自然科学(22388)
- 自然科学基金(22014)
- 社会(21745)
- 基金项目(21318)
- 社会科(20402)
- 社会科学(20393)
- 划(20249)
- 资助(16737)
- 教育(16516)
- 重点(13846)
- 编号(13505)
- 计划(13207)
- 发(12351)
- 部(12058)
- 科技(11839)
- 科研(11730)
- 创(11651)
- 成果(11377)
- 创新(10925)
- 业(10823)
共检索到125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佑海 孔垂鹏
研究目的:系统探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的规范体系,推动其真正见效。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映现出从“参考借鉴”到“本域深化”的发展历程,蕴含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权责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体现了对正义的价值追求,契合了党领导政府的政治体制,有助于解决当下耕地保护领域责任承担主体错位、责任承担程度失衡、责任追究力度偏弱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结论:对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以立法形式规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强化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终身追责制度等配套制度多元推进,展示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新法治姿态,有效推进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实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党政同责 耕地保护法 党内法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先贵
研究目的:探求我国耕地开发权管制的本质,为我国耕地保护立法提供妥适的制度设计方案。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改革我国现行耕地开发权管制法律制度,是我国耕地保护立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法理上,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用途管制,其实质是对耕地开发权的管制。从财产权“准征收”角度审视,着眼于“对象识别基准”“结果识别基准”和“综合识别基准”,考量平等、比例等原则,积极回应当下城乡关系发展态势,应承认我国现行的耕地开发权管制构成对耕地开发权的“准征收”。研究结论:我国耕地开发权管制法律制度的建设,应在构建耕地开发权“准征收”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系统性展开,这是提升其规范性、体系性,实现我国土地法学从传统政策性研究范式向现代规范性研究范式转型的内在要求。我国耕地保护立法应以此为导向展开相应的制度设计和规范表达,如此方可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平衡,进而助推粮食安全目标的有效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涧
从概念行政法学认识事物的一般逻辑考察,轮作休耕的本质乃土地利用行政规划,而非行政指导或者管制性征收。这种对财产权的限制并未构成"特别牺牲",在理论上属于"财产权社会义务"之范畴;而中国宪法第1条第2款的"社会主义原则",第51条的"不得有损公益原则"和第10条第5款的"合理利用土地原则"则从一般财产权和土地财产权两个维度为"财产权的社会义务"提供了规范依据。在耕地保护土地法律秩序内部,轮作休耕弥补了传统的土地用途管制、耕地总量平衡和基本农田制度的先天缺陷,将耕地保护从原有的"数量、空间"转向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在法律制度的配套安排上,应当利用"诱导行政"的工具由中央政府和其他地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对实际生产经营者进行高于公正补偿的货币激励;同时改变传统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赋予村民委员会监督主体资格。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轮作休耕 法律表达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娟 吕萍
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内容核心和主体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是耕地保护工作继续进行的主要途径。根据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和用地需求,从农村和城市用地现状出发,提出在强调耕地保护的同时,应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管理机制的构建,调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和时序,引导新的用地需求转向新开发的后备资源,减少对优质耕地的使用。
关键词:
转型期 耕地保护 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彭
广东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对策广东省国土厅副厅长广东省土地法学会会长沈彭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措施,保护和开发耕地资源。(一)10多年来,广东始终是把耕地保护作为国土管理工作的重点,抓住开源、节流、保护、挖潜四个环节,采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小萍 谷晓坤 丁娜 范萍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耕地保护问题,为突破当前耕地保护瓶颈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通过对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论证了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以及耕地保护观念转变的必要性;探讨了发达地区耕地保护观念转变的重点:(1)耕地保护到农地保护的拓展;(2)数量平衡到生产能力平衡的提升;(3)食物生产功能到生态服务功能的换位。讨论了发达地区耕地保护机制:农地保护的转换机制;宜耕农地异地代补机制;耕地占用以质补量机制。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发达地区 耕地保护 农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探索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首先必须明确该机制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才能准确把握机制建设的方向,指导建设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建立我国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春华 黄彪
由于地方政府既是土地资源使用者也是其管理者,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政绩工程,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违法违规管地用地行为时常发生,导致耕地资源减少迅速。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保护耕地,规范地方政府管地用地行为,实行了土地行政问责制。为了探求土地行政问责对耕地保护的政策效果,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采用虚拟变量模型,以Eviews为分析工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每增加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节约耕地0.25hm2,2009-2011年间,土地行政问责共使江苏省节约土地11 739.51hm2,江苏省土地行政问责对耕地保护的短期效果明显。但根据江苏省未来几年发展规划和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融
流域保护立法是实现我国流域空间法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长江保护法》是我国对大型流域保护综合性立法的首次尝试。以《长江保护法》为分析对象,运用法律规范相互关联的秩序思维和规范分析方法,探析该法通过立法目的、调整对象、法律原则等法律规范的设计,将国家战略和政治层面抽象价值转化为法律层面的价值表达与功能定位。该法"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3个功能专章和"绿色发展"专章构成了"3+1"的结构模式,立法价值和绿色发展理念的融贯为各功能之间建立网状式的链接提供了可能。《长江保护法》是基于流域自然属性、生态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战略需求和法学理论一般运用的基础上,聚焦流域根本性问题,凸显法律价值与功能定位在整部法律的聚合性与布局性,能够为我国大流域保护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是实现立法价值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也是实现其应然效力和实然效力的统一,这是一个系统性、持久性过程,需要行政机关对法律的执行、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适用和公民对法律的遵守得以贯彻落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东升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成为长春市第六个区,这一历史性变革给双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双阳撤县设区后,少数人头脑发热,提出“经济要上,耕地要让”、“保护耕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等错误思想,企图以牺牲耕地来换取经济发展。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关键词:
土地开发 耕地保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城市建设 耕地保护 城乡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玉仁 熊柴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因而政府对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严格控制。其实,如果仔细考察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则会发现城市化率提高与耕地面积减少并无必然联系;并且,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更为集约,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是节约耕地的,大城市发展道路更是如此。当前,在政府对城镇用地的严格控制和居住用地供给抑制下,房价高昂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构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充分供应居住用地以平抑房价。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保护 大城市 城镇用地控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良友 张蚌蚌 孔祥斌 党昱譞 王轩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关键词:
耕地保护补偿 区域协同 补偿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