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4)
2023(2389)
2022(1835)
2021(1517)
2020(1026)
2019(2285)
2018(1868)
2017(2870)
2016(1790)
2015(1879)
2014(1827)
2013(1782)
2012(1687)
2011(1511)
2010(1586)
2009(1449)
2008(1342)
2007(1243)
2006(1030)
2005(932)
作者
(5717)
(4745)
(4687)
(4517)
(3006)
(2336)
(2121)
(1891)
(1794)
(1762)
(1734)
(1719)
(1570)
(1569)
(1483)
(1457)
(1451)
(1408)
(1406)
(1370)
(1193)
(1192)
(1123)
(1105)
(1080)
(1060)
(1041)
(1021)
(996)
(950)
学科
管理(7426)
(6066)
经济(6062)
(5123)
(3917)
企业(3917)
资源(2654)
中国(2418)
(2310)
土地(2287)
(2249)
方法(2219)
环境(2088)
数学(1885)
数学方法(1861)
(1830)
财务(1825)
财务管理(1823)
(1818)
业经(1803)
企业财务(1790)
(1768)
农业(1759)
(1758)
(1710)
耕地(1697)
地方(1519)
(1449)
贸易(1443)
(1417)
机构
大学(26805)
学院(26794)
管理(10022)
(9840)
研究(9647)
经济(9606)
理学(8495)
理学院(8401)
管理学(8273)
管理学院(8234)
中国(7267)
科学(6107)
(6014)
(5999)
业大(5149)
(4829)
农业(4751)
(4710)
中心(4545)
研究所(4380)
(4220)
(3971)
财经(3771)
北京(3732)
(3657)
师范(3625)
(3408)
(3355)
农业大学(3266)
(3211)
基金
项目(19574)
科学(15286)
基金(14015)
研究(13894)
(12718)
国家(12640)
科学基金(10703)
社会(9028)
社会科(8631)
社会科学(8628)
(7583)
基金项目(7071)
自然(6943)
自然科(6667)
自然科学(6663)
自然科学基金(6540)
教育(6421)
(6360)
资助(5491)
编号(5476)
重点(4554)
成果(4283)
(4254)
(4253)
国家社会(4016)
课题(3981)
(3707)
科研(3675)
(3628)
教育部(3465)
期刊
(10445)
经济(10445)
研究(7586)
中国(7319)
(5086)
学报(5024)
科学(4368)
教育(4028)
(3744)
农业(3739)
大学(3625)
学学(3383)
管理(3135)
(2411)
技术(2188)
资源(2154)
业经(1906)
财经(1675)
经济研究(1629)
(1605)
金融(1605)
问题(1464)
(1456)
(1442)
图书(1360)
会计(1351)
业大(1332)
林业(1301)
财会(1293)
统计(1241)
共检索到40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蕾娜  陈桂珅  郧文聚  
随着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耕地数量和质量并重管理的理念已逐步深入到耕地保护工作中,并逐渐转化为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在考核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的面积与质量两个考核标准,其目的是将耕地质量等级管理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桂珅  张蕾娜  程锋  郧文聚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构建数量质量并重的耕地保护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的现状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级不高、分布细碎、后备资源少;(2)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耕地保护体系是严守耕地红线、提升耕地等级、稳定耕地布局、严格耕地占补。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耕地质量保护的有力技术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颖   毛艳艳   陈兴   张永旺  
本文结合重庆市耕地资源现状,总结了该市从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足两方面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通过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和土地综合整治,支撑建设美丽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志祥  
湖南省政府确定娄底市2013年~2017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4.5万公顷。截至2014年底,全市耕地实际保有量为19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4.6万公顷,均超过责任目标。2014年,全市完成建设用地补充耕地面积347.8公顷,全部实行了"先补后占"和"占一补一"。但也应该看到,娄底市经过10多年的耕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建平  
保护耕地要两种管理并重保护耕地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是要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并以此为龙头,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种种手段,切实把资源管理放在首位。一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各类用地规模的总量控制和合理布局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海燕  彭云  郑宏刚  刘淑霞  余建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但大部分地区在补充耕地时,仍然只强调其数量而忽视质量,为确保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补充耕地质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开展农用地分等成果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中的应用研究。该文基于云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以大理至丽江铁路的占补平衡项目为例,采用回归分析、面积加权平均等方法,获得了基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的折算系数,构建了利用等指数折算系数的标准应用模型,将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挂钩进行折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利用等的折算系数符合补充耕地项目的实际情况,满足了云南省土地利用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东升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双阳撤县设区,成为长春市第六个区,这一历史性变革给双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双阳撤县设区后,少数人头脑发热,提出“经济要上,耕地要让”、“保护耕地要让位于经济发展”等错误思想,企图以牺牲耕地来换取经济发展。对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建俊  罗剑朝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陈玉仁  熊柴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存在争议。主流观点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不利于耕地保护,因而政府对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严格控制。其实,如果仔细考察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则会发现城市化率提高与耕地面积减少并无必然联系;并且,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更为集约,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是节约耕地的,大城市发展道路更是如此。当前,在政府对城镇用地的严格控制和居住用地供给抑制下,房价高昂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也不利于耕地保护。因此,构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协调机制,需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走大城市发展道路,充分供应居住用地以平抑房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好多人在决定接受某一阶段教育的时候,总是要问一问,接受教育有什么用,能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这无可厚非。即使没什么用(那是不可能的),能够多上几年学也是好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让更多的人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只是出于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考虑,也是政府为民做的实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这样。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荔阳  易志辉  林斌  徐伟铭  王成军  
[目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更加高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保护的成效,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出发,研究福建省耕地自然、利用以及经济质量等别的数量特征,[方法]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索耕地质量在省域层面上的空间分异规律,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空间极化理论提出了4种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为耕地保护分区提供参考。[结果]研究表明福建省省域层面的耕地自然等、利用等以及经济等质量等别分别为6. 77、8. 12、8. 34,耕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分别为:0. 425、0. 341、0. 319;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耕地质量等别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集中分布的态势,其中,自然等和利用等较为明显。[结论]福建省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各等别面积也大致呈正态分布,在省级域层面,各质量等别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继丰  袁中友  
基于耕地数量保护视角,构建虚拟变量模型,采用"自回归法",以珠三角为例,评价了1992—2008年中国巨型城市区域耕地保护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耕地政策变量通不过t检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均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呈负相关,且分别通过5%和10%的t检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耕地保护制度对珠三角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的遏制作用不显著,遏制效果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非农经济发展对土地投入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仍有利于提高农民个体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认为巨型城市区域耕地保护应转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与社会安全的综合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