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6)
- 2023(5813)
- 2022(4985)
- 2021(4747)
- 2020(3979)
- 2019(8756)
- 2018(8787)
- 2017(16383)
- 2016(9109)
- 2015(10270)
- 2014(10211)
- 2013(10041)
- 2012(9350)
- 2011(8427)
- 2010(8803)
- 2009(8253)
- 2008(8200)
- 2007(7542)
- 2006(6786)
- 2005(6503)
- 学科
- 管理(32767)
- 济(29972)
- 经济(29897)
- 业(26690)
- 企(23236)
- 企业(23236)
- 制(13283)
- 财(12867)
- 方法(10337)
- 中国(9910)
- 农(9327)
- 体(8783)
- 业经(8407)
- 数学(8309)
- 数学方法(8206)
- 体制(7549)
- 银(7432)
- 银行(7423)
- 务(7345)
- 财务(7329)
- 财务管理(7305)
- 行(7051)
- 企业财务(6921)
- 学(6620)
- 融(6592)
- 金融(6589)
- 划(6293)
- 度(6124)
- 制度(6123)
- 环境(6121)
- 机构
- 大学(124996)
- 学院(124584)
- 济(49865)
- 经济(48665)
- 管理(46678)
- 研究(42283)
- 理学(39034)
- 理学院(38587)
- 管理学(38023)
- 管理学院(37772)
- 中国(34389)
- 财(29053)
- 京(26379)
- 科学(23866)
- 所(21273)
- 财经(21065)
- 江(21024)
- 农(20282)
- 中心(20064)
- 经(18924)
- 研究所(18566)
- 业大(17131)
- 北京(16542)
- 州(16286)
- 省(15803)
- 范(15710)
- 师范(15555)
- 农业(15517)
- 财经大学(15505)
- 院(15381)
- 基金
- 项目(79510)
- 科学(62792)
- 研究(60843)
- 基金(57340)
- 家(49261)
- 国家(48844)
- 科学基金(42131)
- 社会(39119)
- 社会科(36990)
- 社会科学(36982)
- 省(31645)
- 基金项目(30089)
- 教育(28577)
- 划(26066)
- 自然(25713)
- 编号(25120)
- 自然科(25062)
- 自然科学(25055)
- 自然科学基金(24622)
- 资助(22570)
- 成果(21966)
- 制(21328)
- 部(18151)
- 重点(18138)
- 课题(18122)
- 创(16829)
- 性(16379)
- 国家社会(16332)
- 发(16244)
- 创新(15827)
共检索到20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央4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健全耕保补偿机制的问题,强调要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作用,在综合考虑耕地保护面积及其质量状况、以及耕地保护任务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大耕保补偿力度。这是中央继强化行政约束责任、规划管制用途以及土地整治建设等战略性耕保措施后,所强调的又一个重要耕保措施——经济手段激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央4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健全耕保补偿机制的问题,强调要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作用,在综合考虑耕地保护面积及其质量状况、以及耕地保护任务量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大耕保补偿力度。这是中央继强化行政约束责任、规划管制用途以及土地整治建设等战略性耕保措施后,所强调的又一个重要耕保措施——经济手段激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土地的市场化配置不是一个新话题了。自1987年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写下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标志性一页,30年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让我国城镇国有土地的潜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显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以及改革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些年来,"市场的手"在发挥它之于土地的神奇作用时,其对象仅限于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完成的是对土地从资源到资产的价值分割。即便今年国务院以及国土资源部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相关政策,其核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土地的市场化配置不是一个新话题了。自1987年深圳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写下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标志性一页,30年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让我国城镇国有土地的潜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显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以及改革与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些年来,"市场的手"在发挥它之于土地的神奇作用时,其对象仅限于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完成的是对土地从资源到资产的价值分割。即便今年国务院以及国土资源部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相关政策,其核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引起各界尤其是媒体格外关注的一大亮点,是推出了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一项"新政":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对于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此,国土资源部一再强调,此举不是对占补平衡制度的"松绑",而是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引起各界尤其是媒体格外关注的一大亮点,是推出了关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一项"新政":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对于现行《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对此,国土资源部一再强调,此举不是对占补平衡制度的"松绑",而是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2017年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纪事年代,载于中国耕地保护事业的史册。年初,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印发,标示着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制度改革与管理完善时期。如果说,20年前的中央1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其政策思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奠定了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新格局,那么,20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2017年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纪事年代,载于中国耕地保护事业的史册。年初,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印发,标示着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制度改革与管理完善时期。如果说,20年前的中央1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其政策思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奠定了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新格局,那么,20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编者
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出台,标志着我国耕地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制度改革与管理完善的新时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有了进一步的细化措施。其中,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建设占用耕地、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和监管考核等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随之出台,既结合了我国耕
关键词:
耕地保护工作 占补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示范不示范,从东往西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尤其是东南部经济高速发展,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已客观形成,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应的制度创新要求也逐步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然而,近十年来,随着西部两大"重镇"——重庆与成都的迅速崛起,人们旧日印象中那种经济发展由东往西渐次迟缓的局面正在被改写。与之相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示范不示范,从东往西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尤其是东南部经济高速发展,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已客观形成,与经济快速发展相应的制度创新要求也逐步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然而,近十年来,随着西部两大"重镇"——重庆与成都的迅速崛起,人们旧日印象中那种经济发展由东往西渐次迟缓的局面正在被改写。与之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雪梅
实施耕地休耕制度是保护土壤和解决粮食生产阶段性过剩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能否对休耕农民进行合理补偿,又是保证休耕制度持续推进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耕地休耕生态补偿理论基础和梳理总结美国土地休耕及我国退耕还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我国耕地休耕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思路。
关键词:
土壤保护 休耕 生态补偿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耕保"新政",如何将其精神、原则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地方。实际上,地方长期以来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实践已为中央决策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新政"的贯彻落实,就新时期耕保工作怎么看怎么干,近日,本刊采访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侃桢。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岗位上任职已4年多的李侃桢,时刻面对的是经济总量占全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耕保"新政",如何将其精神、原则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地方。实际上,地方长期以来所进行的改革探索实践已为中央决策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新政"的贯彻落实,就新时期耕保工作怎么看怎么干,近日,本刊采访了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侃桢。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岗位上任职已4年多的李侃桢,时刻面对的是经济总量占全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