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9)
- 2023(13579)
- 2022(11875)
- 2021(11177)
- 2020(9344)
- 2019(21500)
- 2018(21509)
- 2017(41254)
- 2016(22922)
- 2015(25739)
- 2014(25874)
- 2013(25430)
- 2012(23380)
- 2011(21135)
- 2010(20934)
- 2009(19052)
- 2008(18480)
- 2007(16289)
- 2006(14151)
- 2005(12367)
- 学科
- 济(84005)
- 经济(83893)
- 管理(63532)
- 业(59640)
- 企(49964)
- 企业(49964)
- 方法(39214)
- 数学(33566)
- 数学方法(33137)
- 学(23293)
- 农(22762)
- 中国(22556)
- 财(22323)
- 业经(18597)
- 制(17599)
- 地方(16904)
- 理论(16044)
- 农业(14993)
- 贸(14255)
- 贸易(14250)
- 务(14199)
- 和(14158)
- 财务(14122)
- 财务管理(14095)
- 银(13834)
- 易(13830)
- 技术(13793)
- 银行(13766)
- 企业财务(13421)
- 融(13278)
- 机构
- 大学(324029)
- 学院(321183)
- 管理(122720)
- 济(119039)
- 经济(116211)
- 研究(113126)
- 理学(106538)
- 理学院(105215)
- 管理学(103086)
- 管理学院(102529)
- 中国(81207)
- 科学(75398)
- 京(70252)
- 农(62912)
- 所(59248)
- 财(55302)
- 业大(54686)
- 研究所(54550)
- 中心(50225)
- 农业(50021)
- 江(47390)
- 财经(44328)
- 北京(44049)
- 范(42393)
- 师范(41777)
- 院(41247)
- 经(40411)
- 州(38260)
- 技术(37208)
- 省(35180)
- 基金
- 项目(226504)
- 科学(175302)
- 基金(162532)
- 研究(159055)
- 家(145161)
- 国家(143979)
- 科学基金(121128)
- 社会(96526)
- 社会科(91159)
- 社会科学(91131)
- 省(89864)
- 基金项目(86277)
- 自然(82465)
- 自然科(80510)
- 自然科学(80480)
- 自然科学基金(79025)
- 划(76528)
- 教育(73292)
- 资助(67826)
- 编号(63951)
- 成果(52702)
- 重点(51320)
- 部(48934)
- 发(47744)
- 创(46960)
- 课题(45334)
- 计划(44192)
- 科研(44125)
- 创新(43840)
- 大学(41236)
- 期刊
- 济(129197)
- 经济(129197)
- 研究(92051)
- 学报(63095)
- 中国(62828)
- 农(57080)
- 科学(54146)
- 大学(45987)
- 管理(44918)
- 学学(43519)
- 财(41506)
- 农业(39406)
- 教育(38059)
- 技术(26802)
- 融(25487)
- 金融(25487)
- 财经(21283)
- 业经(20969)
- 经济研究(20568)
- 业(20157)
- 经(18120)
- 业大(17445)
- 图书(17271)
- 版(17181)
- 科技(16821)
- 问题(16733)
- 理论(15290)
- 技术经济(14236)
- 农业大学(14166)
- 林业(14120)
共检索到46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立 宁宜宝 张启敬 杨承槐 高光 韩剑锋
【目的】为了进一步验证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关系,阐明与染色体无关的细菌耐药性或耐药基因垂直传递和水平传递特点,阐明控制抗菌药使用对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了细菌GyrA和ParC基因;用耐四环素(TE)、氨苄青霉素(AMP)、复方新诺明(SXT)的大肠杆菌做供体菌,对TE、AMP、SXT敏感的大肠杆菌作受体菌,进行了体外结合传递试验;用耐药菌株在营养琼脂上垂直传递20代;在2组不携带耐药菌的SPF鸡消化道内分别接种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接种后混合饲养。【结果】发现耐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菌株的GyrA基因表达的氨基酸第73和78位发生改...
关键词:
耐药性 体外传递 肠道耐药菌 扩散 消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小梅 林茂 鄢庆枇 江兴龙 张娴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测定耐药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而分析耐药菌的种属分布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耐药平板筛选分离纯化得到108株细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属;其中,93.5%的菌株对3种(含)以上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86.1%的菌株对3类(含)以上的药物具有抗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7%,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纯萍 宁宜宝 宋立
【目的】四环素作为人类和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其耐药性问题一直为全球所关注。健康动物体内的共生性大肠杆菌作为耐药指示菌和耐药基因的贮存库,了解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对于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健康鸡、猪体内分离大肠杆菌,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并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中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鸡、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总共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269株,其中86.2%的菌株对四环素产生了耐药性,健康猪体内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健康鸡体内分离株(P<0.05)。tet(A)、tet(...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四环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明 白华 齐静 骆延波 蔡亚娜 吴聪明 刘玉庆
为比较养殖区猪"养殖-屠宰-销售"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状况,及其在动物与动物、与人之间传递的情况,采集猪产业链中多个环节的样品,分离大肠杆菌150株,用肉汤稀释法检测细菌对常用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并对所有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养殖环节中(包括饲养员)细菌耐药程度普遍较高且呈现多重耐药性,屠宰、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细菌耐药程度较低;在仔猪、哺乳母猪和怀孕母猪之间,及保育猪和饲养员之间存在PFGE型高度相似的菌株,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萍 关茹飞 夏利宁 徐志勇
为掌握新疆某养殖场羊源沙门氏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了解其携带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流行现状及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共存情况。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方法进行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blaSHV等β-内酰胺酶和armA、rmtB等16SrRNA甲基化酶及qnrA、qnrB、qnrC、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羊 抗菌药物 耐药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伟德 肖双燕 黎姗梅 黄德生 张振豪 钟昌艳 陈福彩 梁毅 梁静真 黄钧
【目的】检测广西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的耐药性及部分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状况,为凡纳滨对虾疾病防控以及副溶血弧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30株分离自广西钦州市、防城港市和北海市的副溶血弧菌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以PCR方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3")-I、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在副溶血弧菌中的携带状况,通过SPSS软件进行菌株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0株副溶血弧菌对试验药物的敏感率以氟苯尼考最高(96. 7%),其次是链霉素(90. 0%);耐药率以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最高(均为96. 7%)。优势耐药谱型是SDM/SMD/PG/AMP和SMD/PG/AMP。PCR检测结果,ant(3")-I、Sul1、tet(A)、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6. 7%、43. 3%、0. 0%和13. 3%。受试菌株共包含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5种耐药基因型,其中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各占40. 0%。相关性分析结果,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表型与对应耐药基因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30株广西沿海凡纳滨对虾源副溶血弧菌对氟苯尼考最敏感,对磺胺二甲嘧啶和青霉素G耐药性最强;受试菌株共包含5种耐药基因型,优势耐药基因型是ant(3")-I-Sul1+tet(A)-TEM-和ant(3")-I-Sul1-tet(A)-TEM-。菌株的4类抗生素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均未发现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副溶血弧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晓强 李芳娥 杨鹏超 李引乾 蒿彩菊
【目的】探究大熊猫源大肠埃希菌对新型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多沙星的耐药机制。【方法】以从大熊猫体液分离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丙沙星、麻保沙星和普多沙星通过体外逐渐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其成为耐药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诱导耐药菌株的靶位基因gyrA和parC耐药决定区(QRDR)的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外排泵抑制剂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探讨外排泵在体外耐药中的作用。【结果】采用体外浓度递增法可诱导大熊猫大肠埃希菌对3
关键词:
大熊猫 大肠埃希菌 普多沙星 耐药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龙 龚国玑 谭福杰 尤子平
生物测定是害虫抗药性监测的基本手段。生物对药剂的反应十分敏感,生态条件的细微变化都能引起毒力水平的波动。其中温度会直接影响杀虫剂的杀虫活性;试虫取食不同的饲料或寄主植物可使试虫耐药性发生改变。本研究的目的是为粘虫抗药性标准测定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卫 贾琳 陈金凤 宗兆锋
【目的】明确从特殊生境中获得的生防放线菌的耐药性及其生物学习性,为生防菌的筛选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比较6种供试生防放线菌各种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发酵产物的干物质量,初步确定其最佳发酵和营养条件;用对峙法测定供试生防菌的耐药性及抑菌谱;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供试生防菌在盆栽试验中的根际定殖能力。【结果】发酵和营养条件试验表明,高氏1号为菌株JSJF7的最佳培养液,菌株JSGF10、GXDM6、JSGF4、JSCK14和JSJF5的最佳培养液均为SNB;供试生防菌对50%多菌灵、40%五氯硝基苯和25%氰烯菌酯的耐药性较强;供试生防菌对选用的多种靶标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抑菌谱较广;供试的6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陈昌福 刘振兴 谭晶晶 高宇 李革雷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蕾 肖克宇 周梦娇
为了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5 8- 2 0 - 9菌株和鱼害粘球菌 G4 菌株的融合子进行选择鉴定 ,应用定性和定量药物敏感性试验 ,对两种菌原生质体融合的遗传标记进行了筛选 .结果表明 ,这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和庆大霉素交叉耐药 .在此基础上 ,测定了红霉素和庆大霉素在选择培养基中的适用浓度 .筛选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5 8- 2 0 - 9菌株的遗传标记为 Erm(红霉素抗性 ) ,鱼害粘球菌 G4 菌株的遗传标记为 Grm(庆大霉素抗性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爱华
目前 ,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也可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例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在鱼体和环境中的残留。本文就水产药物使用的历史、现状、适应症、副作用 ,耐药性的现状、来源、产生机制 ,耐药菌判定的标准 ,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 ,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鱼类病原菌 抗菌药 耐药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健舜 朱凝瑜 孔蕾 丁雪燕 郑天伦 杜建明
为探明引起凡纳滨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病原,从病虾肝胰脏分离得到10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为引起此次红体病的病原菌。Vitek与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均为副溶血弧菌。基于dnaE-gyrB-recA-dtdS-pntA-pyrC-tnaA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typing,MLST)表明,这些菌株形成3个新序列型(ST),其中1株为ST413,7株为ST414,2株为ST415;ST413包含新等位基因型recA-166与tnaA-121,ST414则含有新等位基因型gyrB-219。MLST结果提示,这些副溶血弧菌分离株并非来自单一克隆,呈...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副溶血弧菌 分子特征 耐药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万昭 陈月月 易海波 秦蕾 徐琦琦 吴慧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指导临床针对不同动物合理用药,从新疆9个县区养殖场分别采集猪、牛、羊、骆驼、鸡和鸽的粪样共564份,进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粪肠球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用PCR方法进行10种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1)从不同动物中共分离得到242株粪肠球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鸡(95.2%,40/42)、猪(61.1%,55/90)、牛(35.9%,55/153)、羊(34.5%,38/110)、鸽(34.0%,34/100)、骆驼(29.0%,20/69)。2)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牛源、猪源、鸽源、鸡源、骆驼源和羊源。242株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均高达80.0%以上,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敏感性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分离株3耐以上占84.7%,以5耐和6耐为主。3)cfr与poxtA基因未检出,分离株tetM、aac(6′)/aph(2″)、aph(3′)-Ⅲ和ermB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70.0%。此外,检出近年来新发现的噁唑烷酮类耐药基因optrA(9.1%,22/242)。综上,新疆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呈现多药耐药率高、耐药谱广、耐药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动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不同动物源 粪肠球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坤清芳 耿毅 余泽辉 李亚军 牟维豪 谢航
从四川地区规模化家兔养殖场分离鉴定出97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测定,同时采用PCR方法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表现高度耐药,耐药率高达90.72%以上,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达72.1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31.96%~58.76%,对多肽类的耐药率较低,为14.43%;耐药基因tet A、tet B、tet C、arm A、rmt B和flo R的检出率分别为61.86%、84.54%、16.49%、4.12%、3.09%和8.25%,未检出tet D、tet E、tet M、tet O、tet L、tet K、rmt A、rmt C、rmt D、rmt E、npm A和cfr基因。
关键词:
家兔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四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