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9)
2023(7387)
2022(6258)
2021(5917)
2020(5117)
2019(11663)
2018(11679)
2017(22662)
2016(12777)
2015(14217)
2014(14090)
2013(14089)
2012(13309)
2011(12076)
2010(12354)
2009(11510)
2008(11159)
2007(10212)
2006(9197)
2005(8243)
作者
(40148)
(34470)
(34176)
(32193)
(21333)
(16758)
(15182)
(13712)
(13141)
(12122)
(11919)
(11299)
(11072)
(11037)
(11001)
(10474)
(10336)
(9997)
(9899)
(9701)
(8949)
(8735)
(8509)
(8028)
(7987)
(7774)
(7670)
(7620)
(7415)
(7132)
学科
(58167)
经济(58119)
(45155)
(38661)
农业(29912)
管理(25956)
方法(25400)
数学(23751)
数学方法(23366)
(17480)
企业(17480)
业经(14640)
中国(13517)
(12302)
地方(12102)
(10145)
(9969)
农业经济(9873)
(9569)
(9190)
贸易(9185)
(8991)
农村(8985)
(8985)
(8357)
及其(7977)
发展(7865)
(7854)
收入(7826)
环境(7812)
机构
学院(184322)
大学(178898)
(76515)
经济(75097)
研究(69794)
管理(66074)
(65223)
理学(57582)
理学院(56966)
管理学(55508)
管理学院(55238)
中国(52181)
农业(50996)
科学(47198)
业大(42179)
(38956)
(38464)
研究所(35755)
中心(32232)
农业大学(31416)
(30081)
(29065)
(26811)
(26799)
科学院(24182)
北京(23582)
财经(23575)
(23552)
经济学(22287)
(22212)
基金
项目(127637)
科学(97795)
基金(91000)
研究(86750)
(83754)
国家(82987)
科学基金(67698)
社会(53637)
(53068)
社会科(50341)
社会科学(50326)
基金项目(47412)
自然(45995)
自然科(44925)
自然科学(44908)
自然科学基金(44090)
(44012)
资助(38664)
教育(38633)
(35287)
编号(35055)
(29648)
重点(29557)
(27891)
成果(27421)
计划(27099)
(26249)
(26099)
科技(25075)
科研(25018)
期刊
(87934)
经济(87934)
(69548)
研究(48432)
农业(47366)
学报(41332)
中国(40256)
科学(34378)
大学(30294)
学学(29359)
(23161)
管理(20500)
(20479)
业经(20182)
(17910)
金融(17910)
教育(15631)
技术(15403)
业大(14088)
农业经济(13479)
农村(13373)
(13373)
问题(12940)
(12918)
农业大学(12249)
经济研究(12098)
世界(11398)
财经(11001)
统计(10559)
技术经济(9836)
共检索到276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贺祥   张子娇   何德鑫   姚兴东   张惠君   王海英   于翠梅   关欣   李春红   敖雪   谢甫绨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发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明确增密减肥的产量形成机理,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以大豆普通品种辽豆11(L11)和耐密型品种辽豆14(L14)为试材,采用裂-裂区设计,2个品种为主区,2个种植密度(15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裂区,3个磷酸二铵施肥水平为再裂区,即150 kg·hm~(-2)(N1,生产施肥常量),112.5 kg·hm~(-2)(N2,减少25%施肥量),75 kg·hm~(-2)(N3,减少50%施肥量),研究增密减肥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参数、植株倒伏率、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30万株·hm~(-2)条件下,耐密植品种L14的节间数、LAI、SPAD和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品种L11。施肥量在112.5 kg·hm~(-2)条件下,耐密品种L14的产量、节间数、SPAD均增加,且在R5时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植株倒伏率显著低于普通品种L11。耐密植品种L14种植密度由15万株·hm~(-2)增加到30万株·hm~(-2),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增产12.8%。在常规施肥量减少25%的条件下,耐密品种L14种植密度由15万·hm~(-2)增加到30万株·hm~(-2)时籽粒产量比低密植常量施肥增产16.0%。综上,增密减肥与耐密型品种相结合,可以降低大豆群体的植株倒伏率和植株结荚高度,增加节间数和株高,提高大豆群体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珺  张代军  周顺启  
为了探究抗灰斑病大豆品种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近年黑龙江省审定的17个抗灰斑病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各性状及性状组基因型值进行相关与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以产量性状为目标的各性状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性状组的单株粒数、3粒荚数、单株荚数;农艺性状组的生育期、单株节数及株高,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组间以正相关为主;生育日数与百粒重呈正相关、底荚高与4粒荚数呈负相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组间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且生育日数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产量性状的选择应以株高中等、生育期适中、单株多有效节数、较低的结荚部位、粒中等大、单株粒数多为选育目标,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囡囡  韦桂旺  冯云敢  蒙云飞  韦爱娟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新品种的进一步大面积推广,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提供科学的栽培依据。【方法】以超甜玉米新品种桂甜161和桂甜17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和广西横县试点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DPS软件对产量、果穗外观品质和倒伏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对2个新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行粒数以及桂甜171的穗长和穗粗影响不大,桂甜161的穗长和穗粗随着密度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个品种的茎粗和单穗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产量和倒伏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横县试点桂甜161和桂甜171的产量高于明阳试点;桂甜171不管是植株性状、果穗性状还是产量都优于桂甜161;桂甜161在密度为46 42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桂甜171在密度为53 565株/hm~2时综合权重最大。【结论】桂甜161和桂甜17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是46 425和53 565株/hm~2;2个品种在横县试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桂甜171是一个综合性状更优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推广潜力更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  
针对山西省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大豆产量突破比较困难的现状,通过滚动筛选,对18份产量突出的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研究,以期为高产、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参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划分生态类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5.54处将其分为4类:第1类为多分枝结荚类型;第2类为中等分枝结荚类型;第3类为披针叶少分枝结荚类型;第4类为椭圆叶少分枝结荚类型。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产量与分枝数和三粒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质量、二粒荚数、荚粒质量、粒质量和茎秆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礼凤  李伟  徐冉  戴海英  王彩洁  
对1 069份大豆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概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品种中黄豆资源丰富,且生育期、株高、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变幅大,选择范围广。在品质方面,蛋白质含量≥40%的品种989份,占92.52%,为我省培育高蛋白大豆品种提供了充足的原始材料。对蛋白质含量≥45%的164份品种进行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证明,高油、高蛋白育种在后代选择中紫花品种蛋白高于白花品种,百粒重大的品种含油量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雪丽  谢甫绨  王海英  王智权  谢志涛  STEVEN SK Martin  
选用地理纬度相似的中国辽宁省、美国俄亥俄州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分别和中国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老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共有趋势是主茎荚数、单株荚数、3粒和4粒荚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粒茎比、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和分枝数显著降低。美国新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中国新品种。而中国新品种的百粒重显著高于美国新品种。施肥水平对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也有一定影响,且美国新品种在高肥条件下比中国新品种表现出更高的增产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大刚   于国宜   杨勇   李杰坤   王峰   周林   黄志平  
为了明确大豆症青对大豆产量的具体影响,针对导致大豆症青的主要危害因子,设置不同的处理,筛选鉴定65份大豆品种(系)的抗性,分析不同大豆症青危害因子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症青危害因子的抗性程度具有差异,T2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系)数最少,有53份,占总数的81.54%;T4处理的症青敏感品种数最多,有58份,占总数的89.23%。T4和T5复合危害因子处理的平均症青率较对照增加的幅度(263.87%~281.57%)比单个危害因子的幅度大(117.82%~151.58%)。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主茎节数的5个处理变化幅度均最小,平均降幅为7.71%,单株症青荚数的变化幅度均最大,平均增幅为83.52%;从损失率来看,3个产量相关性状中,百粒质量的5个处理与对照相比,其损失率均最小,平均损失率为8.70%,单株粒质量的5个处理损失率均最大,平均损失率为52.51%。综上,研究明确了大豆症青不同危害因子的处理对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是显著的,其中对单株粒质量的影响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岚  姜英  陈阜  曾昭海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吉林东部半山区玉米-大豆轮作、连作及4个氮肥水平(0kg/hm2(F1)、90kg/hm2(F2)、180kg/hm2(F3)和270kg/hm2(F4))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处理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及籽粒产量方面均优于连作处理,而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并未形成优势;F3、F4处理在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叶面积指数、产量构成及产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的F1处理(P0.0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东明  艾辛  王佩芝  全妙华  
为了探明四棱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11个四棱豆品种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豆荚总产量与主蔓长、主蔓节位数、单株分枝数、豆荚长、单荚重、单株鲜豆荚重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四棱豆块根的总产量与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重有显著的相关性.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6.22%.11个四棱豆品种可以归纳为3大类,蔓生品种和矮生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银月  魏生广  代希茜  詹和明  王铁军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李壮  牛应泽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昌云  张艳霞  羿国香  何文静  刘冬明  邢丹英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可以用作粮食、蔬菜、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江汉平原是马铃薯发展的新区。费乌瑞它是一个适宜于低山平原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探索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规程是获得马铃薯最大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探讨马铃薯秋播的最佳密度,设置了4 000穴/667m2、7 000穴/667m2、10 000穴/667m2、13 000穴/667m2、16 000穴/667m2、19 000穴/667m2等6个播种密度,研究密度对马铃薯费乌瑞它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播种密度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y=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忠  任月梅  郭瑞锋  张绶  冯婧  
为响应国家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普及春播早熟区谷子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掌握大同29号群体结构动态变化和氮肥高效利用,采用追氮密度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区域有条件的谷子种植区,在基肥的基础上,应该在拔节期间进行追施氮肥,追施量以纯氮120135 kg/hm2为最佳。种植密度在水地条件下不宜稀植,种植密度应该为3336万株/hm2。随追氮水平的增加(N1-N4)产量增加、茎粗变粗、穗长增长、生物产量提高、穗重增加、穗粒重增加,到了N5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M1-M4)产量持续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萍   Mukti Marasini   李薇薇   张凤路  
为了研究玉米茎秆性状与茎秆弹性和耐密性形成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植株抗倒伏机理,选用6个抗倒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6.0万,7.5万,9.0万株/hm~2共3个种植密度,以田间茎秆拉倒角度为弹性评价指标,与植株和基部节间的形态特征,节间的解剖结构、物质积累量和力学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株高、穗位高、基部节间长、粗、表皮厚度、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小维管束鞘面积、单位长度鲜质量、干质量和各组分含量、穿刺和压折强度对茎秆拉倒角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节间粗(r=0.521~(**))和单位长度干质量(r=0.562~(**))的影响最大。种植密度越大,节间粗、硬皮组织厚度、维管束总数、单位长度鲜质量、干质量、各组分含量、穿刺和压折强度越小或越少,茎秆的弹性越差,抗倒性越弱。不同品种间的茎秆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粒收1、创玉107、京农科728和MC278与弹性相关的性状优于其他品种,且随着密度的增大变幅较小,故茎秆弹性和耐密性较强。节间粗和单位长度干质量等性状对拉倒角度即有显著影响,增密后这些性状的变幅决定了茎秆的耐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