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
- 2023(1652)
- 2022(1456)
- 2021(1329)
- 2020(1220)
- 2019(2707)
- 2018(2712)
- 2017(4889)
- 2016(2917)
- 2015(3285)
- 2014(3077)
- 2013(3193)
- 2012(3042)
- 2011(2577)
- 2010(2547)
- 2009(2287)
- 2008(2300)
- 2007(1921)
- 2006(1552)
- 2005(1387)
- 学科
- 济(9159)
- 经济(9157)
- 管理(6790)
- 业(5867)
- 方法(5506)
- 数学(5098)
- 数学方法(5010)
- 企(4911)
- 企业(4911)
- 学(4474)
- 财(3276)
- 法(2132)
- 中国(2117)
- 务(2005)
- 财务(2005)
- 财务管理(2003)
- 草(1961)
- 农(1865)
- 企业财务(1854)
- 害(1803)
- 制(1786)
- 生物(1587)
- 虫(1555)
- 业经(1550)
- 技术(1466)
- 地方(1463)
- 银(1442)
- 环境(1434)
- 虫害(1427)
- 银行(1420)
- 机构
- 大学(40509)
- 学院(40000)
- 研究(15959)
- 农(15411)
- 科学(13937)
- 农业(12573)
- 济(11836)
- 经济(11555)
- 业大(11152)
- 中国(11075)
- 管理(10563)
- 所(10095)
- 研究所(9466)
- 理学(9218)
- 理学院(9000)
- 管理学(8640)
- 管理学院(8583)
- 京(8489)
- 农业大学(8239)
- 室(7517)
- 省(7257)
- 中心(7198)
- 实验(7176)
- 业(7110)
- 实验室(6971)
- 重点(6532)
- 江(6287)
- 科学院(6046)
- 技术(6010)
- 财(5639)
共检索到56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祥 赵明文 季哲
采用分割切块法测定了 3个草菇菌株 (V0 1、V0 2和V0 3)在低温下的致死时间。结果表明 :V0 1、V0 2和V0 3菌株在 0、 2和 4℃下的致死时间分别为 2 4、 4 8和 32h ,4 8、 88和 6 4h ,96、 192和 14 4h。用 0 0 1%吖啶橙诱变草菇菌株V0 1担孢子 30min ,致死率达 70 4 % ;对诱变处理的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体进行低温临界致死处理 ,杀死低温敏感菌株 ,采用覆层平板法筛选出 4株耐低温的草菇菌株
关键词:
草菇 临界冷致死时间 覆层平板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俊杰 张云 张磊 谢斌 邱庆林 谢宝贵
采用生长速度测定法,对草菇异核体菌丝H1521进行非生物胁迫耐受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H1521菌丝在p H=4、p H=11、0.3 mol·L-1Na Cl、10 mmol·L-1H2O2等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不致死,适合作为草菇应答非生物胁迫机制研究的胁迫条件;将菌丝置于4℃低温短时间处理后放回35℃进行培养还可正常生长,但在处理1 h后与空白对照出现显著性差异,4℃胁迫1 h适合作为后期低温胁迫机制研究的备选条件.
关键词:
草菇 异核体菌株 生物学特性 氧化胁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继莲 李明源 任羽
【目的】从新疆东帕米尔高原布伦口湖群湿地分离产蛋白酶耐低温细菌,对其进行初步分类鉴定,为后续低温酶制剂的研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脱脂乳选择培养基筛选产低温蛋白酶菌株,并对其表型特征、生长特性及产酶性状等进行研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布伦口湖群湿地产低温蛋白酶功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地位。【结果】共筛选出6株产蛋白酶菌株,其在15℃条件下均能生长繁殖,属耐冷菌,但耐盐性一般,能在低温条件下发酵产酶,生长稳定期达到产酶高峰。16S rRNA基因序列初步确定4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唐利民 鲜灵 贾英
对草菇原生质体诱变选育的菌株Vp53 与亲株V4菌株进行了同工酶、菌丝生长速度、营养成分、产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都存在差异。Vp53菌株的产量较V4菌株高29.1% , 表明Vp53菌株是一个优良的变异菌株。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诱变 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风云 程志虹 谭强飞 朱嘉宁 孙万合 张紊玮 贠建民
【目的】研究甘露醇对草菇继代菌株的生产性状和活性氧(ROS)清除能力的影响,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草菇退化菌种复壮方法。【方法】以笔者课题组前期获得的组织分离继代菌株T6、T12、T19为试验菌株,T6为连续继代6次,T12为连续继代12次,T19为连续继代19次;草菇原种V844(T0)为商业栽培种。将传统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中的葡萄糖替换为等质量的甘露醇,进行菌丝生理性状测定;在栽培基质中添加甘露醇,测定子实体农艺学性状;以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反映活性氧(ROS)积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利用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活力;通过菌丝染色法测定细胞核数量和线粒体膜电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菌丝能量指标。【结果】甘露醇处理对未退化菌株T0、T6的影响不显著,但能有效恢复草菇退化菌株T12、T19的生产性状和ROS清除能力。甘露醇使T12、T19的菌丝生长速度分别提高31.46%、20.99%,菌丝生物量分别提高97.33%、76.36%;使T12的生产周期缩短12.24%,生物学效率提高17.97%,恢复至T0水平;并使退化严重、失去出菇能力的T19重新长出子实体。同时,甘露醇使T12、T19的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u/Zn-sod)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24.64%和61.54%,Mn-sod2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19.76%和267.0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25.67%和55.82%,并使SOD活力分别提高10.79%和72.32%,GPX活力分别提高16.98%和103.85%;使T12、T19中的ROS积累量显著降低,T12、T19中的■含量分别下降35.96%和41.62%,H_2O_2含量分别下降14.44%和18.26%;并使T12、T19的细胞核数目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加;使T12、T19中的ATP含量分别提高17.08%和14.55%,EC值分别提高4.52%和0.92%。【结论】甘露醇能显著提高草菇退化菌株T12、T19的抗氧化能力和线粒体功能,并有效恢复其生产性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朋虎 邓优锦 江玉姬 谢宝贵
分别从不能出菇的草菇单孢菌株PYd21(基因组测序菌株)和PYd15(重测序菌株)及由PYd21、PYd15配对杂交获得可正常出菇的异核菌株H15-21中克隆测序了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并对TPI基因的结构及其在3个菌株中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Yd21、PYd15中TPI基因的序列完全相同;转录组读段定位、双末端分析结果显示,TPI基因全长1015 bp,开放阅读框序列全长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有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RNA加工过程中存在两种可变剪切类型和两个可变剪切位点;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的结果表明,PYd21、PYd15和H15-21中TPI基因的表达量(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丹青 王杰
【目的】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与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丝退化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目标性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草菇正常生长菌株V51(对照)与其菌丝退化菌株(VNM1~10)为材料,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分别构建2种草菇的近等基因池。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寻找两类菌株的差异片段,回收差异片段后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VNMDF并转化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将筛选的阳性克隆测序。根据差异片段序列设计引物,将其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并对草菇正常菌株V51及其菌丝退化菌株VNM进行扩增试验,验证该标...
关键词:
草菇 菌种退化 SRAP SCA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晓瑛 程旭艳 霍培书 李季
为增加用于堆肥的耐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资源,通过微生物筛选实验及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实验,从黑龙江双峰林场采集的腐殖土样中筛选得到8株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其中菌株B6-15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24.94U/mL,且该菌在初始pH 7.0,NaCl质量分数0.25%,20℃环境中培养时生长量最大。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核酸序列分析鉴定的方法,初步确定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对菌株B6-15所产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0℃存放后仍能保持54.43%的酶活性,表明该耐低温菌所产的纤维素酶为低温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丽坤 王景安 宋正国 刘仲齐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铜污染红壤中分离得到2株耐铜真菌。对菌株的形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真菌分别为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最高可耐受铜浓度均为300 mg/L。在Cu2+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添加10 g/L湿菌,在pH 5、25℃、120 r/min条件下振荡吸附30 min后,P.lilacinus和A.terreus对Cu2+的吸附率分别达85.45%和87.54%。
关键词:
耐铜真菌 淡紫色拟青霉 土曲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云 谭著明 沈宝明 申爱荣 刘丽娜
【目的】筛选用于菌根苗接种的高质量红汁乳菇菌株,为提高红汁乳菇产量提供支持。【方法】以10个红汁乳菇菌株(JH1、JH2、JH4、JH5、JH7、JH8、JH10、JH11、JH12、JH13)为研究对象,将菌株分别在PDA和BAF培养基上培养后,测定菌株生长势指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将红汁乳菇液体菌种接种于马尾松幼苗根部合成菌根苗,以不接种为对照(CK),培养210 d后对菌根合成能力(菌根数量、菌根侵染率、菌根化率)和宿主植物生长量(苗高、主根长、地径、干质量)进行测定。对上述9个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用隶属函数法对菌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在PDA固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17 mm/d;在BAF液体培养基上,以菌株JH5的菌丝生物量最大,为3.28 g/L。(2)所有菌株均能与马尾松根系形成外生菌根,但菌根形态并不相同。接种红汁乳菇菌株JH5的马尾松苗的菌根数量为45.65个/株,菌根化率为90.67%,菌根侵染率为79.60%,显著高于其他9个菌株,表现出较强的合成菌根苗能力。(3)接种不同红汁乳菇菌株的马尾松苗,在苗高、主根长、地径和干质量等指标上表现各异。接种菌株JH4的马尾松苗高、主根长和干质量表现最优,较对照分别提高24.45%,16.72%和53.33%;接种菌株JH5的马尾松苗地径生长量表现最优,较对照提高5.19%。(4)相关性分析表明,菌丝生物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菌根数量与菌根化率和菌根苗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汁乳菇JH5为适合培育菌根苗的最佳菌株,JH4和JH7为次优菌株。【结论】筛选出1个优良红汁乳菇菌株JH5,该菌株的生长势和菌根苗品质整体表现较好。
关键词:
红汁乳菇 菌根苗 菌根合成 隶属函数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林 郭尚 杨臻 杨杰 王华 南晓洁
【目的】利用外源海藻糖,提高菌种抗高温能力,筛选耐高温品种。【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海藻糖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提高抗高温势能,并根据不同品种在高温下的生长表现筛选耐高温品种(株系)。【结果】在添加外源海藻糖的培养基中,绝大多数品种在高温下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且丰厚。供试各品种的生长特性可分3个类型:第1种类型是接种后菌丝萌发较快,第1周迅速生长,第2~3周生长缓慢,如Baichagu、2796系列的2796-Gaoyou、2796-4-9、Accc系列的Accc-52327、Accc-50842-411等品种;第2种类型品种接种后菌丝萌发较慢,第1周生长较缓,第2周迅速生长,如U3-4-22、日本引进品种JP-100和JP-118、F56系列;第3种类型是第1周菌丝体基本上不萌发,而在第2周后期,特别是第3周开始加快生长速度,如Accc-50554、Accc-50442-515、Mohuanong-2796-1等。【结论】筛选株系的结果表明,F56的2个株系,在小麦和玉米粒2种培养基质中生长良好,特别是在玉米粒培养基质中满袋率高达100%。2796-Gaoyou的株系,在小麦培养基质中满袋率达50%~85%以上,Ac-cc-50554的Accc-50554-1株系满袋率高达100%,其他所有株系也都在70%以上。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晓强 孙雪梅 张海旺 王丽慧 杨世鹏 司诚 钟启文 芦光新
为筛选可提升高寒地区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青贮发酵品质的耐低温乳酸菌,本研究以‘青芋2号’菊芋青贮物料为材料,利用平板培养法分离乳酸菌株,分析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结果表明,菊芋青贮物料中共分离得到34株乳酸菌株,经低温及生理生化筛选获得13株耐低温乳酸菌株,包括11株同型发酵乳酸菌和2株异型发酵乳酸菌,其耐酸性和耐盐性均较强;经产酸和生长能力对比,GN02菌株生长最快(OD=2.63),GN10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酸能力(pH=3.59),XN25菌株兼具较强的生长和产酸能力;16S rRNA测序鉴定出9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1株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1株棒状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coryniformis)、1株短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brevis)及1株无法鉴定。本研究筛选出适合高寒地区菊芋青贮发酵的耐低温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短乳杆菌各1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新 黄卓忠 陈振妮 张焱君 韦仕岩 吴圣进 王灿琴
为筛选适宜广西本地原料栽培的高温平菇优良菌株,对18个高温平菇菌株在母种、原种及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广西地区利用木薯秆(屑)、桑枝屑、桉树皮为基质栽培的白菇菌株是P7、P8、P10、P12、P13、P16,黑菇菌株是P1、P3。
关键词:
栽培原料 高温平菇 优良菌株 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佳喜
采用常规平板接种法对猴头菇菌株的 7个品种的菌丝生长长势、子实体产量、抗杂能力和物理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猴头菇菌丝日生长速度快的菌株是猴杰 1号 (A 2 )和猴杰 2号 (A 3) ;子实体产量有明显差异 ,其中猴黄 1号 (A 4 )、猴黄 2号 (A 5 )、猴杰 2号 (A 3)、猴菇 5号 (A 6 )和猴杰 1号高于对照猴黄 1号 ;菌株的抗杂能力猴黄 1号和猴杰 2号 2种最强 ,并且与产量成正比关系 ;子实体性状的综合指标以猴黄 2号和猴杰 2号菌株最好 ,适合湖北鄂东大别山地区生产栽培。
关键词:
猴头菇 菌株 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