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8)
- 2023(10547)
- 2022(8614)
- 2021(7734)
- 2020(6686)
- 2019(14888)
- 2018(14867)
- 2017(28327)
- 2016(15582)
- 2015(17434)
- 2014(17017)
- 2013(16981)
- 2012(15445)
- 2011(13549)
- 2010(13829)
- 2009(12971)
- 2008(13097)
- 2007(11874)
- 2006(10461)
- 2005(9707)
- 学科
- 业(78180)
- 企(72813)
- 企业(72813)
- 济(68843)
- 经济(68754)
- 管理(62339)
- 方法(28580)
- 业经(27283)
- 农(24535)
- 财(23846)
- 数学(20705)
- 数学方法(20504)
- 务(19334)
- 财务(19317)
- 财务管理(19301)
- 企业财务(18223)
- 农业(18134)
- 技术(16583)
- 中国(14304)
- 制(14287)
- 划(13809)
- 理论(13724)
- 策(13391)
- 和(13232)
- 地方(12743)
- 企业经济(12146)
- 经营(11718)
- 体(11369)
- 贸(10748)
- 贸易(10740)
- 机构
- 学院(222446)
- 大学(216565)
- 济(92073)
- 管理(91204)
- 经济(90283)
- 理学(78037)
- 理学院(77260)
- 管理学(76205)
- 管理学院(75779)
- 研究(67928)
- 中国(55137)
- 京(45741)
- 财(43605)
- 科学(40013)
- 农(38218)
- 江(36654)
- 财经(34263)
- 所(33234)
- 中心(32618)
- 业大(32401)
- 经(30899)
- 农业(30025)
- 研究所(29554)
- 州(28630)
- 北京(28340)
- 范(27351)
- 师范(27124)
- 经济学(26484)
- 商学(25592)
- 商学院(25362)
- 基金
- 项目(142970)
- 科学(114662)
- 研究(107798)
- 基金(104253)
- 家(89153)
- 国家(88227)
- 科学基金(78130)
- 社会(69504)
- 社会科(65807)
- 社会科学(65787)
- 省(57897)
- 基金项目(55717)
- 自然(50245)
- 自然科(49096)
- 自然科学(49087)
- 教育(48903)
- 自然科学基金(48303)
- 划(46983)
- 编号(43882)
- 资助(41202)
- 成果(34360)
- 业(33973)
- 创(33038)
- 重点(31537)
- 发(31228)
- 部(31188)
- 创新(29851)
- 课题(29809)
- 国家社会(28333)
- 制(27980)
- 期刊
- 济(109818)
- 经济(109818)
- 研究(65016)
- 中国(44100)
- 财(38670)
- 管理(38294)
- 农(35615)
- 科学(29341)
- 学报(28119)
- 农业(24520)
- 教育(23043)
- 大学(22349)
- 技术(22196)
- 学学(20882)
- 业经(20677)
- 融(19726)
- 金融(19726)
- 财经(16945)
- 业(16026)
- 经济研究(15825)
- 经(14727)
- 问题(14308)
- 技术经济(13717)
- 财会(13032)
- 现代(12050)
- 世界(10932)
- 会计(10716)
- 商业(10678)
- 贸(10657)
- 资源(10570)
共检索到340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玲玲 牛雨虹 徐珂
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ESG(环境、社会、治理)投资备受关注,ESG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日益凸显。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绿色发展理念和政策支持的引领下迎来爆发式增长,如何更准确地评估相关企业的价值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构建以EVA模型为基础并考虑ESG因素的价值评估模型,进而得到考虑ESG因素后的企业价值。本研究为ESG投资理念下的估值实践提供了可行思路,可助力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同时也能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改善自身ESG实践的思路,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李婷婷 张颖颖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具备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在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扮演着支撑者、引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以比亚迪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探究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能力维度和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发现:(1)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包括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产业协作整合能力、数字转型赋能能力3个维度;(2)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通过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配套、产业链数字化转型3条路径提升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引领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强链、补链,产业协作整合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实现稳链、固链,数字转型赋能能力能够促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延链、优链,从而显著提高产业链风险抵御能力、冲击恢复能力、链条升级能力。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链主企业生态主导力与产业链韧性相关研究,为链主企业提升生态主导力和增强产业链韧性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翠翠 李杨文 张相斌 王军曦
从制造产业链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选取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国际新能源汽车企业制造商特斯拉,从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及运营、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合对比分析的结果,提出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大湾区,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通过对新能源车供应链上游韧性升级、中游智造升级及下游市场影响力升级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探求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创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建议,以推动该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翠翠 李杨文 张相斌 王军曦
从制造产业链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选取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国际新能源汽车企业制造商特斯拉,从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及运营、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合对比分析的结果,提出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大湾区,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通过对新能源车供应链上游韧性升级、中游智造升级及下游市场影响力升级进行深入探索,旨在探求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创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建议,以推动该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辉 周晶 夏文蕾 程佳银 黄炜
[目的/意义]高质量的专利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识别企业技术专利研发方向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研发资源实现创新突破,降低企业研发方向的不确定性。[方法/过程]首先,结合行业整体技术热点趋势与标杆企业技术态势,明确重点技术类别;其次,基于专利竞争力识别目标企业的绝对优势技术和相对优势技术类别,进而对目标企业进行个性化技术偏好分析;最后,借助LDA模型识别技术主题,明确企业未来专利技术研发方向。[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标杆企业的技术布局对行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同时,目标企业应以绝对优势技术为核心,发展自身相对优势技术,形成多技术核心的创新型企业。[局限]由于专利申请流程的时滞性,在新兴技术专利优势识别上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标杆分析 优势识别 专利分析 技术预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汪英华 武建龙 刘家洋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思想,运用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创新历程的考察,探究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基于"渐进性小生境→开放式产品平台→全面拓展"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其演进的内在机理是新能源汽车创新链和采用链的协同机理,并且是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和政策引导力的动态综合作用下实现了持续演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郑娟 和雅娴
在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指标及调节作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人员与资金的投入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高管持股均对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R&D人员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晶 郑娟 和雅娴
在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指标及调节作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研发人员与资金的投入会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企业规模和高管持股均对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对R&D人员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苗雨君 薛桂鑫
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已经来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选取了18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剔除数据不全和ST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企业9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春霞 王婧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现有的融资特点。作为资金密集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发展重点,提出了相对应的融资策略,以减少融资成本。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融资策略 生命周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苗雨君 薛桂鑫
新能源汽车发展浪潮已经来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所以本文选取了18个财务指标为研究变量,剔除数据不全和ST公司,以新能源汽车企业9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以2010至2014年财务报表数据的平均值为基础,对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因子分析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莹
纯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首先分析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实物期权的特点,发现实物期权法中包含的项目柔性决策使得实物期权法比传统NPV法更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研发,然后以比亚迪E系纯电动汽车为案例,使用BS模型进行具体的评估,分析结论与理论部分基本一致,即引入实物期权思想能够更好地反映纯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价值,最后基于实物期权评估法对车企EV项目的研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项目估值 实物期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莹
纯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本文首先分析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实物期权的特点,发现实物期权法中包含的项目柔性决策使得实物期权法比传统NPV法更适用于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研发,然后以比亚迪E系纯电动汽车为案例,使用BS模型进行具体的评估,分析结论与理论部分基本一致,即引入实物期权思想能够更好地反映纯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价值,最后基于实物期权评估法对车企EV项目的研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项目估值 实物期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筱江
使用正确的竞争策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SCP工具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详细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市场风险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驱动、并购重组、成本优先、模式创新等竞争策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钻石模型 企业竞争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子凤 王玥 贾卫峰 成泷
通过提升技术融合能力拓展组织边界,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以21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TOE框架和组态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技术融合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和技术融合度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支撑企业实现高水平技术融合的路径,可归纳为环境波动—技术驱动型、环境波动—资源支撑型、环境平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以及技术动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高时,技术广度与组织冗余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低时,组织冗余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在联动匹配中,企业技术环境不确定性是超高技术融合度组态的核心条件。企业非高技术融合度的实现路径有3条,且与高技术融合度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技术融合多重影响因素间复杂互动关系的理论认识,揭示企业技术融合的支撑力量与推动因素,为提升企业技术融合水平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沪深上市公司为例
新能源汽车企业绿色债券融资问题研究——以BYD两次发行绿色债券为例
我国汽车企业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补助方式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企业成长性的深入分析
多元出资主体、融资契约配置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分析
协作研发网络结构、企业知识吐纳能力与创新——基于71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考察
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测度——基于2012201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生态效率测度——基于2012~2015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