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2)
- 2023(9862)
- 2022(8525)
- 2021(8008)
- 2020(6983)
- 2019(16479)
- 2018(16067)
- 2017(30680)
- 2016(16898)
- 2015(19470)
- 2014(19426)
- 2013(19638)
- 2012(18703)
- 2011(17087)
- 2010(17152)
- 2009(16144)
- 2008(16297)
- 2007(14633)
- 2006(12815)
- 2005(11879)
- 学科
- 济(76720)
- 经济(76639)
- 管理(45036)
- 业(43123)
- 方法(36841)
- 数学(33476)
- 企(33279)
- 企业(33279)
- 数学方法(33223)
- 中国(23601)
- 农(20464)
- 财(20443)
- 贸(19987)
- 贸易(19977)
- 易(19578)
- 制(16009)
- 学(14344)
- 银(13951)
- 银行(13929)
- 业经(13806)
- 地方(13707)
- 出(13448)
- 行(13347)
- 农业(13219)
- 融(12401)
- 金融(12399)
- 务(11045)
- 财务(11023)
- 财务管理(10990)
- 环境(10738)
- 机构
- 大学(250417)
- 学院(245174)
- 济(114232)
- 经济(112200)
- 管理(92170)
- 研究(88802)
- 理学(78532)
- 理学院(77639)
- 管理学(76525)
- 管理学院(76051)
- 中国(70806)
- 京(53550)
- 财(52280)
- 科学(50898)
- 所(45009)
- 农(41747)
- 财经(41374)
- 中心(41362)
- 研究所(40660)
- 经济学(37729)
- 经(37716)
- 江(37422)
- 北京(34463)
- 业大(34338)
- 经济学院(34283)
- 农业(32968)
- 范(31830)
- 师范(31557)
- 院(31158)
- 财经大学(30716)
- 基金
- 项目(157506)
- 科学(124479)
- 基金(117458)
- 研究(115364)
- 家(102104)
- 国家(101323)
- 科学基金(86005)
- 社会(76176)
- 社会科(72436)
- 社会科学(72413)
- 基金项目(61108)
- 省(58056)
- 自然(53366)
- 教育(53066)
- 自然科(52184)
- 自然科学(52167)
- 自然科学基金(51311)
- 划(49949)
- 资助(49440)
- 编号(44909)
- 成果(37701)
- 部(37528)
- 重点(35867)
- 发(34245)
- 国家社会(32934)
- 教育部(32468)
- 创(32089)
- 中国(31426)
- 课题(31188)
- 人文(30777)
- 期刊
- 济(121739)
- 经济(121739)
- 研究(78155)
- 中国(49710)
- 财(40881)
- 学报(37883)
- 农(37346)
- 科学(34967)
- 管理(32131)
- 大学(28643)
- 学学(26571)
- 融(26478)
- 金融(26478)
- 农业(24853)
- 教育(24132)
- 财经(21385)
- 经济研究(21074)
- 技术(19995)
- 经(18537)
- 贸(17784)
- 业经(17388)
- 问题(17280)
- 国际(15276)
- 业(14493)
- 世界(13871)
- 技术经济(13257)
- 统计(12831)
- 图书(12322)
- 理论(11918)
- 版(11477)
共检索到378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茜茜 解百臣 殷可欣
本文采用考虑非理想产出的SBM-DEA(Slack Based Measure-DEA:SBM-DEA)模型分析2005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火电行业运行效率差异。研究过程中,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厂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理想产出纳入考察范围。首先,结合国家政策和各省市区电源结构特点,分析引起效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以2008年为例,对各省市区进行SBM效率全排序并分析投入产出指标的对偶价格。最后,结合各地区电力供需形势,找出改进火电行业效率,实现资源、环境、电力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把非理想产出引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更能够满足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杰新 唐德才 吉中会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环境规制有效省市在布局上表现出较强的东部、西部"双边效应",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效省市逐渐转为无效,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规制又重新变为有效,而东部沿海一直处于有效状态;从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两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规制有效省份越来越多,"两极效应"又逐渐减弱;由变异系数检测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差异程度仍然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博 王雪青 刘炳胜
本文以省际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对各省建筑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研究过程中,对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使效率评价更科学、更能满足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二氧化碳排放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建筑业规模、人口密度、建筑材料流动性和城市化率,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能源消费结构、科技水平、建筑业成熟度和辅助行业成熟度;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区建筑业平均能源效率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三大地区平均能源效率为东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丹 王美强 陈莹文
通过构建包含正向生产过程和逆向废弃物处理过程的两阶段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外源投入和非期望要素的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平均值为0.774,且省际间效率差异较大。(2)导致区域间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逆向废弃物处理阶段效率水平低下。(3)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因正向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整体效率水平最低;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最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个子阶段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与中部相当,但其逆向废弃物处理效率则明显偏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流涛
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L生产率指数方法,测度考虑"非意欲"产出情况下的中国大陆地区1997年-2009年间31个省(市)农业土地生产效率,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考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论显示:①1997年-2009年间全国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平均值为0.692,提升空间较大。研究期内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年均增长0.6%,但变化趋势表现为较大的波动性;②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空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不仅效率值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同时呈下降趋势;③农业土地生产效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目前农业技术对农业土地生产率的贡献相对较小。不同区域农业土地生产效率变化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瑾
研究选取30个省市区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我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将污染物作为投入处理与数据线性转换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差异不大;DEA有效的省市绝大多数位于华北和华东地区;非DEA有效的20个省市区全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污水再生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过大是造成内蒙古等14个省市区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丽云 何枫 张庆芝 徐晓宁
经典DEA模型将决策单元视为一个"黑箱",忽视决策单元内部各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结机制,因而不能真正反映系统的有效性。针对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非期望最终产出的问题,借鉴单阶段"黑箱"非期望SBM方法,并基于网络SBM DEA模型构建了多阶段投入产出导向的非期望网络SBMDE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黑箱"非期望SBM模型相比,新建模型能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估存在非期望产出的多阶段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率以及各阶段效率,更大程度地挖掘各投入产出变量的可调整空间,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网络DEA SBM 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张继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1999-2009中国30个省区市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含有非合意性产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以此为基础,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和分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东部、中部、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我国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呈发散趋势,各省份之间效率的差距在扩大;经济水平、水资源价格对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和政府影响力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郗永勤 吉星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超效率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视窗方法,测算我国工业行业2012—2016年的碳排放效率,并划分成高、中、低效率水平探讨行业差异性,然后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低效率水平行业占绝大多数,高效率水平行业占比较低;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改善碳排放效率,行业市场容量、行业所有制结构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效率,禀赋结构与碳排放效率有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方叶林 娜塔莎 张天逸
非期望产出是效率测度必须要考虑的指标之一。本文利用中国大陆2000—2016年的省域数据,引入碳排放测度方法,将非期望产出纳入星级饭店效率的测度体系,进一步分析其时空演化的稳健性。主要结论有:考虑非期望产出后,效率均值出现微弱的下降,反映当前星级饭店的低碳经营理念仍需进一步推进。2000—2016年中国大陆星级饭店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驱动,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的态势。重心分析表明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空间演化轨迹,总体上向东北发生偏移,纯技术效率重心总体上向西南发生偏移。不考虑空间因素,各项效率维持原有水平的概率表现出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大于纯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稳定性相对较低;考虑空间因素后,星级饭店效率维持原有稳定格局概率均大大降低。未来中西部地区在适度增加投入的同时,需要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东部地区要严格控制星级饭店数量,同时需要大力推进集约化生产方式,倡导绿色生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庆军 赵增耀 王群伟
考虑到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非期望产出的存在,文章利用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描述方式将不良贷款纳入银行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框架中,借助于有向距离函数构建了要求净利润最大化的一维效率模型和同时要求净利润增加与不良贷款减少的二维效率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表现。研究表明:14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2005-2010年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维效率的提升幅度较二维效率更大些,净利润和不良贷款同比例增加与减少的潜力在22.3%~32.8%;不同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部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相对排名的变化,不良贷
关键词:
效率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有向距离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郑亚豪
文章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DEA视窗分析模型,研究了2005~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最高、皖南次之,皖中最低;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经济规模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并不明显地受地区经济规模的影响;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改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动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四军 廖芳芳 李丹玉
提升能源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不同行业在资源、技术、资金和劳动组织上各有自身特性,使到各行业能源效率产生差异。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以2002-2014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工业行业的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行业异质性和演变过程。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指数,考察我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从低至高依次为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同行业间能源效率增长趋势不同,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指数呈增长趋势,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行业平均规模和行业集中度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四军 廖芳芳 李丹玉
提升能源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不同行业在资源、技术、资金和劳动组织上各有自身特性,使到各行业能源效率产生差异。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以2002-2014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工业行业的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行业异质性和演变过程。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指数,考察我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从低至高依次为资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四军 廖芳芳 李丹玉
提升能源效率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不同行业在资源、技术、资金和劳动组织上各有自身特性,使到各行业能源效率产生差异。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以2002-2014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工业行业的静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行业异质性和演变过程。采用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指数,考察我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从低至高依次为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