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6)
2023(14605)
2022(12776)
2021(11795)
2020(10029)
2019(22834)
2018(22517)
2017(43049)
2016(23830)
2015(26553)
2014(26260)
2013(26161)
2012(23951)
2011(21705)
2010(21641)
2009(19788)
2008(19162)
2007(16719)
2006(14778)
2005(12885)
作者
(71720)
(59450)
(59201)
(56248)
(37683)
(28780)
(26837)
(23426)
(22591)
(21206)
(20361)
(20122)
(18871)
(18824)
(18311)
(18298)
(18275)
(17781)
(17075)
(16947)
(15080)
(14443)
(14332)
(13479)
(13408)
(13237)
(13135)
(12957)
(11988)
(11827)
学科
(91535)
经济(91427)
管理(68401)
(63497)
(52139)
企业(52139)
方法(43714)
数学(38145)
数学方法(37731)
(25482)
(24052)
中国(23860)
(22273)
(21034)
贸易(21025)
(20519)
业经(20412)
地方(18725)
农业(17180)
(16460)
环境(15589)
(15234)
理论(15181)
技术(15098)
(14521)
财务(14454)
财务管理(14429)
企业财务(13629)
(13502)
(13441)
机构
大学(338857)
学院(335600)
管理(132755)
(129556)
经济(126715)
理学(115679)
理学院(114369)
研究(112977)
管理学(112253)
管理学院(111673)
中国(83082)
科学(74802)
(72561)
(63723)
(58086)
(58030)
业大(56996)
研究所(53575)
中心(51771)
农业(50600)
(49577)
财经(47154)
北京(45297)
(44252)
师范(43716)
(42940)
(40718)
(40209)
经济学(38508)
(35616)
基金
项目(238115)
科学(185309)
基金(172343)
研究(166965)
(153224)
国家(151957)
科学基金(129032)
社会(104514)
社会科(99120)
社会科学(99091)
(93530)
基金项目(92299)
自然(86874)
自然科(84763)
自然科学(84736)
自然科学基金(83236)
(79248)
教育(76344)
资助(70826)
编号(67331)
重点(53477)
成果(53180)
(51605)
(50173)
(49196)
科研(46205)
创新(45961)
课题(45899)
计划(45115)
大学(43422)
期刊
(136056)
经济(136056)
研究(94137)
学报(63341)
中国(63124)
(56523)
科学(54264)
管理(45936)
大学(45921)
学学(43032)
(42601)
农业(39010)
教育(35764)
技术(26696)
(26110)
金融(26110)
业经(22919)
财经(22266)
经济研究(21660)
图书(21551)
(20296)
(18978)
问题(18574)
科技(17648)
资源(17051)
(16950)
业大(16739)
理论(16047)
技术经济(15861)
(15083)
共检索到483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张继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1999-2009中国30个省区市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含有非合意性产出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以此为基础,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中国和分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东部、中部、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我国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呈发散趋势,各省份之间效率的差距在扩大;经济水平、水资源价格对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产业结构和政府影响力却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瑾  
研究选取30个省市区的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我国循环经济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将污染物作为投入处理与数据线性转换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差异不大;DEA有效的省市绝大多数位于华北和华东地区;非DEA有效的20个省市区全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水资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污水再生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过大是造成内蒙古等14个省市区循环经济运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智君  刘蕊涵  
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双产出DEA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32014年能源效率变化进行测算,并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能源效率近10年来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浙江省与江苏省能源效率略低于上海市并在金融冲击的影响下出现较为相似的波动。在17个地级市中,杭州、南京、无锡三市能源效率较高,而南通市能源效率则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在影响因素方面,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工业化水平、能源价格对长三角能源效率均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但各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杰新  唐德才  吉中会  
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结果发现:2003年中国环境规制有效省市在布局上表现出较强的东部、西部"双边效应",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效省市逐渐转为无效,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规制又重新变为有效,而东部沿海一直处于有效状态;从2003-2013年,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两极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规制有效省份越来越多,"两极效应"又逐渐减弱;由变异系数检测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区域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差异程度仍然较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菊红   陈拉   胡绵好  
利用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度了2010—2019年“中四角”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GWUE),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方法探索GWUE的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探寻GWUE空间分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四角”GWUE高效区主要来源武汉城市群,低效区主要来源于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城市的GWUE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但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逐渐向集聚分布演变。(2)2010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是影响“中四角”GWUE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占用情况成为GWUE空间分异的主要推动因子,2019年医疗资源占用情况和政府重视程度对GWUE空间分异起决定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菊红   陈拉   胡绵好  
利用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度了2010—2019年“中四角”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GWUE),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分析方法探索GWUE的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探寻GWUE空间分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四角”GWUE高效区主要来源武汉城市群,低效区主要来源于环鄱阳湖城市群;各城市的GWUE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但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逐渐向集聚分布演变。(2)2010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是影响“中四角”GWUE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资源占用情况成为GWUE空间分异的主要推动因子,2019年医疗资源占用情况和政府重视程度对GWUE空间分异起决定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庆军  赵增耀  王群伟  
考虑到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非期望产出的存在,文章利用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描述方式将不良贷款纳入银行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框架中,借助于有向距离函数构建了要求净利润最大化的一维效率模型和同时要求净利润增加与不良贷款减少的二维效率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表现。研究表明:14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2005-2010年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维效率的提升幅度较二维效率更大些,净利润和不良贷款同比例增加与减少的潜力在22.3%~32.8%;不同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部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相对排名的变化,不良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丽云  何枫  张庆芝  徐晓宁  
经典DEA模型将决策单元视为一个"黑箱",忽视决策单元内部各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结机制,因而不能真正反映系统的有效性。针对多阶段生产过程中存在非期望最终产出的问题,借鉴单阶段"黑箱"非期望SBM方法,并基于网络SBM DEA模型构建了多阶段投入产出导向的非期望网络SBMDE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黑箱"非期望SBM模型相比,新建模型能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估存在非期望产出的多阶段生产过程的整体效率以及各阶段效率,更大程度地挖掘各投入产出变量的可调整空间,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茜茜  解百臣  殷可欣  
本文采用考虑非理想产出的SBM-DEA(Slack Based Measure-DEA:SBM-DEA)模型分析2005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火电行业运行效率差异。研究过程中,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厂用电量和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理想产出纳入考察范围。首先,结合国家政策和各省市区电源结构特点,分析引起效率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然后,以2008年为例,对各省市区进行SBM效率全排序并分析投入产出指标的对偶价格。最后,结合各地区电力供需形势,找出改进火电行业效率,实现资源、环境、电力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把非理想产出引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更能够满足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薇  
本文首次把环境等外生因素纳入中国保险业效率研究的框架中,通过构建多阶段DEA模型,重新测算了中国保险机构1999-2006年共284个样本数据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研究发现,外部环境等因素对效率估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保险业整体效率水平较调整前出现了明显下降,而且效率损失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无效,说明中国保险业整体效率改进应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随着保险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有保险机构因依靠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效率水平被严重高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郗永勤  吉星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超效率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视窗方法,测算我国工业行业2012—2016年的碳排放效率,并划分成高、中、低效率水平探讨行业差异性,然后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低效率水平行业占绝大多数,高效率水平行业占比较低;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改善碳排放效率,行业市场容量、行业所有制结构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效率,禀赋结构与碳排放效率有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佩枫  张浩  张慧明  
本文分别采用BCC模型和SBM模型测算了2007-2012年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效率,研究表明:(1)非期望产出影响产业转移效率,大多数城市存在效率改进空间,经济发达城市效率更低;(2)发达城市的SBM模型产业转移效率值大多低于BCC模型效率值;(3)经济落后城市的SBM模型产业转移效率值大多高于BCC模型产业转移效率值,但技术差距缩小后情况逆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文婧  贺灿飞  
科学客观评价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影响区域效率的因素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全要素生产框架下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三个明显不同级别,东部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平均水平为0.8左右,其次是中部,平均水平为0.6左右,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平均水平为0.4左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进出口需求以及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丹  王美强  陈莹文  
通过构建包含正向生产过程和逆向废弃物处理过程的两阶段工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考虑外源投入和非期望要素的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地区2010—2015年的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平均值为0.774,且省际间效率差异较大。(2)导致区域间循环经济整体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逆向废弃物处理阶段效率水平低下。(3)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因正向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整体效率水平最低;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最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个子阶段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整体效率水平与中部相当,但其逆向废弃物处理效率则明显偏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郑亚豪  
文章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DEA视窗分析模型,研究了2005~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最高、皖南次之,皖中最低;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经济规模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并不明显地受地区经济规模的影响;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改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