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2)
- 2023(4937)
- 2022(4022)
- 2021(3826)
- 2020(3405)
- 2019(7973)
- 2018(8202)
- 2017(16077)
- 2016(8881)
- 2015(10362)
- 2014(10437)
- 2013(10102)
- 2012(9113)
- 2011(8230)
- 2010(8740)
- 2009(8076)
- 2008(7855)
- 2007(7003)
- 2006(6246)
- 2005(5793)
- 学科
- 济(37111)
- 经济(37065)
- 管理(25431)
- 业(23064)
- 方法(20109)
- 企(19812)
- 企业(19812)
- 数学(18339)
- 数学方法(17809)
- 贸(12458)
- 贸易(12451)
- 易(12281)
- 农(9688)
- 中国(9448)
- 财(8840)
- 出(8685)
- 理论(7598)
- 业经(7497)
- 口(7439)
- 出口(7432)
- 出口贸易(7432)
- 制(7232)
- 学(6814)
- 地方(6029)
- 农业(5847)
- 银(5721)
- 银行(5720)
- 行(5479)
- 技术(5284)
- 教学(5201)
- 机构
- 学院(124694)
- 大学(124153)
- 济(50273)
- 管理(50082)
- 经济(49101)
- 理学(42898)
- 理学院(42499)
- 管理学(41388)
- 管理学院(41178)
- 研究(37535)
- 中国(30300)
- 京(26175)
- 财(23399)
- 科学(22370)
- 江(20473)
- 中心(18657)
- 所(18317)
- 财经(18274)
- 农(17698)
- 业大(17267)
- 北京(16556)
- 经(16417)
- 研究所(16410)
- 范(16056)
- 州(15965)
- 师范(15876)
- 经济学(15343)
- 技术(13932)
- 农业(13845)
- 经济学院(13745)
- 基金
- 项目(80976)
- 科学(64058)
- 研究(59191)
- 基金(58804)
- 家(50575)
- 国家(50180)
- 科学基金(43928)
- 社会(37110)
- 社会科(35326)
- 社会科学(35317)
- 省(31951)
- 基金项目(29636)
- 教育(29061)
- 自然(28924)
- 自然科(28342)
- 自然科学(28337)
- 自然科学基金(27804)
- 划(26717)
- 资助(26296)
- 编号(24731)
- 成果(20379)
- 重点(18085)
- 部(17822)
- 课题(17364)
- 创(16626)
- 发(16455)
- 教育部(15592)
- 创新(15558)
- 科研(15497)
- 大学(15430)
共检索到19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毅
大型灾害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中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资分配是做好应急物资保障工作的关键。合理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式既有利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又有利于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然而,灾害发生后,决策者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应急物资分配到灾区,由此会导致应急物资短缺,形成需求缺口,既给灾区救援工作带来不便,又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实地调研发现,需求视角下影响应急物资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灾区需求信息"黑箱"、受灾程度、需求紧迫性、需求缺口等。灾害发生后,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快速、精准、公平的应急物资分配模式。为更好地扑灭应急物资需求缺口,这种应急物资分配模式应涵盖需求预测、需求等级划分、属地一次分配、外埠二次分配等方面内容。其具体运作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分配目标确定、物资分配决策、物资分配评价、物资分配实施等五个步骤。此外,为保障应急物资分配系统顺畅运行,把应急物资快速、精准、公平地送到灾区,最大限度提高救援效率,还要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搭建应急物资保障大数据平台,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志强 梁宁宁 罗一帆 李姗姗
各受灾点因灾情不同对获取不同类别物资的需求紧迫度存在较大差异,忽略这一现实情况的模型会导致有限应急物资无法公平分配和高成本等问题。与已有文献相比,首先引入了CRITIC法计量各灾点对有限物资需求的波动性与冲突性,提出需求紧迫度量化方法;其次运用极小极大函数对已有研究的公平目标予以改进;然后针对突发灾害时长途调运物资的现实情况,采用“储备点—中转站—受灾点”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基于此建立了以各灾点最大物资短缺度最小和调度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模糊理论对其进行等价转化,设计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证明了模型在保障多受灾点之间物资分配公平性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调度成本,可为现实突发灾害应急物资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高晓宁 田军 陈小艺 孟庆森
多企业参与应急物资代储的方式缓解了应急物资需求不确定性和紧迫性问题,但多方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增加了政府协调的难度。研究比较分析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政府与企业期望收益和决策的不同,通过设置奖惩与收益共享的份额协调分散决策的利益博弈冲突问题,设计了多主体参与应急物资代储的利润分配与协调模型。研究发现,存在唯一的总代储量满足多个代储企业总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目标。政府设置的单位补贴额度与收益分配份额符合一定条件下,应急物资储备总量与参与企业数量正相关,与企业风险厌恶程度负相关。且存在唯一的由单位补贴额度与收益分配比例组成的参数,实现多企业参与应急物资代储系统协调运作。最后,在代储企业风险厌恶程度和代储企业数量变动的前提下,算例模拟了政府收益分配比例最优取值范围、供应链及各方期望收益和期望效用的变动情况。
关键词:
应急物资代储 多主体 利润分配 协调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勇 李文凯 艾学轶 蒲秋梅
多需求点、多供应点以及多种物资需求的应急物资调度是一项复杂的优化问题,当前元启发式算法求解时存在早熟收敛现象且优化精度不高。为降低调度成本、缩短调度时间,文章构建一个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模型,设计一种调度方案实值映射编码,确保优化操作不破坏调度方案的有效性。基于此,模拟麦田理论的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麦田竞赛元启发式算法。首先构造搜寻方向、搜寻速度和搜寻指令三个控制因子,建立具有目标偏好的成熟度函数,借此设计具有大范围搜索和精准搜索能力的麦穗搜寻算子以及优等麦穗和最优麦穗筛选算子。其次根据麦穗物理指标和成熟度变化趋势更新搜寻方向。最后通过实验表明,新建立的应急物资调度模型能够大幅缩减调度成本和调度时间,所提出的算法优化精度和搜索性能明显优于相比较的五个元启发式算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春霞
考虑道路损毁情况、损毁程度及可修复性对车辆运行时间的影响,并引入应急物资调度限制期,以最小化配送延迟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以求得最优的应急物资调配方案。最后,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并用算例验证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丛雯婧 俞武扬
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合理选址是保障应急救援顺利实施的关键。为得到针对台风灾害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方案,通过问题特征分析,建立了考虑台风情景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将台风路径划分为台风情景,进一步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优化问题。基于浙江省实例数据,得到满足问题特征的多目标需求的可行方案,验证了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阳 田军 冯耕中 扈衷权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物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政府首先将常规物资调拨至受灾区,并根据阶段性救灾成果作出应急物资采购决策。突发事件状态总是不断发生转移,使得政府已采购的物资在状态好转时容易造成浪费,在状态持续恶化时又不足以满足突发需求,因此考虑突发事件状态转移情形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策略对提升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尤为关键。为此,本研究引入数量柔性契约到政府与应急物资供应商组成的两级应急物资采购供应链,构建了基于突发事件状态转移的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推导得出政企达成合作的条件与双方最优决策策略,并对比分析了契约合作与分散非合作下的供应商利润与政府成本。进一步采用数值计算与敏感性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讨论了若干外生变量对政企最优决策与双方成本收益的影响,提出重要的管理启示。研究表明,考虑突发事件状态转移的基于数量柔性契约的政府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既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水平,又能保障供应商的合理收益以及控制政府成本,实现了政企双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倪燕 赵林度
针对灾害后医疗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重点研究灾后初期多种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首先,用一个二次函数表示伤员的伤势变化情况,并将伤员按伤势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赋予不同的优先权。然后,将资源分配的过程看成是动态分配的过程,并将延时成本和拒绝的惩罚成本考虑到模型中。最后,给出一个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解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闫森 齐金平
为了对急物流设施选址问题进行合理的研究,建立了包含配送中心、配送点和需求点的多级应急物流网络。基于应急物资需求特点,使用三角模糊数表示应急物资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应急救援成本和应急救援时间两个目标,建立了应急物流设施选址模型。采用去模糊化方法将三角模糊数转化为确定数,利用成本和时间的单目标的最优结果将多目标转化为相对值,再对时间和成本目标进行加权处理,既消除了不同目标之间的单位及数量级差异,还可以进行动态调整。设计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实际算例表明了模型和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应急物流设施选址问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玲 曾倩
【目的/意义】应急资源合理配置是自然灾害后及时开展有效救援工作的前提与保障。【设计/方法】考虑受灾点和临时避难所两类不同物资需求点,研究不确定需求下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及物资储备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情景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利用1949~2018年登陆福建省的台风路径数据,对其进行k-means聚类,构建台风灾害情景。【结论/发现】结果表明,建议在福建省内建设两个大型应急物资储备库,分别位于福州市和泉州市;适当考虑物资短缺的风险,避免物资浪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聆晔 吕靖 班豪 范瀚文
针对溢油应急响应中海上油膜所具有的动态特性,综合考虑需求点的时变物资需求、运输网络的不确定性以及物资调度决策与外部决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之后,构建了效率目标与成本目标相结合的多目标海上溢油应急物资调度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鲸鱼算法的求解方法。该算法利用非线性收敛因子克服了算法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同时还引入小生境共享机制以确保解的多样性。最后,通过仿真案例对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静杰 杨乃定
突发事件情况下,应急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存在决策者心理行为影响应急决策结果的现象,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应急决策模型。依据突发事件下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构造出新直觉模糊得分函数,并通过性质和对比算例说明其合理性和优越性;基于新得分函数和直觉模糊熵建立了考虑心理行为的应急决策模型。最后通过某市森林火灾的应急决策实例,表明了提出的决策模型更具合理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
应急决策 心理行为 直觉模糊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枫
为了解决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批量应急手术的调度问题,并考虑医生长时间连续手术对手术持续时间和挽救病人生命的成功率带来的恶化效应,提出了三阶段批量手术调度模型,将应急手术调度看作是存在并行机的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利用改进的飞蛾扑火算法对应急手术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实证来测试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为了验证算法的性能,将经典飞蛾扑火算法、粒子群算法和布谷鸟算法与其对比,取20次运行结果,得知最大手术完成时间均值中改进的飞蛾扑火算法为最小,调度模型给出的调度方案中,3个救治阶段在时间维度上保持连贯。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飞蛾扑火算法能很好地求解批量手术调度模型,获得较好的调度结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单而芳 章添霞
为了提高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营效率,在研究应急物流的选址——路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两阶段多目标随机模型。第一阶段为基于设施风险的选址问题,其结果作为第二阶段的输入。第二阶段为基于碳排放的车辆救援路径问题,主要目标为救援时间最短,次要目标为碳排放量最少。利用YALMIP软件求解该两阶段多目标随机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实用可行性和科学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华丽 曹文倩 薛耀锋 王循庆
针对自然灾害对路网造成的破坏性和受灾点物资需求量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应急物流路径风险和物资分配的时间公平性,将路径风险定量化为路径通行能力风险、路径损毁风险和路径复杂性,基于鲁棒优化理论,以最小化车辆最长配送时间和应急物流系统总成本为目标,建立了双目标多物资定位-路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其求解,以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相关数据为例进行了数据仿真实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考虑路径风险下,随着控制系数的增加,系统总成本和最长配送时间目标值均呈现增大的趋势;受灾点的物资需求扰动越大,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总成本越高。算例结果也验证了鲁棒优化方法在处理不确定需求方面的有效性,为解决自然灾害后应急设施点的开设和救援物资的安全及时准确配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