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4)
- 2023(13473)
- 2022(11579)
- 2021(10916)
- 2020(8999)
- 2019(20761)
- 2018(20596)
- 2017(38517)
- 2016(21104)
- 2015(24202)
- 2014(24510)
- 2013(24173)
- 2012(22742)
- 2011(20838)
- 2010(21247)
- 2009(20268)
- 2008(20619)
- 2007(19155)
- 2006(17310)
- 2005(16412)
- 学科
- 济(86651)
- 经济(86522)
- 管理(66810)
- 业(60008)
- 企(49015)
- 企业(49015)
- 方法(34775)
- 数学(28514)
- 数学方法(28153)
- 中国(27521)
- 制(25384)
- 财(24887)
- 农(24126)
- 贸(21790)
- 贸易(21770)
- 易(21289)
- 业经(20459)
- 银(17985)
- 银行(17971)
- 行(17258)
- 学(17140)
- 体(16369)
- 融(16248)
- 金融(16244)
- 理论(16106)
- 务(14714)
- 财务(14663)
- 财务管理(14611)
- 农业(14307)
- 企业财务(13684)
- 机构
- 大学(312591)
- 学院(310392)
- 济(130407)
- 经济(127434)
- 管理(113529)
- 研究(106548)
- 理学(94069)
- 理学院(93006)
- 管理学(91525)
- 管理学院(90918)
- 中国(88865)
- 财(68025)
- 京(67873)
- 科学(59811)
- 所(53439)
- 财经(51886)
- 江(51025)
- 中心(49867)
- 研究所(46857)
- 经(46830)
- 北京(44399)
- 农(43700)
- 范(43156)
- 师范(42780)
- 经济学(41334)
- 州(40592)
- 财经大学(38117)
- 院(37759)
- 业大(37314)
- 经济学院(36815)
- 基金
- 项目(184744)
- 科学(145883)
- 研究(140888)
- 基金(134962)
- 家(115821)
- 国家(114796)
- 科学基金(98412)
- 社会(91180)
- 社会科(86300)
- 社会科学(86278)
- 基金项目(69485)
- 省(69086)
- 教育(65669)
- 自然(60313)
- 自然科(58942)
- 自然科学(58927)
- 划(58108)
- 自然科学基金(57941)
- 编号(57661)
- 资助(57150)
- 成果(50121)
- 部(42618)
- 重点(41369)
- 课题(40528)
- 发(39362)
- 制(38896)
- 国家社会(38194)
- 创(37629)
- 教育部(37428)
- 性(36881)
- 期刊
- 济(160035)
- 经济(160035)
- 研究(104711)
- 中国(71957)
- 财(55616)
- 管理(46311)
- 学报(44145)
- 科学(41714)
- 农(40754)
- 教育(39678)
- 融(37413)
- 金融(37413)
- 大学(34951)
- 学学(31836)
- 财经(28134)
- 技术(26708)
- 农业(26645)
- 经济研究(25607)
- 业经(24640)
- 经(24409)
- 问题(20755)
- 图书(20368)
- 贸(20272)
- 国际(17821)
- 理论(16957)
- 世界(15952)
- 书馆(15717)
- 图书馆(15717)
- 实践(15047)
- 践(15047)
共检索到51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世杰 蔡祖国
跨国汽车制造商向中国市场的下游零售商植入纵向价格协议,被普遍认为是国内进口汽车价格高企成因:而跨国制造商则声称进口汽车高零售价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表现,纵向价格协议只是为了激励零售商更好地服务于本土消费者。本文将零售商服务因素引入Puppe and Rosenkranz的理论模型,讨论跨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植入RPM策略及实施手段,并相应地探讨针对其RPM策略性行为的规制问题。研究表明:在RPM定价机制下,真实零售价因零售商服务而上升的幅度取决于零售商的服务效率,而制造商对预期产业链利润的追求与消费者福利最大化追求相一致;无论两部收费制还是RPM定价机制,制造商都将会限制特许费的总量和变化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世杰 蔡祖国
作为一种纵向控制手段,转售价格控制(RPM)被制造商频繁使用,成为颇具争议的纵向约束手段。近期合生元等九家乳粉企业在中国的价格垄断案件,更是把RPM推到风口浪尖。本文尝试对上游制造商RPM策略的实施动因进行理论解析;并以国内外反垄断规制案件判决的实践基准,讨论RPM策略的规制对象与规制路径。研究表明:在上游制造商合谋的情形下,RPM会导致较高的零售价,在排他性策略下,RPM则会降低零售价;因而合谋策略下的制造商RPM行为需要被规制;不过,部分合谋情形下的规制对象是参与合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主动全面合谋的规制对象是价格领导型制造商,制度约束下的被动全面合谋的规制对象则是制度本身。进一步地,本文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卫东
零售商主导供应链是在近一二十年内出现的新模式,是基于零售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的大背景产生的。供应链模式本身是基于链内各企业要结成战略性伙伴关系,协调发展,在价格定价上,交易双方必须向系统定价的标准靠拢,但由于主导零售商对于价格获得了控制权,主导零售商的价格控制,对于供应链系统收益就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及主导零售商的内涵,并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中的定价控制问题,以及对于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影响。
关键词:
零售商主导 主导零售商 供应链 价格控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东静 杜建国
文章建立了制造商作为主导、零售商处于跟随的二阶段绿色供应链,通过参照二者为完全理性决策者的博弈结果,将二者同时具有过度自信状态时对绿色供应链决策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数理分析后认为,随着制造商过度自信系数的增大,制造商趋向于产品批发价、产品绿色度的提高,零售商则趋于产品零售价的提高,而制造商效用、零售商效用以及绿色供应链总效用则趋于降低;随着零售商过度自信系数的增大,制造商会趋于产品批发价和绿色度的降低,制造商的效用也降低,而零售商的效用则增大,且只有在制造商过度自信系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产品的零售价和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效用才会随着零售商过度自信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明珠 叶涛锋
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构建了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开通直销并直销低端品或直销高端品或同时直销高端品和低端品时,零售商是否引入自有品牌的八个决策模型,并结合博弈论,在零售商自有品牌引入决策的内生条件下研究了制造商的渠道决策。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在制造商不同的渠道结构下总是倾向于引入自有品牌。制造商的渠道策略与制造商商品和自有商品间的可替代率(价格和质量差异)有关。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较小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较大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自有商品可替代率相对较大时,制造商直销高端品,相对较小时,制造商直销低端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强 窦晓乐 李增禄
研究了零售商广告对双渠道制造商在线推介策略的影响。分别建立有无广告投入情形下制造商推介策略选择模型,结果发现:在零售商不投入广告的基准模型中,随着推介市场规模的增大制造商推介策略由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零售商投入广告而制造商不进行成本分担,则在推介市场规模和零售商广告成本系数都较低时,制造商推介策略由基准模型中的仅推介官方商城转变为都推介。若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成本分担,则随着推介市场规模以及成本分担比例的增大,制造商采取都推介策略的空间逐渐变大。
关键词:
双渠道制造商 推介策略 零售商广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赞 郁义鸿
关于转售价格控制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研究思路:一是从私人激励的角度出发,研究转售价格控制的效率改进效应;二是从社会激励的角度出发,研究转售价格控制的价格和反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转售价格控制的理论成果,总结了转售价格控制的福利效应,并对各国的相关法律做了简要评述,最后提出未来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转售价格控制 福利效应 经济规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道致 李志保
面对策略型消费者且消费者对产品估值服从两点分布的情形,借助报童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决策行为。发现当对产品估值高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较高时,零售商应该采用预售,否则不预售。接下来进一步研究制造商生产能力不确定情形下零售商的订购策略,发现直接订货无法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而共享需求信息可以满足零售商的订购需求。研究结果可以为新情境下零售商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寇军
针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提供延保服务,产品需求受延保服务影响的问题,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模型,分析、比较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分散决策和基于产品服务供应链系统集中决策下的产品零售价格、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延保服务水平,提出一种使产品服务供应链实现协调的契约组合。研究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应大力加强对延保服务的宣传和促销,零售商应降低产品零售价格、提高延保服务水平;制造商应适当降低自身延保服务水平,并将批发价格折扣率控制在一定区间内,以实现利润的提升。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制造商产品批发价格折扣率对供应链最优利润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文章运用Stackelberg博弈和Nash博弈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市场背景下零售商服务成本高低对制造商选择不同渠道的影响,并得到不同渠道下的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的服务成本较高时,制造商选择开通直销渠道有利于增加利润;否则,制造商将不开通直销渠道,以避免双渠道冲突所带来的利润损失。此外,当零售商店内服务成本较低时,零售商倾向于获得与制造商相同的地位和市场权威;反之,则仅作为制造商的追随者。
关键词:
店内服务 供应链 直销渠道 定价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龚雪
战略联盟的建立,使得零售商与制造商获得"1+1>2"的协同效应,实现了双赢。零售商获得稳定的货源和批量采购的规模经济效应,制造商获得稳固的营销渠道,保证了产品的销路,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运行。一、供应链战略联盟传统的供应链特指在产业分立的情况下,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终端消费者的过程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纵向链式结构。随着产业融合的产生,产业边界的不断突破与模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岿然 马胡杰 孙玉玲
为探寻制造商质量投资决策对促进供应链成员间信任关系的作用,从参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构建了制造商质量投资决策与零售商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单群体演化模型中,制造商质量投资成本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转移支付直接影响演化结果,系统的演化敏感地依赖于制造商群体和零售商群体的初始状态;两群体模型中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演化呈现周期性的特征。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投资 信任关系 演化博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辉
易腐易变质的原材料或产成品在食品制造、存储、运输以及销售等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都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以食品行业中单制造商多零售商为对象,考虑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易腐易变质等因素,建立集成的生产库存优化模型,实现供应链上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整体效益最大化,以达到供需平衡;最后,通过对案例进行优化求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提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易腐库存 保质期 生产库存模型 质量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卫 ,欧阳明德 ,张子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兆波 李晓卿 田春英
设备可靠性是影响供应不确定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企业内部的维修策略对整条供应链的运营策略产生的具体影响,在考虑设备维修的情况下,针对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运用Stackelberg博弈的方法研究制造商的最优维修策略和定价策略以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的预防性维修次数存在上限且最大维修次数与设备可靠性无关;预防性维修策略有助于提高制造商的产量,降低产品的批发价格,但制造商的最优产出量不会达到企业的最大产能;收益共享契约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制造商在任何情形下都具有提高设备可靠性的动机,但零售商只会在市场规模较大时才存在为制造商提供设备改造资金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