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9)
- 2023(12122)
- 2022(10254)
- 2021(9740)
- 2020(8169)
- 2019(18534)
- 2018(18394)
- 2017(34140)
- 2016(18359)
- 2015(20982)
- 2014(20646)
- 2013(20150)
- 2012(18808)
- 2011(17245)
- 2010(17014)
- 2009(16002)
- 2008(15952)
- 2007(14109)
- 2006(12778)
- 2005(12032)
- 学科
- 济(73319)
- 经济(73200)
- 管理(59018)
- 业(50041)
- 企(41864)
- 企业(41864)
- 方法(28378)
- 数学(24341)
- 数学方法(24029)
- 中国(23167)
- 财(21729)
- 农(20354)
- 制(20334)
- 业经(17991)
- 贸(15649)
- 贸易(15635)
- 易(15304)
- 学(14202)
- 地方(14027)
- 银(13745)
- 银行(13734)
- 体(13691)
- 行(13154)
- 务(13099)
- 农业(13075)
- 财务(13056)
- 财务管理(13025)
- 环境(12981)
- 企业财务(12354)
- 融(12270)
- 机构
- 大学(265371)
- 学院(260254)
- 济(109657)
- 经济(107309)
- 管理(99496)
- 研究(91991)
- 理学(84254)
- 理学院(83204)
- 管理学(81938)
- 管理学院(81393)
- 中国(73474)
- 京(58094)
- 财(54685)
- 科学(53193)
- 所(45246)
- 中心(43578)
- 财经(42134)
- 研究所(40547)
- 农(40414)
- 江(40312)
- 经(38222)
- 北京(36997)
- 业大(35203)
- 范(35082)
- 师范(34777)
- 经济学(34159)
- 院(32929)
- 州(31953)
- 农业(31488)
- 财经大学(31160)
- 基金
- 项目(170911)
- 科学(136468)
- 基金(127228)
- 研究(127200)
- 家(110777)
- 国家(109903)
- 科学基金(94911)
- 社会(83434)
- 社会科(78976)
- 社会科学(78959)
- 基金项目(66686)
- 省(63748)
- 自然(59935)
- 自然科(58589)
- 自然科学(58570)
- 教育(58417)
- 自然科学基金(57571)
- 划(54391)
- 资助(51533)
- 编号(50869)
- 成果(43733)
- 部(39303)
- 重点(38324)
- 发(36134)
- 制(36053)
- 国家社会(35796)
- 创(35441)
- 课题(35006)
- 教育部(34285)
- 创新(33372)
共检索到41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春香 张殷杰
基于经典SIR模型,考虑了认知及个体间的信息传播,将节点分为有认知易感染、无认知易感染、有认知感染、无认知感染、有认知移出五种状态。建立考虑认知存在的病毒-信息耦合网络,从宏观角度研究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感知对人际接触网络中传染病控制的作用及其对隔离、疫苗接种措施的促进效果,计算有效再生数并对存在的无病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以COVID-19在中国的传播为例进行数值仿真以验证结论,说明中国针对疫情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种大双 孙绍荣
[目的/意义]研究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和衍生社会次生灾害的过程,为政府制定应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传染病模型SEIRS,提出一种合理运用控制因子促使舆情传播发生改变的方法,建立政府干预下的舆情传播与控制系统。给出系统的微分方程组模型,分析系统的平衡点和稳定性。[结果/结论]以"6·1"长江沉船事件和"8·12"天津爆炸案事件为例,通过仿真证明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设置5种情景来考察不同控制因子对群众状态转化的影响,并据此给出政府控制舆情的重点控制因子。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赵剑华 万克文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已习惯在社交网络平台发表意见,进而形成所谓的网络舆情。准确建立舆情的传播模型,对于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帮助。【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传统的SIR传染病模型,综合考虑用户的心理特征行为因素,搭建新型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动力学模型,并选用粒子群算法,以2016年内热点的微博舆情事件为例,求解模型参数的最优值,并进行实验数据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的追根溯源心理、持续关注心理以及漠不关心心理等心理特征对舆情的传播特性有重要影响,同时本文给出的模型由于考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梅珊 何华 朱一凡
高密度的城市人居环境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引起的传染病快速扩散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对易于在陌生人之间扩散的空气传播疾病更是亟需卫生措施的管控。将地理空间信息、城市区域划分、城市交通、个体的交通和移动模式、个体人的行为等信息引入到城市空气传播传染病扩散建模中,用基于多agent的仿真系统来模拟传染病扩散。针对甲流开展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可用于评估公共交通传染对空气传播传染病在城市范围内传播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东平 方安 李杨 孙晓北 刘浩 池慧
以重大传染病信息处理和使用为例,探讨知识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设计的知识服务平台以本体为基础,以重大传染病信息为采集和组织对象,建立了知识加工系统、知识库构建与维护系统、基于本体的全文检索系统、传染病热点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等,为传染病政策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多层次的知识和内容服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项寅
COVID-19疫情背景下,常态化核酸检测可以有效实现感染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的目标,现已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通过核酸采样点布局优化,可以更好地提高核酸采样效率。首先,结合疫情防控实际要求提出一类全新的核酸采样点布局问题,其在传统“选址-分配”问题上,进一步集成考虑了采样点的服务能力、人员配置和工作时长等优化决策。其次,将该问题构建为一类非线性混合整数模型,进一步通过添加变量和约束的方法对其线性等价转换。再者,采用Cplex软件求解模型,进一步通过网格测试发现,在3600秒内最多可求解出包含525个节点的中等规模问题;最后,结合苏州市双塔街道核酸采样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军 何山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防控压力激增。通过百度迁徙的人口流动数据,本文研究了人口流动对疫情扩散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效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加速了疫情传播,人口流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确诊人数将增加12.8%个标准差;更高的信息传播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口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传播效率对疫情防控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同时,SARS经历不深的地区居民防治素养较弱,信息传播效率提高居民防治素养的作用更强,有利于疫情防控。本文的政策建议在于,面对突发疫情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引起公众重视,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彭化非
本文基于传染病动力学模型,采用我国24家上市银行和130家地方法人银行数据,利用复杂网络传染病模型对银行金融风险传播进行分析,测算当前我国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播趋势和特征,并进一步分析金融风险救助策略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表明:一是当前银行体系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成效显著;二是金融市场参与者差异越大、个别市场参与者的集中度越高,金融风险的传播能力越强;三是金融风险在银行体系中的传染将长期存在;四是在救助资源面临约束的情况下,分散资源救助中小金融机构优于集中资源救助大型金融机构。上述研究结果带来的启示:一是完善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跨市场跨主体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三是优化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和框架;四是健全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体系;五是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隔离机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胡绪华 陈丽珍 吕魁
知识传播是产业集群内知识资源动态累积的过程,是新时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根据企业规模及其在产业集群内地位的差异将集群企业划分大小两类异质企业,构建了基于传染病模型的产业集群内异质企业间的知识传播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推导出了知识传播再生数的一般表达式,验证了知识传播平衡点的存在性与稳定性。进一步结合仿真分析发现,企业间接触率、学习成功率、大小企业比例均会影响到知识传播的再生率,进而影响集群知识传播的平衡点,且在知识传播再生数大于1的情况下,随着集群内大企业占比的上升,知识传播再生数将相应下降,集群内知识交流氛围的活跃性也将下降。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传播 传染病模型 仿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帆 陈颖钰 胡长敏 陈建国 陈曦 陈焕春 郭爱珍
牛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牛重要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制约着我国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随着国内外贸易的不断拓展,其影响呈上升趋势。本文从重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和再现传染病三方面,综述了我国牛重要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控现状、面临的挑战,认为牛重要传染病的流行与复杂多变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关,具体表现为家底不清,新发病不断出现,一些已控制病种有再度发生的倾向,常发病多病原混合感染,诊断和治疗困难等。最后,基于当前有效防控牛重要传染病仍面临的诸多内部和外部挑战提出了防控建议,以期为我国牛重要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传染病 流行现状 防控趋势 防控建议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韩普 王鹏
【目的】精确地呈现网络社交中信息传播状态和传播过程,从而更深入理解网络信息的传播机制。【方法】在无标度网络模型和传染病模型基础上,加入可调整参数,构建改进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型,并在Net Logo平台上进行舆情传播演化仿真。【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传播速率能够更好地描述网络信息传播;在集群度大的网络中对信息传播进行引导和控制的最佳时机是在传播速率增大阶段。【局限】模型对人群分类仍然不够精细。【结论】模型不仅能够在设定条件下模拟不同类型信息的传播过程,还可以为网络舆情监测、引导和
关键词:
无标度网络 传染病模型 舆情传播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陶佳伟 张涛
针对航天器交会对接近距离段的相对姿轨耦合控制问题,考虑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以及控制受限,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控制受限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控制技术估计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上界,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同时通过引入辅助饱和分析系统来补偿执行机构的饱和非线性,进而满足执行机构的幅值受限要求,确保执行机构饱和受限约束条件下跟踪误差的最终一致有界性,并采用Lyapunov方法严格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锋 魏莹
疫情防控下的医疗资源配置需要同时考虑资源的服务水平和利用率两大评价指标。首先,将人员流动因素等引入到流行病扩散的易感-潜伏-传染-恢复(SEIR)模型中,构建更加符合流行病扩散的多智能体模型。通过仿真,不仅能够得到传染病感染的总人数,还能得到病患人数的实时变化情况。结合病患人数的动态变化,计算医疗资源的需求满足率和利用率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括佩戴口罩、病患隔离、疫苗接种、核酸筛查和“封城”等多种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以及这些防控措施对医疗资源的影响。最后,以病床为例的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及时启动防疫对策,能够大幅降低对医疗资源的数量需求;反之,防疫对策不能够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数量需求,仅能够降低病患总人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江镕行 苏强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机理以及患者群体的时变特征,构建了考虑危重症患者的自适应传染病模型(Adaptive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 ASIR),对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医疗资源配置模型,设计了改进的免疫算法进行求解,应用了武汉真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医护人员的配置进行了优化,改进的贪婪策略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死者人数。参数灵敏度分析表明,医院的服务水平与应急反应时间以及医护人员总数高度相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凌琳 张倩倩 陆君卓 郑庆华 曹瑜 何柳 敖天其
高校医学实验室不仅承担医学学生的培养工作,还承担大众医学教育与培训、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等多重任务。作为高校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医学科研实验室可能存在高致病性病原体泄漏、实验室感染等隐患。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该文结合医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为保障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与权益,探索建立医学类实验室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措施与长效机制,为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学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实验室 传染性疾病 防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