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50)
- 2023(15996)
- 2022(13744)
- 2021(12897)
- 2020(11182)
- 2019(26049)
- 2018(25822)
- 2017(48626)
- 2016(26494)
- 2015(30336)
- 2014(30324)
- 2013(29693)
- 2012(27368)
- 2011(24652)
- 2010(24823)
- 2009(23096)
- 2008(22788)
- 2007(20273)
- 2006(17620)
- 2005(15769)
- 学科
- 济(111098)
- 经济(110982)
- 管理(76801)
- 业(71310)
- 企(58846)
- 企业(58846)
- 方法(54954)
- 数学(49077)
- 数学方法(48290)
- 中国(30209)
- 农(28958)
- 财(27976)
- 业经(22896)
- 学(22288)
- 贸(21591)
- 贸易(21578)
- 易(21032)
- 制(20107)
- 地方(19926)
- 环境(19457)
- 农业(18885)
- 理论(17736)
- 务(17733)
- 财务(17663)
- 财务管理(17622)
- 和(17057)
- 银(16724)
- 企业财务(16686)
- 银行(16682)
- 技术(16076)
- 机构
- 大学(381202)
- 学院(379671)
- 济(158195)
- 经济(155039)
- 管理(148168)
- 理学(128044)
- 研究(127728)
- 理学院(126656)
- 管理学(124174)
- 管理学院(123490)
- 中国(97942)
- 京(80991)
- 科学(78786)
- 财(70440)
- 所(64216)
- 农(63647)
- 中心(60234)
- 研究所(58627)
- 业大(57421)
- 财经(56844)
- 江(56494)
- 经(51702)
- 北京(51061)
- 农业(50270)
- 范(49060)
- 经济学(48718)
- 师范(48553)
- 院(45963)
- 州(44644)
- 经济学院(44052)
- 基金
- 项目(257244)
- 科学(202892)
- 基金(188116)
- 研究(184727)
- 家(164878)
- 国家(163574)
- 科学基金(140446)
- 社会(117434)
- 社会科(111504)
- 社会科学(111464)
- 省(99733)
- 基金项目(98583)
- 自然(91976)
- 自然科(89937)
- 自然科学(89913)
- 自然科学基金(88307)
- 教育(86448)
- 划(84765)
- 资助(78929)
- 编号(74243)
- 成果(60087)
- 重点(58419)
- 部(57395)
- 发(54692)
- 创(53419)
- 课题(51271)
- 创新(50032)
- 科研(50013)
- 国家社会(49297)
- 教育部(49138)
- 期刊
- 济(165736)
- 经济(165736)
- 研究(106753)
- 中国(73263)
- 学报(59989)
- 农(55791)
- 财(55458)
- 科学(55312)
- 管理(53239)
- 大学(45520)
- 学学(42544)
- 教育(40790)
- 农业(38096)
- 技术(35964)
- 融(31665)
- 金融(31665)
- 财经(27751)
- 经济研究(27521)
- 业经(25905)
- 经(23921)
- 统计(22125)
- 问题(22039)
- 业(21988)
- 图书(20449)
- 技术经济(20069)
- 策(19789)
- 贸(18911)
- 版(18140)
- 决策(18000)
- 资源(17785)
共检索到554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涂正革 刘磊珂
如何在提高技术效率的同时,降低工业的资源环境负荷,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多赢,是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采用SBM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对1998-2008年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工业的环境效率展开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总体上,在资源环境约束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全国SBM环境效率微降;从静态观察,地区尤其是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协调性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从动态观察,沿海与中部地区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变化不大,而东北与西部地区均出现了阶段性下降。究其原因:经济结构重型化、工业企业规模过大制约SBM环境效率的提高;生活水平提高、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则有利于工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SBM环境效率 效率评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宪印 杨博旭 于法稳
基于2014年中国生态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 ,在控制环境变量的基础上,对24家生态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加剧了公司投入冗余,而一定的股权集中度、适当的股权制衡度、合理的权益负债率以及公司的上市年限能够有效降低投入冗余,提高企业技术效率;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公司的技术效率发生显著变化,大多数公司纯技术效率提高而规模效率显著下降,规模报酬处于递增状态,规模扩展成为公司综合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生态农业 DEA模型 环境因素 技术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至文
本文应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和非导向的SBM模型对25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期间的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出这些企业在此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对17家火电企业和8家水电企业的环境绩效和规模报酬等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火电企业的环境绩效高于水电企业,但规模报酬低于火电企业;另外,水电企业比火电企业表现出更大幅度的横向绩效差异和纵向生产率波动。最后,对改善中国电力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提出了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邓光耀 王克强
本文基于1990-2010年中国省级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相关数据,将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STIRPAT模型,从人口、富裕程度、技术以及空间效应和习惯效应五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农村人口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粮食加权虚拟水含量、肉类加权虚拟水含量均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量。但是,由于中国各省份水资源要素相对于劳动、资本与土地资源等要素在富足程度上差异很大,并且可以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来调节虚拟水生产量与消费量的不一致,因而中国各省份农产品虚拟水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虚拟水消费量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断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韬
本文通过对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7个制造业行业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考察,基于我国投资现状设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工业销售量弹性为投资分配效率指标,研究金融发展、FDI及相关控制变量对投资分配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信贷总量改善了投资分配效率,私人部门银行信贷对投资分配效率的作用不明显,证券市场规模与FDI对投资分配效率均存在负面影响,银行信贷总量、私人部门银行信贷、证券市场规模与FDI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竞争和挤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品杰 潘仙友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SBM超效率模型,客观、合理地评价了我国29个省域1990-2013年的全要素电能效率。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我国全要素电能效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及地域性。实际电价水平、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电能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政府影响力、城市化对电能效率有抑制作用,同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区域的电能效率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李晓晖
当前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而对资源型城市当前转型状况的正确评价是制定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的基础,同时相对普通城市污染更为严重的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更应注重环境保护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结合熵值法对2000~2007年21个地级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进行分析,其中熵值法的运用是将"工业六废"统一转换为环境污染指数作为DEA模型的产出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分区域分析东部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最高,西部其次,中部最低,根据资源型城市类型分析,黑色金属加工类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最高。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效率 DEA 面板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首先考虑不同行业能耗差异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34个行业聚类分析得到高能耗、一般能耗、低能耗三类行业,同时考虑不同污染物的非期望产出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差异,将SO_2、CO_2、COD、烟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加权综合值纳入测算模型,以2000—2018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BM模型测算全行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疆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高耗能行业稳步增长、一般耗能行业波动增长、低耗能行业缓慢增长,三类能耗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水平、能源消耗结构对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超效率SBM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建飞 韩延玲
首先考虑不同行业能耗差异对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新疆34个行业聚类分析得到高能耗、一般能耗、低能耗三类行业,同时考虑不同污染物的非期望产出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差异,将SO_2、CO_2、COD、烟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加权综合值纳入测算模型,以2000—2018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BM模型测算全行业及其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变化趋势以及收敛特征,进一步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新疆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高耗能行业稳步增长、一般耗能行业波动增长、低耗能行业缓慢增长,三类能耗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技术水平、所有权结构、环境规制水平、能源消耗结构对三类能耗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超效率SBM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曹秀芬 宋马林
在界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非径向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DEA模型。利用相关数据,从省际、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只有14个省区的电力能源效率是有效的,且这些省区不存在电力节能潜力;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的平均电力能源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该均值最低;我国省际电力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距,且4大区域的电力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梯度差距;对省区进行投入、产出调整,可使全国的电力消费量缩减6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炳德
现代财政国家是拥有现代财政制度和合意财政能力的国家,是以现代财政制度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国家。现代财政制度应该包括现代税收制度、现代预算制度、税收法定和明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本文构建了一个"比斯利"式政治代理模型,通过该模型来阐述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财政国家的构成要件及其逻辑关系。模型分析表明,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健康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将有效促进居民福利的提升。文章还对中国分税制之后的财政制度建设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面临关键的转型期,在税收能力、预算能力、税收法定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几个方面面临重要考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郗永勤 吉星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SBM超效率模型,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视窗方法,测算我国工业行业2012—2016年的碳排放效率,并划分成高、中、低效率水平探讨行业差异性,然后检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低效率水平行业占绝大多数,高效率水平行业占比较低;环境规制可以通过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改善碳排放效率,行业市场容量、行业所有制结构的提高可以有效提升碳排放效率,禀赋结构与碳排放效率有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对碳排放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明 张灿 熊思琴 田聿申
文章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04—2015年工业的区域环境效率并分析其差异原因,并且通过测算工业细分39个行业的环境效率,构建出行业结构效率指标,并结合规模水平、产权结构、能源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区域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等因素,探索其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环境效率普遍高于其他区域,工业细分行业的环境效率普遍较低,烟草制品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效率最高。行业结构效率对区域环境效率有积极作用,且影响程度最大。规模水平、产权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要素禀赋结构和环境规制对区域环境效率有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三阶段DEA模型的烟草商业企业物流安全投入效率评价
基于Super-SBM-DEA模型的区域物流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
基于SBM-Malmquist-Tobit模型的沿黄九省(区)环境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西部工业环境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差异研究——基于DEA-SBM模型与DEA-CCR模型的比较分析
基于风险考虑的保险公司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
基于SBM-DEA模型的工业碳减排潜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资源型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差异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下审计结果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5年省级数据分析
考虑风险因素的供应链捆绑融资模型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