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8)
2023(12917)
2022(11360)
2021(10788)
2020(8979)
2019(20833)
2018(20658)
2017(40225)
2016(22171)
2015(24668)
2014(24871)
2013(24804)
2012(22765)
2011(20541)
2010(20562)
2009(18776)
2008(18378)
2007(16270)
2006(14269)
2005(12892)
作者
(64645)
(53330)
(52972)
(50908)
(34174)
(25757)
(24162)
(20734)
(20373)
(19352)
(18482)
(17967)
(17064)
(16975)
(16711)
(16623)
(15885)
(15864)
(15551)
(15406)
(13349)
(13271)
(12862)
(12226)
(12026)
(12019)
(11823)
(11821)
(10898)
(10579)
学科
(87059)
经济(86960)
管理(63217)
(60119)
(50797)
企业(50797)
方法(41589)
数学(36164)
数学方法(35750)
(22974)
中国(22753)
(22179)
(20449)
业经(18885)
(18442)
地方(17325)
理论(15512)
(15377)
银行(15334)
(15263)
贸易(15249)
(14957)
财务(14890)
财务管理(14866)
(14782)
(14710)
金融(14709)
(14615)
农业(14345)
企业财务(14201)
机构
大学(315986)
学院(311831)
管理(124431)
(123874)
经济(121040)
理学(107197)
理学院(106002)
研究(105108)
管理学(104098)
管理学院(103543)
中国(80948)
(67424)
科学(64828)
(59022)
(52911)
(50069)
中心(48706)
研究所(48105)
财经(47438)
(46459)
业大(46357)
(43141)
北京(42658)
(41031)
师范(40605)
农业(39236)
(37899)
(37841)
经济学(37566)
财经大学(35592)
基金
项目(212434)
科学(166916)
基金(155213)
研究(153920)
(135381)
国家(134268)
科学基金(115397)
社会(96371)
社会科(91369)
社会科学(91343)
基金项目(82453)
(81822)
自然(76437)
自然科(74704)
自然科学(74685)
自然科学基金(73372)
教育(70831)
(69427)
资助(65083)
编号(61952)
成果(50977)
(47340)
重点(47318)
(44178)
(43678)
课题(42622)
科研(40850)
创新(40772)
教育部(40706)
大学(39937)
期刊
(135695)
经济(135695)
研究(96058)
中国(58754)
学报(51462)
科学(46829)
管理(46012)
(44813)
(44356)
大学(38674)
学学(36250)
(34873)
金融(34873)
教育(34474)
农业(30477)
技术(25624)
财经(23899)
经济研究(21594)
业经(21317)
(20350)
问题(17755)
图书(17649)
理论(16926)
实践(15525)
(15525)
(15359)
技术经济(14997)
科技(14628)
(14349)
现代(13819)
共检索到462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凤平  李仲飞  
本文考察我国汇改后的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协整关系以及对应远期市场的无偏性。FMOLS估计结果表明,回归模型中变量间关系存在结构突变。允许结构突变的协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对应市场的无偏性在某些时段成立;日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也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对应市场的无偏性在整个考察期内均不成立;欧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不存在结构突变,对应市场的无偏性在整个考察期内不成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凤平  李仲飞  杨科  
通过对我国汇改后的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结构突变与中美两国利率政策的调整相关;日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无偏性模型也存在多个结构突变点,结构突变多与日本政府发行大量的政府债券相关;欧元/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模型不存在结构突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甘斌  
利用基于IT、k1、k2等统计量的ICSS算法对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及日元的日汇率波动的结构性突变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利用k2统计量能够发现更为关键的突变点,验证了Sans等人的结论ü槐涞阌牍谕庵卮笫录嗥ヅ?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受国内重大事件影响较大的结论。研究发现考虑了突变点的GARCH模型有效地降低了标准GARCH模型估计各汇率收益序列时表现出的价高的波动持续性,能够过滤突发事件对汇率波动性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婕  吴晓芹  
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是企业和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远期外汇市场的建立对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与稳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经济、金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以远期外汇交易结构性失衡问题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台湾远期外汇市场发展情况的考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分析了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结构失衡问题,并对如何在远期外汇市场的开放性变革与风险控制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谢晓闻  方意  
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我国外汇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首次采用有向无环图方法及递归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归属和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人民币即期汇率定价权,还是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权,均不存在旁落境外问题,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均相对较弱。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并没有发现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与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本文利用递归预测方差分解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奕涛  池莹  
论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方奕涛(中山大学港澳研究所510275)池莹(中山大学国际金融系51027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了银行间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哲  王春平  
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本文运用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方法,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ER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圣金  
本文基于异质交易者视角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模型以考察市场中基本面交易者和技术交易者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规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本文得到不同情况下汇率收敛于基本面汇率的市场微观结构条件和运动轨迹方程。当汇率基本面受到重大的外部冲击时,技术交易者、基本面交易者和做市商等参与者的相互作用会最终导致人民币汇率过度反应,汇率的运动轨迹会不断偏离汇率的基本面价值。而当外部冲击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时,人民币汇率会温和的最终趋向汇率的基本面价值。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汇率超调之谜和非线性之谜产生的机制,为促进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立新  赵毅曼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从价格引导角度,对人民币的在岸即期、在岸远期、离岸即期、离岸远期及NDF五个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递进式的分析。为量化上述外汇市场之间价格引导作用的大小,进一步引入GarbadeSilb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NDF市场的价格引导能力最强,在岸即期市场的引导能力处于第二位,其次是在岸远期市场、离岸远期市场,而离岸即期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最弱。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韦勇凤  许冬冬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雪鹿  
文章借鉴Giovanni et al.(2022)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外汇交易量与汇率的联系,实证检验了8·11汇改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汇率纠偏力量的情况,发现信息不对称尽管长期存在但程度有所下降,而纠偏力量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进一步降低信息不对称、培育汇率内在纠偏力量和完善市场监测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凤平  李仲飞  刘京军  
利用OLS估计方法和半参数的适应性估计方法分别对2005年8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人民币4个不同期限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适应性估计结果和OLS估计结果相差较大,半参数适应性估计量较OLS估计量更有效。此外发现,各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假设均不成立,但原因各不相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蓉  郑振龙  
本文对人民币DF和NDF市场上不同期限的美元/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偏差中所蕴含的信息,在理论上和经验上进行了多角度的分解和研究。本文发现样本期内的远期汇率定价偏差是结构突变的非平稳序列,美元/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上的利率平价并不成立,其定价偏差在本质上是市场预期的中央银行所调控的人民币升贬值幅度与美元资产预期收益率的差异,决定远期汇率升贴水的不再是利率平价,而主要是预期和外汇风险溢酬。本文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美元/人民币外汇市场上的预期形成机制主要体现为推定预期,而且样本期内NDF定价偏差的变化对近期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变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人民币的风险溢酬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玲玲  孙海霞  
本文着力于探讨国内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分别就美元兑人民币的境内外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构建基于汇率期限结构的VECM模型。实证检验中,境内外远期汇率都拒绝了市场有效性假说,两类汇率对即期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功能都不够强,但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汇率的价格所包含的即期汇率信息量仍然较境内远期汇率更多,其原因可从制度约束、境内外的外汇市场分割性、交易规模和市场活跃度、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等方面来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